李杲《脾胃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题目

李杲《脾胃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李氏以脾胃统论,这就忽略了脏腑各有特点。不能统以补气升阳一法来概括脾与胃的治疗,也不能以喜升、喜温、喜补包括脾与胃全部生理特性。实质上,李氏所论的脾胃,仅指脾的生理、病理、证治而言,脾与胃在生理上一升一降,一纳一运,一燥一润,在病理上则阳道多实,阴道多虚。李氏关于胃腑宜降、宜通、宜润的生理病理证治还不够明确。其次,就补益脾胃一法而言,胃腑的虚损,除胃气不足外,尚多见胃阴损伤一证,治疗宜凉、润、清、通,补益胃津。这一点经过叶天士的补充才完整,因此,“脾胃论”应包括东垣的补脾升阳论及叶天士的养胃益阴论在内,始得完备。
更多“李杲《脾胃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论述李杲的内伤热中证。


    正确答案: 病机: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湿火相合;心君不宁,化而为火。此外,李氏又认为劳役过度也可直接引起阴火上冲。症状可见脾胃气虚,如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精神少等;以及火热亢盛,如火热上行独燎其面、身热而烦、气高而喘、渴而脉洪大,三焦九窍积热等。治疗经验:①升阳益气,甘温除热,多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②苦寒直折,多用朱砂安神丸。③滋阴降火,多用熟干地黄丸。李氏谴方用药的特点了,可归纳为重视整体,调治局部,治病求本,本于脾胃;因证投方,灵活权变;多多益善,亦用精专。

  • 第2题:

    李杲著有()。

    • A、《医学启源》
    • B、《珍珠囊》
    • C、《脾胃论》
    • D、《内外伤辨惑论》
    • E、《兰室秘藏》

    正确答案:C,D,E

  • 第3题:

    试述李杲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论述。


    正确答案: (1)李氏认为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而元气必赖胃气充足,方能生成。元气不足,实由脾胃损伤所致。因此元气实际上是胃气的异名,本质是元气必须依赖于胃气,充分强调了元气与胃气的不可分性。<2)生命是永恒运动的,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元气的升降出人,而元气与胃气不可分,因此升降出人是否活跃,实际上取决于胃气充足与否,因此,脾胃便是调节人体元气升降出人的枢纽。(3)脾胃调节元气升降出人的关键是脾的升阳布精,只有脾气生发,元气布散,升降正常,生机活跃,方能脾湿不生,阴火敛藏,如果脾湿下流,元气衰微,生机不旺,阴火便会乘机上冲,内伤发热诸症即随之而生,故李氏特别强调脾胃升发阳气这一主导方面。

  • 第4题:

    既为张元素的弟子,又拜李杲为师的医家是()


    正确答案:王好古

  • 第5题:

    简述李杲脾胃论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 第6题:

    李杲认为内伤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饮食不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

  • 第7题:

    问答题
    李杲《脾胃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李氏以脾胃统论,这就忽略了脏腑各有特点。不能统以补气升阳一法来概括脾与胃的治疗,也不能以喜升、喜温、喜补包括脾与胃全部生理特性。实质上,李氏所论的脾胃,仅指脾的生理、病理、证治而言,脾与胃在生理上一升一降,一纳一运,一燥一润,在病理上则阳道多实,阴道多虚。李氏关于胃腑宜降、宜通、宜润的生理病理证治还不够明确。其次,就补益脾胃一法而言,胃腑的虚损,除胃气不足外,尚多见胃阴损伤一证,治疗宜凉、润、清、通,补益胃津。这一点经过叶天士的补充才完整,因此,“脾胃论”应包括东垣的补脾升阳论及叶天士的养胃益阴论在内,始得完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李杲认为脾胃内伤的主要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饮食失节、七情所伤、劳役过度等原因导致人体气血失调,升降失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李杲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论述。

    正确答案: (1)李氏认为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而元气必赖胃气充足,方能生成。元气不足,实由脾胃损伤所致。因此元气实际上是胃气的异名,本质是元气必须依赖于胃气,充分强调了元气与胃气的不可分性。<2)生命是永恒运动的,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元气的升降出人,而元气与胃气不可分,因此升降出人是否活跃,实际上取决于胃气充足与否,因此,脾胃便是调节人体元气升降出人的枢纽。(3)脾胃调节元气升降出人的关键是脾的升阳布精,只有脾气生发,元气布散,升降正常,生机活跃,方能脾湿不生,阴火敛藏,如果脾湿下流,元气衰微,生机不旺,阴火便会乘机上冲,内伤发热诸症即随之而生,故李氏特别强调脾胃升发阳气这一主导方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李杲认为内伤热中证的主要病机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李杲认为元气与阴火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内伤热中证的病理变化,就在于气与火的关系失调。元气不足时,阴火则亢盛;若元气充沛,阴火自然敛降;阴火愈炽,元气愈被耗伤。这种阴火是病理之火,正是《内经》所说的“壮火食气”。因而内伤热中证病机关键是元气与阴火的对立统一关系破坏,同时李氏还认为脾胃是元气升降运动的枢纽。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便会发生种种疾病。如常见的内伤发热恶寒一证,正由于阳气不升,不能卫外而恶寒,而脾湿下流,阴火上冲,则导致发热,故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失调,是内伤热中证的又一重要病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李杲著有()。
    A

    《医学启源》

    B

    《珍珠囊》

    C

    《脾胃论》

    D

    《内外伤辨惑论》

    E

    《兰室秘藏》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李杲脾胃论学说的主要论点是()、()。

    正确答案: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最早提出脾统血的医家是()

    • A、薛己
    • B、朱丹溪
    • C、李中梓
    • D、孙思邈
    • E、李杲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李杲脾胃论学说的主要论点是()、()。


    正确答案: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 第15题:

    李杲对脾胃的生理功能是如何阐述的?


    正确答案: (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本: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既是脏腑功能的反应又是其活动的产物,李氏认为气是决定人体健康与否的关键,而脾胃又是决定元气虚实的关键,故脾胃伤则元气伤,元气伤则疾病所由生。
    (2)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李氏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时刻运动变化着,土旺于四时,故土在升降浮沉和万物的生长收藏过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天人相应,脾胃居于中焦,调节人身精气的升降运动,人体清浊之气的升降取决于脾胃,脾胃之气充沛,则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若脾胃之气受损,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疾病所由生。

  • 第16题:

    李杲治疗内伤热中证的用药法度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李氏注重脾气升发的一面,治疗上突出表现为善于运用补脾升阳药物,组方两大法度是强调甘温除热与升阳散火,而用苦降药是权宜之计。所谓甘温除热,是用参、芪、术、草等药温补脾气,使脾气充足,元气布散,不生脾湿,不致脾湿下流,阴火上冲,内热便不会产生,因此说甘温可除大热,这是治疗关键,升阳散火是在甘温补脾药中,结合具有升提透散功能的药物,常用升、柴、葛根等,补中升阳能使脾胃之气易于升发,元气随之旺盛,则阴火敛降,虽不用泻火之药而烦热自除,因此称为升阳散火法。这是治本之法,益脾而阴火自降,这是李氏治内伤热中证的两大法度。

  • 第17题:

    李杲认为内伤热中证的主要病机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李杲认为元气与阴火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内伤热中证的病理变化,就在于气与火的关系失调。元气不足时,阴火则亢盛;若元气充沛,阴火自然敛降;阴火愈炽,元气愈被耗伤。这种阴火是病理之火,正是《内经》所说的“壮火食气”。因而内伤热中证病机关键是元气与阴火的对立统一关系破坏,同时李氏还认为脾胃是元气升降运动的枢纽。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便会发生种种疾病。如常见的内伤发热恶寒一证,正由于阳气不升,不能卫外而恶寒,而脾湿下流,阴火上冲,则导致发热,故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失调,是内伤热中证的又一重要病机。

  • 第18题:

    李杲对脾胃内伤的病因与病机是如何阐发的?


    正确答案: (1)病因:李杲生活在中原的战乱年代,饥饿、劳役及精神创伤严重损害脾胃的功能,为此他总结并提出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是脾胃内伤的主要因素。
    (2)病机:主要有气火失调和升降失常。气火失调,李氏认为元气与阴火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元气不足时,阴火就亢盛枭张,反之元气充沛,阴火自然戢敛下降;升降失常,李氏认为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因而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李杲脾胃论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李杲脾胃内伤的治疗特点。

    正确答案: 李杲根据脾胃内伤的病机是脾胃元气不足、气火失调、升降失常,治疗上针对不同病机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如甘温除热法(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法、生阳除湿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李杲治疗内伤热中证的用药法度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李氏注重脾气升发的一面,治疗上突出表现为善于运用补脾升阳药物,组方两大法度是强调甘温除热与升阳散火,而用苦降药是权宜之计。所谓甘温除热,是用参、芪、术、草等药温补脾气,使脾气充足,元气布散,不生脾湿,不致脾湿下流,阴火上冲,内热便不会产生,因此说甘温可除大热,这是治疗关键,升阳散火是在甘温补脾药中,结合具有升提透散功能的药物,常用升、柴、葛根等,补中升阳能使脾胃之气易于升发,元气随之旺盛,则阴火敛降,虽不用泻火之药而烦热自除,因此称为升阳散火法。这是治本之法,益脾而阴火自降,这是李氏治内伤热中证的两大法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李杲有哪些代表著作?

    正确答案: 李杲主要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李杲对脾胃的生理功能是如何阐述的?

    正确答案: (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本: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既是脏腑功能的反应又是其活动的产物,李氏认为气是决定人体健康与否的关键,而脾胃又是决定元气虚实的关键,故脾胃伤则元气伤,元气伤则疾病所由生。
    (2)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李氏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时刻运动变化着,土旺于四时,故土在升降浮沉和万物的生长收藏过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天人相应,脾胃居于中焦,调节人身精气的升降运动,人体清浊之气的升降取决于脾胃,脾胃之气充沛,则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若脾胃之气受损,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疾病所由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