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心肌:心肌纤维呈短圆柱状,长80~150μm,直径10~30μm,有短的分支,且互相吻合成网;每条心肌纤维有一个位于中央的椭圆形核,偶见双核;肌原纤维较骨骼肌少,故横纹不明显,但肌浆内含有发达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糖原、脂滴及脂褐素颗粒等。在心肌纤维内有特化的连接装置闺盘。超微结构:肌原纤维排列不如骨骼肌规则;心肌纤维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处;闺盘是相邻两个心肌纤维的肌膜互相嵌合形成的结构。
更多“试比较心肌的组织结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比较左、右主支气管结构特点,气管异物多落入哪侧?


    正确答案: 左主支气管细、长而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短、粗而较垂直。气管异物容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 第2题:

    试比较面谈问题组织的三种结构。


    正确答案: (1)金字塔结构
    面谈问题的归纳式组织被看做是金字塔形状。使用这种形式时,会见者以很具体的问题(通常是封闭式的问题)开始,然后逐渐提高问题的开放度,同时允许被会见者用越来越笼统的答案来回答问题。
    在主动的情况下,如果会见者认为被会见者需要对话题进行预热,可以采用金字塔结构,通过逐步的引导使被会见者进入讨论。
    在被动的情况下,如果会见者发现自己事先对事实的确认存在较大偏差或者被会见者看上去不情愿讨论某个话题,也可以采用金字塔结构。
    在某个话题讨论结束的时候,使用金字塔结构的提问顺序也是有用的。
    (2)漏斗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会见者使用演绎的方法,以一般的、开放式的问题开始,然后用封闭式的问题缩小可能的答复。这种面谈结构可看做是漏斗型。
    在主动的情况下,漏斗结构为开始一场面谈提供了一种容易而轻松的途径。答复者即使答错了开放式问题,也不会感到压力。
    在被动的情况下,当被会见者对话题有情绪,并且需要自由表达这些情绪的时候,需要采用漏斗型提问顺序。或者在会见者事先对事实了解不多时,也应该采用漏斗结构的问题组织方式。
    使用漏斗结构的一个好处是:用这种方式组织面谈能得出很多的详细信息,以至于没有必要使用长序列的封闭式问题。
    (3)菱形结构
    人们在面谈中常常会将上述两种结构结合起来使用,其中菱形结构就是一种最好的结合结果。这种结构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开始,然后考察一般问题,最后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
    会见者首先提出一些简单的、封闭式的问题,为面谈过程做好铺垫。在面谈的中间阶段,向被会见者提出明显没有“正确答案”的一般话题的看法。然后,会见者再次限制问题以获得明确的答复,这样就为会见者和被会见者提供了面谈的结束时机。
    菱形结构结合了其他两种结构的长处,但是也有缺点,即所花的时间比其他任何一个都长。

  • 第3题:

    试比较骨路肌纤维、心肌纤维、平滑肌这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正确答案: 骨路肌纤维:长柱形,无分支;细胞核多个,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横纹明显;无闰盘。
    心肌纤维:短柱状,有分支,彼此连接成网;细胞核一个,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偶见双核;有横纹,不如骨骼肌纤维的明显;有闰盘。
    平滑肌:长梭形,无分支;细胞核一个,椭圆形或杆状,位于细胞中央,无横纹;无闰盘。

  • 第4题:

    试比较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在结构上的不同。


    正确答案: 厚角组织-活细胞,内含叶绿体,细胞壁不均匀的增厚,在细胞角隅加厚,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
    厚壁组织―死细胞,细胞壁的次生壁显著加厚,加厚部分均匀,而且多木质化。

  • 第5题:

    比较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光镜下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1、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肌膜的外面有基膜紧密贴附。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位于肌浆的周边即肌膜下方。核呈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少,染色较浅。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在骨骼骨纤维的横切面上,肌原纤维呈点状,聚焦为许多小区,称孔海姆区。
    2、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多数有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称闰盘,在HE染色体的标本中呈着色较深的横形或阶梯状粗线。心肌纤维的核呈卵圆形,位居中央,有的细胞有双核。心肌纤维的肌浆较丰富,多聚在核的两端处,其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及少量脂滴和脂褐素。后者为溶酶体的残余体,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心肌纤维显示有横纹,但其肌原纤维和横纹都不如骨骼肌纤维的明显。
    3、平滑肌纤维的滤色镜结构特点
    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一个,呈长椭圆形或杆状,位于中央,收缩时核可扭曲呈螺旋形,核两端的肌浆较丰富。平滑肌纤维大小不一,一般长200μm直径8μm;小血管壁平滑肌短至20μm,而妊娠子宫平滑肌可长达500μm。平滑肌纤维可单独存在,绝大部分是成束或成层分布的。

  • 第6题:

    试比较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正确答案:结构特点:从两类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部位、与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联系方式、处段部分的形状及感光色素量和种类等方面比较;
    功能特点:从作用条件、主司视觉、封光敏感性、视敏度和色觉等方面比较之。

  • 第7题:

    试比较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的特点。油菜和水稻茎的初生结构有何不同?(15分)


    正确答案:(1)双子叶植物的种类很多,但其茎的结构都有共同的规律,在横切面上,可以看到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
    表皮位于幼茎的最外方,通常由一层细胞组成。表皮细胞为初生保护组织,细胞的外壁角化,形成角质膜,表皮上有少数气孔分布,有的植物还分化出表皮毛覆盖于外表。
    皮层位于表皮与中柱之间,绝大部分由薄壁细胞组成。
    在表皮的内方,常有成束或成片的厚角组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幼茎的支持作用,厚角细胞和薄壁细胞中常含有叶绿体,故幼茎多呈绿色。有些植物茎的皮层中有分泌腔(如棉花、向日葵)、乳汁管(如甘薯)或其它分泌结构;有些植物茎中的细胞则有只含晶体和单宁(如花生、桃);有的木本植物茎的皮层内往往有石细胞群的分布。
    通常幼茎皮层的最内层细胞的细胞壁不像根中具有特殊的增厚结构,一般不形成内皮层。有些植物茎皮层的最内层细胞,富含淀粉粒,而被称为淀粉鞘。中柱(也称维管柱)是皮层以内的中轴部分,它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组成,中柱起源于原形成层,髓和髓射线起源基本分生组织。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明显地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个部分。
    表皮包围在成熟区的最外方,常由一层细胞组成,由原表皮发育而来,细胞的长轴与根的纵轴平行。
    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与角质膜均薄,适宜水和溶质渗透通过,部分细胞的细胞壁还向外突出形成根毛,以扩大吸收面积。
    皮层位于表皮与中柱之间,它是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来的多层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有些植物的皮层最外一层或数层细胞形状较小,排列紧密,称为外皮层,当根毛枯死表皮脱落时,外皮层细胞壁栓化起暂时性保护作用。皮层最内方的一层细胞叫内皮层其细胞排列紧密,各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横壁有带状的木化和栓化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内皮层的这种特殊结构阻断了皮层与中柱间的胞间隙、细胞壁等质外体运输途径,进入中柱的溶质只能通过原生质体,使根的吸收有选择性。
    中柱是皮层以内的中轴部分,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可分为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细胞四个部分,少数植物还有髓。
    (2)油菜属于双子叶植物,水稻属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
    禾本科植物的茎有明显的节与节间的区分,大多数种类的植物节间中央部分萎缩,形成中空的秆,但也有一些禾本科植物茎为实心的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共同特点是维管束散生分布,没有皮层和中柱的界限,由表皮、基本组织、机械组织和维管束四个部分组成。
    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和气孔器有规律地排列而成。禾本科植物表皮上的气孔结构特殊,由一对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的侧面还有一对副卫细胞。
    基本组织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水稻茎内的中央薄壁细胞解体,形成中空的髓腔。紧接着表皮内侧的基本组织中,常有几层厚壁细胞存在。水稻茎中的厚壁细胞连成一环,形成坚强的机械组织,其发育的程度与抗倒伏性的强弱有较大的关系。
    许多维管束分散在基本组织中。水稻维管束大体上排列为内、外二环。外环的维管束较小,位于茎的边缘,大部分埋藏在机械组织中;内环的维管束较大,周围为基本组织所包围,节间中空,形成髓腔。

  • 第8题:

    问答题
    试比较拍卖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正确答案: 直线制组织:不设职能结构,企业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
    事业部制: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是一种分权型的组织形式。
    模拟分权制:高层管理人员将部分权利分给职能部门,但不许他们直接同市场发生关系。
    矩阵制: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比较心肌的组织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心肌:心肌纤维呈短圆柱状,长80~150μm,直径10~30μm,有短的分支,且互相吻合成网;每条心肌纤维有一个位于中央的椭圆形核,偶见双核;肌原纤维较骨骼肌少,故横纹不明显,但肌浆内含有发达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糖原、脂滴及脂褐素颗粒等。在心肌纤维内有特化的连接装置闺盘。超微结构:肌原纤维排列不如骨骼肌规则;心肌纤维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处;闺盘是相邻两个心肌纤维的肌膜互相嵌合形成的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从体色、营养细胞结构特点和生殖细胞结构特点比较点叶藻、幅叶藻和鹅肠菜。

    正确答案: (1)点叶藻体上有较为明显的深褐色斑点,藻体颜色较幅叶藻(绿褐色)和鹅肠菜(黄褐色)为深。  
    (2)点叶藻内部两层细胞,较大,呈长方形,细胞间无空隙存在。幅叶藻内部两层细胞,其中髓部一至数层细胞较大,多椭圆形,无色,细胞间有空隙存在。鹅肠菜藻体较厚,分皮层和髓部,髓部为丝状体交织组成。  
    (3)点叶藻单室孢子囊埋在藻体内,多室孢子囊发育较晚,集生成群,稍突出于体表,形成褐色斑点;幅叶藻由藻体的表面细胞向外突出4-6排细胞,形成多室孢子囊。鹅肠菜由藻体表层细胞形成多室孢子囊,孢子囊成熟时,在叶状体上出现褐色斑点。
    (4)三种藻都属于褐子纲网管藻目,点叶藻属点叶藻科点叶藻属,幅叶藻属宣藻科幅叶藻属,鹅肠菜属宣藻科鹅肠菜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比较单总线、双总线和多总线结构的性能特点。

    正确答案: 在单总线结构中,要求连接到总线上的逻辑部件必须高速运行,以便在某些设备需要使用总线时,能迅速获得总线控制权;而当不再使用总线时,能迅速放弃总线控制权。否则,由于一条总线由多种功能部件共用,可能导致很大的时间延迟。
    在双总线结构中,存在2种总线:存储总线,用于CPU与主存储器的信息交换;I/O总线,用于外设与主机的信息交换。
    在双总线结构的基础之上,为了使高速外设(如磁盘机)能高速度地与主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在高速外设与主存储器之间可以增设直接存储器访问(DMA: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的高速I/O总线(DMA总线),从而形成多总线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比较心肌纤维与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的不同点。

    正确答案: (1)心肌纤维的肌原纤维不如骨骼肌的规则,明显,肌丝被少量肌浆和大量纵行排列的线粒体分隔成粗、细不等的肌丝束,以致横纹不如骨骼肌的明显。
    (2)心肌纤维的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而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比心肌纤维的细,位于A带与I带交界处。
    (3)心肌纤维的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发达,终池扁小,常形成二联体;而骨骼肌纤维的肌浆网及纵小管则较发达,常形成三联体。
    (4)心肌纤维的肌浆中线粒体的数量较骨骼肌纤维的多,且体积较大。
    (5)心肌纤维在Z线水平可见闰盘,其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向部位有缝隙连接;骨骼肌纤维则无闰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滚珠丝杠螺母副有哪几种形式?试比较其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按滚珠循环的方式不同,滚珠丝杠螺母副可分为内循环式和外循环式两种:
    (1)外循环式:滚珠在返回过程中与丝杠脱离接触。 按滚珠循环时返回方式不同,还可分为两种:
    ①螺旋槽式:制造复杂,径向尺寸小。
    ②插管式:结构工艺性好,径向尺寸较大。
    (2)内循环式:滚珠在循环过程中与丝杠始终接触。
    优点:径向尺寸紧凑,刚性好,返回滚道短,摩擦损失小。
    缺点:反向器制造困难。

  • 第14题:

    试比较单总线、双总线和多总线结构的性能特点。


    正确答案: 在单总线结构中,要求连接到总线上的逻辑部件必须高速运行,以便在某些设备需要使用总线时,能迅速获得总线控制权;而当不再使用总线时,能迅速放弃总线控制权。否则,由于一条总线由多种功能部件共用,可能导致很大的时间延迟。
    在双总线结构中,存在2种总线:存储总线,用于CPU与主存储器的信息交换;I/O总线,用于外设与主机的信息交换。
    在双总线结构的基础之上,为了使高速外设(如磁盘机)能高速度地与主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在高速外设与主存储器之间可以增设直接存储器访问(DMA: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的高速I/O总线(DMA总线),从而形成多总线结构。

  • 第15题:

    试比较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的同异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正确答案: 光镜下,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胞质内都有大量肌原纤维,并呈现明暗相间的横纹,故都为横纹肌,但肌原纤维于骨骼肌细胞更丰富。骨骼肌细胞为长圆柱状,多核,核位于肌膜下方,细胞间无连接;心肌细胞为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细胞连接处形成闰盘,有1~2个核,核居中。电镜下,骨骼肌细胞的肌原纤维较规则,而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的粗细不等、界限不很分明,但均由大量肌节重复排列构成,而肌节由粗、细肌丝构成。肌原纤维间均有丰富的线粒体以及横小管、肌浆网等。骨骼肌细胞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交界处,因此,一个肌节接受两条横小管;心肌细胞的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因此,平均一个肌节接受一条横小管。骨骼肌细胞的肌浆网发达,末端的终池和横小管连接成为三联体;心肌细胞的肌浆网稀疏,终池少而小,与横小管仅形成二联体。二者的结构差异和其功能差异一致。骨骼肌是随意肌,在神经支配下迅速收缩,发达的横小管和三联体可把信息迅速传递给肌浆网,引起钙离子的释放,引发肌丝滑动;骨骼肌细胞间无连接,保证了收缩活动的精确。心肌是不随意肌,收缩信息来自心脏传导系统,经缝隙连接传布,引发心房肌或心室肌的同步收缩。

  • 第16题:

    试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将带传动和链传动作比较。


    正确答案: 带传动是依靠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带传动由两个带轮和压紧其上的传动带组成。带传动能缓和冲击,吸收震动,传动较平稳,噪声小,过载时可以通过打滑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结构简单,能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但是传动效率较低,不能保证转速比,承载能力小,尺寸大。由于需要预紧,轴上受力较大,而且带传动可能会摩擦起电、产生火花,不能用于易燃易爆的场所;链传动是由主、从动链轮和绕在其上的链条组成,靠中间挠性链条与链轮轮齿的啮合传动,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张紧力小或无需张紧,传动效率较高,平均转速能保持为定值,但是由于多边形效应,其瞬时角速度比不恒定,传动不够平稳。链传动可在中心距大,中、低速重载、运动平稳性不高以及温度较高、多尘、油污等恶劣条件下工作。

  • 第17题:

    试比较骨骼肌的组织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骨骼肌: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状,长短与粗细均有差异,直径10~100μm不等,长度一般1~40mm,最长可达10cm以上。骨骼肌是多核细胞,有数十个至数百个扁椭圆形核,位于肌浆周边,即肌膜下方。超微结构,电镜下的肌原纤维由更纤细的肌丝构成,肌丝有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横小管,简称T管肌浆网,亦称肌质网,是是肌纤维内发达的滑面内质网。

  • 第18题:

    PCM帧结构在国际上有两种制式,试分析、比较这两种制式的特点。


    正确答案: (1)30/32路制式制指在一个PCM基群帧结构中,共有32个时隙,其中30个时隙用来传递30个话路,两个时隙分别用来传递同步信号和控制信号;24路制式是指在一个PCM基群帧结构中,共有24个时隙,这24个时隙全部用来传送24个话路信息。
    (2)30/32路制式的结构较完善,能满足长途通话要求,适合于程控交换机。
    (3)30/32路制式的同步方式为码组同步,同步恢复快,有利于传输数据。
    (4)30/32路制式的标志信号集中在时隙16内传送,便于用在集中传送信号的程控交换机中。
    (5)30/32路制式的传输码率比24路高,故传输衰耗和近端串话也较大。在同样条件下,30/32路中继距离要比24路短,但30/32路制式一个系统的话路比24路制式多25%。综合计算,30/32路制式在经济上仍有利。
    (6)30/32路制式技术上的复杂性以及对元件要求的精度要比24路高一些。
    (7)30/32路制式比24路制式实现压扩特性的电路容易些。

  • 第19题:

    试比较心肌纤维与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的不同点。


    正确答案: (1)心肌纤维的肌原纤维不如骨骼肌的规则,明显,肌丝被少量肌浆和大量纵行排列的线粒体分隔成粗、细不等的肌丝束,以致横纹不如骨骼肌的明显。
    (2)心肌纤维的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而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比心肌纤维的细,位于A带与I带交界处。
    (3)心肌纤维的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发达,终池扁小,常形成二联体;而骨骼肌纤维的肌浆网及纵小管则较发达,常形成三联体。
    (4)心肌纤维的肌浆中线粒体的数量较骨骼肌纤维的多,且体积较大。
    (5)心肌纤维在Z线水平可见闰盘,其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向部位有缝隙连接;骨骼肌纤维则无闰盘。

  • 第20题:

    问答题
    试比较面谈问题组织的三种结构。

    正确答案: (1)金字塔结构
    面谈问题的归纳式组织被看做是金字塔形状。使用这种形式时,会见者以很具体的问题(通常是封闭式的问题)开始,然后逐渐提高问题的开放度,同时允许被会见者用越来越笼统的答案来回答问题。
    在主动的情况下,如果会见者认为被会见者需要对话题进行预热,可以采用金字塔结构,通过逐步的引导使被会见者进入讨论。
    在被动的情况下,如果会见者发现自己事先对事实的确认存在较大偏差或者被会见者看上去不情愿讨论某个话题,也可以采用金字塔结构。
    在某个话题讨论结束的时候,使用金字塔结构的提问顺序也是有用的。
    (2)漏斗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会见者使用演绎的方法,以一般的、开放式的问题开始,然后用封闭式的问题缩小可能的答复。这种面谈结构可看做是漏斗型。
    在主动的情况下,漏斗结构为开始一场面谈提供了一种容易而轻松的途径。答复者即使答错了开放式问题,也不会感到压力。
    在被动的情况下,当被会见者对话题有情绪,并且需要自由表达这些情绪的时候,需要采用漏斗型提问顺序。或者在会见者事先对事实了解不多时,也应该采用漏斗结构的问题组织方式。
    使用漏斗结构的一个好处是:用这种方式组织面谈能得出很多的详细信息,以至于没有必要使用长序列的封闭式问题。
    (3)菱形结构
    人们在面谈中常常会将上述两种结构结合起来使用,其中菱形结构就是一种最好的结合结果。这种结构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开始,然后考察一般问题,最后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
    会见者首先提出一些简单的、封闭式的问题,为面谈过程做好铺垫。在面谈的中间阶段,向被会见者提出明显没有“正确答案”的一般话题的看法。然后,会见者再次限制问题以获得明确的答复,这样就为会见者和被会见者提供了面谈的结束时机。
    菱形结构结合了其他两种结构的长处,但是也有缺点,即所花的时间比其他任何一个都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比较骨路肌纤维、心肌纤维、平滑肌这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正确答案: 骨路肌纤维:长柱形,无分支;细胞核多个,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横纹明显;无闰盘。
    心肌纤维:短柱状,有分支,彼此连接成网;细胞核一个,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偶见双核;有横纹,不如骨骼肌纤维的明显;有闰盘。
    平滑肌:长梭形,无分支;细胞核一个,椭圆形或杆状,位于细胞中央,无横纹;无闰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比较食管、胃、小肠及大肠管壁的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食管、胃、小肠、大肠都属于中空性器官,它们均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层4层结构组成。食管的粘膜层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在粘膜下层有食管腺。肌层上1/3为横纹肌、中1/3为横纹肌和平滑肌混合存在,下1/3为平滑肌。外膜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胃的粘膜层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粘膜上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凹,它是胃腺的开口。肌层由3层平滑肌构成,内为斜行,中为环行,外为纵行。外膜层为浆膜,由结缔组织和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小肠的粘膜层形成许多环状皱襞,上有绒毛、小肠腺和淋巴结。环状皱襞在空肠较密,且较大。小肠绒毛是由粘膜形成的指状突起,复以单层柱状上皮,分散在柱状上皮中间的环状细胞具有分泌粘液的功能。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及乳糜管,前者有吸收糖、氨基酸及部分已分解的脂肪作用,后者可吸收脂肪微粒。大肠也分为4层,其主要特点是,肌层中的纵行肌大部分合拢成3条纵行肌带称结肠带,由于结肠带短于肠管,故大肠管皱起,形成很多囊状结肠袋。大肠在外膜层外,结肠袋附近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脂肪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比较左、右主支气管结构特点,气管异物多落入哪侧?

    正确答案: 左主支气管细、长而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短、粗而较垂直。气管异物容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比较骨骼肌的组织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骨骼肌: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状,长短与粗细均有差异,直径10~100μm不等,长度一般1~40mm,最长可达10cm以上。骨骼肌是多核细胞,有数十个至数百个扁椭圆形核,位于肌浆周边,即肌膜下方。超微结构,电镜下的肌原纤维由更纤细的肌丝构成,肌丝有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横小管,简称T管肌浆网,亦称肌质网,是是肌纤维内发达的滑面内质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