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初中八年级音乐课《民族花苑》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民族花苑》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追鱼》《阿玛勒俄》,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乐)曲欣赏、演奏、演唱等活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更加热爱多民族构成的伟大祖国。 2.通过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速度、力度的作用。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音乐风

题目

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初中八年级音乐课《民族花苑》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民族花苑》 【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追鱼》《阿玛勒俄》,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乐)曲欣赏、演奏、演唱等活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更加热爱多民族构成的伟大祖国。 2.通过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速度、力度的作用。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再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磁带、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引入:进入民族大观园。 2.观看民族服饰。 3.出示课题《民族花苑》。 二、欣赏与感悟 (一)(来到瑶山--)欣赏《瑶族舞曲》 1.完整欣赏并提问:此曲描写什么情景?可分几部分? 2.分析三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仅以慢、快、强、弱表示)及表现情景,介绍瑶族长鼓。 (二)(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吊脚楼--)欣赏《追渔》 1.出示图片(傣族生活场景、葫芦丝),完整欣赏并思考:根据速度、力度的变化,此曲可分几段? 2.师生再现(演奏)第一部分主题(简化谱)(钢琴、口风琴、口琴、打击乐器)。 (三)(来到青藏高原--)欣赏《阿玛勒俄》 1.出示图片(布达拉宫)提问:我们到了哪个民族地区?你对藏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有什么了解?你能为大家演唱一首藏族歌曲或跳一段藏族舞蹈吗? 2.完整欣赏,简介“囊玛”及《阿玛勒俄》。“囊玛”的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引子由乐队演奏,曲调较为固定,歌曲部分音乐柔美抒情,以歌为主,舞蹈动作很少,歌曲完毕紧接舞曲,音乐急速跳跃,舞者随乐声起舞,气氛热烈、情绪高涨。《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囊玛”中的一首歌曲,《阿玛勒俄》是歌曲开始的主要衬词。歌曲艺术性强、歌词寓意深刻、旋律连绵抒情、演唱高亢嘹亮。 3.播放藏族舞蹈图像,学生模仿手部、脚部的几个典型动作。手部动作:甩袖。脚部动作:踢踏步、踏点步。 4.小组与个人展示,生生、师生评议,教师适时给予表扬鼓励。 5.师生合作,用所学动作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四)(来到天山脚下--)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1.欣赏歌曲录音,讲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简介王洛宾。 3.学习歌曲(歌谱、填词)。 4.分析用什么速度、力度、情绪演唱? 5.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三、小结:今天我们游览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瑶山、清新葱绿的西双版纳、亘古神秘的青藏高原和葡萄满园、牛羊肥美的天山风光,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了那里的音乐文化,还用歌声、舞蹈表达了兄弟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进行欣赏、探索,并将你们搜集的音像资料带来,在下节课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相似考题
更多“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初中八年级音乐课《民族花苑》教学课例,并对其”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课程理念并以初中物理“摩擦力”一课为例说明。


    答案:
    解析: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摩擦力,例如,自行车的前轴、中轴以及后轴,还有脚踏板等处均采用滚珠轴承以减小摩擦力。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力,人们还经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油。自行车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力。如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脚踏板套、闸把套等;还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止。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捏紧车闸,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等。

  • 第2题:

    八年级音乐课中,老师要求学生运用下面谱例为某歌曲伴奏,请问这种伴奏形式适合下列哪个国家的歌曲?( )

    A.朝鲜
    B.南非
    C.牙买加
    D.新西兰

    答案:A
    解析:
    通过题干内容可以判断出有长鼓,长鼓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朝鲜族长鼓,另一种是瑶族长鼓,还有一种是福州狼串。朝鲜长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主要用于舞蹈伴奏。福州狼串,也称为福州长鼓,是福建民间传统打击乐器,多用于福建民间音乐。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3题: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对下面七年级歌唱课《雪绒花》这一课例教学过程的分析,并进行点评。


    答案:
    解析:
    (1)优点:本教学课例逻辑严谨,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充实,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来进行了整个课堂设计教学。通过运用其他音乐表现形式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学科综合突出了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拓展了学生艺术视野,加深了学生对雪绒花的理解。在新课讲授环节能够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与老师能够很好地互动起来;在拓展环节能够让学生动起来。在聆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强弱规律,体现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让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2)缺点:由于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一个学科,因此,在教学目标环节应分三个维度叙述。同时,应该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也就是得把其中的第2点与第1点调换一下。教学设计不要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因为新课标倡导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把回答都设定好了,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教学课例还缺少小结与作业这一环节。

  • 第4题:

    【课题】第五单元国乐飘香歌曲《彩云追月》
    【年级】八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唱歌课
    请完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答案:
    解析: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合唱歌曲《彩云追月》是由词作家刘麟根据作曲家任光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和音乐意境改编而成,歌曲为民族宫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切分音的运用使曲调产生了心潮澎湃的激动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富有童真的歌词描绘了月夜的幽静和美好,合唱形式的使用更增添了月夜的神秘感,令人遐想。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民乐合奏曲《彩云追月》,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怀着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切分音,掌握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于歌曲的演唱中,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难点】学生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在乐曲中体会诗画般的意境,在歌曲中表达思念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迫切心情。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云月遐想
    ?1.教师点击课件,伴着舒缓的旋律,展示云的图片,引导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来到浩瀚的天空,并提问同学:
    你们看到了什么?
    ?2.欣赏一组月亮和云彩环绕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彩云追月的场景。
    ?3.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截取1小段)
    (1)师:明月当空、月光如水,云彩悠悠、忽进忽退,夜空中的一对好朋友,这么美的景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2)它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到这段民乐合奏中寻找答案吧。
    (二)感知歌曲,云唱月影
    ?1.教师课件播放,介绍《彩云追月》及作者,初步了解乐曲。
    (刚才我们欣赏的曲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彩云追月》,该曲由著名作曲家任光在1935年所写。原为民族管弦乐曲,乐曲旋律舒缓优雅,把人们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意境之中)
    ?2.聆听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听后的感受。并提问:这首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节奏平稳、多变、自由、情绪抒情、活泼、速度中速)
    ?3.教师渗透音乐知识——切分节奏。
    (刚才这段美妙的音乐中有一个节奏频繁出现,你发现了吗?)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切分节奏中强且长的音叫作“切分音”,它改变了基本的强弱规律,它从弱起过渡到强又回到弱.包含切分音的节奏叫切分节奏。
    (2)学生自己拍打节奏。
    ?4.播放歌曲《彩云追月》伴奏音乐片段,尝试用切分节奏为乐曲伴奏(让我们尝试着用它来为一小段旋律伴奏。)
    (三)学唱歌曲,乐音舞动
    ?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学生感受说出乐曲所表达的感情。(作词家王付林主动为旋律配上歌词,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唱着。让我们细细听赏,歌曲《彩云追月》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听歌曲范唱。学生回答问题。(思念、离愁、盼望亲人相见)
    ?3.教师总结:歌曲描绘了作者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心理,这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4.师弹奏钢琴。请学生找出这首歌曲一共出现了几次切分节奏。
    ?5.除了切分节奏,你还发现了其他哪些记号?(波音记号、倚音记号)
    ?6.把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拎出来单独练习。
    ?7.完整唱歌谱。
    ?8.带歌词完整演唱,找难点。
    (1)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每当中秋月圆时,我们站在白沙滩,遥望日月潭,月光照着宝岛,我的情思也随着月光漂向远方,泪水不自党地流了下来,亲人呀,你听见了我的呼喊声吗,什么时候我才能与你相聚呀。
    (2)学生说出:在演唱时我们要唱出对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盼望亲人重归的期望之情。
    (3)教师倡导学生带着思念亲人的感情跟音乐演唱歌曲。
    (四)拓展歌曲,深入体会
    ?1.师:老师想请你们做一个小小设计者。老师这里有两个力度记号,中弱和中强。请你们按照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来设计一下。
    ?2.加打击乐器演唱。启发学生用三角铁、碰铃、木鱼等伴奏。(教师弹琴,学生伴奏演唱)
    ?3.用口琴试着吹切分节奏6 1 6
    (五)小结作业,总结升华
    师:浓浓的思乡之情,总能让人潸然泪下,望着远方的故乡和亲人,想到自己却无法与他们团聚,也只能用歌曲来抒发着思念之情。最后让我们再次感受歌曲《彩云追月》,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 第5题:

    一般组织课例分析的三个步骤是:提供课例,体会情景;组织讨论,分析材料;()


    正确答案:总结评述,掌握原理

  • 第6题:

    下面不是一节体育课课例的主要内容包括的三个环节的是()。

    • A、课例设计
    • B、课例的过程描述
    • C、课例反思
    • D、课例的准备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根据对《月之故乡》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 (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正确答案:《月之故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歌曲《月之故乡》,体会并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深切的思乡之情。(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辨、感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三)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知道这是一首多段体的歌曲,能够在甄别相似乐句的异同点中准确演唱并记忆歌曲。二、教学重点能够在甄别相似乐句的异同点中准确演唱并记忆歌曲。三、教学难点旋律中5、6小节与13、14小节的区别。四、教学准备音乐教室、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钢琴。五、教学过程(一)常规发声,声音铺垫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常规发声训练,纠正演唱中的咬字、气息和歌唱位置,为学生把歌唱好做准备。(二)导入新课,激发情感导语:在这美丽的金秋十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节音乐课的学习。提到"秋",我们刚刚过完了一个和"秋"有关的节日,还记得是哪个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你们在这个节日里都与你的家人团聚了吗?有一位老人,59年没有在家乡过中秋节了,他思念自己的家乡,就写了一首诗叫《月之故乡》,有作曲家把这首诗谱上了曲,就变成了一首歌,现在,老师就为同学们来演唱这首歌曲,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位诗人是如何思念他的家乡的。【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刚刚过完的中秋节引出课题《月之故乡》。教师演唱--《月之故乡》。【设计意图】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让学生对歌曲形象有整体认识并初步感受歌曲情绪。板书课题《月之故乡》。(三)学习歌曲,挖掘情感1.出示歌曲《月之故乡》曲谱,请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2.学唱第一乐段曲谱。【设计意图】试唱主题旋律,加深对主题的印象,为与后面的曲谱比较做准备。3."出示第二段曲谱,与第一段作比较。(1)比较节奏。(2)比较旋律。(3)试唱前两段乐谱。4.出示第三段曲谱,与第一段作比较。(1)比较旋律。(2)比较节奏、(3)试唱前三段乐谱。5.出示第四段乐谱,与第一段作比较。(1)比较旋律。(2)试唱第四段乐谱。(3)试唱整首乐谱。(4)提示注意每一乐段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设计意图】通过相似旋律与节奏的演唱比较,解决演唱时容易唱混淆的问题,并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把握。6.出示歌词,再次听范唱。7.跟教师钢琴演唱歌词。(四)理解歌曲,抒发情感1.介绍词作者彭邦正。彭邦正(桢)(1919-2003),20世纪闻名海峡两岸与大洋彼岸的诗人,也是一位心系故土的爱国游子。他以《诗玫瑰的花圈》代唱战歌、以《花叫》代唱建设、以《月之故乡》代唱祖国统一、以《梦·致花神之诗》代唱爱心……归乡的夙愿一直魂牵梦萦于其晚年。但由于健康状况,直到辞世,这位阔别故乡59年的海外华文诗坛巨匠,才终于实现了他毕生最大的夙愿--魂归故里,落叶归根。2.再次演唱歌曲《月之故乡》。【设计意图】通过对词作者彭邦正的了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表达歌曲情绪。(五)总结提高,升华情感1.播放《乡愁》视频。2.再次演唱歌曲《月之故乡》。【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乡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随着情感的升华,从"把歌曲唱会"到"把歌曲唱好"。

  • 第8题:

    根据对《同一首歌》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正确答案:《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这三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播放学生三年在校的学习生活)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此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月14号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渡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地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生:回答(略)。
    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有表情地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生:回答(略)。
    师:(1)A段节奏舒缓,起音在sol,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dol,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提示:
    (1)句尾长音,时值要足,记号要唱准;
    (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
    (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师:歌曲像师长的谆谆教诲,又像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像充满阳光的母爱,又像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略。
    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
    三、欣赏并创作
    师:即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
    1.学生讨论并创作。
    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四、总结
    现在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昔,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

  • 第9题:

    单选题
    下面不是一节体育课课例的主要内容包括的三个环节的是()。
    A

    课例设计

    B

    课例的过程描述

    C

    课例反思

    D

    课例的准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根据对《沂蒙山小调》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 (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正确答案: 沂蒙山小调一、教学目标1.聆听学唱《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2.在感受、体验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二、主要教学内容1.《沂蒙山小调》。2.有关民歌的音乐知识。三、重点和难点学唱《沂蒙山小调》;理解这首民歌的地方风格。四、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五、相关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等。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二)问题探究1.请学生说说我国中原地区的几个省份,知道哪些民歌。2.教师点评。中原地区主要有山东、河南、河北等省。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三)作品鉴赏--《沂蒙山小调》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有关文字,教师适当补充。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临沂地区出现了一个反动的武装组织--黄沙会。为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的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歌词做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2.聆听歌曲。两个版本,王世慧、彭丽媛的演唱。让学生比较各自的风格和特点。3.请同学谈谈感受。4.教师点评。王世慧的演唱采用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四四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四三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5.学唱歌曲。6.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旋律特点。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第四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绚丽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每句的结束音是下句的开始音,这叫鱼咬尾。7.复听歌曲。(四)归纳概括1.阅读书本相关文字,谈谈民歌的主要音乐特点。(1)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2)与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3)各地民歌在调式、节拍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4)结构一般短小。2.请学生谈谈今天了解到的民歌的创作手法。(五)课堂小结请一名学生小结本课主要收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从物理到社会”的课程理念?并以初中物理“摩擦力”一课为例说明。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以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为例,请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并制作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分数,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并猜想能不能平均分这些物体得到分数,动手分一分寻找分数等数学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等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愉悦、兴奋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l”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分数的意义。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自己的身高,并用小数表示。2.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知识并举例。师:说明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整数和小数,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10000……的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实质上是特殊的分数。什么是分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揭示并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用整数、小数的概念表示事物的数量,进而回忆认识过的分数,不仅使数的概念得以横向扩展,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亲切感。)(二)探索分数的意义1.探索感悟师: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学具中有一盒跳棋、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一板发卡、一张长方形白纸、一袋圆珠笔、一板电池、一米长的绳子),同学们想一想:这分别是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能不能平均分,怎样用分数来表示?请大家动手分一分,并用分数来表示。(学生独立活动,寻找分数)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重点发现平均分一些材料时用不同分数表示的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得到了哪些分数,是怎么得到的。(教师从生活中精心挑选了一些实物,作为寻找分数的材料。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并猜想能不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得到分数,然后动手操作寻找分数。展示时重点展示平均分多个物体得到分数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这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过程。为抽象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感悟分数就在生活之中。)2.抽象概括让学生说一说在寻找分数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教师解释:像这样一个实物、一个计量单位(板书)和许多个物体(板书)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作单位“1”(板书)。教师启发学生观察自己写出的分数,小组交流,体会分数中的分子、分母与自己平均分的过程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交流汇报明确: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这样的几份。让学生举例单位“1”还能表示生活中哪些物体,引导学生联想到:一个班的学生、一个学校的学生、男生的人数等等,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只要学生明确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许多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看书中定义,让他们自己读一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分数,在已经建立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分数的意义,不强调死记硬背程式化的术语,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说明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分数。接着引导学生看书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实践应用出示课件:师:看到这些分数你想到了什么?(通过研究找到的分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学习分数的价值,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对分数产生亲切感。)(四)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材料:下面是对某校学生进行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表1学生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


    问题:依据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理论,分析说明该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20分)


    答案:
    解析:
    材料中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①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该校教师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比如可以采用观察、谈话、项目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式。(5分)
    ②教学评价主体单一。该校教学评价的主体只局限于教师本身,忽视了学生家长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主体过于单一。(5分)
    ③教学评价内容单一。该校目前评价学生的角度仅限于知识考试,“唯分数论”,忽略了学生课堂表现、日常生活表现以及学习态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的角度不全面,不符合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评价理念。(5分)
    ④评价否定了学生的发展。该校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能力提升和品德表现等方面未加重视,违背了“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这一评价理念。(5分)

  • 第14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七年级欣赏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 【课题名称】非洲的灵感——鼓乐
    ? 【教学内容】欣赏加纳鼓乐
    ? 【教学目标】
    ? 1.从欣赏中提炼节奏,并初步感受加纳鼓乐的节奏特点。
    ? 2.通过参与鼓乐演奏,体验加纳鼓乐的风格特点。


    答案:
    解析:
    (1)此教学设计中缺少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环节缺少小结与作业环节。
    我们可以把教学重难点设置为: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加纳鼓乐的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鼓乐演奏。
    教学过程环节中的小结与作业设置为: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的加纳鼓乐及其风格特点,并请学生回家练习实践。
    (2)本课的教学设计虽然内容丰富,导人环节更是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在欣赏体验的环节,教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探究环节教师带领学生练习节奏,更是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加纳鼓乐的理解。这说明教师在课前也是做足了功夫,但是还是有一些环节存在问题。
    ①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混乱,目标应为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但此教学设计中并未这样设计,可以设计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领略非洲鼓乐的魅力,初步对非洲音乐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鼓乐演奏,体验加纳鼓乐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欣赏中提炼节奏,学习敲击节奏并初步感受、了解加纳鼓乐的节奏特点。
    ②知识拓展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一段非洲舞蹈视频并模仿学习非洲舞蹈动作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应该要与本课加纳鼓乐相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一下舞蹈动作的节奏特点,再去根据这三种特点编创模仿。在这一环节的第三点里学生随着加纳鼓乐音乐,一部分同学敲打鼓乐节奏,另部分同学表演非洲歌舞,这一环节设置得也很精妙。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课堂纪律的把握,可以创设一个非洲部落音乐会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 第15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课题名称】《长江之歌》
    【教学对象】必修“鉴赏”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长江之歌》
    【主要目标】
    学习《长江之歌》能够完整演唱。(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阶段(略)
    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老师播放《长江之歌》,学生欣赏
    2.视唱歌曲旋律
    (1)学生随琴模唱歌曲旋律,老师注意纠错。
    (2)学生随琴学习歌曲旋律。
    3.演唱歌词
    (1)学生朗读歌词。
    (2)学生随钢琴填入歌词演唱。
    4.拓展延伸
    (1)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唱。
    (2)学生根据旋律创编歌词。
    5.小结作业
    (略)


    答案:
    解析:
    该课例是有问题的。该课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这节课缺少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中进行表述,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教学的重点则要以音乐教学内容《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为依据,教学难点把握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内容。可参考以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长江之歌》的学习,感受自然的美好壮观,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歌曲背后隐含的故事,以及表达的深刻情感。
    【知识与技能】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感以及歌曲中的音乐特色,并掌握混声合唱的基本技能,演唱主旋律。
    【教学重点】掌握混声合唱的基本技能,演唱主旋律。
    【教学难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以及歌曲中的音乐特色。
    (2)该课例的教学对象是必修“鉴赏”模块的学生,但是在展开阶段却没有欣赏环节,应该在展开中加入欣赏环节。
    虽然这是一个有问题的课例。但是也存在一些闪光点.如:教学内容从视唱、创编等活动展开,教学环节层层深入,次序安排由浅入深,较为合理。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

  • 第16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个探究教学的课例。


    正确答案: 要体现探究教学的五个环节:
    ①确定和阐述问题。
    ②形成假设。
    ③收集数据。
    ④分析数据、验证假设。
    ⑤得出结论。

  • 第17题:

    什么是教学课例?


    正确答案: 教学案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是评价。它包括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 第18题:

    以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为例,请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并制作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分数,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并猜想能不能平均分这些物体得到分数,动手分一分寻找分数等数学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愉悦、兴奋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l”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自己的身高,并用小数表示。
    2.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知识并举例。
    师:说明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整数和小数,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10000……的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实质上是特殊的分数。什么是分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揭示并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用整数、小数的概念表示事物的数量,进而回忆认识过的分数,不仅使数的概念得以横向扩展,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亲切感。)
    (二)探索分数的意义
    1.探索感悟
    师: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学具中有一盒跳棋、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一板发卡、一张长方形白纸、一袋圆珠笔、一板电池、一米长的绳子),同学们想一想:这分别是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能不能平均分,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请大家动手分一分,并用分数来表示。(学生独立活动,寻找分数)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重点发现平均分一些材料时用不同分数表示的学生。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得到了哪些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从生活中精心挑选了一些实物,作为寻找分数的材料。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并猜想能不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得到分数,然后动手操作寻找分数。展示时重点展示平均分多个物体得到分数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这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过程。为抽象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感悟分数就在生活之中。)
    2.抽象概括
    让学生说一说在寻找分数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教师解释:像这样一个实物、一个计量单位(板书)和许多个物体(板书)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作单位“1”(板书)。
    教师启发学生观察自己写出的分数,小组交流,体会分数中的分子、分母与自己平均分的过程有什么联系。
    学生通过交流汇报明确: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这样的几份。
    让学生举例单位“1”还能表示生活中哪些物体,引导学生联想到:一个班的学生、一个学校的学生、男生的人数等等,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只要学生明确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许多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看书中定义,让他们自己读一读。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分数,在已经建立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分数的意义,不强调死记硬背程式化的术语,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说明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分数。接着引导学生看书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实践应用
    出示课件:
    师:看到这些分数你想到了什么?
    (通过研究找到的分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学习分数的价值,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对分数产生亲切感。)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 第19题:

    ()是指评价对象和评价者都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上课和评课,不能脱离学校整体和教学目标,其过程是一个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探索和总结教学的内在规律,总结有效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并纠正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

    • A、优秀课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 B、公开课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 C、教改研究课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 D、新教师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以初中物理“杠杆”一课为例.简述三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A

    B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以初中物理“重力”一课为例,简述三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一般组织课例分析的三个步骤是:提供课例,体会情景;组织讨论,分析材料;()

    正确答案: 总结评述,掌握原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是指评价对象和评价者都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上课和评课,不能脱离学校整体和教学目标。其过程是一个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探索和总结教学的内在规律,总结有效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并纠正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
    A

    优秀课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B

    公开课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C

    教改研究课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D

    新教师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教学课例除了教学()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

    正确答案: 设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