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

题目

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1)Aw与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水,适宜的的Aw一般情况如下:
    A.w<0.90:大多数细菌不能生长
    <0.87:大多数酵母菌不能生长
    <0.80:大多数霉菌不能生长
    0.8~0.6:耐盐、干、渗透压细菌、酵母、霉菌不能生长
    <0.5:任何微生物均不能繁殖
    (2)Aw与酶促反应
    水可作为介质,活化底物和酶
    A.w<0.8:大多数酶活力受到抑制
    =0.25~0.3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抑制或丧失活力
    而脂肪酶在Aw=0.1~0.5仍保持其活性
    (3)Aw与非酶褐变
    A.w<0.7:Aw升高,速率升高
    A.w=0.6~0.7:Aw最大
    A.w>0.7:Aw降低
    (4)Aw与脂肪氧化酸败
    影响复杂:Aw<0.4:Aw升高,速率下降
    A.w>0.4:Aw升高,速率升高
    A.w>0.8:Aw升高,速率升高
    (5)Aw与水溶性色素分解,维生素分解Aw升高,分解速率升高

  • 第2题:

    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简述干藏原理。 


    正确答案: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食品的腐败变质通常是由微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反应造成的,任何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以及多数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以水作为溶剂或介质。
    (2)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干制后食品和微生物同时脱水,微生物所处环境水分活度不适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就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一旦适宜,,又会重新吸湿恢复活动。干制并不能将微生物全部杀死,只能抑制其活动,但保藏过程中微生物总数会稳步下降。由于病原菌能忍受不良环境,应在干制前设法将其杀灭。
    (3)干制对酶的影响:水分减少时,酶的活性也就下降,然而酶和底物同时增浓。在低水分干制品中酶仍会缓慢活动,只有在水分降低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酶在湿热条件下易钝化,为了控制干制品中酶的活动,就有必要在干制前对食品进行湿热或化学钝化处理,以达到酶失去活性为度。 干藏原理:就是通过对食品中水分的脱除,进而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从而限制微生物活动、酶的活力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 第3题:

    简述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水分吸附等温线)


    正确答案:⑴预热阶段(水分含量轻微下降,而水分活度也轻微下降);
    ⑵恒速阶段(水分含量迅速下降,而水分活度则缓慢下降);
    ⑶降速阶段(水分含量缓慢下降,而水分活度则快速下降)。

  • 第4题:

    简要解释食品中脂类氧化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在MSI曲线的Ⅰ区,氧化反应的速度随着水分增加而降低;在Ⅱ区,氧化反应速度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加快;在Ⅲ区,氧化反应速度随着水分增加又呈下降趋势。
    其原因是在非常干燥的样品中加入水会明显干扰氧化,本质是水与脂肪自由基氧化中形成的氢过氧化合物通过氢键结合,降低了氢过氧化合物分解的活性,从而降低了脂肪氧化反应的速度;从没有水开始,随着水量的增加,保护作用增强,因此氧化速度有一个降低的过程;除了水对氢过氧化物的保护作用外,水与金属的结合还可使金属离子对脂肪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降低。
    当含水量超过Ⅰ、Ⅱ区交界时,较大量的水通过溶解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氧的含量,还可使脂肪分子通过溶胀而更加暴露;当含水量到达Ⅲ区时,大量的水降低了反应物和催化剂的浓度,氧化速度又有所降低。

  • 第5题:

    论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与食品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很多微生物会分解或利用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从而影响食品的品质。不同微生物的生长对水分活度的要求不同:大多数的细菌:0.99-0.94,大多数霉菌:0.94-0.8之间;大多数耐盐细菌: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酵母:0.65-0.6;低于0.6时,绝大多数的微生物是无法生长的。
    (2)水分活度与食品化学变化的关系
    ①对脂肪氧化酸败的影响
    水分活度与油脂的氧化速率有很大的关系,当水分活度在0~0.33时,油脂的氧化速率随着水分活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水分活度下,油脂的氧化速率很高;当水分活度由0.33继续增大至0.73时,油脂的氧化速率又随着水分活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水分活度由0.73继续增大时,氧化速率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如下:水能与脂肪氧化的自由基反应中的氢过氧化物形成氢键;水能与金属离子形成水合物,从而会减缓催化效率,从而降低了反应速度;水增加了氧的溶解度,加速了氧化;脂肪分子肿胀,一些易氧化的部分暴露,增加了反应的几率,从而增加了反应速度;催化剂和氧的流动性增加,催化效率提高,氧化速率加速;当催化剂和反应物的浓度被稀释,反应速率会降低。
    ②对淀粉老化的影响
    水分含量在30%~60%时,淀粉的老化速度很快;10%~15%,淀粉不会发生老化或者老化很缓慢。若水分含量降低至10%以下时,淀粉基本不发生老化,比如油炸方面的水分含量降至3~5%,其淀粉则不发生老化。
    ③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
    水能使蛋白质膨润,使得一些容易氧化的基团暴露在外侧,所以,水分活度增大会加速蛋白质的氧化作用。据测定,水分含量在4%时,蛋白质变性仍能进行,若水分含量降低在2%以下,则不会发生变性。
    ④对酶促褐变的影响
    当Aw值降低到0.25~0.30的范围,就能有效地减慢或阻止酶促褐变的进行。
    ⑤水分活度对非酶褐变的影响
    在一定的水分活度范围内,非酶褐变反应速度随水分活度的值增大而增大,水分活度在0.6~0.7之间时,褐变最为严重,随着水分活度的下降,非酶褐变就会收到抑制而减弱;水分活度在0.2以下,反应通常不会发生;而当水分活度过大时(大于0.7)反应速度下降。

  • 第6题:

    简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①食品aw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从微生物活动与食物水分活度的关系来看,各类微生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分活度,一般说来:细菌为Aw>0.9;  酵母为Aw>0.87;  霉菌为Aw>0.8。 
    ②食品aw与酶促反应的关系:一方面影响酶促反应的底物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影响酶的构象。食品体系中大多数的酶类物质在Aw<0.85 时,活性大幅度降低,如淀粉酶、酚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等。但也有一些酶例外,如酯酶在Aw为0.3甚至0.1时也能引起甘油三酯或甘油二酯的水解。 
    ③食品aw与非酶化学反应的关系:降低食品的Aw ,可以延缓酶促反应和非酶反应的进行,减少食品营养成分的破坏,防止水溶性色素的分解。但Aw过低,则会加速脂肪的氧化酸败,还能引起非酶褐变。 
    ④食品aw与质地的关系:当水分活度从0.2~0.3增加到0.65时,大多数半干或干燥食品的硬度及黏着性增加。水分活度为0.4~0.5时,肉干的硬度及耐嚼性最大。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B

    水分活度表示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

    C

    水分活度的大小对食品的色、香、味、质构以及食品的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D

    同一种食品,水分含量越高,水分活度一定越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水分活度在0.6以下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不能生长,Aw越低,微生物越难存活,控制水分活度就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水分活度与酶促反应:水分活度在0.25-0.3范围可以有效减缓酶促褐变。
    (3)水分活度与非酶褐变,赖氨酸损失:水分活度在0.6-0.7范围最容易发生酶促褐变。水分活度下降到0.2,褐变基本上不发生。
    (4)水分活度与脂肪氧化:水分活度较低和胶高时都容易发生脂肪氧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水分吸附等温线)

    正确答案: ⑴预热阶段(水分含量轻微下降,而水分活度也轻微下降);
    ⑵恒速阶段(水分含量迅速下降,而水分活度则缓慢下降);
    ⑶降速阶段(水分含量缓慢下降,而水分活度则快速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简述干藏原理。

    正确答案: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食品的腐败变质通常是由微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反应造成的,任何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以及多数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以水作为溶剂或介质。
    (2)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干制后食品和微生物同时脱水,微生物所处环境水分活度不适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就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一旦适宜,,又会重新吸湿恢复活动。干制并不能将微生物全部杀死,只能抑制其活动,但保藏过程中微生物总数会稳步下降。由于病原菌能忍受不良环境,应在干制前设法将其杀灭。
    (3)干制对酶的影响:水分减少时,酶的活性也就下降,然而酶和底物同时增浓。在低水分干制品中酶仍会缓慢活动,只有在水分降低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酶在湿热条件下易钝化,为了控制干制品中酶的活动,就有必要在干制前对食品进行湿热或化学钝化处理,以达到酶失去活性为度。 干藏原理:就是通过对食品中水分的脱除,进而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从而限制微生物活动、酶的活力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水分活度与食品耐贮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在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中,美拉德反应,脂类氧化,维生素B1降解,叶绿色损失,微生物繁殖和酶反应均显示出最大反应速率,但对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一般随aw的增高,反应速率反而下降。
    2、在中等水分活度(0.7-0.9)的食品,由于其反应速率大而不利于食品保藏。
    3、微生物通常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当aw>0.9时细菌才能生长繁殖,酵母菌要求aw>0.87,而大多数霉菌在aw=0.8时就开始生长繁殖。但某些嗜高渗酵母菌株在aw<0.65仍能生长。
    4、水分在酶促反应中起着溶解基质和增加基质流动性的作用,食品中绝大多数的酶在aw<0.85时,活性便明显减弱,但酯酶的活性可保留到aw=0.3乃至aw=0.1。
    5、美拉德反应是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之一,在aw=0.6-0.7之间达到最大值,其后由于反应物被稀释其反应速度降低。
    6、脂肪的非酶反应在aw很低时便开始反应,其后一方面由于水与氢过氧化物结合抑制其降解,另一方面由于水与金属离子作用而抑制其催化的反应,反应速率下降,直到aw=0.4,随后,随着增加的水加大了氧的溶解度,并使脂分子膨胀,易被氧化部分暴露,氧化反应加快,直到aw=0.8,其后,水稀释了反应体系,反应速度再次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

    正确答案: ①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同样是反映物质含水情况,但是概念和量化都不一样。
    ②水分活度和水分的关联关系为特定温度下的等温线。如果建立了两个参数的对应关系,则可以互相转换。
    ③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生长关联很大,水分含量高的并不一定长菌,水分含量低的也并不一定长菌,关键是看该物质的水分活度是否低于长菌的水分活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影响冻制食品最后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


    正确答案: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 第14题:

    简述影响冻制食品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冻结前对原料的要求)


    正确答案:冻制用原料的成分和性质;冻制用原料的严格选用、处理和加工;冻结方法;贮藏情况。 原料与预处理对于制品的品质有巨大的影响。 冻制用果蔬应在成熟度最高时采收,冻制前都应先加工处理,蔬菜通过预煮,破坏蔬菜中原有酶的活力,可以显著地提高冻制蔬菜的耐藏性,预煮后和包装冻制前应立即将原料冷却到10℃以下,冻制水果常加以浸没水果为度的低浓度糖浆,还可以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和二氧化硫等添加剂以延缓氧化酶的氧化作用。肉制品一般在冻制前并不需要特殊加工处理。

  • 第15题:

    简述水分活度与食品保藏的关系(对微生物、酶、化学反应的影响)


    正确答案:⑴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包括
    ㈠水分活度下降,生长率下降;
    ㈡在高的水分活度时微生物最敏感;
    ㈢水分活度小于0.6时,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生长。
    ⑵水分活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包括㈠酶活性随水分活度的提高而增大,水分活度在0.75~0.95内酶活性最大;㈡水分活度小于0.65时,酶活性降低或减弱。
    ⑶水分活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包括
    ㈠脂肪氧化 水分活度不能抑制氧化反应;
    ㈡褐变反应 水分活度为0.60~0.80时,最适合非酶褐变。

  • 第16题:

    简述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的关系?


    正确答案:①水分活度和水分含量同样是反映物质含水情况,但是概念和量化都不一样。
    ②水分活度和水分的关联关系为特定温度下的等温线。如果建立了两个参数的对应关系,则可以互相转换。
    ③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生长关联很大,水分含量高的并不一定长菌,水分含量低的也并不一定长菌,关键是看该物质的水分活度是否低于长菌的水分活度。

  • 第17题:

    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并说明三种常用水分活度的测定方法。


    正确答案: 水分活度aw是指溶液中水蒸气分压(P)与纯水蒸气压Po之比:aw=P/Po
    三种常用水分活度的测定方法有:(1)扩散法(2)水分活度仪法(3)冰点下降法

  • 第18题:

    简述水分活性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水分活性与食品耐藏性有着密切的关系。AW越高,食品越不耐藏,反之,AW越低,食品越耐藏。这是因为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是引起食品品质变化的重要原因,降低AW值可以抑制这些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食品的耐藏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与微生物密切相关,而食品中微生物的存活及繁殖生长与食品水分活度密切相关。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水分活度与食品保藏的关系(对微生物、酶、化学反应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⑴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包括
    ㈠水分活度下降,生长率下降;
    ㈡在高的水分活度时微生物最敏感;
    ㈢水分活度小于0.6时,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生长。
    ⑵水分活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包括㈠酶活性随水分活度的提高而增大,水分活度在0.75~0.95内酶活性最大;㈡水分活度小于0.65时,酶活性降低或减弱。
    ⑶水分活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包括
    ㈠脂肪氧化 水分活度不能抑制氧化反应;
    ㈡褐变反应 水分活度为0.60~0.80时,最适合非酶褐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水分活度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在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中,美拉德反应,脂类氧化,维生素B1降解,叶绿色损失,微生物繁殖和酶反应均显示出最大反应速率,但对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一般随aw的增高,反应速率反而下降。
    2、在中等水分活度(0.7-0.9)的食品,由于其反应速率大而不利于食品保藏。
    3、微生物通常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当aw>0.9时细菌才能生长繁殖,酵母菌要求aw<0.87,而大多数霉菌在aw>0.8时就开始生长繁殖。但某些嗜高渗酵母菌株在aw>0.65仍能生长。
    4、水分在酶促反应中起着溶解基质和增加基质流动性的作用,食品中绝大多数的酶在aw<0.85时,活性便明显减弱,但酯酶的活性可保留到aw0.3乃至aw=0.1。
    5、美拉德反应是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之一,在aw=0.6-0.7之间达到最大值,其后由于反应物被稀释其反应速度降低。
    6、脂肪的非酶反应在aw很低时便开始反应,其后一方面由于水与氢过氧化物结合抑制其降解,另一方面由于水与金属离子作用而抑制其催化的反应,反应速率下降,直到aw=0.4,随后,随着增加的水加大了氧的溶解度,并使脂分子膨胀,易被氧化部分暴露,氧化反应加快,直到aw=0.8,其后,水稀释了反应体系,反应速度再次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冻制食品最后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

    正确答案: 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一定温度下食品中的水蒸气压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其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为:
    1、在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中,美拉德反应,脂类氧化,维生素B1降解,叶绿色损失,微生物繁殖和酶反应均显示出最大反应速率,但对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一般随aw的增高,反应速率反而下降。
    2、在中等水分活度(0.7-0.9)的食品,由于其反应速率大而不利于食品保藏。
    3、微生物通常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当aw>0.9时细菌才能生长繁殖,酵母菌要求aw0.87,而大多数霉菌在aw=0.8时就开始生长繁殖。但某些嗜高渗酵母菌株在aw<0.65仍能生长。
    4、水分在酶促反应中起着溶解基质和增加基质流动性的作用,食品中绝大多数的酶在aw<0.85时,活性便明显减弱,但酯酶的活性可保留到aw=0.3乃至aw=0.1。
    5、美拉德反应是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之一,在aw=0.6-0.7之间达到最大值,其后由于反应物被稀释其反应速度降低。
    6、脂肪的非酶反应在aw很低时便开始反应,其后一方面由于水与氢过氧化物结合抑制其降解,另一方面由于水与金属离子作用而抑制其催化的反应,反应速率下降,直到aw=0.4,随后,随着增加的水加大了氧的溶解度,并使脂分子膨胀,易被氧化部分暴露,氧化反应加快,直到aw=0.8,其后,水稀释了反应体系,反应速度再次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冻制食品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冻结前对原料的要求)

    正确答案: 冻制用原料的成分和性质;冻制用原料的严格选用、处理和加工;冻结方法;贮藏情况。 原料与预处理对于制品的品质有巨大的影响。 冻制用果蔬应在成熟度最高时采收,冻制前都应先加工处理,蔬菜通过预煮,破坏蔬菜中原有酶的活力,可以显著地提高冻制蔬菜的耐藏性,预煮后和包装冻制前应立即将原料冷却到10℃以下,冻制水果常加以浸没水果为度的低浓度糖浆,还可以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和二氧化硫等添加剂以延缓氧化酶的氧化作用。肉制品一般在冻制前并不需要特殊加工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水分活性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水分活性与食品耐藏性有着密切的关系。AW越高,食品越不耐藏,反之,AW越低,食品越耐藏。这是因为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是引起食品品质变化的重要原因,降低AW值可以抑制这些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食品的耐藏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与微生物密切相关,而食品中微生物的存活及繁殖生长与食品水分活度密切相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