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施用磷肥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磷参与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增施磷肥能促进小麦生长前期有效分蘖,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向穗部输送,以促进子粒饱满,增加穗粒重。
    (2)对于和谷类作物,氮磷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子粒和蛋白质的产量,以及提高必需氨基酸总量,维生素B1含量明显改善。
    (3)对于油料作物,施用磷肥可降低油菜子的芥酸含量,略提高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从而改善菜子油的品质。
    (4)纤维作物,增施磷肥提高棉花作物单株结铃率百铃皮棉重,增加纤维长度,从而提高棉花皮产量和改善品质。
    (5)对于糖果作物和果树,磷能促进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向果实与贮藏器官运输,从而改善了产品品质。

  • 第2题: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


    正确答案:环境因素;栽培因素;遗传因素;病虫害

  • 第3题:

    作物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最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影响转基因作物品种商业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安全性问题,即转入的某一特性对最终产品使用的影响,特别是作为食品,对人体有无不良影响;
    (2)重组 D NA的移动性,即这种 D NA是否会转至其他作物或杂草,因而引起环境及生态问题;
    (3)对其他农业措施的后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及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等;
    (4)公众的接受性,即心理因素。

  • 第5题:

    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作物分布与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社会需求因素等有关。


    正确答案: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条件

  • 第6题:

    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
    2.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
    3.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
    4.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
    5.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果实风味增加;
    6.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乳胶早凝率降低

  • 第7题:

    试述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和改善品质的途径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5)加工。

  • 第8题: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人员;机器;原材料;方法;环境

  • 第9题:

    填空题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

    正确答案: 环境因素,栽培因素,遗传因素,病虫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
    ②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
    ③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
    ④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
    ⑤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果实风味增加;
    ⑥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乳胶早凝率降低。因此,钾素通常被称为“品质元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作物品质形成的因素。

    正确答案: 1、内在因素:品种特征,如产量性状、耐肥等生长发育特征及幼苗素质等,均影响产量形成的过程。
    2、环境因素:土壤、温度、光线、肥料、水分、空气、病虫草害的影响较大。
    3、栽培措施:种植密度、群体结构、种植制度、田间管理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是取得群体高产优质的主要调控手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
    2.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
    3.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
    4.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
    5.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果实风味增加;
    6.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乳胶早凝率降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决定作物布局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作物生态适应性是指在某一地区,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自然生态条件相吻合的程度);
    2.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及价值因素;
    3.社会的发展水平

  • 第14题:

    试述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改善品质的途径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2)气候生态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季节因素、温光因素。(3)栽培措施。
    改善品质的途径:
    (1)选育和采用优质品种。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品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引起品质性状变化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子是最重要的,选育和选用优质品种是改善作物品质的首选途径。
    (2)作物和品种的合理布局。一定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耕作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另外,不同作物的品质形成需要不同的生态条件,因此形成了一定作物优质产品生产的区域性,为了充分利用特定地区生态环境生产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应在适宜区域扩大种植优质作物和品种,形成优质农产品重点产区。
    (3)调整播期。改变播期时,使生态因子的组合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作物品质。

  • 第15题:

    农田作物缺硼会严重影响产量,但作物需硼量很少。硼是农田作物生长的()。

    • A、综合因素
    • B、微量因素
    • C、限制因素
    • D、替代因素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栽培技术

  • 第17题:

    简述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


    正确答案: 作物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要等。

  • 第18题:

    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和首要因素是环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影响果蔬贮藏品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


    正确答案: (1)种类和品种
    (2)温度
    (3)气体成分
    (4)相对湿度
    (5)田间热
    (6)机械伤和

  • 第20题:

    问答题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作物的品质的内因是遗传因素;外因主要有:地理条件、季节条件、温光条件、水分条件、营养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作物分布与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社会需求因素等有关。

    正确答案: 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影响转基因作物品种商业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安全性问题,即转入的某一特性对最终产品使用的影响,特别是作为食品,对人体有无不良影响;
    (2)重组 D NA的移动性,即这种 D NA是否会转至其他作物或杂草,因而引起环境及生态问题;
    (3)对其他农业措施的后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及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等;
    (4)公众的接受性,即心理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即
    1.人: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熟练程度、正确作业和身体素质等。
    2.机器: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3.材料: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物理)性能以及外观质量等。
    4.方法:加工工艺、操作规程、测量方法以及工艺装备的选择等。
    5.环境: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以及清洁条件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