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的集体的鱼塘投放农药,致两万余尾活鱼死亡,谢某的行为构成()A、投毒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

题目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的集体的鱼塘投放农药,致两万余尾活鱼死亡,谢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毒罪
  • B、破坏生产经营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似考题
更多“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的集体的鱼塘投放”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0年刘某因开商店向黄某借款30万元,2001年8月借款期限届至,刘某的饭店因经营不善倒闭,刘某于2003年10月5日将店内的冰箱、彩电等物赠与孙某,将商店总共价值8万元的两间房子以每间1.5万元的价格卖与谢某和向某,其中谢某知道刘某尚欠黄某30万元债务,向某不知,刘某同日表示放弃对钱某已到期的1万元债权,现刘某无力清偿对黄某的钱款。则下列有关刘某的撤销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黄某于2008年3月7日知道刘某将冰箱、彩电等物赠与孙某的行为,则黄某可于2009年2月5日对该赠与行为行使撤销权

    B.若黄某于2003年12月5日知道刘某将房间卖与谢某的行为,于12月30日要求刘某将房间收回,则黄某可于2004年12月10日对该买卖行为行使撤销权

    C.若黄某于2008年9月10日知道刘某将房间卖与向某的行为,则黄某可以对买卖行为行使撤销权

    D.若黄某于2006年12月5日知道刘某放弃对钱某的债权的行为,2007年6 9,10日起黄某因不可抗力3个月内无法行使撤销权,则黄某可于2008年1月6日对该行为行使撤销权


    正确答案:AC
    「考点」债权人撤销权
    「解析」依《合同法》第74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
    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将冰箱、彩电等物赠与孙某的行为属于无偿转让删产,放弃对钱某的债权的行为属于放弃其到期债权,将房间卖与谢某的行为属于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黄某依法对这些行为享有撤销权,将房间卖与向某的行为虽属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但向某并不知这会对黄某造成损害,故黄某对该行为不享有撤销权。因此,C项错误,当选。
    其次需掌握债权人的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依《合同法》第75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本题中刘某的行为的发生时间是2003年10月5日。A项中即使黄某于2008年3月7日方知刘某赠与财产的行为,若一直未行使撤销,自2008年10月6日起也丧失撤销权。因此,A项错误,当选。
    《合同法解释(一)》第8条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一年'、第七十五条和第一百零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五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故债权人的撤销权的1年期间是诉讼时效,可发生中止和中断。因此,B、D两项不选。

  • 第2题:

    刘某与妻子谢某感情不和,谢某诉请离婚。刘某因长期赌债欠表兄安某93万元赌债并打了借条。在诉讼过程中,刘某要求与谢某共同偿还这笔赌债。根据《婚姻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下列对刘某所欠赌债的处理意见中,正确的是()

    A.对刘某的主张不予支持
    B.由刘某、谢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由刘某、谢某按比例分别偿还
    D.由刘某、谢某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答案:A
    解析:
    日常家事代理权主要是为夫妻双方日常共同生活事项而设置的,其行使以家庭生活必要的日常事务为限。对于超越日常家事代理范围的婚姻事务,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决定。另赌债不受法律保护。

  • 第3题:

    程某诉刘某借款诉讼过程中,程某将对刘某因该借款而形成的债权转让给了谢某。依据相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

    A.如程某撤诉,法院可以准许其撤诉
    B.如谢某申请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法院可予以准许
    C.如谢某申请替代程某诉讼地位的,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
    D.如法院不予准许谢某申请替代程某诉讼地位的,可以追加谢某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当事人的变更。《民事诉讼法》第145条第1款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本案中,程某作为本案的原告申请撤诉,法院是可以准许的。故A项正确。根据《民诉解释》第249、250条之规定,诉讼过程中,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发生转移的,转让人的当事人地位不变,受让人可以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生效裁判对于受让人具有拘束力;受让人申请替代当事人承担诉讼的,由法院根据案情决定是否准许。准许诉讼承担之后,受让人成为新的当事人,原当事人退出诉讼,原当事人已完成的诉讼行为对受让人具有约束力。由此可见,B项与C项是正确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既可以是自行申请,也可以是法院追加,故D项正确。

  • 第4题:

    村民刘某欲将6亩承包地以每亩每年900元的价格流转,外地种田大户马某,本村村民孙某都有意流转刘某的承包地。下列关于该承包地流转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承包地的流转收益全部归刘某所有
    B.该承包地的流转期限可超过承包期限的剩余期限
    C.马某是种田大户有技术优势,对承包地的流转有优先权
    D.刘某流转承包地后,与村农民集体的承包关系自动解除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
    第二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扣缴。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5题:

    谢某、刘某因小孩矛盾发生纠纷,进而大打出手,民警小王、老田接到报警到达现场时,谢某正用菜刀砍刘某,刘某到处躲闪。此时,()。

    • A、民警可以立即使用武器制止谢某
    • B、民警不得对谢某使用武器
    • C、民警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 D、民警应当先使用警械,不能制止的再使用武器

    正确答案:C

  • 第6题:

    谢某与吴某有矛盾。一日,谢某等5人与吴某等3人相遇,发生持械群殴,吴某被砍伤倒地。此时,民警陆某经过此地,喊道:“我是公安局的,不打架。”但众人并未收敛,谢某持长刀冲上来,砍中民警陆某左手。陆某立即开枪将谢某击倒,其他人四处逃窜。陆某开枪的行为是合法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的鱼塘投放农药,致两万余尾活鱼死亡。谢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毒罪
    • B、破坏生产经营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故意伤害的是()。

    • A、张某知道刘某和自己一样对同学江某有积怨,挑唆刘某如果教训了江某就送刘某一部手机。刘某果真趁黑夜用刀划伤江某
    • B、陈某掌握了华某盗窃的事实,威逼华某帮自己教训同学江某,否则就告发华某。华某害怕,趁黑夜用刀刺伤江某
    • C、张某酗酒后在某学校门口拦截不相识的江某,并把江某的头部砸伤
    • D、陶某要谢某为其理发,谢某以下班为由拒绝,陶某殴打谢某逼其理发

    正确答案:C

  • 第9题:

    谢某与吴某有矛盾。一日,谢某等5人与吴某等3人相遇,发生持械群殴,吴某被砍伤。此时,民警陆某经过此地,喊道:“我是公安局的,不许打架。”但众人并未收敛,谢某持长刀冲上来,砍中民警陆某的左手。陆某立即开枪将谢某击倒,其他人四处逃窜。陆某开枪的行为是合法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谢某与吴某有矛盾。一日谢某等五人与吴某等三人相遇,发生持械群殴,吴某被砍伤倒地。此时,民警路某经过此地,喊道:“我是公安局的,不许打架。”但众人并未收敛,谢某持长刀冲上来,砍中民警路某左手。路某立即开枪将谢某击倒,其他人四处逃窜,路某开枪的行为是合法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杨某与刘某在日常生活中有矛盾。杨某为了泄私愤,造谣说刘某生活作风有问题,致使刘某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刘某可以要求杨某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 A、停止侵害
    • B、恢复名誉
    • C、消除影响
    • D、赔礼道歉

    正确答案:A,B,C,D

  • 第12题:

    多选题
    杨某与刘某积怨已久,杨某为了发泄私愤,造谣说刘某生活作风有问题,导致刘某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刘某可以要求杨某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A

    停止侵害

    B

    返还财产

    C

    消除影响

    D

    恢复名誉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杨某造谣刘某生活作风有问题,对刘某造成了名誉损害,属于人身侵权。侵害人身权常见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返还财产属于侵害物权的责任承担方式,适用于侵占他人财产的情形。本题中,刘某可以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故本题正确参考答案为ACD。

  • 第13题:

    王某(男)与谢某(女)婚后一直不育,经查为王某无生育能力。两人深思熟虑后决定进行人工授精生育子女。最后他们选择了某名校在校研究生杨某的精子进行了体外授精。依我国现行法律,谢某所生子女为()。

    A.谢某自己的子女

    B.谢某与杨某共同的子女

    C.王某与谢某共同的子女

    D.王某、谢某与杨某共同的子女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2017年)刘某与妻子谢某感情不和,谢某诉请离婚。刘某因长期赌债欠表兄安某93万元赌债并打了借条。在诉讼过程中,刘某要求与谢某共同偿还这笔赌债。根据《婚姻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下列对刘某所欠赌债的处理意见中,正确的是()

    A.对刘某的主张不予支持
    B.由刘某、谢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由刘某、谢某按比例分别偿还
    D.由刘某、谢某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答案:A
    解析:
    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第15题:

    程某诉刘某借款诉讼过程中,程某将对刘某因该借款而形成的债权转让给了谢某。依据相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如程某撤诉,法院可以准许其撤诉
    B、如谢某申请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法院可予以准许
    C、如谢某申请替代程某诉讼地位的,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
    D、如法院不予准许谢某申请替代程某诉讼地位的,可以追加谢某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正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据此可知,程某申请撤诉的,法院可以准许。
    选项B.C.D正确,《民诉解释》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在诉讼中,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转移的,不影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资格和诉讼地位。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对受让人具有拘束力。受让人申请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予准许。受让人申请替代当事人承担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不予准许的,可以追加其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 第16题:

    杨某与刘某在日常生活中有矛盾。杨某为了泄私愤,造谣说刘某生活作风有问题,致使刘某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刘某可以要求杨某承担的民事责任有_______。
    A.停止侵害 B.恢复名誉
    C.消除影响 D.赔礼道歉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杨某造谣刘某生活作风有问题,对刘某造成了名誉损害,因此刘某可以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所以选择A、B、C、D选项。

  • 第17题:

    刘某得知谢某身体不适,便用掺有海洛因的香烟骗谢某吸食,称其有强身健体功效。谢某因长期吸食不知不觉染上毒瘾,不得不向刘某购买毒品。刘某以此还导致王某、张某等数十人吸毒上瘾,并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刘某的行为构成()。

    • A、贩卖毒品罪
    • B、容留他人吸毒罪
    • C、强迫他人吸毒罪
    • D、欺骗他人吸毒罪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的集体的鱼塘投放农药,致两万余尾活鱼死亡谢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毒罪
    • B、破坏生产经营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下列不属于寻衅滋事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A、李某与王某有矛盾,一日李某纠集刘某等人与王某及其亲属进行打斗
    • B、刘某一日酒后追逐一名陌生年轻女子
    • C、李某经常在其家小区周围任意损毁小区业主车辆,见车就用小刀在车身划字
    • D、谢某因下水管道漏水一事,与其楼上邻居江某产生纠纷。一日,谢某见江某的轿车停在楼下,便产生报复心理,用小刀划损江某车辆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下列不属于寻衅滋事的是()。

    • A、李某与王某有矛盾,一日李某纠集刘某等人与王某及其亲属进行打斗
    • B、刘某一日酒后追逐、殴打一名素不相识的年轻女子
    • C、李某经常在其家小区周围任意毁损小区业主车辆,见车就砸
    • D、谢某因下水管道漏水一事,与其楼上邻居蒋某产生纠纷,一日,谢某见蒋某的轿车停在楼下,便产生报复心理,用小刀划损蒋某车辆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经营的鱼塘投放农药,致2万余尾活鱼死亡,造成损失15万元。谢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毒罪
    • B、破坏生产经营罪
    • C、故意毁坏财物罪
    • D、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下列关于犯罪认定,说法错误的是()

    • A、女大学生邓某在某网络借贷平台上以年利率36%的利息借款30万元,借期1年,并上传了本人手持居民身份证的裸照作抵押。该平台负责人江某以5%的年息向银行套取30万后,将钱转给了邓某。到期后,邓某没有归还借款,江某要求其归还借款,否则将把邓某裸照发到网上。江某构成高利转贷罪和敲诈勒索罪
    • B、刘某到吴某家修理燃气灶,吴某妻子让刘某进屋修理,吴某进屋后看到放在桌子上的金项链,遂生贪念,将项链装入口袋。吴某妻子发现项链不见,遂揪住刘某要其归还项链,刘某恼羞成怒,用拳头将其打晕后逃离。刘某构成抢劫罪,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 C、黄某将价值1万元的一幅画交给谢某保管。某日,谢某携带画外出与他人共欣赏,彭某看上此画,出价2万元购买。谢某便将此画出售给彭某。后黄某向谢某索要画,谢某称画已售,无法返还,只能将2万元还给黄某。谢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 D、陈某在路上看见一个4岁小孩坐在商铺边玩Iphone7手机(价值6000余元),遂用玩具汽车引诱其与自己交换。该小孩遂拿过玩具汽车,将手机交给陈某。陈某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单选题
    辛某与谢某素有仇怨,一日,谢某拦住辛某,百般辱骂,辛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谢某,谢某逃跑,辛某紧迫不舍,谢某从屠户刘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辛某不敢再追,谢某用言辞激辛某,辛某又追。待辛某追近时,谢某用杀猪刀捅了辛某一刀,导致辛某心脏破裂而死,谢某的行为属( )。
    A

    故意杀人

    B

    防卫过当

    C

    正当防卫

    D

    紧急避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损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不法侵害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题目中辛某蓄意激怒谢某,使谢某向自己攻击,再刺伤谢某。
    辛某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其并非为了保护自身正当利益,因而不属于正当防卫,进而也不属于防卫过当。选项B、C不正确。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紧急避险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处于危急条件下不得以而采取行动。而题目中辛某持刀,谢某并不必然对辛某造成危险。且辛某有意激怒谢某,其保护的也不是合法利益。选项D不正确。

  • 第24题:

    多选题
    刘某得知谢某身体不适,便用掺有海洛因的香烟骗谢某吸食,称其有强身健体功效。谢某因长期吸食不知不觉染上毒瘾,不得不向刘某购买毒品。刘某以此还导致王某、张某等数十人吸毒上瘾,并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刘某的行为构成()。
    A

    贩卖毒品罪

    B

    容留他人吸毒罪

    C

    强迫他人吸毒罪

    D

    欺骗他人吸毒罪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