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计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几倍的变形能力()A、1倍B、2倍C、3倍D、5倍

题目

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计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几倍的变形能力()

  • A、1倍
  • B、2倍
  • C、3倍
  • D、5倍

相似考题
更多“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计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几倍的变形能力()A、1倍B、2倍C、3倍D、5倍”相关问题
  • 第1题:

    抗震设计时,下列四类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不正确的是( )。

    A.单层钢筋混凝土柱排架1/30
    B.钢筋混凝土框架1/50
    C.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1/100
    D.多高层钢结构1/50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B)用设计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C)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D)抗震设计指抗震计算,不包括抗震措施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某3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普通办公楼,如题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60m,1~4层层高6.0m,5~38层层高4.0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无薄弱层。
    说明:HWOCRTEMP_ROC250



    假定,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定为C级,抗震性能设计时,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指标有下列4组,如表32A~32D所示。试问,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构件抗震性能设计时,采用哪一组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基本要求(  )
    注:构件承载力满足弹性设计要求简称“弹性”;满足屈服承载力要求简称“不屈服”。

    A. 表32A
    B. 表32B
    C. 表32C
    D. 表32D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1条规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四个等级,结构抗震性能分为1、2、3、4、5五个水准(表3.11.1),查表3.11.1得: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为3。
    根据第3.11.2条及条文说明规定,底部加强部位的核心筒墙肢为关键构件;一般楼层的核心筒墙肢为普通竖向构件;核心筒连梁、外框梁为“耗能构件”。
    根据第3.11.3条第3款,关键构件受剪承载力宜符合:式(3.11.3-1),即“中震弹性”;关键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式(3.11.3-2),即“中震不屈服”;普通竖向构件受剪承载力宜符合:式(3.11.3-1),即“中震弹性”;普通竖向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式(3.11.3-2),即“中震不屈服”;部分“耗能构件”:允许进入屈服阶段,即“塑性阶段”。
    因此,B项最为正确。

  • 第4题:

    对于采用预制保温墙板现场安装的墙体保温墙板的()应符合设计要求。

    • A、结构性能
    • B、热工性能
    • C、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
    • D、厚度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为了起到防震和适应结构变形的作用,幕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考虑()连接。

    • A、柔性
    • B、刚性
    • C、焊接
    • D、螺钉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下面哪些工程适应于大模板施工()

    • A、现浇框架结构
    • B、现浇剪力墙板结构
    • C、内浇外挂墙板结构
    • D、内浇外砌墙板结构

    正确答案:B,C,D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遭受到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主体结构不会倒塌

    B

    当遭受到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主体结构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

    当遭受到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主体结构经大修后仍可继续使用

    D

    当遭受到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主体结构可能损坏,一般性修理仍可使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B

    用设计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C

    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D

    抗震设计指抗震计算,不包括抗震措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1.0.1条条文说明规定,建筑抗震设计有三个水准和二个阶段。三水准是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两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是承载力验算,取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并保持同原规范相当的可靠度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构件的截面承载力验算,这样,既满足了在第一水准下具有必要的强度可靠度,又满足第二设防水准(中震)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对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实现第三水准(大震)的设防要求。一般来讲,对大多数的结构,仅需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根据第5.1.6条条文说明规定,对于大部分结构,包括6度设防的上述较高的高层建筑和不规则建筑,可以将设防地震下的变形验算,转换为以多遇地震下按弹性分析获得的地震作用效应(内力)作为额定统计指标,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

  • 第9题:

    多选题
    采用预制保温墙板现场安装的墙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保温墙板应有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中应包括安装性能的检验

    B

    具有保温墙板进场抽样检测报告

    C

    保温墙板的结构性能、热工性能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与主体结构连接必须牢固

    D

    保温墙板的板缝处理、构造节点及嵌缝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E

    保温墙板板缝不得渗漏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50231-2016中5.9.3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倍的变形能力。
    A

    1

    B

    2

    C

    3

    D

    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抗震设防目标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遭受到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主体结构不会倒塌

    B

    当遭受到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主体结构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

    当遭受到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主体结构经大修后仍可继续使用

    D

    当遭受到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主体结构可能损坏,一般性修理仍可使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面哪些工程适应于大模板施工()
    A

    现浇框架结构

    B

    现浇剪力墙板结构

    C

    内浇外挂墙板结构

    D

    内浇外砌墙板结构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
    A.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B.用设计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C.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D.抗震设计指抗震计算,不包括抗震措施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 4.1条、第5.4.2条可知,验算截面承载力要用设计地震作用。根据第5. 5.1条,只有部分构件需要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弹性位移。根据第5. 1. 2第4款可知,罕见地震作用要用弹塑性方法计算位移。抗震设计不仅有抗震计算,还有抗震措施。

  • 第14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假定,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下列关于该结构设计的叙述,其中何项相对准确?

    A.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允许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计算剪力墙的组合内力,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应满足屈服承载力设计要求
    B.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允许部分竖向构件及大部分耗能构件屈服,但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满足截面限制条件
    C.结构在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为1/120
    D.结构弹塑性分析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

    答案:B
    解析:
    A项,给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1条及条文说明规定,结构在多遇地震下性能水准1、设防烈度地震下性能水准3、罕遇地震下性能水准4。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作为关键构件,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应为性能水准3,因此,根据第3.11.3条可知,其受剪承载力宜符合式(3.11.3-1)的规定,即“抗剪弹性”要求。故A项描述错误。
    B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3条规定,罕遇地震下,部分竖向构件以及大部分耗能构件进入屈服阶段,但钢筋混凝土竖向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式(3.11.3-4)的规定,即满足截面限制条件。这是防止构件发生脆性受剪破坏的最低要求。故B项描述正确。
    C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7.3条规定,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高度不小于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00;高度在150~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位移角限值按上述限值线性插值取用。由于本题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80m,因此层间位移角限值应为1/769。故C项描述错误。
    D项,静力弹塑性方法及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1.4条及条文说明明确指出,对于高度在150~250m的基本自振周期大于4s或特别不规则的结构以及超过200m的房屋,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本题的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80m,基本自振周期为4.5s,因此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不可以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故D项描述错误。

  • 第15题:

    在进行建筑结构多遇地震抗震分析时,抗震设防烈度由7度增加为8度,其水平地震作用增大了几倍?( )

    A.0.5
    B.1.0
    C.1.5
    D.2.0

    答案:B
    解析:
    当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时,其所受的总水平地震作用也提高一倍。

  • 第16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对各地震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表述中()是正确的。()

    • A、遭遇众值烈度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 B、遭遇第一水准烈度时,可将建筑结构视为弹性体系
    • C、遭遇基本烈度时,结构即发生损坏
    • D、遭遇罕遇地震时,结构不致发生非弹性变形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下列关于建筑结构薄弱层特征及有关规定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出现塑性变形集中的楼层,称为薄弱层;
    • B、在地震作用下,在薄弱层处必定首先屈服,而结构的倒塌极大可能就是在这个区域开始;
    • C、为了防止结构倒塌,应按规定设防烈度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变形验算;
    • D、框架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up,应符合△up≤1/50H的要求,式中H为薄弱层部位的层高。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单选题
    抗震设计时,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在墙板平面内应具有不小于主体结构在设计烈度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几倍的变形能力()
    A

    1倍

    B

    2倍

    C

    3倍

    D

    5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宜采用(),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防锈和防火措施。
    A

    刚性连接

    B

    柔性连接

    C

    韧性连接

    D

    脆性连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对于采用预制保温墙板现场安装的墙体保温墙板的()应符合设计要求。
    A

    结构性能

    B

    热工性能

    C

    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

    D

    厚度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和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防锈和防火措施。
    A

    柔性

    B

    刚性

    C

    承载力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外挂墙板均为非承重板,其设计重点是作用和作用效应及连接设计,预估地震作用下不得脱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和()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 大跨、长悬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