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经皮给药系统选用药物的最适条件有误的一项:()A、溶解度:在矿油及水中不大于1mg/mlB、PH值:饱和水溶液在5.0~9.0C、半衰期短D、口服20mg/天”相关问题
  • 第1题:

    儿童用药的最适宜给药方式为

    A、口服给药

    B、经皮给药

    C、静脉给药

    D、直肠给药

    E、肌内或皮下注射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注射剂的pH允许在

    A、7.4左右

    B、4.0~9.0

    C、5.0~8.0

    D、7.35~7.45

    E、5.0~7.0


    参考答案:B

  • 第3题:

    给儿童用药的最适宜的给药方式是

    A:口服给药
    B:经皮吸收
    C:静脉给药
    D:直肠给药
    E:肌内或皮下注射

    答案:A
    解析:
    口服给药安全、方便,最适宜儿童用药。

  • 第4题:

    某药物半衰期小于30分钟,治疗指数低,此药物一般的给药方式是

    A、口服给药
    B、静脉滴注
    C、舌下含服
    D、经皮给药
    E、肠道给药

    答案:B
    解析:
    半衰期小于30分钟: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治疗指数低的药物一般要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也可分次给药,但维持量要随给药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这样才能保证血药浓度始终高于最低有效浓度。

  • 第5题:

    关于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IgC对t作用图,得到直线的斜率为负值
    B.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在滴注开始时可以静注一个负荷剂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或接近稳态浓度
    C.单室模型口服给药,在血药浓度波动与药物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有关
    D.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与药物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有关
    E.多剂量给药,相同给药间隔下,半衰期短的药物容易蓄积

    答案:E
    解析:
    多剂量给药又称重复给药,在重复给药时,由于前一次给药的药物尚未完全消除,体内药物量在重复给药后逐渐蓄积。随着不断给药,体内药物量不断增加,同时消除也相应加快,经过一定时间能达到稳态。达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范围内消除一个剂量药物,半衰期长的药物容易蓄积。答案选E

  • 第6题:

    霍乱弧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pH值范围是()

    • A、4.0~6.0
    • B、8.8~9.0
    • C、7.2~7.6
    • D、6.0~7.0
    • E、2.0~5.0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在药剂学中,TDDS是指()。

    • A、液体给药系统
    • B、药物传递系统
    • C、经皮给药系统
    • D、固体给药系统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对于氟离子选择电极而言,最适宜的酸度为()

    • A、PH值在1.5~2.0
    • B、PH值在2.5~3.0
    • C、PH值在5.0~5.5
    • D、PH值在8.0~8.5
    • E、PH值在9.0~9.5

    正确答案:C

  • 第9题:

    下列适于制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

    • A、熔点高的药物
    • B、离子型药物
    • C、相对分子量大于600的药物
    • D、在油中及水中溶解度都较好的药物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经皮给药系统选用药物的最适条件有误的一项:()
    A

    溶解度:在矿油及水中不大于1mg/ml

    B

    PH值:饱和水溶液在5.0~9.0

    C

    半衰期短

    D

    口服<20mg/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儿童用药的最适宜给药方式为()
    A

    口服给药

    B

    经皮给药

    C

    静脉给药

    D

    直肠给药

    E

    肌内或皮下注射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儿童用药最适宜的给药途径是(  )。
    A

    口服给药

    B

    直肠给药

    C

    经皮给药

    D

    肌内或皮下注射

    E

    静脉给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药物在新生儿中的吸收较成人的吸收迅速、广泛的给药方式是

    A、口服给药

    B、直肠给药

    C、肌内或皮下注射

    D、经皮吸收

    E、静脉给药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给儿童用药的最适宜的给药方式是 ( ) A.口服给药B.经皮吸收C.静脉给药SXB

    给儿童用药的最适宜的给药方式是 ( )

    A.口服给药

    B.经皮吸收

    C.静脉给药

    D.直肠给药

    E.肌内或皮下注射


    正确答案:A
    口服给药安全、方便,最适宜儿童用药。

  • 第15题:

    给儿童用药的最适宜给药方式是

    A:口服给药
    B:直肠给药
    C:静脉给药
    D:经皮给药
    E:肌内或皮下注射

    答案:A
    解析:
    儿童用药首选口服给药,安全、方便,以液体药剂最佳;可用栓剂或灌肠剂,但不宜使用刺激性大的品种。

  • 第16题:

    给儿童用药的最适宜给药方式是

    A:口服给药
    B:经皮吸收
    C:静脉给药
    D:直肠给药
    E:肌内或皮下注射

    答案:A
    解析:
    儿童用药首选口服给药,安全、方便,以液体药剂最佳;可用栓剂或灌肠剂,但不宜使用刺激性大的品种。

  • 第17题:

    尿的PH值为()。

    • A、5.0—7.0
    • B、8.0—9.0
    • C、4.0—5.0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磺胺类药物损害肾脏的诱发因素()

    • A、药物在尿中浓度高
    • B、药物的溶解度低
    • C、尿的PH值为5.0
    • D、几种磺胺药合用
    • E、尿的PH值为7.0

    正确答案:B,C

  • 第19题:

    给新生儿用药的最适宜给药方式是()

    • A、口服给药
    • B、经皮吸收
    • C、静脉给药
    • D、直肠给药
    • E、肌内或皮下注射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药物在新生儿中的吸收较成人吸收迅速广泛的给药方式是()

    • A、口服给药
    • B、直肠给药
    • C、肌内或皮下注射
    • D、经皮吸收
    • E、静脉给药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磺胺类药物损害肾脏的诱发因素是:

    • A、磺胺药在尿中浓度高者
    • B、磺胺药的溶解度低者
    • C、尿中pH在5.0时
    • D、尿中pH在9.0时
    • E、几种磺胺类药合用

    正确答案:A,C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lgC对t作用图,得到直线的斜率为负值

    B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在滴注开始时可以静注一个负荷剂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或接近稳态浓度

    C

    单室模型口服给药,在血药浓度波动与药物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有关

    D

    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与药物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有关

    E

    多剂量给药,相同给药间隔下,半衰期短的药物容易蓄积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磺胺类药物损害肾脏的诱发因素是:
    A

    磺胺药在尿中浓度高者

    B

    磺胺药的溶解度低者

    C

    尿中pH在5.0时

    D

    尿中pH在9.0时

    E

    几种磺胺类药合用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