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呈增大趋势 B.“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走势大致相同 C.2009~2011年,剔除价格因素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2% D.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间的差距最小


    正确答案:B
    A项,根据柱状图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2006~2010年约为8000、9000、11000、12000、13000,即逐年增大,正确;B项,由折线图可知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一升一降,错误;C项,2008~2010年,剔除价格因素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约为,正确;D项,根据折线图数据有,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间的差距最小,正确。故选B。

  • 第2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1.1%,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19和66个百分点。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和3.2%,比2002年分别提高0.5和0.6个百分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表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与人均文化消费增速最低的年份是同一年
    B、表中每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比上一年增长千元以上
    C、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接近5%
    D、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超过10%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分析。A项,简单计算,从表中可以看到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最低是2003年,人均文化消费增速最低的是2006年,A选项错误;B项,简单计算,2004-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量均小于1000元,B选项错误;C项,比重计算,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0/6511,直除首位为6,即超过5%,C选项错误;D项,增长率计算,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为(2936-2622)÷2622≈12%>10%,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知识点】综合分析

  • 第3题:

    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2.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402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5.2%,比上年名义增长16.8%,家庭经营纯收入3793元,占42.6%,名义增长7.4%,转移性收入784元,占8.9%,名义增长14.2%;财产性收入294元,占3.3%,名义增长17.7%。

    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626元,同比增长9%,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增速快3.6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26849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609元,增长13.9%。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名义增长9.2%,经营净收入名义增长9.8%,财产性收入名义增长14.6%,转移性收入名义增长10.1%。



    2009—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

    弹出材料
    101
    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约为:

    A3446元
    B3532元
    C3793元
    D4025元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 1%,城镇为35. 7%。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274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万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 2007 年
    B. 2008 年
    C. 2009 年
    D. 2010 年

    答案:D
    解析:
    根据图1可以看出,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 9%,增长率最高,故本题选D。

  • 第5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007-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量中有两年小于前一年
    B.2007-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量中有两年小于前一年
    C.2007-2010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量中有两年小于前一年
    D.2007-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量中有两年小于前一年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估算2007-2010年各指标年增长量,得到如下表格

    则江苏、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量中都只有一年小于前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量中有两年小于前一年,排除A、B、C,选择D。

  • 第6题: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2000年以来,该区户籍老年人口的增速要高于户籍人口的增速
    B预计到2015年末,该区户籍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速将快于户籍老年人口的增速
    C2006年以来,该区公办养老床位的增速要快于民办养老床位的增速
    D2006年以来,该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增速要高于该区养老床位的增速


    答案:D
    解析:

  • 第7题: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

    • A、8.9%
    • B、9.2%
    • C、9.8%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粤东西北地区将努力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中国“三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民收入连续增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自2012年以来年均实际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
    • B、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
    • C、2017年我国农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13000元,实现2012年以来“六连增”
    • D、2017年我国农民可支配收入实现2012年以来“六连增”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多选题
    中国“三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民收入连续增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自2012年以来年均实际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

    B

    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

    C

    2017年我国农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13000元,实现2012年以来“六连增”

    D

    2017年我国农民可支配收入实现2012年以来“六连增”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据有关研究,我国收入差距约50%源自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差距的走向对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动起决定性作用。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比最近两年持续下降。城乡收入比下降的背后,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连续两年超过两位数,其中2011年为11.4%,明显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根据这段文字,说法正确的是()。
    A

    城乡差距的走向决定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动

    B

    最近两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较大

    C

    最近两年我国农民的收入超过城镇居民

    D

    最近两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200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呈增大趋势 B.2005~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走势大致相同 C.2005~2007年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1.30% D.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间的差距最大


    正确答案:D
    查看两图中的条形图一、二,估算比较可知A项正确;观察两图中的折线图,都是波折上升的,走势大致是相同的,所以B项正确;2005~2007年,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0.4%+12.2%)÷2=11.3%,所以C项正确;观察图形资料,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2003年小,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2003年大,所以之间的差距最小,D项错误。故选D。

  • 第13题:

    关于我国人民生活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约为7.0%
    B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16万人
    C2009—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最高的年份是2010年
    D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


    答案:C
    解析:
    A选项由第一段可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2.3个百分点,所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7%,A正确;由第二段可知,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6849万,比上年增加633万,两者相减为2012年农民工总量,B正确;由第一段可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4025元,比其它收入都高,D正确;A、B、D都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4题: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 1%,城镇为35. 7%。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274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万人。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逐年增大
    B.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比城镇居民小
    C. 2006—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D. 2009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少于3000万人

    答案:A
    解析:
    2006 年二者相差 11759 - 3587 = 8172(元),2007 年两者相差 13786 - 4140 = 9646(元),2008 年两者相差 15781 - 4761 = 11020 (元),2009 年两者相差 17175 - 5153 = 12022(元),2010年两者相差19109 - 5919 = 13190 (元),差距逐年增大,故A项正确。 实际上,由于2006—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始终高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 幅,因此2006—2009年二者的差距逐年增大。故只需比较2009年和2010年二者差值的大小 即可判定A项的正误。B项,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41.1%,城镇为35. 7%,农村比重高于城镇,故B项错误。C项,根据图1可知,增长率并非逐年上升,2008年是下降的,C项错误。D项,201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万人,则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 + 909 = 3597(万人),D项错误。故本题选A。

  • 第15题:


    2007-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B.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C.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D.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2010年至2012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


    答案:对
    解析:

  • 第17题:

    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 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
    201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未,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2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冰箱的数量在19-20台之间
    B.2002年末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数量超过农村居民的3倍
    C.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实际增长1.8倍
    D.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牧入增速高于2011年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2013年我国农民增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连续4年下降,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3.03∶1。


    正确答案:十连快

  • 第19题:

    经济福祉由先富先好型转向包容平等的具体表现为()。

    • A、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型
    • B、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 C、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逐步超过东部地区
    • D、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最高按20年计算。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单选题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
    A

    8.9%

    B

    9.2%

    C

    9.8%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