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企业对商品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某商品的估计售价为60000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8000元,则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元。[2012年真题]A 8000B 52000C 60000D 68000

题目
单选题
某企业对商品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某商品的估计售价为60000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8000元,则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元。[2012年真题]
A

8000

B

52000

C

60000

D

6800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的金额。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则本题中,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60000-8000=52000(元)。
更多“单选题某企业对商品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某商品的估计售价为60000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8000元,则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元。[2012年真题]A 8000B 52000C 60000D 68000”相关问题
  • 第1题:

    存货期末计价中,所采用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的估计售价。( )


    正确答案:√
    企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这里的“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 第2题: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期末库存商品1000件,成本为220000元,其中有合同的800件,合同售价每件300元(不含增值税,下同),市场售价每件200元,甲公司估计销售1000件商品发生销售费用20000元,则甲公司无合同部分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元。

    A.36000
    B.40000
    C.212000
    D.220000

    答案:A
    解析:
    估计每件商品的销售费用=20000/1000=20(元)。对于无合同部分,每件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200-20=180(元),无合同部分200件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200×180=36000(元)。

  • 第3题:

    下列关于材料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不正确的有( )。

    A:用于出售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材料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B: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C: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用其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D: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用其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E:产成品、商品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答案:B,D
    解析:
    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 第4题:

    某企业对商品在期未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某商品的估计售价为60000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8000元,则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元。
    A.8000
    B.52000
    C.60000
    D.68000


    答案:B
    解析: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的金额。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60000-8000=52000(元)。

  • 第5题:

    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
    • B、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现金流入的现值
    • C、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可收回金额
    • D、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费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会计期末,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对存货进行计量
    • 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价
    • C、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 D、可变现净值高于结存成本的数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单选题
    企业的商品在期末时应当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这里的“成本”是指商品的(  )。[2011年真题]
    A

    机会成本

    B

    历史成本

    C

    付现成本

    D

    重置成本


    正确答案: B
    解析: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里的“成本”是指商品的“历史成本”,即按商品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等)计算出的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的金额。

  • 第8题:

    单选题
    某企业对商品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某商品的估计售价为60000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8000元,则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元。
    A

    8000

    B

    52000

    C

    60000

    D

    68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的金额。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60000-8000=52000(元)。

  • 第9题:

    单选题
    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库存商品进行计价,该公司A类商品包括甲、乙两种商品,其成本分别为5000元和8000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4000元和10000元。则采用分类比较法可以确定该公司期末库存A类商品价值为(  )元。[2011年真题]
    A

    9000

    B

    12000

    C

    13000

    D

    140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分类比较法是指将每一类商品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每类商品取其较低者作为期末库存商品的价值。则本题中,A类商品的成本价为13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4000元。所以,采用分类比较法可以确定该公司期末库存A类商品价值为13000元。

  • 第10题:

    单选题
    库存商品采购成本为2000元,期末售价为2200元,但期末企业仍以2000元对该批商品进行计价。企业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为()
    A

    历史成本

    B

    公允价值

    C

    重置成本

    D

    可变现净值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10年真题)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是
    A

    历史成本

    B

    可变现净值

    C

    重置成本

    D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正确答案: A,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中,错误的是()。
    A

    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材料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B

    用于出售的商品,其可变现净值为估计售价减去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C

    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商品,其可变现净值应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D

    企业持有库存商品的数量大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其一般市场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的估计售价。( )


    正确答案:×
    【解析】企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这里的“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后的金额。

  • 第14题:

    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现行售价
    B.可变现净值等于企业本期已销售存货的现金流量
    C.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销售费用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
    D.可变现净值为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答案:D
    解析:
    可变现净值是指日常活动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并不是指存货的现行售价,选项D正确。

  • 第15题:

    下列关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成本指的是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则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B.可变现净值等于期末存货的估计售价
    C.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的现金流入,并不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D.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应按成本计量

    答案:A,C
    解析:
    选项A,在资产负债表上,计入存货项目的金额,应该是存货的实际成本,因此在期末应当将计划成本法调整为实际成本法;选项B,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选项C,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的现金流入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因此二者不相等;选项D,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表明发生减值,存货应计提跌价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存货的账面价值是按可变现净值计量,而不是按成本计量。

  • 第16题:

    甲公司对存货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2016年至2019年与A商品相关的资料如下:
    (1)2016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4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20 000元;
    (2)2017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6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7 000元,期末A商品预计市场售价为180 000元,预计销售费用为35 000元;
    (3)2018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9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6 000元;期末A商品中50%已经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约定销售价款为48 000元,预计销售相关税费为1 000元,另外50%的A商品市场公允售价为41 500元,预计销售相关税费为4 000元;
    (4)2019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2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25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3 000元。
    <1> 、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判断A商品是否发生减值,并说明理由;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1)发生减值。(0.5分)理由:2016年年末A商品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存货发生减值,需要确认减值损失(0.5分)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1分)
    (2)发生减值。(0.5分)理由:2017年年末A商品成本为160 000元,可变现净值=180 000-35 000=145 000(元),因此,存货发生减值。(0.5分)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应有余额=160 000-145 000=15 000(元),由于账上已经有了7 0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所以期末需要补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5 000-7 000=8 000(元)。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8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8 000(1分)
    (3)①签订协议部分未发生减值。(0.5分)理由:针对已经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的A商品,成本为45 000元,可变现净值=48 000-1 000=47 000(元),该部分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未发生减值。(0.5分)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6 000×50%=3 000(元),应当在本期予以转回。(0.5分)
    ②未签订协议部分发生减值。(0.5分)理由:针对未签订相关销售协议的A商品,成本为45 000元,可变现净值=41 500-4 000=37 500(元),因此,发生减值。(0.5分)这部分存货对应的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应有金额=45 000-37 500=7 500(元),该批存货已有存货跌价准备金额=6 000×50%=3 000(元),故本期这部分存货应当补提存货跌价准备4 500元。(0.5分)
    综合上述已签订销售协议和未签订销售协议的存货影响,2018年年末甲公司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 5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500(1分)
    (4)未发生减值。(0.5分)理由:2019年年末A商品成本为12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25 000元,存货未发生减值。(0.5分)账上已有的存货跌价准备3 000元应当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 000(1分)

  • 第17题:

    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材料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 B、用于出售的商品,其可变现净值为估计售价减去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 C、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商品,其可变现净值应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 D、企业持有库存商品的数量大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其一般市场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期末,存货性贵金属应当按照()的原则计量。

    • A、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 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
    • C、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相等
    • D、费用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某企业对商品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某商品的估计售价为60000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8000元,则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元。[2012年真题]
    A

    8000

    B

    52000

    C

    60000

    D

    68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的金额。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则本题中,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60000-8000=52000(元)。

  • 第20题:

    判断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当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应按其成本计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

    B

    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现金流入的现值

    C

    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可收回金额

    D

    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可变现净值的概念。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 第22题:

    单选题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库存商品账面价值(成本)为600000元,市场售价为620000元,预计可能发生销售费用20000元,相关税费10000元。该批库存商品的期末可变现净值为(  )。[2008年中级真题]
    A

    590000元

    B

    600000元

    C

    610000元

    D

    620000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持有以备出售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商品预计售价-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620000-20000-10000=590000(元)。

  • 第23题:

    单选题
    期末,存货性贵金属应当按照()的原则计量。
    A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B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

    C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相等

    D

    费用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期末库存商品1000件,成本为220000元,其中有合同的800件,合同售价每件300元(不含增值税,下同),市场售价每件200元,甲公司估计销售1000件商品发生销售费用20000元,则甲公司有合同部分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元。
    A

    176000

    B

    240000

    C

    224000

    D

    220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