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池塘水质调节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池塘水质调节方法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池塘水质调节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池塘水质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①瘦水:水体理化条件较好;浮游生物量少
    ②肥水:既有较好的理化条件;一般不稳
    ③老水:生物量很大,但都是老化和难以消化的藻类;水体理化条件差。对吃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都不利
    ④优质水华水;提供丰富的优质饵料;理化条件较差

  • 第2题:

    池塘水色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根据水色判断池塘水质?


    正确答案: 1.水色的形成
    自然水体:主要是由水体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形成的,中长波光线易被吸收,短波光易被散射,因此天然水域一般都呈蓝色或淡蓝色
    养殖水体:主要由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内含色素形成,水体的颜色主要呈现占优势的藻类的颜色。
    2.水色和水质的关系
    ①水色:池塘水色主要是水体中占优势的少数几种藻类的颜色的决定的
    ②水华:水华则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某一种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水色的一种状态③下风处的油膜:水色和水华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判断,可根据下风处的油膜多少、颜色来判断水质优劣
    ④水色变化:有日变化、月变化的水为好水

  • 第3题:

    简述判断养殖池塘水质的标准


    正确答案: 水质判断标准:"肥活嫩爽":
    ①肥:表明水体中浮游生物量大,水色浓,透明度就小,一般肥水池塘的透明度应为20~40厘米左右。
    ②活:是指水色和透明度经常变化,水质“活”的生物学含义是指浮游植物主要由带鞭毛的藻类组成,且浮游生物繁殖快,池塘中的物质能量循环快,整个食物链的各环节运转正常。
    ③嫩:嫩就是要求水质肥而不老,指水中藻类细胞未老化,并且蓝藻不多。
    ④爽:是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没有粘稠的感觉,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

  • 第4题:

    净化污水质量的调节方法?


    正确答案: 1、汽提塔内温度分布不正常。
    2、汽提塔底与34层塔板温差大。
    3、侧抽量小。
    4、原料水中带油。

  • 第5题:

    改善池塘水质有效而经济的方法是()。

    • A、进水时沉淀
    • B、进水时过滤
    • C、换水
    • D、化学处理池水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简述清整池塘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冬天排干池水,挑去一层池底淤泥做为农业肥料和修正堤埂滩脚
    2)晒、冰冻一段时间,有机质转化为营养盐类并消灭病虫害
    3)清除池子边上杂草,减少寄生虫和水生昆虫等产卵场

  • 第7题:

    池塘水质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通常,养殖水环境除初始阶段受制于水源外,在此后的饲养过程中,水环境的质量好坏主要受底质变化和饲养管理的影响。
    任何养殖单元的水质演变趋势大致相似:水源水质→<有机物沉积>→水体富营养化<耗氧↑、DO↓、淤泥↑>→水质、底质变差→水质恶化<各种问题↑、生产性能↓>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水质“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含义。

    正确答案: 有人把渔农看中的好水概括成肥、活、嫩、爽四字,这样的概括较之仅凭水色要全面得多,这四个字有其深刻的生物学含义。
    (1)肥:肥水或以营养盐类和溶解有机质量为根据,成以浮游生物总量为依据,或以所谓“可消化”浮游植物数量为标准。但鱼农对“肥”看法是水色浓,也就是说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大,形成强烈的水华。一般20mg/L大致是肥水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起点。浮游植物量20—100mg/L。
    (2)活:活是指水色和透明度有变化。甲藻等鞭毛藻类较多,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3)嫩嫩指水肥而不老。指形成水华的藻类细胞末老化即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并且蓝藻含量不多。
    (4)爽爽是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20-25厘米。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悬浮物不过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池塘水质和底质怎样调控?

    正确答案: 水质调控:最经济有效的就是换水。正常情况下,池塘生产力与换水量成正比。但是换水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措施。应当换水的条件应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
    1.水源好,理化指标正常。
    2.池内浮游植物过多,能见度降低。
    3.容氧、PH值,铵态氮含量超出正常指标。
    4.池底污染严重,甲烷,硫化氢等有毒质大量生成。
    5.养殖生物摄食量下降,出现浮头或者发生流行性疾病。
    换水还应掌握换水量和换水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结果。此外还应应注重饵料的质量和饵料投喂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底质调控:底质恶化原因是因为饵料和代谢废物积聚池底,进行缺氧分解产生有毒午后物质影响生物生存和生长。预防措施:彻底清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投饵,保证充足溶氧。
    污染处理:泼洒适宜浓度的双氧水或者氧化亚铁等化学药品消除毒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池塘溶解氧的调节控制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适当扩大池塘面积。⑵、池水不宜过深。
    ⑶、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捞净水中杂物、残草、浮沫、剩饵及死鱼、净化水体。
    ⑷、大晴天中午深翻塘泥。⑸、合理施肥投饵,保持池塘适宜溶解氧量。
    ⑹、杀灭过多浮游生物。⑺、科学调节水位、加注新水。
    ⑻、施用化学增氧剂。⑼、吸附沉降有机物杀灭细菌及浮游生物。⑽、开启增氧机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清整池塘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冬天排干池水,挑去一层池底淤泥做为农业肥料和修正堤埂滩脚
    2)晒、冰冻一段时间,有机质转化为营养盐类并消灭病虫害
    3)清除池子边上杂草,减少寄生虫和水生昆虫等产卵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水质调节的方法?

    正确答案: (一)、常规改良法
    1.适时适量进行追肥
    2.经常加注新水
    3.定期搅动底泥
    (二)、机械改良法
    1.使用增氧机调节水质
    2.使用水质改良机调节水质
    3.利用潜水泵调节水质
    4.使用水质净化机调节水质
    (三)、化学改良法
    1.生石灰池塘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一般每10~15d可泼洒一次,每次每公顷用生灰150~300kg。但注意要同施用化肥或防治鱼病洒药的时间错开,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2.生氧剂目前常用的生氧剂有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钡(BaO2)等
    3.水质改良剂如水净剂(AKUANITO),主要成分是聚合硅酸钠,具有澄清池水,防止水质酸性化,抑制水的腐败,改善环境的作用,用量一般为300g/m3,其作用可维持6个月的时间。
    (四)、生物改良法
    (五)、轮虫、枝角类的培养
    1.淡水枝角类的培养方法:枝角类是养殖鱼类,尤其是苗种的重要饵料,大量培养时须注意如下几点:
    (1)温度应保持在18~25℃之间(裸腹水溞适温为24~26℃)。
    (2)pH为8~9较适合。
    (3)投饵量应适当,过多或过少对枝角类的生长都不利。
    2.轮虫的培养方法每隔三天,加入1%的人尿,并每隔5~6d,投放Na2CO3、K2HPO4等无机肥料(浓度是NO3—N,50mg/L;PO4—P,5mg/L)。培养轮虫的适温为20~28℃,适宜pH范围为7.0~8.5,此培养液适于培养臂尾轮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加强池塘水质管理?


    正确答案: ①合理选择养殖场,保护水源生态环境;
    ②曝(冻)晒并彻地清整鱼塘;
    ③投放优质健壮鱼种,合理密放,科学混养;
    ④控制养殖池富营养化,降低养殖自身污染,三看施肥,五定投饵;
    ⑤适时适量加注新水和及时换水;
    ⑥定期搅动底泥;
    ⑦推广和科学使用增氧机,水质改良机等渔业机械;
    ⑧合理施用微生态制剂、增氧机、生石灰等;
    ⑨水生浮游生物组成的控制;
    ⑩科学合理安全施用渔药;

  • 第14题:

    解决池塘水质与投饲矛盾的基本做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分别要求、缓解对立、促进统一、良性循环:对水质,采用合理使用增氧机械、适时注加新水、及时更换老水等措施,改善水质,使水质保持肥、活、爽<不仅可给肥水鱼提供丰足的天然饵料,而且能使鱼生活在良好环境;为投饲“匀、足、好”创造有利条件>);
    对投饲,采用“四定”投饲、“四看”施肥,合理掌控投施数量及次数等措施,适时适量,使投饲达到匀、足、好<不仅可使吃食鱼食料丰足快速生长,而且能使池塘生产力不断提高;为水质“肥、活、爽”奠定物质基础>

  • 第15题:

    净化污水质量的调节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调整蒸汽量、侧抽比、硫化氢外排放量、冷热进料比;
    2、蒸汽吹扫硫化氢线;
    3、换热器检修;
    4、汽体塔蒸塔,原料污水罐撇油;
    5、开好氨精制,平衡原料污水中的氨氮和硫化物浓度;
    6、停工检修。

  • 第16题:

    简述净化污水质量的调节方法。


    正确答案: (1)汽提塔内温度分布不正常。
    (2)汽提塔底与34层塔板温差大。
    (3)侧抽量小。
    (4)原料水中带油。

  • 第17题:

    池塘水质和底质怎样调控?


    正确答案:水质调控:最经济有效的就是换水。正常情况下,池塘生产力与换水量成正比。但是换水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措施。应当换水的条件应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1.水源好,理化指标正常。2池内浮游植物过多,能见度降低。3容氧、PH值,铵态氮含量超出正常指标。4.池底污染严重,甲烷,硫化氢等有毒质大量生成。5.养殖生物摄食量下降,出现浮头或者发生流行性疾病。换水还应掌握换水量和换水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结果。此外还应应注重饵料的质量和饵料投喂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底质调控:底质恶化原因是因为饵料和代谢废物积聚池底,进行缺氧分解产生有毒午后物质影响生物生存和生长。
    预防措施:彻底清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投饵,保证充足溶氧。污染处理:泼洒适宜浓度的双氧水或者氧化亚铁等化学药品消除毒性。

  • 第18题:

    池塘溶解氧的调节控制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适当扩大池塘面积。⑵、池水不宜过深。
    ⑶、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捞净水中杂物、残草、浮沫、剩饵及死鱼、净化水体。
    ⑷、大晴天中午深翻塘泥。⑸、合理施肥投饵,保持池塘适宜溶解氧量。
    ⑹、杀灭过多浮游生物。⑺、科学调节水位、加注新水。
    ⑻、施用化学增氧剂。⑼、吸附沉降有机物杀灭细菌及浮游生物。⑽、开启增氧机械。

  • 第19题:

    判断题
    底泥——在池塘养鱼中有培养底栖生物和调节水质的作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水质调节方法

    正确答案: (1)常规改良法。
    ①适时适量进行追肥。
    ②经常加注新水。目的是增加水深,增加池水透明度,增加水中溶氧。
    ③定期搅动底泥。造成池水上下混合,恢复营养物质在上下水层中的平衡。
    (2)机械改良法。
    ①合理使用增氧机。起增氧、搅水、暴气作用。
    ②根据水质情况使用水质净化机等设备。
    (3)化学改良法。
    ①定期泼生石灰。直接增加营养物质,中和酸性淤泥等,使池水吴微碱性,有利于硝化细菌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也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并可起防病的作用。
    ②使用水质改良剂、增氧剂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加强池塘水质管理?

    正确答案: ①合理选择养殖场,保护水源生态环境;
    ②曝(冻)晒并彻地清整鱼塘;
    ③投放优质健壮鱼种,合理密放,科学混养;
    ④控制养殖池富营养化,降低养殖自身污染,三看施肥,五定投饵;
    ⑤适时适量加注新水和及时换水;
    ⑥定期搅动底泥;
    ⑦推广和科学使用增氧机,水质改良机等渔业机械;
    ⑧合理施用微生态制剂、增氧机、生石灰等;
    ⑨水生浮游生物组成的控制;
    ⑩科学合理安全施用渔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湖泊、水库及池塘的表示方法?

    正确答案: 湖泊、水库及池塘都属于面状分布的水系物体,地图上都用蓝色水涯线配合浅蓝色水部来表示。季节性有水的时令湖的岸线不固定,则用蓝色虚线配合浅蓝色水部来表示。湖水的性质往往是借助水部的颜色来区分,例如用浅蓝色和浅紫色分别表示淡水和咸水。水库通常是根据其库容量用依比例真形或不依比例的记号性符号表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池塘水色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根据水色判断池塘水质?

    正确答案: 1.水色的形成
    自然水体:主要是由水体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形成的,中长波光线易被吸收,短波光易被散射,因此天然水域一般都呈蓝色或淡蓝色
    养殖水体:主要由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内含色素形成,水体的颜色主要呈现占优势的藻类的颜色。
    2.水色和水质的关系
    ①水色:池塘水色主要是水体中占优势的少数几种藻类的颜色的决定的
    ②水华:水华则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某一种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水色的一种状态③下风处的油膜:水色和水华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判断,可根据下风处的油膜多少、颜色来判断水质优劣
    ④水色变化:有日变化、月变化的水为好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池塘水质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通常,养殖水环境除初始阶段受制于水源外,在此后的饲养过程中,水环境的质量好坏主要受底质变化和饲养管理的影响。
    任何养殖单元的水质演变趋势大致相似:水源水质→<有机物沉积>→水体富营养化<耗氧↑、DO↓、淤泥↑>→水质、底质变差→水质恶化<各种问题↑、生产性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