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张某到李某的办公室送文件,李某不在。张某看见李某办公桌下有一活期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李某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张某问是否看见存折,张某说没有看到。张某事后将存折上的5000元取走。张某构成()A 侵占罪B 盗窃罪C 诈骗罪D 金融凭证诈骗罪

题目
单选题
张某到李某的办公室送文件,李某不在。张某看见李某办公桌下有一活期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李某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张某问是否看见存折,张某说没有看到。张某事后将存折上的5000元取走。张某构成()
A

侵占罪

B

盗窃罪

C

诈骗罪

D

金融凭证诈骗罪


相似考题
更多“张某到李某的办公室送文件,李某不在。张某看见李某办公桌下有一活期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李某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携带40万元人民币现金和李某的存折,到银行网点要求办理现金存款业务,银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要去张某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B.要求张某出示李某的有效身份证件

    C.如张某因合理理由无法提供李某的一定金额以上一次性金融

    D.按规定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大额交易报告


    参考答案:ABCD

  • 第2题:

    案情:张某,男,35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10月20日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11年12月刑满释放。2016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15岁的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无比恼怒,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参考答案:(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2)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

  • 第3题:

    侵占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务、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得行为

    以下各项中,属于侵占罪的一项是

    A.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到存折,但是看到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到。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

    B.丙闲极无聊在意自动取款机键盘上胡乱敲击时,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按钮,取款机即吐出一张100元钞票,见此情景,丙连续进行操作,直至取出现金1万元,然后迅速离去

    C.乙到一家餐馆吃饭,离开时忘记将钱包带走,包里有现金5万元,但餐馆的服务员拒绝将钱包还给乙

    D.张某知道刘某的小孩被他人绑架,刘某可能会按照歹徒的要求交付赎金,即终日悄悄地跟随在刘某身后,某日,见刘某将一塑料袋埋在桥洞下,在刘某离开后,张某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C
    【解析】A项是甲某不符合拒不交还,排除;B项丙占有的是银行柜员机的钱,不符合“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排除;D项不符合“拒不交还”,排除;只有C项是侵占罪。

  • 第4题:

    张某与李某有仇。某日,李某看见张某拿着木棒向他走来,李某以为张某要报复,遂向张某抢先出手,将张某打伤。李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行为。 (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
    《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题显然不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故本题不正确。

  • 第5题:

    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活期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到。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甲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金融凭证诈骗罪

    答案:B
    解析:
    根据《刑法》第264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甲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且数额巨大,符合盗窃罪的特征,应成立盗窃罪。

  • 第6题:

    张某、李某经共谋后于夜晚持刀进入一狭窄小巷抢劫。张某叫李某把住街口,自己进入小巷抢劫了一妇女2000元钱。张某与李某会合后对李某说:“什么也没抢着,这妇女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李某信以为真。关于张某、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既遂
    B:张某构成抢劫罪,李某不构成犯罪
    C:张某构成抢劫罪既遂,李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D:张某、李某均构成抢劫罪未遂

    答案:B,C,D
    解析:
    【考点】抢劫罪。详解:二人成立共同犯罪。根据本题所给案例,张某成立抢劫罪既遂,李某虽然被张某欺骗,不知道抢到2000元钱的事实,但也不影响其成立抢劫罪既遂,也就是说,在共同实行犯中,有一方既遂,所有共犯人都应当承担既遂的罪责。数额认定方面,通说认定为共犯对全部钱款承担刑事责任。盗窃罪也是这样,如果犯罪数额是2000元而张某骗李某说盗窃1000元,李某也要对2000元承担刑事责任。在共同犯罪中,实行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如果张某超出共同犯罪的故意,实施了强奸罪,就是实行过限,单独定罪。这里需掌握的是一个小问题,就是关于抢劫罪既遂的标准,因为抢劫罪侵害双重法益,所以造成被害人轻伤或者抢走财物都构成既遂。本题中如果说被害人没有达到轻伤,一分钱也没有抢到,那就是抢劫罪的未遂。

  • 第7题:

    李某是刘某的朋友,某日李某在帮刘某盖房时,不慎将路过的行人张某砸伤,现张某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本案的被告应该是李某。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张某到李某的办公室送文件,李某不在。张某看见李某办公桌下有一活期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李某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张某问是否看见存折,张某说没有看到。张某事后将存折上的5000元取走。张某构成()

    • A、侵占罪
    • B、盗窃罪
    • C、诈骗罪
    • D、金融凭证诈骗罪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张某和李某系为邻居,一日因琐事发生口角,张某当众揭露李某的隐私,李某便到法院控告张某,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张某又与李某重归于好,李某要求撤诉,法院应当()。

    • A、对张某免予起诉
    • B、终止审理
    • C、不起诉张某
    • D、宣告张某无罪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2004年7月12日,李某(1986年12月出生)骑自行车去公园游玩,骑至某中学附近时,迎面驶来的一辆大货车的拖挂车厢将前方与其同向骑车上班的某公司业务员张某挂倒,张某当即昏迷过去。张某自行车前把上挂着的钱包甩落在地上,一叠人民币(计5000元)甩出包外。此时,李某正好赶到,便将这叠钞票和张某的钱包(包内还有5000元)一并拾起,装进自己的旅行袋内。此事被骑车跟来的许某看见,当许某询问李某为何把钱包放进自己袋内时,李某谎称其与张某一道去银行取款回来,许某未再深究。李某在现场呆了约五分钟,并帮助闻讯赶来的交警将张某抬上汽车,然后离去。张某因伤重抢救无效,当日死亡。李某将1万元中的2000元用于买书和吃喝,余款存入银行。后因公安机关追查张某万元现金的下落,李某闻讯后害怕受到处罚,便将8000元存折送到交警队,并交待了事情经过,表示愿意退2000元,接受公安机关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诈骗罪
    • B、李某构成盗窃罪
    • C、李某有自首行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李某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A,B,C

  • 第11题:

    张某与李某共有一台机器,各占50%份额。双方共同将机器转卖获得10万元,约定张某和李某分别享有6万元和4万元。同时约定该10万元暂存李某账户,由其在3个月后返还给张某6万元。后该账户全部款项均被李某债权人王某申请法院查封并执行,致李某不能按期返还张某款项。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李某构成违约,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5万元 
    • B、李某构成违约,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6万元 
    • C、李某构成侵权,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5万元 
    • D、李某构成侵权,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6万元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单选题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以下各项中,属于侵占罪的一项是(  )。
    A

    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到。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

    B

    丙闲极无聊在一自动取款机键盘上胡乱敲击时,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按钮,取款机即吐出一张100元钞票,见此情景,丙连续进行操作,直至取出现金1万元,然后迅速离去

    C

    乙到一家餐馆吃饭,离开时忘记将钱包带走,包里有现金5万元,但餐馆的服务员拒绝将钱包还给乙

    D

    张某知道刘某的小孩被他人绑架,刘某可能会按照歹徒的要求交付赎金,即终日悄悄跟随在刘某身后。某日,见刘某将一塑料袋埋在桥洞下,在刘某离开后,张某将塑料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侵占罪强调“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A项错误,存折属于乙某的遗失物而非遗忘物;B项错误,丙取走的钱不属于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务、遗忘物或埋藏物;C项正确,餐馆服务员将他人遗忘物据为己有,并且拒不归还,符合侵占罪的定义;根据法律规定,“合法持有他人财物”是构成侵占罪的前提,D项错误,张某明知刘某将现金埋下而故意挖掘得到,属于盗窃罪。

  • 第13题:

    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到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活期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见。下班后,甲去银行取走该存折中的6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金融凭证诈骗罪


    正确答案:B
    解析:显然该存折并非遗忘物,因为存折在乙的办公室内,即使乙真的已忘掉存折,存折也仍处于乙的支配范围内,因此只要是在他人的事实支配领域内的财物,即使他人没有现实握有或监视,也属于他人占有。因此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非侵占罪。由于甲的行为是盗窃行为,因此其后来冒用存折取钱,就不构成诈骗罪或金融凭证诈骗罪,其行为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

  • 第14题: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下列不属于侵占罪的是( )。

    A.某甲系个体运输司机,接受一家国有公司委托,承运该公司一批货物至某港口,将该批货物的一部分对人谎称是自己的货而私卖,得款后全部归己占有并挥霍殆尽

    B.甲将乙遗留在汽车上的包悄悄收起来占为已有

    C.甲在乙家无意中发现了乙埋藏在院子里的钱财,占为已有

    D.甲到乙的办公室送文件,乙不在。甲看见乙办公桌下的地上有一活期存折(该存折未设密码),便将存折捡走。乙回办公室后找不着存折,但看见桌上的文件,便找到甲问是否看见其存折,甲说没看到。甲下班后去银行将该存折中的5000元取走


    正确答案:D
    A项是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占为己有,B项是将别人的遗忘物占为己有,C项是将别人的埋藏物占为己有,D项是偷窍罪。

  • 第15题:

    李某是某中学的会计。某中学从中国农业银行购买了有奖定期储蓄存单200张以抵作工资。本校教师认购了190张。余下l0张交由李某存放在其办公室抽屉内,银行公布中奖号码后,李得知其保管的10张存单中有一张获奖,便将该获奖存单取出,换人丈夫认购的一张存单,之后李某的丈夫从农行领奖金8000元,以李某的名义将8000元存人农行。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第16题:

    某村村民张某在盖房时将邻居李某摆在门口的一根木材取走作为房屋的横梁,李某回家时以为该木材被偷,至张某将房盖好后方知木材是被其拿走。李某请求张某归还木材,张某一直未予理睬。一年后张某的房屋坍塌,李某乘张某不在,将落下的横梁拿回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某对该横梁享有所有权
    B:李某对该横梁享有所有权
    C:张某的行为构成对李某的侵权
    D:李某的行为构成对张某的侵权

    答案:A,C,D
    解析:
    附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分离,若分离会毁损该物或者花费较大的情形,是添附的一种。本题是动产和不动产的附和,其法律效果是导致不动产所有权人取得该附和物的所有权。故张某将李某的木材和其房屋附合后即取得对木材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的归属效果不因后来动产和不动产的分离而发生变化。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依《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张某未经李某的同意将其木材附合入自己的房屋,其行为构成侵权,应承担赔偿责任。在木材因附合而成为张某所有的横梁后,李某未经张某同意将其拿回家中,同样构成侵权。因此,C、D两项正确。

  • 第17题:

    李某盗窃了一张存折(上面有存款7,000 元),还没有来得及去取款,就被失主报警,李某随即被抓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B.李某的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
    C.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D.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李某盗得存折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既遂。

  • 第18题:

    张某和同事李某沟通工作事宜时,因看法有分歧发生争执,随后张某回自己办公室独处时晕倒,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构成过失杀人罪
    B、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C、李某对张某的死亡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
    D、李某与张某的死亡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承担责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过失杀人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题干中李某不存在过失致张某死亡的行为。
    B项错误,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李某不存在伤害张某的故意,也没有实施伤害张某的行为。
    C项错误,无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损害在主观上没有过错(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了无过错责任的情形,比如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的,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
    D项正确,根据题干张某和同事李某沟通工作事宜时,因看法有分歧发生争执,随后张某回自己办公室独处时晕倒,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张某的死和李某无因果关系,属于意外事件,所以李某不承担责任。

  • 第19题:

    李某出生于1988年6月12日,2005年跟随舅舅外出打工。2006年5月2日晚九时许,李某独自一人在西湖边睡觉,醒来后发现自行车不见了。李某在附近寻找自行车时,看见在西湖边石椅上谈恋爱的张某和施某两人,便上前询问有没有看见自己的自行车。张某很不耐烦,叫李某滚开,李某一时激愤,与张某吵起来,张某推了李某一把,李某便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张某后逃窜。张某追了几分钟后倒地不起,后因抢救无效死亡。三天后,李某投案自首。试分析如果你是李某的辩护律师,应从哪些方面提出辩护意见?


    正确答案: 作为李某的辩护律师,可从以下方面提出辩护意见:
    (1)李某作案时年纪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2)本案中受害人自己也有过错,据此可减轻李某的部分责任;
    (3)李某事后有自首表现,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第20题:

    王某为了杀害张某,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枪里没有子弹,让李某向张某开枪,李某开枪将张某打死。王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张某拦住出租车司机李某的汽车,上车后,持刀威逼李某交出财物。李某当时身上只有几百元钱,张某觉得不够本就逼迫李某开车回家,劫持李某到李某的家中欲拿走3万元现金,正好被邻居黄某发现,黄某报警。警察将李某家团团围住,张某以用刀杀死李某威逼,要求警察放其离去,并将李某的脖子割伤,同时,扬言要打开李某家的煤气罐同归于尽。经与张某谈判无效,警察果断将张某击毙。以下哪些不可以作为警察某使用武器的合法理由?()

    • A、张某劫持人质,直接危害人质安全
    • B、张某将要脱逃
    • C、张某构成了抢劫罪
    • D、张某持刀作案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李某、张某共谋盗窃黄某家,李某负责盗窃,张某负责楼下望风,并商定万一被发现,张某要立即上楼帮忙。李某进入黄某家中盗窃时,被黄某发现,李某遂逃跑。黄某紧追不舍。李某逃至楼下,让张某帮忙,张某遂将路边捡到的一根棍子递给李某,李某用棍子将黄某打倒在地。李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李某盗窃了一张存折(上面有存款7000元),还没有来得及去取款,就被失主报警,李某随即被抓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 B、李某的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
    • C、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 D、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A,B,C

  • 第24题:

    多选题
    李某盗窃了一张存折(上面有存款7000元),还没有来得及去取款,就被失主报警,李某随即被抓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B

    李某的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

    C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D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以及相关司法解释,李某盗得存折的行为即构成盗窃罪的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