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袁世凯窃取政权后,在政治上是怎样实行军阀官僚的专职统治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

    A.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B.清政府

    C.孙中山的临时政府

    D.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参考答案:A

  • 第2题:

    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后,开始了()对中国的黑暗统治。


    正确答案:北洋军阀

  • 第3题:

    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新闻事业有哪些手段?


    正确答案:扑灭了二次革命,袁世凯还想复辟帝制,为此,他采取多种手段加强了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
    1.创办御用报刊,“自作新声”,为袁氏歌功颂德。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亚细亚日报》。该报为少有的拥袁最强的报纸。在袁宣布自己为“中华帝国皇帝”后,该报首先称袁为“今上”,文章署名“臣记者某某”。
    2.收买报纸与报人,让他们“依声填词”,唱袁氏的调。
    3.制定各种法律,不断清除异己,令报界同唱帝制赞歌。1913年以来,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新闻自由的法令。1914年4月,袁政府又颁布了专门为报纸制订的《报纸条例》,主要规定:发行报纸必须经当地警察官署许可;禁止25以下、曾受监禁之罪者、军人、官吏、学生等担任报纸发行人、编辑、印刷人;禁止报纸登载“淆乱政体”、“妨害治安”、“败坏风俗”以及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报纸发行前须将报样送警察机关备案等等。同年又颁布了《出版法》,对所有文字、图画印刷品也都制订了类似的规定。此外各级官署还擅自制订一些地方规定,对新闻界横加干涉。
    4.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进行反袁斗争。中华革命党人在国外和国内办报宣传革命主张。较为著名的有在东京办的《民国》、《甲寅》杂志和1916年年初在上海租界内办的《民国日报》,该报由陈其美创办,叶楚伧主编,邵力子为总经理。

  • 第4题:

    “实际权利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几乎一直无视名义上在北京统治这个国家的民国政府。”材料主要描述的是()

    • A、辛亥革命后民国有名无实
    • B、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
    • C、官僚和军阀支持清朝复辟
    • D、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北洋军阀政权和国民党政权的性质与统治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虽然招牌各异,但代表的都是地主、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利益。北洋军阀是封建买办的军事政治集团,掌控中国政权16年。它投靠外国势力,实行独裁统治。不同派系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争权夺利,连年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北洋军阀统治是近代以来中国最黑暗的年代。蒋介石国民党政权,虽以三民主义相标榜,但与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坚持独裁专制和内战政策,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 第6题: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

    • A、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 B、清政府
    • C、孙中山的临时政府
    • D、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在政治上表现为()
    A

    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C

    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

    D

    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表现为()
    A

    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B

    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C

    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D

    在思想文化方面推行尊孔复古思想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标志是()
    A

    袁世凯当上内阁总理大臣

    B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

    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

    D

    临时政府正式迁都北京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的首领()窃取了。
    A

    袁世凯

    B

    冯国璋

    C

    段琪瑞

    D

    张作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新闻事业有哪些手段?

    正确答案: 扑灭了二次革命,袁世凯还想复辟帝制,为此,他采取多种手段加强了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
    1.创办御用报刊,“自作新声”,为袁氏歌功颂德。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亚细亚日报》。该报为少有的拥袁最强的报纸。在袁宣布自己为“中华帝国皇帝”后,该报首先称袁为“今上”,文章署名“臣记者某某”。
    2.收买报纸与报人,让他们“依声填词”,唱袁氏的调。
    3.制定各种法律,不断清除异己,令报界同唱帝制赞歌。1913年以来,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新闻自由的法令。1914年4月,袁政府又颁布了专门为报纸制订的《报纸条例》,主要规定:发行报纸必须经当地警察官署许可;禁止25以下、曾受监禁之罪者、军人、官吏、学生等担任报纸发行人、编辑、印刷人;禁止报纸登载“淆乱政体”、“妨害治安”、“败坏风俗”以及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报纸发行前须将报样送警察机关备案等等。同年又颁布了《出版法》,对所有文字、图画印刷品也都制订了类似的规定。此外各级官署还擅自制订一些地方规定,对新闻界横加干涉。
    4.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进行反袁斗争。中华革命党人在国外和国内办报宣传革命主张。较为著名的有在东京办的《民国》、《甲寅》杂志和1916年年初在上海租界内办的《民国日报》,该报由陈其美创办,叶楚伧主编,邵力子为总经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第二,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三,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人了黑暗的深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第一部《中华民国宪法》制定于北洋政府的( )。A.直系军阀统治时期B.皖系军阀统治时期C.袁世凯统治时期D.奉系军阀统治时期


    正确答案:A
    第一部《中华民国宪法》于1923年10月10日公布,系直系军阀统治时期曹锟为掩盖贿选总统丑名、继续维持军阀专政而授意炮制的。也称“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的宪法。

  • 第14题: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的首领()窃取了。

    • A、袁世凯
    • B、冯国璋
    • C、段琪瑞
    • D、张作霖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当上内阁总理大臣
    • B、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 C、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
    • D、临时政府正式迁都北京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北洋军阀的统治开始于()

    • A、黎元洪
    • B、段祺瑞
    • C、张作霖
    • D、袁世凯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出现过哪些名记者?


    正确答案: 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报为了避祸,言论噤若寒蝉。然而读者出于切身得益的需要,非常关心时局的变化。因此各大报争聘得力记者,加强了采访消息和新闻通讯的工作。各报以获得独家新闻为能,以发表精采通讯取胜。就是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新闻记者。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新闻学修养和办报经验,又有较好的中西学问基础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因此,他们写的新闻、通讯、文章,很受读者欢迎。在这批名记者中,有被人们称为“民初三大记者“的黄远生、刘少少和徐彬彬,也有稍后的邵飘萍、林白水和胡政之。黄远生在当时的影响最大。
    黄远生(1885-1915)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19岁成秀才,20岁成举人,21岁中进士。他放弃了做官的机会,留学日本攻读法律。1909年回国后被清政府任命为邮传部员外郎,不久又离职当新闻记者。曾先后在北京《亚细报》任撰述,在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任特约记者,并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两个刊物。他政治上倾向于进步党,对袁世凯有过幻想。袁世凯帝制自为阴谋暴露后,他与袁决裂,避往上海。1915年12月赴美旅游,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派人暗杀,年仅31岁。
    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通讯写作面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他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社交活动能力,又有深厚的中西学问基础和驾驭文字的功夫。因此,他写的新闻通讯(主要是政治通讯)真实可信、文笔流畅、夹叙夹叙,幽默风趣。他用那支生花之笔,对袁世凯统治下的黑暗政治和军阀、官僚、政客们的种种丑态作了深刻而细致的揭露和嘲讽,因而风靡一时,“都下传观,有纸贵之誉”。他认为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他的四能主张,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第18题:

    多选题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实行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方式是()
    A

    在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B

    在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C

    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D

    在外交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袁世凯是怎样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

    正确答案: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并命其党羽联名通电,宣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帝国主义列强调动军舰在长江游弋,为袁世凯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
    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不得不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
    袁世凯在得到这些许诺后,即加紧“逼宫”。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老巢,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以迫使革命派让步。革命派再次妥协。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
    A

    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B

    清政府

    C

    孙中山的临时政府

    D

    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袁世凯窃取政权,实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其主要表现在()
    A

    扩充军阀军队,建立警察特务系统

    B

    制造“宋案”

    C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复辟帝制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北洋军阀统治的大致线索怎样?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到他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前。北洋军阀逐步奠定军事政治基础,并基本形成军事政治集团。这是北洋军阀的兴起、发展和基本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从1912年袁世凯窃国到1916年他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而自毖,以袁为首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北洋军阀达到了权力的最高峰时期。这是北洋军阀的全盛时期。
    第三阶段,从1916年6月袁世凯忧愤而死到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前,北洋军阀集团由统一走向分裂,军阀之间尤其是直、皖、奉三系,为争夺中央政权和地盘,展开长期激烈的割据、混战和派系斗争。这是北洋军阀的衰落时期。根据各派军阀的争斗和控制中央政权的状况,可将这个时期分为五个小阶段。
    (1)从1916年6月袁世凯自毖到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率先独占北京中央政权,故称之为皖系军阀统治时期。
    (2)从1920年7月至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这是直系和奉系联合控制中央政权时期。
    (3)从1922年5月奉系势力退出关外至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这是直系军阀独占北京中央政权的阶段。
    (4)从1924年11月至1926年1月,直奉重新联合,中央政权名义上为奉系、国民军和皖系共同执掌,但实际上为奉系所控制。
    (5)从1926年1月至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这是直奉反革命联合控制中央政权、对付人革命的阶段。
    第四阶段,从1926年7月北伐出师到1928年12月张学良“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新军阀,即是北洋军阀的覆灭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出现过哪些名记者?

    正确答案: 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报为了避祸,言论噤若寒蝉。然而读者出于切身得益的需要,非常关心时局的变化。因此各大报争聘得力记者,加强了采访消息和新闻通讯的工作。各报以获得独家新闻为能,以发表精采通讯取胜。就是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新闻记者。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新闻学修养和办报经验,又有较好的中西学问基础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因此,他们写的新闻、通讯、文章,很受读者欢迎。在这批名记者中,有被人们称为“民初三大记者“的黄远生、刘少少和徐彬彬,也有稍后的邵飘萍、林白水和胡政之。黄远生在当时的影响最大。
    黄远生(1885-1915)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19岁成秀才,20岁成举人,21岁中进士。他放弃了做官的机会,留学日本攻读法律。1909年回国后被清政府任命为邮传部员外郎,不久又离职当新闻记者。曾先后在北京《亚细报》任撰述,在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任特约记者,并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两个刊物。他政治上倾向于进步党,对袁世凯有过幻想。袁世凯帝制自为阴谋暴露后,他与袁决裂,避往上海。1915年12月赴美旅游,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派人暗杀,年仅31岁。
    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通讯写作面负有盛名的新闻记者。他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社交活动能力,又有深厚的中西学问基础和驾驭文字的功夫。因此,他写的新闻通讯(主要是政治通讯)真实可信、文笔流畅、夹叙夹叙,幽默风趣。他用那支生花之笔,对袁世凯统治下的黑暗政治和军阀、官僚、政客们的种种丑态作了深刻而细致的揭露和嘲讽,因而风靡一时,“都下传观,有纸贵之誉”。他认为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四能”:(一)脑筋能想;(二)腿脚能奔走;(三)耳能听;(四)手能写。他的四能主张,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