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近10年来骨显像适应证的变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骨与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正确答案:病灶清除术的适应证:
    ⑴病灶内有较大或较多死骨,不易自行吸收;
    ⑵病灶内或其周围有较大脓肿;
    ⑶有经久不愈的窦道;
    ⑷单纯滑膜结核经非手术治疗无效;
    ⑸单纯骨结核,有向关节内突破可能时;
    ⑹脊椎结核合并有脊髓压迫症状时。
    手术时机:应视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而定:
    ⑴患者必需有耐受手术的能力,无心、肝、肾、肺重要器官功能严重损害;
    ⑵局部无急性混合感染;
    ⑶经过一定时间的抗痨药物准备,最好是在经过2-4周抗痨药物治疗,全身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血沉下降时进行手术。

  • 第2题:

    试述肾动态显像和静态显像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判断肾脏的形态、位置、大小和肾功能,诊断肾内占位性病变,鉴别腹部肿块与肾脏的关系,判定尿路通畅情况,肾移植术后监测,筛选肾性高血压,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和肾有效血浆流量。

  • 第3题:

    简述近2000年来中国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基本走势


    正确答案:从“天府”之变迁及都城的变迁看经济重心的变迁。
    (1)、天府:
    ①三国之前是指关中—渭河平原。自周以来,水利大兴,郑国渠的开凿更加„„《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②三国之后,成都平原(当然与都江堰有关,但还有更深层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演变的大背景,因为李冰父子修此水利工程是在秦国时期——战国时期,自此以后便“水旱从人”了。)从渭河平原→到成都平原,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北而南。
    (2)、最初先秦时关东、关西、山东、山西,基本并行发展。由于是秦的统一,才致使西部成发展之重点区域,再加上当时气候及自然条件的允许,故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连丝绸之路,也向西北发展,扩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西域,东汉都于洛阳,是一个明显的东移征兆和迹象。到唐时一面都于长安(有历史原因),一面设东都于洛阳,就食于洛阳(东部)——(当时有两京驿道的存在使其成为可能),就因为东部经济发展快之故。这里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西而东。以下又是表现为位置变化上的自北而南:北宋都于开封,南宋都于杭州,虽主要缘于政治因素,但至少南方已为建都提供可能条件,乃至于明初都于应天府,亦有此方面的原因,表明南方经济发展之速快于北方,经济重心发展明显向南倾斜,南重北轻。“扬一益二”;“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等,更是表明了东南财赋地之格局已告形成。另一方面是农业,手工业,商业格局也大致如此。由此历史时期便形成了东移南迁之趋势。时间,唐宋之际,尤其是宋朝,是一分水岭,是正式形成之际。唐为准备阶段。

  • 第4题:

    骨显像的首选适应证是()

    • A、骨折
    • B、骨囊肿
    • C、骨转移瘤
    • D、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鉴别
    • E、骨代谢性疾病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是骨显像的首选适应证?(  )
    A

    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鉴别

    B

    骨折

    C

    骨转移瘤

    D

    骨囊肿

    E

    骨代谢性疾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骨转移瘤是骨显像的首选适应证。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PET脑代谢显像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PET脑代谢显像的适应证:
    (1)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定位、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
    (2)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与病程评价。
    (3)癫痫灶的定位与疗效判断。
    (4)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临床分级、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和复发或残存病灶定位。
    (5)Parkinson病的早期诊断与病因探讨。
    (6)精神病的病因研究和临床用药方案的确定。
    (7)脑生理研究与认知科学的探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近5000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的变化和趋势。

    正确答案: 变化:
    1)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的温暖期;当时黄河流域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冬季1月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5°;长江流域在这个时期气候也十分温暖湿润,降水也比现在多。
    2)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50年,为我国近5000年以来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3)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到西汉末年为第二个温暖期。
    4)公元初年——600年包括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为第二个寒冷期。
    5)600年——1000年,隋唐至北宋初,为第三个温暖期。
    6)1000年——1200年,两宋时期为第三个寒冷期。
    7)1200年——1400年,南宋中期至元代中期为第四个温暖期。
    8)1400年——1900年,明清时期为第四个寒冷期。
    趋势: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而寒冷期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DEXA(双能X线吸收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简述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的方法。

    正确答案: D.EXA的适应证有:
    1.绝对适应证包括:①绝经期妇女;②长期皮质激素使用者;③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病人;④脊柱畸形或X线拍片提示骨量减少者。
    2.相对适应症包括:①骨质疏松普查;②影响骨密度变化的疾病监测;③骨质疏松治疗疗效的监测;④有骨质疏松高危因素的观察。
    D.EXA的禁忌证有:
    ⒈妊娠妇女。
    ⒉检测前2d~6d内服用图像显影药物的病人。
    ⒊检测前2天内接受过放射性核素检查的病人。
    ⒋不能平卧于检查床5分钟的病人。
    ⒌脊柱严重畸形或脊柱有金属内固定物的病人。
    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的方法:
    ⒈体位: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时病人被测肢体摆放位置十分重要,对取得准确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是非常必要的。病人平卧于检查床上,双足置于专用检查靠板上,并将被测足固定,以确保适当的旋转角度。
    ⒉检测:扫描范围由小粗隆下1.5cm~2cm处开始,向上包括小粗隆、大粗隆、股骨头及完整髋臼上缘。若位置不佳或病人在测量过程中有移动时应停止扫描,然后重新进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关节显像的临床适应证。

    正确答案: 关节显像的临床适应证如下:
    (1)骨关节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2)确定关节炎症的病变部位。
    (3)关节炎的随访和疗效评价。
    (4)人工关节的随访观察。
    (5)反射性、交感性营养不良综合征(RSDS)的诊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简述淋巴显像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1)实体瘤或恶性淋巴瘤淋巴转移的检查。
    (2)了解胃肠道、胰腺、肝脏、肺、盆腔等肿瘤病人的淋巴转移情况。
    (3)末梢淋巴回流情况的检查。
    (4)手术或放射治疗前后淋巴管通畅情况的对照观察。
    (5)乳腺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时的参考。
    (6)淋巴管内放射性药物治疗病人的筛选。
    (7)前哨淋巴结显像。前哨淋巴结是距离恶性肿瘤最近的淋巴结或接收转移肿瘤播撒的第一站淋巴结。前哨淋巴结结核素显像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的搜索。

  • 第11题:

    简述翻瓣去骨法拔除牙根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死髓牙的牙根、根端肥大以及牙根与牙槽骨壁粘连牙周间隙消失等情况,用根钳、根挺均不易拔除的牙根,需要用翻瓣去骨法拔除。

  • 第12题:

    骨显像的主要临床适应证是()

    • A、肾盂积水
    • B、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 C、骨转移瘤
    • D、甲亢
    • E、心肌病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肿瘤PET显像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⑴恶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良性鉴别诊断
    ⑵恶性肿瘤转移灶的搜寻及肿瘤分期
    ⑶帮助设计和决定肿瘤治疗方案
    ⑷寻找转移瘤的原发灶
    ⑸评价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淋巴显像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1)实体瘤或恶性淋巴瘤淋巴转移的检查。
    (2)了解胃肠道、胰腺、肝脏、肺、盆腔等肿瘤病人的淋巴转移情况。
    (3)末梢淋巴回流情况的检查。
    (4)手术或放射治疗前后淋巴管通畅情况的对照观察。
    (5)乳腺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时的参考。
    (6)淋巴管内放射性药物治疗病人的筛选。
    (7)前哨淋巴结显像。前哨淋巴结是距离恶性肿瘤最近的淋巴结或接收转移肿瘤播撒的第一站淋巴结。前哨淋巴结结核素显像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的搜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翻瓣去骨法拔除牙根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死髓牙的牙根、根端肥大以及牙根与牙槽骨壁粘连牙周间隙消失等情况,用根钳、根挺均不易拔除的牙根,需要用翻瓣去骨法拔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骨显像的首选适应证是()
    A

    骨折

    B

    骨囊肿

    C

    骨转移瘤

    D

    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鉴别

    E

    骨代谢性疾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骨转移瘤是骨显像的首选适应证。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全上颌骨水平向骨切开术(total horizontal maxillary osteotomy)(LeFortⅠ型骨切开术)适应证。

    正确答案: (1)前徙上颌,矫治上颌骨前后向发育不足。
    (2)下移上颌,矫治上颌骨垂直向发育不足。
    (3)上移上颌,矫治上颌骨垂直向发育过度。
    (4)旋转移动上颌,矫治上颌骨不对称性畸形
    (5)与其它手术配合,矫治复杂的,特别是累及上下颌骨的牙颌面畸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