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麻疹的发病原因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10年全省麻疹发病率控制在20/100万以下

    B.2011年全省麻疹发病率控制在3-10/100万以下

    C.2011年全省麻疹发病率控制在3-5/100万以下

    D.2012年全省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达到消除麻疹目标


    正确答案:CD

  • 第2题:

    某地麻疹历年发病率水平维持在5/10万~20/10万,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73/10万,2006年麻疹发病人数减少,年内总报告新发病例数为21例,该年度当地平均人口为30万人。2005年该地区的麻疹流行强度为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大暴发

    2006年该地区的麻疹的发病率为A、7.0/10万

    B、5.0/10万

    C、10.0/10万

    D、20.0/10万

    E、73.0/10万

    2006年该地区的麻疹流行强度为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大暴发

    2006年当地麻疹维持在该流行强度的原因是A、麻疹为隐性感染

    B、麻疹传播机制不易实现

    C、麻疹潜伏期较长

    D、该病在当地流行后,人群免疫力增高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A


    问题 4 答案:D

  • 第3题:

    在预防麻疹的被动免疫中,下列哪项正确

    A、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可预防发病
    B、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05ml可预防发病
    C、在接触麻疹后10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05ml可预防发病
    D、以上都不是
    E、在接触麻疹后10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可预防发病

    答案:A
    解析:
    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肌注免疫血清球蛋0.25ml,可预防麻疹;若5天后注射者,仅能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

  • 第4题: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__________,可预防麻疹发病。


    正确答案:免疫血清球蛋白

  • 第5题:

    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 A、麻疹发病率小于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
    • B、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
    • C、麻疹发病率小于2-5/100万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常见的荨麻疹发病诱因为()

    • A、食物
    • B、药物
    • C、感染
    • D、物理因素
    • E、动物及植物因素

    正确答案:A,B,C,D,E

  • 第7题:

    简述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1)变态反应性: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Ⅱ型或Ⅲ型。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机制为变应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特异性,该抗体以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通过与致敏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促使其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组胺、缓激肽、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引起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等,从而产生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症状。根据过敏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前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该种反应的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后者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可持续数天,参与该相反应的化学介质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D和细胞因子等。Ⅱ型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多见于输血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见于血清病及荨麻疹性血管炎。主要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等化学介质释放,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水肿而产生荨麻疹。(2)非变态反应性:某些食物、药物、各种动物毒素以及物理、机械性刺激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荨麻疹。

  • 第8题:

    单选题
    国家消除麻疹的总目标是()
    A

    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包括输入病例)

    B

    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C

    麻疹发病率控制在2/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

    D

    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并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麻疹的发病原因为(  )。
    A

    胎毒

    B

    胎毒和风邪

    C

    胎毒和热邪

    D

    胎毒和疠气

    E

    麻疹时邪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常见的荨麻疹发病诱因为
    A

    食物 

    B

    药物 

    C

    感染 

    D

    物理因素 

    E

    动物及植物因素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麻疹的发病原因为()。
    A

    胎毒

    B

    胎毒和风邪

    C

    胎毒和热邪

    D

    胎毒和疠气

    E

    麻毒时邪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__________,可预防麻疹发病。

    正确答案: 免疫血清球蛋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

    A.麻疹发病率小于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

    B.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

    C.麻疹发病率小于2-5/100万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22~125 题:

    某地麻疹历年发病率水平维持在(5~20)/10万,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73/l0万,2006年麻疹发病人数减少.年内总报告新发病例数为21例,该年度当地平均人口为30万。

    第 122 题 2005年该地区的麻疹流行强度为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麻疹的传染期(病人患麻疹后)的时间是( )。
    A.发病到皮疹消失

    B.发病到疹后5天

    C.发病前2天到疹后7天

    D.发病前2天到疹后5天


    答案:D
    解析:
    麻疹的传染期(病人患麻疹后)是发病前2天到疹后5天。

  • 第16题: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规定,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下面哪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

    • A、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7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 B、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 C、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3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 D、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1/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 E、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3/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发病期出现皮疹的疾病有()。

    • A、麻疹和“流脑”
    • B、“乙脑”和“流脑”
    • C、麻疹和感冒
    • D、乙肝和“乙脑”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发生常是()。

    • A、原发病灶经支气管播散所致
    • B、原发病灶经淋巴管播散所致
    • C、原发病灶经肺动脉播散所致
    • D、原发病灶经肺静脉播散所致
    • E、原发病灶沿胸壁蔓延所致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以下关于原发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发病灶多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
    • B、原发病灶多位于上叶上部或下叶上部
    • C、原发病灶多位于胸膜下
    • D、除原发病灶外,常有气管旁或肺门淋巴结增大
    • E、除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肿大外,可有淋巴管炎

    正确答案:A,C,D,E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1)变态反应性: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Ⅱ型或Ⅲ型。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机制为变应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特异性,该抗体以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通过与致敏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促使其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组胺、缓激肽、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引起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等,从而产生皮肤、粘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症状。根据过敏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前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该种反应的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后者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可持续数天,参与该相反应的化学介质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D和细胞因子等。Ⅱ型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多见于输血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见于血清病及荨麻疹性血管炎。主要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等化学介质释放,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水肿而产生荨麻疹。
    (2)非变态反应性:某些食物、药物、各种动物毒素以及物理、机械性刺激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荨麻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国家消除麻疹的总目标是()。
    A

    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包括输入病例)

    B

    无本土麻疹病例传播

    C

    麻疹发病率控制在2/100万以下

    D

    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并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因受凉后起病,现咳嗽,胸痛,发热,不恶寒。下述不正确的是()
    A

    原发病因为寒

    B

    当前病因为寒

    C

    当前病因为热

    D

    证候性质为热

    E

    寒邪转化为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食道癌根治性放疗范围应包括()
    A

    原发病灶

    B

    原发病灶,转移的淋巴结

    C

    原发病灶,转移的淋巴结和存在的亚临床灶

    D

    原发病灶,存在的亚临床灶

    E

    原发病灶上下各放疗3c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麻疹的传染期(病人患麻疹后)是(  )。
    A

    发病到皮疹消失

    B

    发病到疹后5天

    C

    发病前2天到疹后7天

    D

    发病前2天到疹后5天


    正确答案: C
    解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直接传播,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麻疹的传染期(病人患麻疹后)是发病前2天到疹后5天。生活中预防麻疹疾病的措施有:①对疾病传染源进行管理与隔离;②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多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