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到10岁时,大多数儿童能够恰当地轮换使用两种情绪调节策略,一是“问题中心策略”,如果不起作用,还会使用第二种——“情绪中心策略”,随着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还会获得一种“情绪自我效能感”。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到10岁时,大多数儿童能够恰当地轮换使用两种情绪调节策略,一是“问题中心策略”,如果不起作用,还会使用第二种——“情绪中心策略”,随着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还会获得一种“情绪自我效能感”。
A

B


相似考题
更多“到10岁时,大多数儿童能够恰当地轮换使用两种情绪调节策略,一是“问题中心策略”,如果不起作用,还会使用第二种——“情绪中”相关问题
  • 第1题:

    理性情绪疗法所属的应对策略是()

    A以评价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B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C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A

  • 第2题:

    儿童情绪调节的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积极活动策略、自我安慰、寻求他人安慰、被动行为、回避

  • 第3题:

    在软件开发中,使用原型时可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即:()策略和()策略。


    正确答案:废弃;追加

  • 第4题:

    请简述情绪调节的策略。


    正确答案: 1、回避和接近策略
    2、控制和修正策略
    3、注意转换策略
    4、认知重评策略
    5、表达控制策略
    6、合理表达策略

  • 第5题:

    学前期儿童情绪培养的策略。


    正确答案: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A保持和谐的气氛;B建立良好的亲自情和师生情。
    (2)成人的情绪自控。成人的情绪示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但不能过分溺爱和过分吝啬爱。为人之师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还要理智地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态度。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A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B耐心倾听孩子说话;C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A转移法B冷却法C消退法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A反思法B自我说服法C想象法

  • 第6题:

    一般来讲,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要好于情绪为中心的策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__________是儿童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使用策略,把自身情绪状态调节到合适的强度水平。


    正确答案:情绪自我调节

  • 第8题:

    以下属于能够有效调节情绪的策略有()

    • A、大笑运动
    • B、远离让你情绪失控的环境
    • C、调整归因模式
    • D、创造培养积极情绪的环境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多选题
    以下属于能够有效调节情绪的策略有()
    A

    大笑运动

    B

    远离让你情绪失控的环境

    C

    调整归因模式

    D

    创造培养积极情绪的环境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__________是儿童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使用策略,把自身情绪状态调节到合适的强度水平。

    正确答案: 情绪自我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理性情绪疗法所属的应对策略是()
    A

    以评价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B

    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C

    以情感为中心的应对策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回答问题中心策略和情绪中心策略及其效果。

    正确答案: ①问题中心策略和情绪中心策略都是应对焦虑的策略
    ②问题中心策略直接关注于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克服焦虑。情绪中心策略旨在减轻伴随问题产生的情绪反应。
    ③一般情况下,问题中心策略比情绪中心更能有效帮助人们摆脱困境。
    ④当问题的解决超出人们的能力时,采取情绪中心策略比问题中心策略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到10岁时,大多数儿童能够恰当地轮换使用两种情绪调节策略,一是“问题中心策略”,如果不起作用,还会使用第二种——“情绪中心策略”,随着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还会获得一种“情绪自我效能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回答问题中心策略和情绪中心策略及其效果。


    正确答案: ①问题中心策略和情绪中心策略都是应对焦虑的策略
    ②问题中心策略直接关注于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克服焦虑。情绪中心策略旨在减轻伴随问题产生的情绪反应。
    ③一般情况下,问题中心策略比情绪中心更能有效帮助人们摆脱困境。
    ④当问题的解决超出人们的能力时,采取情绪中心策略比问题中心策略好。

  • 第15题:

    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正确答案: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 情绪调节的策略:
    (1)回避和接近策略。当儿童可以爬行或走路时,就采取接近或回避等方式调节情绪。
    (2)控制和修正策略。如给哭叫的小弟弟玩具等。
    (3)注意转换策略。如婴儿通过用转移陌生人的注意来降低对陌生人的焦虑。
    (4)认知重评策略。
    (5)表达抑制策略。调动自我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6)合理表达策略。如把愤怒转换为笑。

  • 第16题:

    5-6岁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是()。 

    • A、情绪表现的社会性增强  
    • B、情绪理解发展进入成熟期
    • C、采用回避策略调节情绪
    • D、采用建构性策略调节情绪  
    • E、道德感分化

    正确答案:A,B,C,E

  • 第17题:

    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认知转换法(情绪ABC理论;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模式ABCDE.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这种方式容易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而有的人在看问题时容易“想不开”,使情绪也陷入低落。所以,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2)情绪宣泄法:对于痛苦、愤怒等不良情绪,正确的对待方法不是压抑,不是默默忍受,而是采取合理的途径宣泄。宣泄的途径归纳起来,有哭、笑、说、写、听、动等。
    (3)自我安慰法:酸葡萄式,甜柠檬式。“酸葡萄式”:对于想要但又得不到的东西,就故意说它不好。“甜柠檬式”:对于自己的东西,心里并不喜欢,但表面上还说它是好的。
    (4)自我暗示法:利用语言的自我暗示、利用环境的自我暗示、利用动作的自我暗示、利用心理图像的自我暗示。
    (5)自我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肌肉放松法。
    (6)注意转移法在情绪高度紧张或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时,我们可以通过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且较为轻松的活动,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中转移开来,从而缓解不良情绪。

  • 第18题:

    梅耶研究发现,当材料是具体事物时,小学儿童能够独立地使用精细加工策略;当材料是图画时,小学儿童能够在指导下使用组织策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在情绪性工作中,采用深层表现策略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内外情绪失调情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正确答案: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 情绪调节的策略:
    (1)回避和接近策略。当儿童可以爬行或走路时,就采取接近或回避等方式调节情绪。
    (2)控制和修正策略。如给哭叫的小弟弟玩具等。
    (3)注意转换策略。如婴儿通过用转移陌生人的注意来降低对陌生人的焦虑。
    (4)认知重评策略。
    (5)表达抑制策略。调动自我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6)合理表达策略。如把愤怒转换为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梅耶研究发现,当材料是具体事物时,小学儿童能够独立地使用精细加工策略;当材料是图画时,小学儿童能够在指导下使用组织策略。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述情绪调节的策略。

    正确答案: 1、回避和接近策略
    2、控制和修正策略
    3、注意转换策略
    4、认知重评策略
    5、表达控制策略
    6、合理表达策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5-6岁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是()。
    A

    情绪表现的社会性增强

    B

    情绪理解发展进入成熟期

    C

    采用回避策略调节情绪

    D

    采用建构性策略调节情绪

    E

    道德感分化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