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施行。A 2010年1月20日B 2010年1月27日C 2010年4月1日D 2010年5月27日

题目
单选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施行。
A

2010年1月20日

B

2010年1月27日

C

2010年4月1日

D

2010年5月27日


相似考题
更多“《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施行。”相关问题
  • 第1题:

    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应明确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管领导,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日常管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创建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目的是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影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按照气象灾害的()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 A、种类
    • B、次数
    • C、强度
    • D、造成的损失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和与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有关的单位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按照职责开展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工作,并及时向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灾害防御、救助部门提供()等监测信息。

    • A、雨情
    • B、风情
    • C、水情
    • D、旱情
    • E、熵情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编制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 A、气象灾害普查结果
    • B、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
    • C、气象灾害风险区域
    • D、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 E、气候可行性论证

    正确答案:C,D

  • 第6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在监测、预报和预警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

    • A、建设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
    • B、健全应急监测队伍
    • C、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
    • D、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 A、技能培训
    • B、应急演练
    • C、防范意识学习
    • D、防御知识宣传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应当()。

    • A、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 B、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 C、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 D、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单选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A

    技能培训

    B

    应急演练

    C

    防范意识学习

    D

    防御知识宣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起施行。
    A

    2010年1月20日

    B

    2010年4月1日

    C

    2011年1月20日

    D

    2011年4月1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和与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有关的单位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按照职责开展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工作,并及时向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灾害防御、救助部门提供()等监测信息。
    A

    雨情

    B

    风情

    C

    水情

    D

    旱情

    E

    熵情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发生情况,依照()的规定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情况紧急时,及时动员、组织受到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疏散,开展自救互救。
    A

    本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B

    本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C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目的是()

    • A、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 B、提高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 C、有效减轻气象灾害影响
    • D、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正确答案:A,B,C

  • 第14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的原则。

    • A、以人为本、科学防御
    • B、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 C、预报为主、科学高效
    • D、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 E、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正确答案:A,D

  • 第15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所称的气象灾害?()

    • A、大风
    • B、暴雨(雪)
    • C、干旱
    • D、冰冻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组织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并将人口密集区、农业主产区、()、重要江河流域、森林、草原、渔场作为气象灾害监测的重点区域。

    • A、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 B、重要战略经济区
    • C、重要交通干线
    • D、输变电亚沿线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 A、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 B、防御原则和目标
    • C、易发区和易发时段
    • D、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 E、防御措施

    正确答案:A,B,C,D,E

  • 第18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人员,协助气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开展气象()等工作。

    • A、灾害防御知识宣传
    • B、应急演练
    • C、应急联络
    • D、信息传递
    • E、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

    正确答案:A,C,D,E

  • 第19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起施行。

    • A、2010年1月20日
    • B、2010年4月1日
    • C、2011年1月20日
    • D、2011年4月1日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施行。

    • A、2010年1月20日
    • B、2010年1月27日
    • C、2010年4月1日
    • D、2010年5月27日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所称的气象灾害?()
    A

    大风

    B

    暴雨(雪)

    C

    干旱

    D

    冰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A

    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B

    防御原则和目标

    C

    易发区和易发时段

    D

    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E

    防御措施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正确答案: 应急演练
    解析: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协助本地人民政府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 第24题:

    多选题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的原则。
    A

    以人为本、科学防御

    B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C

    预报为主、科学高效

    D

    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E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