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一柴油发电机房,室内平面尺寸为7mx5m,净高4m,侧墙上有面积4.5m2的开口,拟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没管网式灭火系统保护,设计浓度可采用34%(物质系数为1.00),室内不燃和难燃烧体的总体积可考虑为零。试回答下列问题。(附计算公式:M=Kb(0.2A+0.7V;A=AV+30Ao;V=VV-Vg)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由()等部件组成。A储存装置B选择阀C安全信号阀D喷头

题目
多选题
一柴油发电机房,室内平面尺寸为7mx5m,净高4m,侧墙上有面积4.5m2的开口,拟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没管网式灭火系统保护,设计浓度可采用34%(物质系数为1.00),室内不燃和难燃烧体的总体积可考虑为零。试回答下列问题。(附计算公式:M=Kb(0.2A+0.7V;A=AV+30Ao;V=VV-Vg)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由()等部件组成。
A

储存装置

B

选择阀

C

安全信号阀

D

喷头


相似考题
更多“一柴油发电机房,室内平面尺寸为7mx5m,净高4m,侧墙上有面积4.5m2的开口,拟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没管网式灭火系统保护”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柴油发电机房内部设置细水雾灭火系统,该系统宜选用( )。

    A.闭式系统
    B.全淹没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
    C.泵组式系统
    D.局部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

    答案:D
    解析:
    下列场所宜选择局部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油浸变压器室、涡轮机房、柴油发电机房、润滑油站和燃油锅炉房、 厨房内烹饪设备及其排烟罩和排烟管道部位。

  • 第2题: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的保护对象,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3m/s
    B.当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开口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面积的3%
    C.全淹没灭火系统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000Pa
    D.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答案:C
    解析:
    教材P300
    (1)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2)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3)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00Pa。
    4)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2)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3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2)在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 第3题:

    某防护区采用全淹没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保护,室内净高4m,下列关于该防护区的做法,不符合规定的有( )。

    A.防护区门窗耐火极限为0.25h
    B.防护区吊顶耐火极限为0.5h
    C.防护区泄压口高度为2.8m
    D.防护区最低温度为4℃
    E.防护区围护结构能够承受的压强为1100Pa

    答案:A,E
    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3.2.5,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根据3.2.7,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4m的2/3约等于2.7m,C选项正确;根据3.2.10,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D选项正确;根据3.2.6,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E选项错误。P298-307

  • 第4题:

    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对()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 A、气体
    • B、液体
    • C、电气
    • D、固体表面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全淹没干粉灭火系统防护区的开口面积不应大于该防护区总面积的15%。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气体灭火系统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为()。

    • A、管网灭火系统
    • B、全淹没灭火系统
    • C、无管网灭火系统
    • D、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 E、外储压式灭火系统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气体灭火系统按防护对象的保护形式可以分为()。

    • A、全淹没系统和局部应用系统
    • B、管网灭火系统和无管网柜式灭火装置
    • C、组合分配灭火系统和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 D、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和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一柴油发电机房,室内平面尺寸为7mx5m,净高4m,侧墙上有面积4.5m2的开口,拟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没管网式灭火系统保护,设计浓度可采用34%(物质系数为1.00),室内不燃和难燃烧体的总体积可考虑为零。试回答下列问题。(附计算公式:M=Kb(0.2A+0.7V;A=AV+30Ao;V=VV-Vg)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由()等部件组成。

    • A、储存装置
    • B、选择阀
    • C、安全信号阀
    • D、喷头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单选题
    某通信机房为无人值守的封闭区域,室内净高为3.6m,建筑面积200m2,采用全淹没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防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系统的延时时间为30s

    B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C

    防护区的泄压口宜设置在外墙上

    D

    防护区的围护构件上不得设置敞开孔洞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一柴油发电机房,室内面积尺寸为10m×5m,净高4.5m,侧墙上有面积4.5m2的开口,拟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没管网式灭火系统保护,设计浓度可采用灭火浓度的34%倍.试回答下列问题:该灭火系统应设称重检漏装置,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量损失()时,应及时补充。
    A

    5%

    B

    8%

    C

    10%

    D

    9%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电子计算机主机房为无人值守的封闭区域,室内净高为3.6m,采用全淹没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防护。该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下沿距离防护区楼地板的高度不应低于()。
    A

    2.4

    B

    1.8

    C

    3.0

    D

    3.2


    正确答案: A
    解析: 参《气规》3.2.7:“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3.6×2/3=2.4m,故A正确

  • 第12题:

    多选题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
    A

    管网式灭火系统

    B

    全淹没式灭火系统

    C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D

    无管网式灭火系统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电信楼共有6个通讯机房,室内净高均为4. 5m,通讯机房设置了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该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A.喷头安装高度为4m,喷头保护半径为8m
    B.设计喷放时间为7s
    C.6个防护区由-套组合分配系统保护
    D.集流管和储存容器上设置安全泄压装置

    答案:A
    解析: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中第3.1.12 规定,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
    2 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 m;
    3 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 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 m;
    4 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 m。故本题选A

  • 第14题:

    某写字楼的裙楼设置有柴油发电机房以备不时之需,那么该柴油发电机房设置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宜选择( )。

    A.局部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
    B.全淹没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
    C.局部应用方式的闭式系统
    D.全淹没应用方式的闭式系统

    答案:A
    解析:
    下列场所宜选择细水雾灭水系统局部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油浸变压器室、涡轮机房、柴油发电机房、润滑油站和燃油锅炉房、厨房内烹饪设备及其排烟罩和排烟管道部位。

  • 第15题:

    下列有关开式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开式系统采用局部应用方式时,保护对象周围的气流速度不宜大于2m/s
    B.开式系统采用全淹没应用方式时,防护区内影响灭火有效性的开口宜在系统动作时联动关闭
    C.开式系统采用全淹没应用方式时,当防护区内的开口不能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关闭时.宜在该开口部位的上方增设喷头
    D.电缆夹层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保护时宜选择全淹没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

    答案:A
    解析:
    《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898—20133.1.6,开式系统采用局部应用方式时,保护对象周围的气流速度不宜大于3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P286-291

  • 第16题: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有()。

    • A、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
    • B、全淹没系统、固定式系统
    • C、全淹没系统、移动式系统
    • D、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和移动式系统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

    • A、管网式灭火系统
    • B、全淹没式灭火系统
    • C、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 D、无管网式灭火系统

    正确答案:B,C

  • 第18题:

    全淹没式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保护区域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中央控制室,主开关间,主变压器间,电池间,应急开关间,应急发电机间,电潜泵控制室,电潜泵变压器间,消防泵间。

  • 第19题:

    某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主机房,室内净高为4.5m,拟釆用组合分配式全淹没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一套系统同时保护6个防护区,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GB50193-93,该气体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符合要求的有()。

    • A、主机房的吊顶耐火极限为0.50h
    • B、灭火剂设计浓度采用28.1%
    • C、备用量采用系统设计储存量的120%
    • D、泄压口下沿距顶棚为1.2m
    • E、灭火剂的喷放时间采用1.5min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一柴油发电机房,室内平面尺寸为7mx5m,净高4m,侧墙上有面积4.5m2的开口,拟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没管网式灭火系统保护,设计浓度可采用34%(物质系数为1.00),室内不燃和难燃烧体的总体积可考虑为零。试回答下列问题。(附计算公式:M=Kb(0.2A+0.7V;A=AV+30Ao;V=VV-Vg)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靠近防护区的专用贮瓶间内,该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有()。
    A

    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

    B

    全淹没系统、固定式系统

    C

    全淹没系统、移动式系统

    D

    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和移动式系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一柴油发电机房,室内平面尺寸为7mx5m,净高4m,侧墙上有面积4.5m2的开口,拟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没管网式灭火系统保护,设计浓度可采用34%(物质系数为1.00),室内不燃和难燃烧体的总体积可考虑为零。试回答下列问题。(附计算公式:M=Kb(0.2A+0.7V;A=AV+30Ao;V=VV-Vg) 经计算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M=()kg。
    A

    57

    B

    79.2

    C

    158.2

    D

    181.6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一柴油发电机房,室内面积尺寸为10m×5m,净高4.5m,侧墙上有面积4.5m2的开口,拟采用二氧化碳全淹没管网式灭火系统保护,设计浓度可采用灭火浓度的34%倍.试回答下列问题: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靠近防护区的专用储瓶间内,该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级。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保护对象有很大开口或无法形成密闭空间的场所可采用()。
    A

    全淹没灭火系统

    B

    移动式灭火系统

    C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D

    卤代烷灭火系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