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目的:
常用于急性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血标本等。
部位: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的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将一侧大腿外旋,小腿屈曲成90度角,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
2.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明显处。
3.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利入,然后缓缓将空针上提并抽吸活塞,见抽出血液后即固定针头位置,抽取需要的血量或输入液体。
4.注射完毕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如抽出为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持续压迫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
3.抽血或注射完毕,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以免引起局部生血或血肿。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试述股静脉穿刺术的简单操作。”相关问题
  • 第1题:

    股静脉穿刺术的穿刺部位在

    A.腹股沟中下1/3

    B.腹股沟中外1/3

    C.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内侧0.5cm

    D.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外侧0.5cm

    E.股动脉搏动最强点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患者男性,81岁,因"少尿2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病史。近期患者食欲差,进食少。抽血查肌酐正常。需进一步证实需进行何种操作()

    • A、观察尿量
    • B、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 C、股静脉穿刺术
    • D、外周静脉
    • E、桡动脉穿刺术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试述环甲膜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建立人工气道。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去掉枕头,肩部垫起,头部后仰。
    2.在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之间正中处可触到一凹陷,即环甲膜,此处仅为一层薄膜,与呼吸道相通,为穿刺位置。
    3.局部常规消毒后,以1%普鲁卡因1ml局麻。
    4.术者左手手指消毒后,以食、中指固定环甲膜两侧,右手持注射器从环甲膜垂直刺及,当针头刺入环甲膜后,即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能抽出空气,患者可出现咳嗽反射。
    5.注射器固定于垂直位置可注入少量表面麻醉剂,如地卡因等。然后再根据穿刺目的进行其它操作,如注入药物或换15~18号大针头刺入,以解除气道阻塞造成的通气障碍等
    6.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出血予以对症治疗。

  • 第4题:

    试述胸部冲击法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此法适用于不方便使用腹部冲击法进行急救的气道异物阻塞病人,例如妊娠后期、明显肥胖的病人。
    在2000年国际复苏指南中对意识不清或逐渐意识不清的气道阻塞病人推荐使用胸部冲击法。
    1、病人立位或坐位的胸部猛推法(1)适用范围:神志尚清醒的妊娠后期、明显肥胖的病人。(2)操作步骤:①救助者站在病人后方,双臂由腋下抱胸;
    ②一只手握拳并将拇指侧置于病人胸骨中部,注意避开剑突肋骨缘;
    ③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向后猛推,直到把异物排出或病人神志丧失为止。
    2、病人卧位时的胸部冲击法
    (1)适用范围:神志不清的妊娠后期、明显肥胖的病人。
    (2)操作步骤:
    ①病人仰卧位,救助者贴近病人侧面并跪下;
    ②手的位置与心肺复苏时的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相同,即:手掌根部置于胸部下部的一半;
    ③注意:每一次猛推应慢而有节奏地进行,以保证将气道内的异物排出。

  • 第5题:

    简述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术。


    正确答案: (一)股静脉穿刺术1.适应证周围静脉穿刺困难,但须采血标本;急救时静脉内注药或快速输液、输血;经股静脉插管做下腔静脉造影检查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等。2.禁忌证出血倾向,下肢有静脉血栓。3.用品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剂、无菌持物钳、棉签、弯盘、10ml无菌干燥注射器及7~8号针头、各种试管、输血或输液用物等。4.方法(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病人仰卧,将穿刺侧大腿放平外旋、外展与身体长轴呈45°,小腿屈曲与大腿呈90°,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或小沙袋。(2)术者位于穿刺侧。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以左示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予固定局部皮肤。(3)右手持注射器,值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30°~45°,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在刺入过程中,要经常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回撤,边抽边退,或稍变方向及深度,继续探试。如抽得静脉血,表示进入股静脉,再进针0.5cm,即用左手固定针头的深度,进行采血或插管。(4)采血则取下针头,将血顺标本管壁缓慢注入,贴标签送检。(5)术后重新消毒皮肤,以无菌棉球压穿刺处,嘱病人大腿屈曲继续压迫或盖以无菌纱布,手指压迫3~5min,观察局部无出血为止。
    (二)股动脉穿刺术1.适应证抢救病人时经股动脉输血、血浆、高渗糖;经股动脉插管用药施行一些疾病的诊断或介入治疗等。2.方法(1)病人仰卧,将穿刺侧下肢放平稍外旋、外展。(2)术者带无菌手套或用碘酊、乙醇消毒左手示指。(3)在腹股沟韧带内、中1/3交界下方2~3cm处,即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穿刺点。皮肤消毒,局部浸润麻醉。(4)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以示指或中指扪清股动脉搏动。另一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或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逆血流方向刺入至股动脉,有鲜血回流时,再缓慢进针0.3~0.5cm,即可进行采血、注药或插管。(5)术后以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处5~10min,或加压包扎压迫局部,以防止血肿形成。(三)注意事项1.局部必须严格消毒,不要选择有感染或损伤的部位做穿刺。2.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3.若须向静脉内输注液体时,穿刺角度为30°~45°斜刺,不可垂直刺针,以免穿破血管;刺入静脉后应将针头固定好。4.股静脉穿刺时,如抽出鲜红色血液,即表示穿入股动脉,应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数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5.如为婴幼儿患者,助手固定肢体时勿用力过猛,以防损伤组织。(四)质量要求1.患者体位正确。2.消毒、无菌操作正确规范。3.穿刺的部位、角度正确。4.术后处理正确。

  • 第6题:

    DSA手术操作除常选用股动脉和股静脉作为穿刺部位外,有时也取()动脉或()动脉作为穿刺点,或()静脉及()静脉穿刺。


    正确答案:肱;腋;肘部;颈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胸腔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胸腔穿刺术适用于气胸、血胸紧急减压。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2.穿刺部位:
    (1)气胸穿刺部位:患侧锁骨中线稍外第三肋间。
    (2)血胸穿刺部位:一般选用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的部位。可选肩胛下角第7~9肋间,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3.常规局部皮肤消毒。
    4.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1~2%普鲁卡因沿下一肋骨上缘进针,自皮肤至胸膜逐层麻醉。
    5.麻醉后,用胸腔穿刺针(止血钳夹住胶管)沿原麻醉点缓慢进针,方向与胸壁垂直,至胸腔穿刺术适用于气胸、血胸减压。
    6.抽气或抽血完毕,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穿刺抽气、抽液量不宜过多过快,以免造成纵隔摆动、胸腔内压突然降低危及生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配伍题
    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儿静脉采血时禁用( )|新生儿吸氧可选择( )|危重患儿较烦躁时给氧可选择( )|学龄前儿童吸氧可选择( )
    A

    颈外静脉穿刺术

    B

    股静脉穿刺术

    C

    面罩吸氧法

    D

    头罩吸氧法

    E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股静脉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目的:
    常用于急性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血标本等。
    部位: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的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将一侧大腿外旋,小腿屈曲成90度角,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
    2.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明显处。
    3.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利入,然后缓缓将空针上提并抽吸活塞,见抽出血液后即固定针头位置,抽取需要的血量或输入液体。
    4.注射完毕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如抽出为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持续压迫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
    3.抽血或注射完毕,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以免引起局部生血或血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5岁。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既往有上腔静脉综合征。现出现血压低,需进行输血、输液,宜选用以下何部位进行深静脉穿刺术()
    A

    颈内静脉穿刺术

    B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C

    股静脉穿刺术

    D

    外周静脉

    E

    桡动脉穿刺术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因患者有上腔静脉综合征,不宜使用上腔静脉进行补液,故选用股静脉。

  • 第11题:

    填空题
    产前筛查的标本采集应该按照无菌操作常规,用静脉穿刺术采取孕妇静脉血(),收集于真空干燥采血管中。

    正确答案: 2mL~3mL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81岁,因"少尿2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病史。近期患者食欲差,进食少。抽血查肌酐正常。需进一步证实需进行何种操作()
    A

    观察尿量

    B

    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C

    股静脉穿刺术

    D

    外周静脉

    E

    桡动脉穿刺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股静脉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目的:
    常用于急性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血标本等。
    部位: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的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位,将一侧大腿外旋,小腿屈曲成90度角,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
    2.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明显处。
    3.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利入,然后缓缓将空针上提并抽吸活塞,见抽出血液后即固定针头位置,抽取需要的血量或输入液体。
    4.注射完毕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如抽出为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持续压迫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
    3.抽血或注射完毕,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以免引起局部生血或血肿。

  • 第14题:

    产前筛查的标本采集应该按照无菌操作常规,用静脉穿刺术采取孕妇静脉血(),收集于真空干燥采血管中。


    正确答案:2mL~3mL

  • 第15题:

    试述心肺复苏术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
    操作步骤:迅速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面,撤掉枕头、清除口鼻、咽喉内异物后,立即开始下列操作:
    1.打开气道
    使颈部弯曲消失,并使舌根部抬起,离开咽后壁,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可选用下列方法:
    (1)仰头提颏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食、中指放在患者颏部骨性部分,向上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2)仰头抬颈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放在患者颈后部,向上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3)提颌法:抢救者站于患者头顶端,双手食、中指分别固定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抬颌。
    (4)仰头举颈法:抢救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抬举下领。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以上四种方法,均必须使头部充分后仰,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身体水平面呈90度角即可。动作不可过猛,以免损伤或加重损伤颈椎推荐使用(1)、(4)两种方法。
    2.口对口吹气:
    打开气道后,经检查证实无自主呼吸、立即用放在患者前额的手的拇、食指捏紧双侧鼻孔。深吸气后,用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勿使漏气。首次连续向患者肺内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后,松开紧捏鼻孔的手指,使患者呼出气体。同时,必须观察其胸廓是否起伏。成人吹气量500~600m1/次,以患者胸部轻轻隆起为适度。12次/分。
    3.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站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中、食指并拢,中指沿抢救者一侧的肋弓下缘向上滑动,至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另一手掌根部大鱼际外侧紧贴前一手食指、掌根部置于胸骨上,即胸骨下1/3处。并使掌根长轴与胸骨长轴平行,而手指与掌心均应抬起,不得贴附于胸壁。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手指可交叉在一起。
    (2)按压姿势: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利用上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深度达4~5cm。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3)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钟左右。按压与放松时间的比率为1:1。按压应稳定而有规律地进行,不得间断,不得猛压猛抬。
    (4)按压与吹气比率:单人和双人抢救均为30:2
    (5)如因诊断或抢救需要时,必须中断按压,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

  • 第16题:

    试述胸腔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胸腔穿刺术适用于气胸、血胸紧急减压。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2.穿刺部位:
    (1)气胸穿刺部位:患侧锁骨中线稍外第三肋间。
    (2)血胸穿刺部位:一般选用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的部位。可选肩胛下角第7~9肋间,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3.常规局部皮肤消毒。
    4.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1~2%普鲁卡因沿下一肋骨上缘进针,自皮肤至胸膜逐层麻醉。
    5.麻醉后,用胸腔穿刺针(止血钳夹住胶管)沿原麻醉点缓慢进针,方向与胸壁垂直,至胸腔穿刺术适用于气胸、血胸减压。
    6.抽气或抽血完毕,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穿刺抽气、抽液量不宜过多过快,以免造成纵隔摆动、胸腔内压突然降低危及生命。

  • 第17题:

    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术


    正确答案: (一)股静脉穿刺术1.适应证周围静脉穿刺困难,但须采血标本;急救时静脉内注药或快速输液、输血;经股静脉插管做下腔静脉造影检查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等。2.禁忌证出血倾向,下肢有静脉血栓。3.用品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剂、无菌持物钳、棉签、弯盘、10ml无菌干燥注射器及7~8号针头、各种试管、输血或输液用物等。4.方法(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病人仰卧,将穿刺侧大腿放平外旋、外展与身体长轴呈45°,小腿屈曲与大腿呈90°,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或小沙袋。(2)术者位于穿刺侧。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以左示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予固定局部皮肤。(3)右手持注射器,值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30°~45°,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在刺入过程中,要经常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回撤,边抽边退,或稍变方向及深度,继续探试。如抽得静脉血,表示进入股静脉,再进针0.5cm,即用左手固定针头的深度,进行采血或插管。(4)采血则取下针头,将血顺标本管壁缓慢注入,贴标签送检。(5)术后重新消毒皮肤,以无菌棉球压穿刺处,嘱病人大腿屈曲继续压迫或盖以无菌纱布,手指压迫3~5min,观察局部无出血为止。(二)股动脉穿刺术1.适应证抢救病人时经股动脉输血、血浆、高渗糖;经股动脉插管用药施行一些疾病的诊断或介入治疗等。2.方法(1)病人仰卧,将穿刺侧下肢放平稍外旋、外展。(2)术者带无菌手套或用碘酊、乙醇消毒左手示指。(3)在腹股沟韧带内、中1/3交界下方2~3cm处,即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穿刺点。皮肤消毒,局部浸润麻醉。(4)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以示指或中指扪清股动脉搏动。另一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或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逆血流方向刺入至股动脉,有鲜血回流时,再缓慢进针0.3~0.5cm,即可进行采血、注药或插管。(5)术后以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处5~10min,或加压包扎压迫局部,以防止血肿形成。(三)注意事项1.局部必须严格消毒,不要选择有感染或损伤的部位做穿刺。2.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3.若须向静脉内输注液体时,穿刺角度为30°~45°斜刺,不可垂直刺针,以免穿破血管;刺入静脉后应将针头固定好。4.股静脉穿刺时,如抽出鲜红色血液,即表示穿入股动脉,应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数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5.如为婴幼儿患者,助手固定肢体时勿用力过猛,以防损伤组织。(四)质量要求1.患者体位正确。2.消毒、无菌操作正确规范。3.穿刺的部位、角度正确。4.术后处理正确。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术。

    正确答案: (一)股静脉穿刺术1.适应证周围静脉穿刺困难,但须采血标本;急救时静脉内注药或快速输液、输血;经股静脉插管做下腔静脉造影检查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等。2.禁忌证出血倾向,下肢有静脉血栓。3.用品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剂、无菌持物钳、棉签、弯盘、10ml无菌干燥注射器及7~8号针头、各种试管、输血或输液用物等。4.方法(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病人仰卧,将穿刺侧大腿放平外旋、外展与身体长轴呈45°,小腿屈曲与大腿呈90°,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或小沙袋。(2)术者位于穿刺侧。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以左示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予固定局部皮肤。(3)右手持注射器,值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30°~45°,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在刺入过程中,要经常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回撤,边抽边退,或稍变方向及深度,继续探试。如抽得静脉血,表示进入股静脉,再进针0.5cm,即用左手固定针头的深度,进行采血或插管。(4)采血则取下针头,将血顺标本管壁缓慢注入,贴标签送检。(5)术后重新消毒皮肤,以无菌棉球压穿刺处,嘱病人大腿屈曲继续压迫或盖以无菌纱布,手指压迫3~5min,观察局部无出血为止。
    (二)股动脉穿刺术1.适应证抢救病人时经股动脉输血、血浆、高渗糖;经股动脉插管用药施行一些疾病的诊断或介入治疗等。2.方法(1)病人仰卧,将穿刺侧下肢放平稍外旋、外展。(2)术者带无菌手套或用碘酊、乙醇消毒左手示指。(3)在腹股沟韧带内、中1/3交界下方2~3cm处,即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穿刺点。皮肤消毒,局部浸润麻醉。(4)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以示指或中指扪清股动脉搏动。另一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或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逆血流方向刺入至股动脉,有鲜血回流时,再缓慢进针0.3~0.5cm,即可进行采血、注药或插管。(5)术后以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处5~10min,或加压包扎压迫局部,以防止血肿形成。(三)注意事项1.局部必须严格消毒,不要选择有感染或损伤的部位做穿刺。2.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3.若须向静脉内输注液体时,穿刺角度为30°~45°斜刺,不可垂直刺针,以免穿破血管;刺入静脉后应将针头固定好。4.股静脉穿刺时,如抽出鲜红色血液,即表示穿入股动脉,应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数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5.如为婴幼儿患者,助手固定肢体时勿用力过猛,以防损伤组织。(四)质量要求1.患者体位正确。2.消毒、无菌操作正确规范。3.穿刺的部位、角度正确。4.术后处理正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气管插管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适用于心跳呼吸骤停、以及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等患者。
    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位,清除口腔内假牙、血块及分泌物等异物后,头部充分后仰,使口、咽、喉三点呈一直线。
    2.左手持喉镜,右手将患者上、下齿分开,将喉镜叶片沿口腔右颊侧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即可见到悬雍垂。再继续进人,即可见到会厌,把喉镜向上提起,不得以牙齿当支点,并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3.右手持气管导管,对准声门,插入3~5cm(气囊越过声门即可)。如有管芯,立即拨出,向导管气囊内注入空气5~7m1。
    4.连接筒易呼吸器,挤压呼吸器气囊,并双肺听诊,如有呼吸音,立即退出喉镜,放入牙垫,用胶布将气管导管与牙垫固定。亦可连接呼吸机及氧气。
    注意事项:
    1.气管导管插入过探,易进入右侧支气管,而造成左侧肺不张,左侧呼吸音消失;插入过浅易脱落或导管气囊压迫声门引起水肿。
    2.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成人通气量500~600m1/次,呼吸机8~15ml/kg/次,12~16次/分。
    3.气管导管内如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
    4.气管导管气囊采用低容量充气,气囊的压力一定要保持在25cmH2O以下。留置气管导管一般不超过48小时。
    5.心肺脑复苏术中通过气管内给药方法应将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稀释至10m1,用导尿管或一次性输液器塑料管连接注射器,将其远端通过气管导管送至气管分叉处(体表投影即胸骨角处)注入,然后加压呼吸,以促使药物在肺内扩散、吸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环甲膜穿刺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建立人工气道。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去掉枕头,肩部垫起,头部后仰。
    2.在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之间正中处可触到一凹陷,即环甲膜,此处仅为一层薄膜,与呼吸道相通,为穿刺位置。
    3.局部常规消毒后,以1%普鲁卡因1ml局麻。
    4.术者左手手指消毒后,以食、中指固定环甲膜两侧,右手持注射器从环甲膜垂直刺及,当针头刺入环甲膜后,即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能抽出空气,患者可出现咳嗽反射。
    5.注射器固定于垂直位置可注入少量表面麻醉剂,如地卡因等。然后再根据穿刺目的进行其它操作,如注入药物或换15~18号大针头刺入,以解除气道阻塞造成的通气障碍等
    6.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出血予以对症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心肺复苏术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适应证:
    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
    操作步骤:迅速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面,撤掉枕头、清除口鼻、咽喉内异物后,立即开始下列操作:
    1.打开气道
    使颈部弯曲消失,并使舌根部抬起,离开咽后壁,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可选用下列方法:
    (1)仰头提颏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食、中指放在患者颏部骨性部分,向上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2)仰头抬颈法: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放在患者颈后部,向上提起。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3)提颌法:抢救者站于患者头顶端,双手食、中指分别固定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抬颌。
    (4)仰头举颈法:抢救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抬举下领。同时,另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并向下压。
    以上四种方法,均必须使头部充分后仰,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身体水平面呈90度角即可。动作不可过猛,以免损伤或加重损伤颈椎推荐使用(1)、(4)两种方法。
    2.口对口吹气:
    打开气道后,经检查证实无自主呼吸、立即用放在患者前额的手的拇、食指捏紧双侧鼻孔。深吸气后,用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勿使漏气。首次连续向患者肺内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后,松开紧捏鼻孔的手指,使患者呼出气体。同时,必须观察其胸廓是否起伏。成人吹气量500~600m1/次,以患者胸部轻轻隆起为适度。12次/分。
    3.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站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中、食指并拢,中指沿抢救者一侧的肋弓下缘向上滑动,至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另一手掌根部大鱼际外侧紧贴前一手食指、掌根部置于胸骨上,即胸骨下1/3处。并使掌根长轴与胸骨长轴平行,而手指与掌心均应抬起,不得贴附于胸壁。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手指可交叉在一起。
    (2)按压姿势: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利用上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深度达4~5cm。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3)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钟左右。按压与放松时间的比率为1:1。按压应稳定而有规律地进行,不得间断,不得猛压猛抬。
    (4)按压与吹气比率:单人和双人抢救均为30:2
    (5)如因诊断或抢救需要时,必须中断按压,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是股静脉穿刺术的常见置管并发症()
    A

    心律失常

    B

    出血、血肿

    C

    血小板减少

    D

    血、气胸

    E

    气胸


    正确答案: E
    解析: 心律失常、气胸、血气胸为颈内深静脉穿刺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出血、血肿可见于股静脉穿刺术的常见置管并发症。

  • 第23题:

    问答题
    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术

    正确答案: (一)股静脉穿刺术1.适应证周围静脉穿刺困难,但须采血标本;急救时静脉内注药或快速输液、输血;经股静脉插管做下腔静脉造影检查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等。2.禁忌证出血倾向,下肢有静脉血栓。3.用品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剂、无菌持物钳、棉签、弯盘、10ml无菌干燥注射器及7~8号针头、各种试管、输血或输液用物等。4.方法(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病人仰卧,将穿刺侧大腿放平外旋、外展与身体长轴呈45°,小腿屈曲与大腿呈90°,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或小沙袋。(2)术者位于穿刺侧。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以左示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予固定局部皮肤。(3)右手持注射器,值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30°~45°,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在刺入过程中,要经常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回撤,边抽边退,或稍变方向及深度,继续探试。如抽得静脉血,表示进入股静脉,再进针0.5cm,即用左手固定针头的深度,进行采血或插管。(4)采血则取下针头,将血顺标本管壁缓慢注入,贴标签送检。(5)术后重新消毒皮肤,以无菌棉球压穿刺处,嘱病人大腿屈曲继续压迫或盖以无菌纱布,手指压迫3~5min,观察局部无出血为止。(二)股动脉穿刺术1.适应证抢救病人时经股动脉输血、血浆、高渗糖;经股动脉插管用药施行一些疾病的诊断或介入治疗等。2.方法(1)病人仰卧,将穿刺侧下肢放平稍外旋、外展。(2)术者带无菌手套或用碘酊、乙醇消毒左手示指。(3)在腹股沟韧带内、中1/3交界下方2~3cm处,即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穿刺点。皮肤消毒,局部浸润麻醉。(4)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以示指或中指扪清股动脉搏动。另一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或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逆血流方向刺入至股动脉,有鲜血回流时,再缓慢进针0.3~0.5cm,即可进行采血、注药或插管。(5)术后以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处5~10min,或加压包扎压迫局部,以防止血肿形成。(三)注意事项1.局部必须严格消毒,不要选择有感染或损伤的部位做穿刺。2.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3.若须向静脉内输注液体时,穿刺角度为30°~45°斜刺,不可垂直刺针,以免穿破血管;刺入静脉后应将针头固定好。4.股静脉穿刺时,如抽出鲜红色血液,即表示穿入股动脉,应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数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5.如为婴幼儿患者,助手固定肢体时勿用力过猛,以防损伤组织。(四)质量要求1.患者体位正确。2.消毒、无菌操作正确规范。3.穿刺的部位、角度正确。4.术后处理正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述气道异物阻塞清除术的简单操作。

    正确答案: (一)诊断依据
    1.气道异物不完全性阻塞
    强烈的刺激性咳嗽,病人神志可保持清醒。咳嗽的间隙出现喘息。
    2.气道异物完全性阻塞
    病人不能说话、呼吸、咳嗽,并用拇指和食指抓压颈部。很快面色、口唇青紫,意识丧失。小儿不能哭出声。
    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手法
    (二)腹部冲击法
    1974年美国医生海曼发明的海氏手法(Heimlich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解除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海氏手法又叫做“腹部冲击法”。腹部冲击法的原理是在上腹部猛推,以抬高隔肌而使得空气由肺内压出,如此产生人工咳嗽,将阻塞气道的异物排出。为了清除气道内的异物,必要时多次重复这个推动的动作。
    1.病人立位或坐位时的腹部冲击法
    (1)适应范围:病人神志清醒。
    (2)操作步骤:
    ①救助者站在病人的背后,用双臂围抱病人的腰部。
    ②准备好一只手并握拳;③拳头的拇指一侧对着病人的上腹部,即剑突与脐之中点的位置;④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突然向上快速猛推,压入病人上腹部;⑤重复连续推击,直到异物从气道排出或病人意识丧失。
    ⑥注意:实施每一个新的猛推动作,应是不连贯的、顿击的动作,试图以此使异物排出来。
    2、病人卧位时的腹部冲击法
    (1)适应范围:病人神志已丧失。
    救助者因手臂短而围不住清醒病人的腰时可采用此法。
    (2)操作步骤:
    ①病人仰卧位,面朝上;
    ②救助者跨骑在病人的大腿部,一只手的掌根部置于病人的上腹部正中,另一只手直接放在前一只手上面;
    ③突然向前向下快速猛推,压入病人上腹部;
    ④救助者可利用自身的体重来完成猛推手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