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何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试述其发病机制。”相关问题
  • 第1题:

    生后3周出现黄疸,大便发白,肝脾大()

    • A、病理性黄疸
    • B、生理性黄疸
    • C、胆道闭锁
    • D、新生儿溶血症
    • E、新生儿败血症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进展()

    • A、生理性黄疸
    • B、病理性黄疸
    • C、母乳性黄疸
    • D、新生儿肝炎
    • E、新生儿溶血病

    正确答案:E

  • 第3题:

    生后3~4天出现黄疸,黄疸期间一般情况好()

    • A、病理性黄疸
    • B、生理性黄疸
    • C、胆道闭锁
    • D、新生儿溶血症
    • E、新生儿败血症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何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试述其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其发病机制为:
    ①新生儿肝细胞合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功能不成熟,以致肝脏不能充分酯化胆红素;
    ②在新生儿期,肝细胞合成Y蛋白相对不足,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载过程减慢;
    ③新生儿期都有一时性红细胞急速破坏,使肝细胞的胆红素负荷增加。

  • 第5题:

    何谓SSSS?试述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发病机理:该病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金葡菌产生表皮剥脱毒素,婴儿对该毒素排泄缓慢,血清中含量很高,造成表皮颗粒层广泛坏死,形成表皮松驰性大疱和大片表皮剥脱。
    (2)临床表现: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成人罕见。起病前皮肤、口腔粘膜或上呼吸道常有化脓性感染灶。发病急,皮疹从口周、眼迅速蔓延到全身,在弥漫性红斑基础上出现松驰性水疱及大片表皮松解,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面,外观烫伤样;手足皮损呈手套、袜套样剥脱。尼氏征阳性。口周放射状裂纹,无口腔粘膜损害,皮疹有明显触痛。病程轻者7-14天,严重者并发败血症、肺炎危及生命。愈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斑。
    可分为两型:
    1.顿挫型。初期为全身猩红热样红斑伴有皮肤触痛;无大疱和表皮松解脱落;部分病例尼氏征阳性。
    2.局限性。为大疱性脓疱疮,周围红晕,皮损集中于身体暴露部位或腔口周围;在大多数完整的脓疱内可培养出病原菌;本型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

  • 第6题:

    何谓紧急避孕?试述其避孕机制。


    正确答案:紧急避孕是指在无防护性生活后或避孕失败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妇女为防止非意愿性妊娠的发生而采用的避孕方法。其避孕机制是阻止或延迟排卵,干扰受精或阻止着床。

  • 第7题:

    单选题
    患儿,女,28天。足月顺产。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哭闹不安,呕吐腹胀,不思乳食,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其诊断是()
    A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B

    期生儿病理性黄疸,湿热熏蒸证

    C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寒湿阻滞证

    D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瘀积发黄证

    E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胎热内盛证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何谓SSSS?试述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发病机理:该病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金葡菌产生表皮剥脱毒素,婴儿对该毒素排泄缓慢,血清中含量很高,造成表皮颗粒层广泛坏死,形成表皮松驰性大疱和大片表皮剥脱。
    (2)临床表现: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成人罕见。起病前皮肤、口腔粘膜或上呼吸道常有化脓性感染灶。发病急,皮疹从口周、眼迅速蔓延到全身,在弥漫性红斑基础上出现松驰性水疱及大片表皮松解,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面,外观烫伤样;手足皮损呈手套、袜套样剥脱。尼氏征阳性。口周放射状裂纹,无口腔粘膜损害,皮疹有明显触痛。病程轻者7-14天,严重者并发败血症、肺炎危及生命。愈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斑。
    可分为两型:
    1.顿挫型。初期为全身猩红热样红斑伴有皮肤触痛;无大疱和表皮松解脱落;部分病例尼氏征阳性。
    2.局限性。为大疱性脓疱疮,周围红晕,皮损集中于身体暴露部位或腔口周围;在大多数完整的脓疱内可培养出病原菌;本型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何谓脑水肿?试述其分类与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脑容积增大,称为脑水肿。可分为三种类型:
    (1)血管源性脑水肿:是最常见的一类。见于脑的外伤、肿瘤、出血、梗死、脓肿,化脓性脑膜炎等。其发病机制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大量液体聚积在白质的细胞间隙。
    (2)细胞中毒性脑水肿:主要见于严重脑缺血缺氧及各种中毒性脑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细胞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钠水潴留,导致细胞内水肿。灰质、白质可同时受累。
    (3)间质性脑水肿:主要发生于阻塞性脑室积水时。当肿瘤、炎症或胶质增生堵塞了导水管或脑室孔道时,便可引起脑积水和相应脑室周围白质的间质性水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胎黄是指(  )。
    A

    新生儿黄疸

    B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C

    新生儿病理黄疸

    D

    胎儿黄疸证及生后黄疸

    E

    母婴同患的黄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黄疸生后2~3天出现,5~7天达高峰,2周内消退()

    • A、生理性黄疸
    • B、病理性黄疸
    • C、母乳性黄疸
    • D、新生儿肝炎
    • E、新生儿溶血病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何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及其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其发病机制:
    (1)新生儿肝细胞合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功能不成熟,以致肝脏不能充分酯化胆红素。
    (2)在新生儿期肝细胞合成Y蛋白相对不足,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一运载过程减慢。
    (3)新生儿期都有一时性红细胞急速破坏,使肝细胞的胆红素负荷增加。

  • 第13题:

    何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正确答案: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于生后2~3天出现,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才消退。新生儿出生后半个月仍呈现黄疸,如血清胆红素值不超过205、2μmol/L(12mg/dl),且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又无其他临床症状,仍属情况良好。

  • 第14题:

    何谓脑水肿?试述其分类与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脑容积增大,称为脑水肿。可分为3类:
    ①血管源性脑水肿,其发病机制是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导致大量液体聚积在白质;
    ②细胞性脑水肿,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细胞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细胞内水钠潴留而导致细胞内水肺;
    ③间质性脑水肿,主要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积水和相应脑室周围白质的间质性水肿。

  • 第15题:

    试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正确答案:(1)黄疸出现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足月儿胆红素>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3)黄疸进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每日增加>85μmol/L(5mg/dl)。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在第2周末或早产儿在第3~4周末肉眼观察仍有黄疸,或黄疸退而复现,符合上述任何一项者,属病理性黄疸。

  • 第16题:

    胎黄是指()

    • A、新生儿黄疸
    • B、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 C、新生儿病理黄疸
    • D、胎儿黄疸证及生后黄疸
    • E、母婴同患的黄疸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问答题
    何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正确答案: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于生后2~3天出现,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才消退。新生儿出生后半个月仍呈现黄疸,如血清胆红素值不超过205、2μmol/L(12mg/dl),且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又无其他临床症状,仍属情况良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黄疸出现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足月儿胆红素>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3)黄疸进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每日增加>85μmol/L(5mg/dl)。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在第2周末或早产儿在第3~4周末肉眼观察仍有黄疸,或黄疸退而复现,符合上述任何一项者,属病理性黄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黄疸生后2~3天出现,5~7天达高峰,2周内消退()
    A

    生理性黄疸

    B

    病理性黄疸

    C

    母乳性黄疸

    D

    新生儿肝炎

    E

    新生儿溶血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出现,5~7天达高峰,2周内消退。新生儿溶血病黄疸出现早而且进展迅速。母乳性黄疸可于生后3~8天出现,并可持续1~3个月,婴儿一般情况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 第20题:

    问答题
    何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及其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其发病机制:
    (1)新生儿肝细胞合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功能不成熟,以致肝脏不能充分酯化胆红素。
    (2)在新生儿期肝细胞合成Y蛋白相对不足,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一运载过程减慢。
    (3)新生儿期都有一时性红细胞急速破坏,使肝细胞的胆红素负荷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