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核爆炸外观景象是什么?主要观测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核爆炸外观景象是什么?主要观测什么?


    正确答案: 闪光、火球、尘柱、蘑菇云。并在一定范围内能听到巨大的响声。主要观测火球和烟云尘柱。

  • 第2题:

    核爆炸时,产生系列特异的外观景象,其顺序是什么()

    • A、闪光、火球、尘柱、蘑茹状烟云
    • B、火球、闪光、尘柱、蘑茹状烟云
    • C、闪光、火球、蘑茹状烟云、尘柱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在远距离看核爆炸,其外观景象如何?在地面爆炸与在空中爆炸火球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依次看到闪光、火球,再听到巨响,看到有不断升起的蘑蛞状烟云,最后烟云随风飘散。核武器地面爆炸时,火球呈半圆形;核武器空中爆炸时,火球为圆形。

  • 第4题:

    核爆炸的外观景象一般是依次了出现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并在一定范围内听到巨大的响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枚乘是什么人?他曾写过什么著作,描绘了什么自然景象?


    正确答案:枚乘是汉代的辞赋家、文学家;他曾写过《七发》;描绘了广陵潮的自然景象。

  • 第6题:

    什么是观测误差?什么是观测条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观测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正确答案:观测误差:某量的各观测值之间,或各观测值与其理论上的应有值(或最或然值)之间的不符值,统称为观测误差。
    观测条件:观测者的视觉鉴别能力和技术水平;仪器、工具的精密程度;观测时外界条件的好坏:通常,我们把这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1.人的原因2.仪器的原因3.外界环境的影响
    由于仪器、观测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第7题:

    人工观测方式观测程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一般应在正点前30分钟左右巡视观测场和仪器设备,尤其注意湿球温度表球部的湿润状况,做好湿球溶冰等准备工作;
    ⑵45-60分观测云、能见度、空气温度和湿度、降水、风向和风速、气压、地温、雪深等发报项目,连续观测天气现象;
    ⑶雪压、冻土、蒸发、地面状态等项目的观测可在40分至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
    ⑷日照在日落后换纸,换其他自记纸的时间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自定;
    ⑸电线积冰观测时间不固定,以能测得一次过程的最大值为原则;
    ⑹观测程序的具体安排,台站可根据观测项目的多少和观测时的天气状况确定,但气压观测时间应尽量接近正点,全站的观测程序必须统一,并且尽量少变动。

  • 第8题:

    问答题
    拟订观测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GPS网的规模大小;点位精度要求;GPS卫星星座几何图形强度;参加作业的接收机数量;交通、通信及后勤保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核爆炸外观景象是什么?主要观测什么?

    正确答案: 闪光、火球、尘柱、蘑菇云。并在一定范围内能听到巨大的响声。主要观测火球和烟云尘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在海洋观测技术中,声学技术和光学技术是主要的观测手段。光学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海洋观测技术中,声学技术和光学技术是主要的观测手段。光学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脱离海面进行遥感观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泾渭分明”指的是什么景象?

    正确答案: 泾水混,渭水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发现核爆炸闪光后,暴露人员防护动作的要领是什么?


    正确答案:立即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叉垫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两肘前伸,双腿伸直并拢,闭眼、闭口,停止呼吸15—20秒。

  • 第14题:

    简述核爆炸的外观景象。


    正确答案: 核爆炸方式不同,其外观景象也不尽相同。
    空中爆炸依次会出现闪光、火球、蘑菇状烟云,在一定范围内还能听到巨响。
    地面爆炸景象:地面(水面)爆炸景象与空中爆炸基本相似,不同的是:火球与地面(水面)接触,近似半球形,烟云颜色深暗,尘柱粗大,烟云与尘柱几乎从形成时就连结在一起。触地爆炸还会形成很大很深的弹坑。
    地下爆炸外观景象:地下爆炸时,通常看不见闪光和火球,但产生强烈的地震波。火球的调温高压气体突破地面时,把大量泥土、石块抛向四方,形成比地面爆炸时更深更大的弹坑,并同时听到巨大的响声。
    水下爆炸外观景象:水下爆炸时,在近距离上能到一个明亮的发光区,火球在水中形成高温高压的气泡向外猛烈膨胀并迅速上升,把大量水掀起形成空心水柱,并在顶端喷出烟云,形成菜花状云团。

  • 第15题:

    核武器的爆炸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他们从外观景象看各有特点,但他们也有共同的特点。请问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依次出现闪光、火球、尘柱、磨菇状烟云。

  • 第16题:

    在海洋观测技术中,声学技术和光学技术是主要的观测手段。光学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海洋观测技术中,声学技术和光学技术是主要的观测手段。光学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脱离海面进行遥感观测。

  • 第17题:

    “泾渭分明”指的是什么景象?


    正确答案: 泾水混,渭水清。

  • 第18题:

    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的主要观测、发报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地面观测按照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有关要求进行观测,观测项目暂按台站现任务不变,但定时人工观测时次统一调整为02、05、08、11、14、17、20、23时8次,并承担编发天气报和气象旬、月报任务。

  • 第19题:

    问答题
    变形观测的任务是什么?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对基础而言,其主要的观测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所设置的观测点(或建筑物某部位)进行重复观测,以求其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变化量。
    2、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对基础而言,其主要的观测内容是算得绝对沉降量,平均沉降量,相对弯曲,相对倾斜,平均沉降速度及沉降分布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发现核爆炸闪光后,暴露人员防护动作的要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立即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叉垫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两肘前伸,双腿伸直并拢,闭眼、闭口,停止呼吸15—20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核爆炸的外观景象一般是依次了出现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并在一定范围内听到巨大的响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核武器的爆炸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他们从外观景象看各有特点,但他们也有共同的特点。请问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依次出现闪光、火球、尘柱、磨菇状烟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的主要观测、发报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地面观测按照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有关要求进行观测,观测项目暂按台站现任务不变,但定时人工观测时次统一调整为02、05、08、11、14、17、20、23时8次,并承担编发天气报和气象旬、月报任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在远距离看核爆炸,其外观景象如何?在地面爆炸与在空中爆炸火球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依次看到闪光、火球,再听到巨响,看到有不断升起的蘑蛞状烟云,最后烟云随风飘散。核武器地面爆炸时,火球呈半圆形;核武器空中爆炸时,火球为圆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