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组合应是()。A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B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C 荷载效应频遇组合D 荷载效应永久组合

题目
单选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组合应是()。
A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B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C

荷载效应频遇组合

D

荷载效应永久组合


相似考题
更多“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组合应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B.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取1.0

    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但不计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1.确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最接近于(  )m。

    A. 3.70
    B. 3.90
    C. 4.12
    D. 5.2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规定,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m~30m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也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zn=b(2.5-0.4lnb)=1.6×(2.5-0.4ln1.6)=3.70m;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zn可取至基岩表面;当存在较厚的坚硬黏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压缩模量大于50MPa,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其压缩模量大于80MPa时,zn可取至该层土表面。故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为3.70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3题:

    计算地基沉降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按()不计入(),采用标准值

    • A、短期效应组合、风荷与地震荷载
    • B、长期效应组合、风荷与地震荷载
    • C、长期效应组合、雪荷载
    • D、基本组合、风荷载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当计算建筑物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上的作用组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

    • A、基本组合
    • B、标准组合
    • C、准永久组合
    • D、频遇组合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荷载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个是错误的?()

    • A、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
    • B、计算地基稳定性时的荷载组合与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但所用的分项系数不同
    • C、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验算桩身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不同
    • D、计算滑坡推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与计算支挡结构内力时所用的荷载组合一样,且分项系数也一样

    正确答案:D

  • 第6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组合应是()。

    • A、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 B、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 C、荷载效应频遇组合
    • D、荷载效应永久组合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单选题
    在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时,关于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的下述内容,其中何项不正确?(  )
    A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抗力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C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限值应为相关规范规定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D

    计算基础内力,确定其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及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AB两项,根据第3.0.5条第1款规定,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D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规定,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

  • 第9题:

    判断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计算建筑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下列哪个选项采用?(  )[2011年真题]
    A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C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 第11题:

    单选题
    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的规定中,下列()说法不正确。()
    A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其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永久组合,抗力应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C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性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D

    基础设计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时,应按荷载组合的()。
    A

    标准组合

    B

    准永久组合

    C

    基本组合

    D

    频遇组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2.确定用于地基变形计算的基底中心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kPa。

    A. 156.25
    B. 158.25
    C. 176.35
    D. 196.2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第1款规定,当轴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k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Gk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A为基础底面面积。则基底附加压力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4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荷载的规定,进行下列计算或验算时,哪些选项所采用的荷载组合类型相同?(  )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
    B、计算地基变形
    C、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
    D、计算滑坡推力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②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③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④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标准组合。

  • 第15题:

    在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时,关于所采用的作用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的下述内容,不正确的是()。

    •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B、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抗力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 C、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限值应为相关规范规定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 D、计算基础内力,确定其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组合及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计算建筑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下列哪个选项采用?()

    •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 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合地震作用
    • 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时,应按荷载组合的()。

    • A、标准组合
    • B、准永久组合
    • C、基本组合
    • D、频遇组合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按正常使用;准永久组合

  • 第19题:

    单选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组合应是()。
    A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B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C

    荷载效应频遇组合

    D

    荷载效应永久组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 按正常使用,准永久组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计算建筑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下列哪个选项采用?()
    A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C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合地震作用

    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计算地基沉降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按()不计入(),采用标准值
    A

    短期效应组合、风荷与地震荷载

    B

    长期效应组合、风荷与地震荷载

    C

    长期效应组合、雪荷载

    D

    基本组合、风荷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计算时,下述满足变形条件的表达式为()。注:P为上部结构传至地基的荷载标准组合值;f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φ为地基土的强度参数;γ为地基土的天然重度;b、d为基础的宽度和埋深;S为变形计算值;C为容许变形值。()
    A

    Pf=1-φ(β)

    B

    PS=1-Pf

    C

    P≤f(c、Φ、y、b、D.

    D

    S≤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当计算建筑物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上的作用组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
    A

    基本组合

    B

    标准组合

    C

    准永久组合

    D

    频遇组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