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简述春秋末期郑国的立法活动。”相关问题
  • 第1题:

    传统上认为《大学》的成书年代在()

    • A、战国初期
    • B、战国末期
    • C、春秋初期
    • D、春秋末期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春秋时期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有郑国()、晋国()和邓析的竹刑。


    正确答案:刑书;刑鼎

  • 第3题:

    被孔子赞为“古之遗爱”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郑国()。


    正确答案:子产

  • 第4题:

    春秋时期郑国邓析作“()”,郑国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正确答案:竹刑

  • 第5题:

    竹刑的作者是春秋郑国的()。

    • A、邓析
    • B、叔向
    • C、商鞅
    • D、子产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西方法学思想对清末立法活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清末的《钦定宪法大纲》效仿德日采取君主立宪制。
    ②人道主义精神:清末立法修律中,废除了一些残酷刑罚手段,如凌迟、枭首等;对于青少年犯罪采用教育和惩治相结合的手段等。
    ③罪刑法定理念:清末修律中,删除了自秦以来的比附原则,体现了西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
    ④自由刑的理念:仿效西方的刑法体系,并首次使用“缓刑”、“假释”等制度,体现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的理念。
    ⑤《大清民律草案》引进了西方平等、公平的民法理念,促进中国民事思想的转变。
    ⑥西方权力分立,保护私权等重要思想也对清末立法活动产生了重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春秋末期,什么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春秋末期,反对郑国子产“铸刑书”的是()
    A

    孔子

    B

    叔向

    C

    商鞅

    D

    赵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春秋末期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有()
    A

    齐国

    B

    楚国

    C

    晋国

    D

    鲁国

    E

    郑国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的立法活动。[2001年真题]

    正确答案:
    宋代的立法活动主要包括:
    (1)《宋刑统》的制定
    太祖建隆初年,令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等主持修律。至建隆4年(公元963年),《宋刑统》经太祖批准“模印颁行”,成为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2)编敕
    宋代自太祖制定四卷本《建隆新编敕》后,凡新帝继位或每次改元都有编敕。两宋编敕分不同层次,仁宗时律敕并行,其后敕的地位日重。
    (3)编例
    宋代很重视编纂条例(指挥)和断例工作,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神宗变法期间,首颁《熙宁法寺断例》,南宋时期高宗颁布《绍兴刑名断例》,北宋哲宗首颁“权宜指挥”,至南宋中期,“指挥”已达数万件之多,其法律地位也日趋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春秋末期晋国的六卿是哪六家?

    正确答案: 赵、魏、韩、范、中行、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春秋时期,郑国的立法活动有()
    A

    作“被庐之法”

    B

    制定范武子之法

    C

    铸刑书于鼎

    D

    作《茆门法》

    E

    驷颛杀邓析而用《竹刑》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春秋末期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有()

    • A、齐国
    • B、楚国
    • C、晋国
    • D、鲁国
    • E、郑国

    正确答案:C,E

  • 第14题:

    春秋时期,郑国的立法活动有()

    • A、作“被庐之法”
    • B、制定范武子之法
    • C、铸刑书于鼎
    • D、作《茆门法》
    • E、驷颛杀邓析而用《竹刑》

    正确答案:C,E

  • 第15题:

    简述春秋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 1.事断于法,强调法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主张将法公之于众,作为规范臣民言行的标准;
    2.重刑轻罪,即对轻罪亦适用重刑处罚;
    3.刑无等级,即在法律适用上,反对宗法制时代的‚礼有差等,而主张‚刑无等级
    4.法布于众,即向全社会公布国家的法律,让全体臣民清楚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 第16题: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正确答案:刑书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春秋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 1.事断于法,强调法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主张将法公之于众,作为规范臣民言行的标准;
    2.重刑轻罪,即对轻罪亦适用重刑处罚;
    3.刑无等级,即在法律适用上,反对宗法制时代的‚礼有差等,而主张‚刑无等级
    4.法布于众,即向全社会公布国家的法律,让全体臣民清楚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填空题
    春秋时期郑国邓析作“()”,郑国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正确答案: 竹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原始社会末期教育活动的新特征。

    正确答案: 第一,教育目的更加明确。即将青少年一代培养成合格的氏族成员。
    第二,教育内容更加丰富。除了必须学习生产劳动技能,还要学习氏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第三,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口头传授的方式越来越多,如通过谚语、歌谣、故事等方式进行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元代主要立法活动。[2002年真题]

    正确答案:
    元代的主要立法活动有:
    (1)《至元新格》的制定
    元世祖至元28年(公元1291年),令右丞相何荣祖等“以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辑为一书,名曰《至元新格》,令刻版颁行,使百司遵守”,成为元代立国后第一部成文法的汇编。
    (2)《风宪宏纲》与《元典章》
    元仁宗时,“以格例条画有关于风纪者,类集成书”,称之为《风宪宏纲》。英宗时,元代地方政府还编集元初至英宗时期的法律,称之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这部元代法律汇编,共有60卷10类373目,成为研究元代法制的珍贵资料。
    (3)《大元通制》的制定
    至治3年(公元1323年),英宗以《风宪宏纲》为基础,制定了元代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大元通制》。这部法典共2539条,分制诏、条格、断例、别类四部分;有名例、卫禁、职制、祭令、学规、军律、户婚、食货、大恶、奸非、盗贼、诈伪、诉讼、斗殴、杀伤、禁令、杂犯、捕亡、恤刑、平反等20篇。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代法制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传统上认为《大学》的成书年代在()
    A

    战国初期

    B

    战国末期

    C

    春秋初期

    D

    春秋末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的立法活动。

    正确答案: (1)北宋建隆四年颁行《宋刑统》,分 12 篇 213 门,内容多承唐律,是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刷的法典,终宋行用。
    (2)编敕。两宋编敕分不同层次,仁宋时律敕并行,其后敕的地位日重。
    (3)南宋孝宋后,将敕、令、格、式分编一体,称《条法事类》。
    (4)编例。分条例与断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元代主要立法活动。

    正确答案: 《至元新格》。元代第一部成文法汇编。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以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辑为一书”,刻版颁行;《风宪宏纲》。仁宗时将“有关风纪者,类集成书”;《元典章》。英宗时地方官府编集的法规,分60卷10类;《大元通制》。英宗时完成的一部较完备的法典,分为四部分20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