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海洋权益的主体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海洋权益的主体是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海洋权益的主体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理解国家海洋权益要注意哪些要点?


    参考答案:

    国家海洋权益概念的三个要点:第一,海洋权益的行为主体是国家;第二,海洋权益不同于大陆领土权益;第三,海洋权益取得的根据主要有几个方面。


  • 第2题:

    我国处理海洋权益争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将与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通过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的界限。
    2.”面对南海和其他海域的问题,我国政府主张“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3.“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具体含义
    第一,主权属我,毋庸置疑。关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提,那就是中国对领土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第二,尊重现实,搁置争议。在不具备彻底解决争议的条件下,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而把争议搁置起来,但搁置起来,绝不等于放弃主权。
    第三,互利合作,共同开发。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先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秉着利益共享、互利合作的原则,进行共同开发。
    第四,放眼未来,和平解决。共同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发展、友好往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为最终用和平的方式合理解决主权的归属创造条件。


  • 第3题:

    简述国家海洋权益的内容。


    正确答案:国家在其管辖海域的权利和利益,在公海上的权利和利益,在其他国家管辖海域的权利和利益,以及其他一切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海洋权益。

  • 第4题:

    海洋权益的主体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国家。

  • 第5题:

    为什么说我国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保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根据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我国政府的主张,我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四海一洋”所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现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均受到某些国家的觊觎,比如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日本人称其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相对位置:闽之正东,台之东北。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

  • 第6题:

    海军是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的任务。

    • A、联合作战
    • B、领海主权
    • C、维护海洋权益
    • D、护航行动

    正确答案:B,C

  • 第7题: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要()。

    • A、壮大海洋经济
    • B、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
    • C、维护海洋权益
    • D、建设主体功能区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多选题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要()。
    A

    壮大海洋经济

    B

    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

    C

    维护海洋权益

    D

    建设主体功能区


    正确答案: D,B
    解析: “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四十一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故本题答案为ABC。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国家海洋权益的内容。

    正确答案: 国家在其管辖海域的权利和利益,在公海上的权利和利益,在其他国家管辖海域的权利和利益,以及其他一切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海洋权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海洋权益的主张与维护。

    正确答案: 权益主张:国内立法,声明(声明是国家、政府、政党、团体及其领导人、发言人针对某一国际性问题或事件,向国内外公开表明立场、观点、态度、主张的文书。单方面声明/联合声明国家领导人声明、国务院/中央政府声明、外交部声明、新闻单位授权声明、发言人声明。)国际会议/谈判,行动(权益主张的行动包括:占有、行使权利,对权益内容的管理、执法(国内法),以及其他对权益主张有实际意义的行为。例如:领土主张:居住、驻军、建设建筑物,间断性进入/登临,勘测、绘制行政图等。)外交事件处理、外交活动中体现 权益维护:国内立法,声明,国际会议/谈判,抗议,交涉,制裁,和平方式的行动,武力行动/战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海洋权益?

    正确答案: 海洋权益是指各法律关系主体关于海洋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即不同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海洋科研、开发、管理、使用和保护等各种活动中所拥有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理解国家海洋权益要注意哪些要点?

    正确答案: 国家海洋权益概念的三个要点:第一,海洋权益的行为主体是国家;第二,海洋权益不同于大陆领土权益;第三,海洋权益取得的根据主要有几个方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不同的海洋区域,国家拥有哪些不同的海洋权益?


    参考答案:

    内水经济权益、领海经济权益、毗邻区经济权益、专属经济区经济权益、大陆架经济权益、公海和国际海底经济权益。


  • 第14题:

    违犯党纪的主体有哪些?

    违反党纪的主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违犯党纪的主体必须是党员、党的组织

  • 第15题:

    简述海洋权益的主张与维护。


    正确答案:权益主张:国内立法,声明(声明是国家、政府、政党、团体及其领导人、发言人针对某一国际性问题或事件,向国内外公开表明立场、观点、态度、主张的文书。单方面声明/联合声明国家领导人声明、国务院/中央政府声明、外交部声明、新闻单位授权声明、发言人声明。)国际会议/谈判,行动(权益主张的行动包括:占有、行使权利,对权益内容的管理、执法(国内法),以及其他对权益主张有实际意义的行为。例如:领土主张:居住、驻军、建设建筑物,间断性进入/登临,勘测、绘制行政图等。)外交事件处理、外交活动中体现 权益维护:国内立法,声明,国际会议/谈判,抗议,交涉,制裁,和平方式的行动,武力行动/战争。

  • 第16题:

    市政的主体是什么?市政的目的是什么?市政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市政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主体。
    (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
    (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4)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 第17题:

    什么是海洋权益?


    正确答案:法律关系主体在海洋方面的权利和利益。

  • 第18题:

    偷税罪犯罪主体是什么?()

    • A、特殊主体
    • B、一般主体
    • C、简单主体
    • D、复杂主体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问答题
    我国处理海洋权益争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将与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通过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的界限。
    2.”面对南海和其他海域的问题,我国政府主张“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3.“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具体含义
    第一,主权属我,毋庸置疑。关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前提,那就是中国对领土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第二,尊重现实,搁置争议。在不具备彻底解决争议的条件下,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而把争议搁置起来,但搁置起来,绝不等于放弃主权。
    第三,互利合作,共同开发。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先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秉着利益共享、互利合作的原则,进行共同开发。
    第四,放眼未来,和平解决。共同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发展、友好往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为最终用和平的方式合理解决主权的归属创造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我国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保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根据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我国政府的主张,我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四海一洋”所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现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均受到某些国家的觊觎,比如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日本人称其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相对位置:闽之正东,台之东北。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正确答案: 第一,在观念上,要提高全民族的海洋国土意识;第二,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第三,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第四,坚持不懈地开展维护海洋权益的外交斗争;第五,在有争议地区采取有节制的实际行动,获取我国的海洋权益;第六,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在不同的海洋区域,国家拥有哪些不同的海洋权益?

    正确答案: 内水经济权益、领海经济权益、毗邻区经济权益、专属经济区经济权益、大陆架经济权益、公海和国际海底经济权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中国海洋权益的影响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96年7月7日,《公约》开始对中国生效。公约生效加快了中国海洋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公约》的实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在批准《公约》的同一天,颁布了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领海的范围;在批准《公约》之后,于1998年颁布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至此,中国有了覆盖所有管辖海域的基本法律,使公约赋予沿海国对其管辖海域的各项基本权利在国内法律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为更加适应《公约》的有关要求,中国还对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进行了重大修改。2001年颁布了《海域使用管理法》,以期更加有效地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海洋权益的主体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国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