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前牙3/4冠切沟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切沟位于切斜面舌1/3处B 沟的唇壁高度与舌壁的高度相等C 沟酌顶角为90°D 切沟与两邻面的邻沟相连E 切沟的作用是阻挡修复体舌向脱位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前牙3/4冠切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切沟位于切斜面舌1/3处

B

沟的唇壁高度与舌壁的高度相等

C

沟酌顶角为90°

D

切沟与两邻面的邻沟相连

E

切沟的作用是阻挡修复体舌向脱位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下列关于前牙3/4冠切沟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切沟位于切斜面舌1/3处B 沟的唇壁高度与舌壁的高度相等C 沟酌顶角为90°D 切沟与两邻面的邻沟相连E 切沟的作用是阻挡修复体舌向脱位”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前牙3/4冠切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位于切斜面舌1/3处
    B.连接两邻沟
    C.可增加3/4冠固位作用
    D.唇侧壁高度是舌侧壁的2倍
    E.最主要的抵抗向脱位的结构

    答案:E
    解析:
    各牙体预备面的目的:(1)邻面预备:是为3/4冠预备出足够的邻面间隙,消除覆盖区的倒凹,保证冠顺利就位。(2)切缘预备:是为了使3/4冠切端部分能保护切缘,使修复体有一定的厚度,而又尽可能少暴露或不暴露金属,使修复体在前伸时无干扰。(3)舌面预备:正中及前伸位,确保0.5mm以上的间隔。(4)邻沟预备:邻沟的主要作用是阻止3/4冠舌向脱位,为使邻沟具有一定的长度。(5)切沟预备:要求存切斜面内做一条切沟,以加强阻挡舌向脱位作用,并与两邻沟成三面环抱,增强固位作用。

  • 第2题:

    下列关于前牙3/4冠切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切沟位于切斜面舌1/3处
    • B、沟的唇壁高度与舌壁的高度相等
    • C、沟酌顶角为90°
    • D、切沟与两邻面的邻沟相连
    • E、切沟的作用是阻挡修复体舌向脱位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前牙3/4冠切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切沟位于切斜面舌1/3处

    B

    沟的唇壁高度与舌壁的高度相等

    C

    沟酌顶角为90°

    D

    切沟与两邻面的邻沟相连

    E

    切沟的作用是阻挡修复体舌向脱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前牙3/4冠牙体预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临床牙冠长,倒凹大者,邻面冠边缘应止于龈缘

    B

    上前牙切斜面由舌侧斜向唇侧

    C

    在切端斜面舌1/3处,做一顶角90°的沟

    D

    舌轴壁的侧凹不必消除,可以舌隆突为界分两段预备

    E

    邻沟与邻面的线角清晰,有棱角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5题:

    关于前牙3/4冠切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位于切斜面舌1/3处
    • B、连接两邻沟
    • C、可增加3/4冠固位作用
    • D、唇侧壁高度是舌侧壁的2倍
    • E、最主要的抵抗(牙合)向脱位的结构

    正确答案:E

  • 第6题:

    单选题
    关于前牙3/4冠切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位于切斜面舌1/3处

    B

    连接两邻沟

    C

    可增加3/4冠固位作用

    D

    唇侧壁高度是舌侧壁的2倍

    E

    最主要的抵抗(牙合)向脱位的结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各牙体预备面的目的 1)邻面预备:是为3/4冠预备出足够的邻面间隙,消除覆盖区的倒凹,保证冠顺利就位。 2)切缘预备:是为了使3/4冠切端部分能保护切缘,使修复体有一定的厚度,而又尽可能少暴露或不暴露金属,使修复体在前伸(牙合)时无干扰。 3)舌面预备:正中及前伸(牙合)位,确保0.5mm以上的间隔。 4)邻沟预备:邻沟的主要作用是阻止3/4冠舌向脱位,为使邻沟具有一定的长度。 5)切沟预备:要求存切斜面内做一条切沟,以加强阻挡舌向脱位作用,并与两邻沟成三面环抱,增强固位作用。

  •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前牙3/4冠切沟,正确的制备方法是
    A

    位于牙本质内,切斜面的唇1/3处

    B

    位于牙釉质内,切斜面的舌1/3处

    C

    切沟的顶角应大于90°

    D

    切沟的舌侧壁高度是唇侧壁的2倍

    E

    切沟的舌侧壁高度是唇侧壁的1/2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