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假设某一中学每班的学生数为50名,则教室面积应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建康中学学生的总人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班有36人,校长秘书茌统计人数时,不小心把三位数的百位数和十位数对调了,结果他提供的学生总人数比实际总人数少180人。问:学生的总人数最多有多少人?( )

    A.972

    B.976

    C.869

    D.648


    正确答案:A

  • 第2题:

    2016年年底。某中学学生年龄的算术平均数为15岁,标准差为3岁,则该校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为()。

    A.20%
    B.30%
    C.10%
    D.40%

    答案:A
    解析:
    离散系数通常是就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离散系数=标准差÷算数平均数×100%,故该校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为3÷15×100%=20%。

  • 第3题:

    假设60名学生的总平均数为75分.其中40名女生的平均数为79分,则剩下的20名男生的平均数为(  )

    A.67
    B.71
    C.75
    D.77

    答案:A
    解析:
    计算剩下20名男生的平均数,首先需要计算60名学生的总分数即4500,然后减去40名女生的总得分3160。则剩下的20名男生的总得分为1340,那么20名男生的平均分,为1340/20=67。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 第4题:

    中学教室水平视角的含义,下列何者为正确?(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5.2.2第7条,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 第5题:

    下列不属于学习的是()。

    • A、学生适应新的学校环境
    • B、军训过程中学生对军训紧张度的适应
    • C、进入教室后对教室中气味的适应
    • D、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关于中小学生教室人均面积的要求正确的是()。

    • A、小学不低于1.10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5平方米
    • B、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
    • C、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20平方米
    • D、小学不低于1.2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5平方米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中学校普通教室面积的大小,一般由学校决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问答题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正确答案:
    (1)在生活中建立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培养能获得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这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2)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3)在比较中培养学生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4)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学生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5)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数感
    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这个过程也可以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强化。
    (6)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数感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把学生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对最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方面作细致的观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从事数学活动,通过让学生“触摸”数学,获得亲身感受,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增强学生的数感,为将来数学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7)在实践体验中深化数感
    学习是为了应用,对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数学教学中过多简单重复训练的状况,应该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体验,把计算和理解数的意义结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感悟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中学教室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及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大于等于()度。
    A

    10

    B

    15

    C

    20

    D

    3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学校卫生标准规定,中小学生教学用房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的要求是多少平方米()
    A

    中学1.12;小学1.10

    B

    中学1.15;小学1.12

    C

    中学1.20;小学1.15

    D

    中学1.25;小学1.20

    E

    中学1.35;小学1.25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2016年年底,某中学学生年龄的算术平均数为15岁,标准差为3岁,则该校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为(  )。
    A

    20%

    B

    30%

    C

    10%

    D

    40%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中学校普通教室面积的大小,一般由学校决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间教室可坐多个学生,则实体教室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 )。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正确答案:B
    两个实体集间的联系可以有下面几种:一对一的联系、一对多或多对一的联系和多对多的联系。由于一间教室可以坐多个学生,所以它们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

  • 第14题:

    教室里有50人在开会,其中学生35人,家长12人,老师3人,若校长站在门外听到有人发言,那么发言人是老师或学生的概率为(  )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参加奥数培训班的学生通常比不参加奥数培训班的学生更容易考上重点中学。 因此,参加奥数培训班有助于学生考上重点中学。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构成对上述结论质疑的一项是:

    A.奥数培训班每年都有少数学生因身体原因进不了重点中学
    B.参加奥数培训班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
    C.奥数培训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的训练
    D.只有保证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奥数培训班

    答案:D
    解析:
    题干由“参加奥数培训班的学生通常比不参加奥数培训班的学生更容易考上重点中学”推出“参加奥数培训班有助于学生考上重点中学”。 A 项并不能质疑题干结论;B、C 两项对题干有一定的加 强作用;D 项说明保证能考上重点高中是有资格参加奥数培训班的必要条件,题干论证是因果倒置,质疑了题 干结论。 故答案选 D。

  • 第16题: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计算公式是( )。


    A.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该年级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100%

    B.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数/该年级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100%

    C.(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职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该年级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100%

    D.普通中学初中毕业生数/ 该年级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100%

    答案:D
    解析: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指初中毕业班学生数占该年级入小学一年级时学生数的百分比。

  • 第17题:

    欲使穿过均匀磁场B中某一面积S的磁通为零,则B与S的夹角应为()。

    • A、0°
    • B、30°
    • C、60°
    • D、90°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是(),信息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是()。

    • A、学生走出教室;教室通向学生
    • B、学生走进教室;教室通向学生
    • C、教室通向学生;学生走出教室
    • D、教室通向学生;学生走进教室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假设某一中学每班的学生数为50名,则教室面积应为(  )。
    A

    40m2以下

    B

    40~50m2

    C

    50~60m2

    D

    60~70m2

    E

    70m2以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学者对某中学2341名学生进行寄生虫病普查,结果在325名学生粪便中发现蛔虫卵,则()
    A

    该中学学生蛔虫病发病率为13.88%

    B

    该中学学生蛔虫病检出率为13.88%

    C

    该中学学生蛔虫病期间患病率为13.88%

    D

    该中学学生蛔虫病罹患率为13.88%

    E

    该中学学生蛔虫感染率为13.88%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普通教室的大小,应根据容纳的学生人数决定。目前国家规定的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小学每班()人,中学每班()人设计教室。

    正确答案: 45,5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是(),信息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是()。
    A

    学生走出教室;教室通向学生

    B

    学生走进教室;教室通向学生

    C

    教室通向学生;学生走出教室

    D

    教室通向学生;学生走进教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如果小学平均每班45名学生计算,普通教室的面积应为()平方米;中学以50名学生计算,普通教室的面积为()平方米。

    正确答案: 47,54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