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B 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C 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D 买卖有效

题目
单选题
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B

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C

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D

买卖有效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B 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C 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D 买卖有效”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B.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C.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D.买卖有效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关于可撤销的合同,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给乙发微信称:“我将我的苹果手机以500 元卖给你”(甲误将5000 打成了500)。乙不知甲打错了,立即回复到:“按这价格,我要了。”甲可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该买卖合同
    B.明星甲标价500 万出卖自己的别墅,某微博博主找到甲要求以400 万价格购买该别墅,甲不愿,乙对甲说:“你如果不以400 万卖给我,我就把你出轨的证据放到微博上,让你名声扫地!”,甲信以为真,以400 万卖给乙。乙实际并没有甲出轨的证据。甲可以乙欺诈为由撤销该买卖合同
    C.甲家中有一传家宝绿如意,市值500 万,乙从别处得知此事,遂向甲表示愿意以600万的价格购买,甲拒绝,乙称:“如果不将绿如意卖给我,就砸烂你家的房子。”甲无奈,只好以600 万卖给乙,甲可以乙胁迫为由撤销该买卖合同
    D.甲因家中变故急需钱,乙称愿意以10 万购买甲的车以解甲燃眉之急(甲的车市价50万),甲因情况危急,只好答应。甲可以显失公平为由撤销该买卖合同

    答案:A,C,D
    解析:
    ①A 选项中甲属于对合同内容发生重大误解,误写,所以可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合同,A 正确,当选;②B 选项中甲的行为不属于以欺诈的故意使乙限于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作出错误表示的情况,甲只是想要一陷入恐惧并因为恐惧作出意思表示,所以属于胁迫,B 选项错误,不单选;③C 选项中甲向乙预告实施危害,使乙陷入恐惧并因为恐惧作出意思表示,且甲的威胁不具有正当性,所以属于胁迫,甲可以胁迫为由撤销合同,所以C选项正确,当选;④D 选项中乙利用甲的困境与甲订立了违反公平原则的合同,属于显失公平,可以撤销,所以D 选项正确,当选。

  • 第3题:

    甲乙都是完全行为能力人,甲因受到乙胁迫将所拥有的手机以极低价格卖了乙,为此双方签署了买卖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明确签署了合同,甲不能再主张要求乙返还手机
    B.甲可以在两年时间内要求乙返还
    C.甲有权请求确认行为无效,但该请求确认权利属于支配权
    D.甲乙间签署的买卖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甲可在行为发生后1年内行使撤销权

    答案:D
    解析:
    甲受胁迫将手机卖给乙,该买卖属于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根据通说,甲因此获得的撤销权属于形成权。因此ABC错误,D正确。

  • 第4题:

    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5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B.买卖效力待定,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C.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D.买卖有效

    答案:D
    解析:
    在拍卖会上购买商品是价高者得,购买价格与商品的实际价值不相符是比较正常的事。因此,不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选项A错误。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选项BC错误。

  • 第5题:

    甲有一幅祖传古画(可买卖),与乙签订一份古画买卖合同,以5万元的价格将该画卖给乙。甲与乙签订合同后,被丙得知此事,丙便对甲说,愿以6万元的价格购买此画,甲便将该画卖给了丙。待乙知道此事后,此画已在丙处。为此甲、乙、丙之间引发纠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有权要求甲撤销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并要求甲将该画交付给自己
    • B、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但无权要求甲履行合同之义务
    • C、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有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 D、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因履行不能,甲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B,C

  • 第6题:

    甲十六岁,以个人积蓄11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某篮球运动员用过的篮球,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篮球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非常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 B、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 C、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 D、买卖有效

    正确答案:D

  • 第7题:

    2010年3月1日甲将自己的三间平房以10万元的市场价格出卖给乙,乙一次性交付了全部价款,甲交付了房屋,一直未办理过户登记。2011年3月,这三间房屋被依法征收,按照补偿标准可获400万元补偿款。甲、乙为此发生纠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甲有权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该买卖合同
    • B、甲有权以显示公平为由撤销该买卖合同
    • C、甲享有法定解除权,有权通知乙解除该买卖合同
    • D、甲有权以情势变更为由请求法院撤销该买卖合同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多选题
    甲有一幅祖传古画(可买卖),与乙签订一份古画买卖合同,以5万元的价格将该画卖给乙。甲与乙签订合同后,被丙得知此事,丙便对甲说,愿以6万元的价格购买此画,甲便将该画卖给了丙。待乙知道此事后,此画已在丙处。为此甲、乙、丙之间引发纠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乙有权要求甲撤销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并要求甲将该画交付给自己

    B

    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但无权要求甲履行合同之义务

    C

    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有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D

    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因履行不能,甲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本题涉及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而导致的履行不能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可免除债务人的履行义务,但债务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故BC选项是正确的。

  • 第9题:

    单选题
    甲对乙新换的手机爱不释手,听丙说是进口高档手机,便主动以4000元购买。但事后确认该手机其实是国产普通手机,市场价仅1000元。若甲反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是甲主动要求购买的,买卖合同有效

    B

    乙欺骗了甲,买卖合同无效

    C

    甲存在重大误解,买卖合同可以撤销

    D

    丙欺骗了甲,买卖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王某17周岁,以其个人积蓄1000元在某慈善拍卖会拍得某明星表演使用过的帽子,市价约200元,事后王某反悔。关于这一买卖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买卖显失公平,王某有权要求撤销

    B

    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王某有权要求撤销

    C

    买卖无效

    D

    买卖有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对“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是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本题中,17岁的王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慈善拍卖会上以1000元的积蓄拍得价值200元的表演道具,虽然市值不高,但王某之所以愿以高价拍得,关键在于其被某明星使用过,是其年龄智力都能理解的。因此该行为有效。根据各项表述,D项正确,C错误。A项:显失公平的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对方缺乏经验,在订立合同时致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本题双方意思表示真实,没有显失公平,A错误。B项: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本题双方意思表示真实,无重大误解,B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项。

  • 第11题:

    单选题
    甲17岁时,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B

    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C

    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D

    买卖有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对“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是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AB两项,由于拍卖会上的商品往往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所以不属于显示公平,题目也没有显示甲存在误解。CD两项,17岁的甲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慈善拍卖会上以1000元的积蓄拍得价值100元的表演道具,是其年龄智力都能理解的,因此该行为有效。

  • 第12题:

    单选题
    甲、乙结婚后购得房屋一套,仅以甲的名义进行了登记。后甲、乙感情不和,甲擅自将房屋以市价出售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B

    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C

    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D

    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委托乙采购一批电脑,乙受丙诱骗高价采购了一批劣质手机。丙一直以销售劣质手机为业,甲对此知情。关于手机买卖合同,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甲有权追认
    B:甲有权撤销
    C:乙有权以甲的名义撤销
    D:丙有权撤销

    答案:A,B,C
    解析:
    【考点】无权代理;欺诈行为的效力【详解】《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甲委托乙采购电脑,乙却购买手机,其构成无权代理,甲有权追认,所以,A选项正确。《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乙受丙诱骗高价采购了一批劣质手机,虽然甲对丙销售劣质手机知情,但是不妨碍丙对乙构成欺诈,对于该买卖合同的受损害方甲有权撤销手机买卖合同,代理人乙也可以被代理人甲的名义撤销该手机买卖合同,所以,B、C选项正确。在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中,只有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所以,欺诈方丙无权撤销。同时,《合同法》第48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依该条规定,无权代理的相对人,仅在善意时,可在被代理人追认前撤销,所以,恶意的丙亦无撤销权。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ABC。【陷阱】在本题中,虽然被代理人甲知晓丙实施欺诈行为,但实质与丙为意思表示磋商、订立买卖合同的代理人乙并不知情,丙仍然构成欺诈。

  • 第14题:

    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B: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C: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D:买卖有效

    答案:D
    解析:
    【考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详解】《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7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本题中,甲应该理解其参与拍卖行为的法律后果,且其属自愿参与拍卖活动,不属于显失公平和重大误解的情形。因此,本题正确选项应为D。

  • 第15题:

    甲对乙新换的手机爱不释手,听丙说是进口高档手机,便主动以4000元购买。但事后确认该手机其实是国产普通手机,市场价仅1000元。若甲反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甲主动要求购买的,买卖合同有效
    B.乙欺骗了甲,买卖合同无效
    C.甲存在重大误解,买卖合同可以撤销
    D.丙欺骗了甲,买卖合同无效

    答案:C
    解析: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甲误认为乙的手机是进口高档手机,故其在购买手机时存在重大误解,手机买卖合同属于可以撤销的合同,因此C项正确。

  • 第16题:

    甲因资金紧张,决定将自己的一套房屋卖掉,遂对乙说:“我急需用钱,没有办法,这个房屋价值200万元,现在150万元卖给你吧!”乙欣然同意,但事后甲反悔。关于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行为构成乘人之危,甲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 B、甲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甲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 C、甲、乙之间的合同合法有效,甲无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 D、甲、乙之间的合同显失公平,甲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王某17周岁,以其个人积蓄1000元在某慈善拍卖会拍得某明星表演使用过的帽子,市价约200元,事后王某反悔。关于这一买卖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买卖显失公平,王某有权要求撤销
    • B、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王某有权要求撤销
    • C、买卖无效
    • D、买卖有效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甲、乙结婚后购买的房屋登记的所有权人是甲。后甲、乙吵架,甲擅自将房屋以时价出售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 B、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 C、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 D、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甲、乙结婚后购买的房屋登记的所有权人是甲。后甲、乙吵架,甲擅自将房屋以时价出售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B

    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C

    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D

    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甲十六岁,以个人积蓄11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某篮球运动员用过的篮球,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篮球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非常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B

    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C

    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D

    买卖有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甲因资金紧张,决定将自己的一套房屋卖掉,遂对乙说:“我急需用钱,没有办法,这个房屋价值200万元,现在150万元卖给你吧!”乙欣然同意,但事后甲反悔。关于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
    A

    乙的行为构成乘人之危,甲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B

    甲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甲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C

    甲、乙之间的合同合法有效,甲无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D

    甲、乙之间的合同显失公平,甲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示公平成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
    A项,乘人之危有三大构成要件:①一方趁对方处于危难之际;②逼迫对方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③严重损害对方利益。本案没有这三种情节,乙的行为并不构成乘人之危。
    B项,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有三:①表意人对合同内容发生重大误解(例如:对合同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均构成重大误解);②因为误解,致使表意人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③表意人因误解遭受较大损失。本案甲的行为并不构成重大误解。
    D项,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显失公平仅仅适用于双务合同。保证、赠与、抵押等单务合同不适用显失公平。显失公平的要件有三:①合同对双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②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③受害一方通常是在缺乏经验或紧迫的情况下非自愿地实施民事行为。本案并没有显失公平。

  • 第22题:

    单选题
    甲因资金紧张,决定将自己的一套房屋卖掉,遂对乙说:“我急需用钱,没有办法,这个房屋价值200万元,现在150万元卖给你吧!”乙欣然同意,但事后甲反悔。关于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行为构成乘人之危,甲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B

    甲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甲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C

    甲、乙之间的合同合法有效,甲无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D

    甲、乙之间的合同显失公平,甲有权主张撤销该合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B

    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C

    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D

    买卖有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

    B

    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

    C

    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D

    买卖有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两项,《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②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民通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民通意见》第7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衡量某一交易是否“公平”,不能仅关注交易标的的市场价格,而应该在具体的交易中判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因此本题的情形不构成“显失公平”,也不存在“重大误解”,甲无权请求撤销
    CD两项,《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本题中,甲年龄为17岁,虽然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但其花费1000元拍得乙表演用过的道具的合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是相适应的,因而该合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