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内容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内容有哪些?

相似考题
更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内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上级政府的工作安排,某市决定开展该地区的土地调查工作。现已完成了土地权属调查的工作;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概况


    测区为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6000km2。全测区以丘陵地为主,测区东部有少量的平地。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 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7)《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问题】


    1.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量算的原则。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准备哪些资料?


    3.用框图表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流程。




    答案:
    解析:

    1.面积量算原则如下:


    (1)图幅为基本控制。以图幅的理论面积为基本控制,是指一切量算工作最终都要与图幅理论面积相吻合,这样使各部分面积的可靠性最高。


    (2)分幅进行量算。由于每幅图有其自身的理论面积,因而面积量算工作应当一幅一幅地进行。运用分幅进行量算不仅有利于分布在不同图幅的单位汇总出可靠的总面积,也有利于同图幅内相邻单位量测面积的闭合工作。


    (3)按面积比例平差。在同一图幅内的同一级面积量算中,除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外,其他同一级内的各部分面积都应参加量算、平差。当闭合差超过允许误差时,需要重新量算。当闭合差小于允许误差时,可以进行平差。


    (4)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在分幅分级量算工作全部结束后,应自下而上,按村、乡、县(行政系统)逐级将分布在相邻图幅上的同一单位的面积汇总成整体面积。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准备的资料:


    (1)县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地区市、区(县)建成区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地区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5)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6)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


    (7)相关的其他技术资料等。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流程如下表所示。



  • 第2题:

    根据省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丁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向然地理概况 测区总面积约370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m。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同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2008);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凋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1小题>
    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2小题>
    简述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3小题>
    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1小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两项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每块土地的用地性质、位置、范围及面积等进行调查。
    主要考查的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两项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每块土地的用地性质、位置、范围及面积等进行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又分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和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一般来讲,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工作是与城镇土地权属调查工作同时进行的,所以在本案例中仅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工作进行重点分析。
    2小题>
    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1)线状地物调查:①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②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③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 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④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
    (2)图斑调查:①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②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0mm2;③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
    主要考查的是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进行分类,调查内容和内业解译判读主要有以下基本技术要求:(1)线状地物调查。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 lrn,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2)图宽调查。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 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 0mm2。(3)零星地物。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宽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
    3小题>
    面积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图斑面积计算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统一规定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图斑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实测线状地物面积十田坎面积十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
    (2)线状地物面积计算公式: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
    (3)田坎面积计算。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一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一图斑内实测的线状地物面积)。
    考查的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面积计算包括以下内容:(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图斑面积计算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统一规定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图斑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图斑地类面积计算一图斑面积一(实测线状地物面积十田坎面积十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2)线状地物面积计算公式: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3)田坎面积计算。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一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一图斑内实测的线状地物面积)。

  • 第3题: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标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二级分类为()、()、()、()、()。


    正确答案: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

  • 第4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的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基本农田调查;专项用地调查;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土地调查成果更新

  • 第5题:

    土地所有权调查()以为基础;

    • A、土地总登记
    • B、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 C、年度变更成果
    • D、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成果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始于()。

    • A、2003
    • B、2005
    • C、2007
    • D、2009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调查报告的内容有4部分。
    (1) 调查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2) 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工作过程
    (3) 调查成果与分析
    (4) 问题与建议

  • 第8题:

    土地利用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生产力、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土地资源评价。

  • 第9题:

    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做好()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 A、第一次
    • B、第二次
    • C、第三次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正确答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简称国土二调或二调)是2007年7月1日到2009年10月31日,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完成的全国统一的县级土地调查工作。
    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任务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获取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信息,形成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土地调查成果。
    具体成果主要包括:数据成果、图件成果、相关文字成果和土地数据库成果等。
    (一)数据成果
    1.各级行政区各类土地面积数据;
    2.各级行政区基本农田面积数据;
    3.不同坡度等级的耕地面积数据;
    4.各级行政区城镇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数据;
    5.各级行政区各类土地的权属信息数据。
    (二)图件成果
    1.各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2.各级基本农田分布图件;
    3.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4.土地权属界线图件;
    5.第二次土地调查图集。
    (三)文字成果
    1.综合报告
    (1)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2)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3)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2.专题报告
    (1)各级基本农田状况分析报告;
    (2)各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四)数据库成果
    形成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等内容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1.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2.各级土地权属数据库;
    3.各级多源、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库;
    4.各级基本农田数据库;
    5.市(县)级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始于()。
    A

    2003

    B

    2005

    C

    2007

    D

    2009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省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总面积约370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m。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00 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2008);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 9 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问题】


    1.简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2.简述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3.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两项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每块土地的用地性质、位置、范围及面积等进行调查。


    2.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1)线状地物调查:①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②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③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 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④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


    (2)图斑调查:①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②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 0mm2;③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


    3.面积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1)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图斑面积计算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统一规定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图斑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实测线状地物面积+田坎面积+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


    (2)线状地物面积计算公式: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


    (3)田坎面积计算。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计算公式为: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图斑内实测的线状地物面积)。


  • 第14题:


    例5-2根据××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测区总面积约370 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 m。


    1.主要技术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1995);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 000、1:50 000数字高程模型》(CH/T1008—2001)。


    数学基础为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现有成果资料如下: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问题


    (1)简述土地调查的内容。


    (2)简述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3)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计算的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1)土地调查内容如下。


    ①农村土地调查。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②城镇土地调查。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③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④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2.地类调查的内容与要求如下(参见5.3考点5)。


    ①线状地物调查。


    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


    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 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 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现状地物,并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1 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竟度。


    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


    ②图斑调查。


    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称为图斑。


    明显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 mm,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 mm。


    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 mm2,耕地、园地为图上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一般为图上15.0 mm2


    ③零星地物调查。


    零星地物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面积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一般可不调查。


    (3)面积计算的内容如下(参见考点8)。


    ①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计算。


    图斑面积计算根据图斑的拐点坐标,采用统一规定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图斑面积计算。


    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实测线状地物面积+田坎面积+应该扣除的其他面积)


    ②线状地物面积计算。


    线状地物的面积=线状地物长度*外业测量的宽度


    ③田坎面积计算。


    实测的田坎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线状地物面积计算。


    按系数扣除的田坎面积=田坎系数*(耕地图斑面积-图斑内实测线状地物面积)



  • 第15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用地、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3)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
    (4)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象、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5)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 第16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依据的土地利用分类是:()。

    •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B、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城镇土地分类。 
    • C、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 D、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收集到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年度更新的数据可直接用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的类型有:()。

    • A、工作报告
    • B、技术报告
    • C、数据库建设报告
    • D、成果分析报告
    • E、专题报告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状况
    ②境界和土地权属界线
    ③量算行政辖区范围内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④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土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线图
    ⑥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⑦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报告,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结

  • 第20题: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获取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信息,形成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土地调查成果。
    具体成果主要包括:数据成果、图件成果、相关文字成果和土地数据库成果等。
    (一)数据成果
    1.各级行政区各类土地面积数据;
    2.各级行政区基本农田面积数据;
    3.不同坡度等级的耕地面积数据;
    4.各级行政区城镇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数据;
    5.各级行政区各类土地的权属信息数据。
    (二)图件成果
    1.各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2.各级基本农田分布图件;
    3.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件;
    4.土地权属界线图件;
    5.第二次土地调查图集。
    (三)文字成果
    1.综合报告
    (1)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2)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3)各级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2.专题报告
    (1)各级基本农田状况分析报告;
    (2)各市县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告。
    (四)数据库成果
    形成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等内容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1.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2.各级土地权属数据库;
    3.各级多源、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库;
    4.各级基本农田数据库;
    5.市(县)级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 第21题:

    多选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的类型有:()。
    A

    工作报告

    B

    技术报告

    C

    数据库建设报告

    D

    成果分析报告

    E

    专题报告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状况
    ②境界和土地权属界线
    ③量算行政辖区范围内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④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土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线图
    ⑥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⑦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报告,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做好()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