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细菌的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将其作为什么的标志()A 食品中的菌数B 食品中细菌种类C 食品等级D 食品清洁状态E 以上都不对

题目
单选题
细菌的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将其作为什么的标志()
A

食品中的菌数

B

食品中细菌种类

C

食品等级

D

食品清洁状态

E

以上都不对


相似考题
更多“细菌的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将其作为什么的标志()”相关问题
  • 第1题:

    单选题
    硫胺素缺乏所致疾病是()
    A

    光过敏性皮炎

    B

    癞皮病

    C

    骨质疏松症

    D

    脚气病

    E

    佝偻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单选题
    直线相关分析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r|=0表示完全相关

    B

    r的取值范围为-1≤r≤1

    C

    r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两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越高

    D

    r没有单位

    E

    直线相关是描述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单选题
    决定人能否发展的是()
    A

    家庭环境

    B

    社会环境

    C

    环境与教育

    D

    遗传素质

    E

    生理解剖特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单选题
    健康行为的必备条件为()
    A

    行为必须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不强迫自己做自己认为没有价值或不重要的事情,即为必须具有一致性

    B

    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即行为必须具有规律性

    C

    行为的强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为必须有适宜性

    D

    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为必须具备有利性

    E

    行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即行为必须具有与环境的和谐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机体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情况为()
    A

    带菌者

    B

    显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潜伏期感染

    E

    临床症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我国于()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
    A

    1978年

    B

    1981年

    C

    1985年

    D

    1990年

    E

    1995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细菌的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将其作为什么的标志()
    A

    食品中的菌数

    B

    食品中细菌种类

    C

    食品等级

    D

    食品清洁状态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孕产妇死亡率的分母是()
    A

    女性人口数

    B

    年活产数

    C

    人口总数

    D

    育龄妇女数

    E

    年平均人口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我国于1983年停止生产、1984年停止使用的农药是()
    A

    六六六和DDT

    B

    有机磷

    C

    拟除虫菊酯

    D

    氨基甲酸酯类

    E

    溴乙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8个月的婴儿,发热3天,温度38~39℃,热退后出现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临床诊断考虑为()
    A

    麻疹

    B

    猩红热

    C

    幼儿急疹

    D

    风疹

    E

    水痘


    正确答案: A
    解析: 1.幼儿急疹(exanthemasubitam)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第六病。是一种常见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突然退热,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
    2.普通型起病急,高热咽痛、头痛,周身不适。发病12~48小时可出现典型皮疹,即在全身弥漫性潮红的基础上,散布粟粒大小点状丘疹,压之褪色,疹面无正常皮肤,皮肤瘙痒,皮疹常先由耳后、颈部开始至全身。皮疹在48小时达最高峰,以后按出疹顺序先后消退,2~3日消失。个别可持续1个月。咽部及扁挑体充血、红肿,表面及腺窝有黄白色渗出物,易拭去。软腭黏膜充血水肿,可见小米粒状丘疹和出血点,称腥红热黏膜内疹。猩红热的早期症状是发热、嗓子痛、头痛等,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点片状物附着,容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怕冷、呕吐症状,12~36小时以面部开始全身弥漫性充血基础上颈、胸、腋下及全身出现排列密集、分布均匀像针尖大小鲜红的鸡皮样米粒疹,压之褪色,有的融合成片,痒感明显,在肘弯部及大腿根部等皮肤皱褶处还可见鲜红色的帕氏线。
    3.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黏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黏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黏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黏膜,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
    4.普通型起病急,高热咽痛、头痛,周身不适。发病12~48小时可出现典型皮疹,即在全身弥漫性潮红的基础上,散布粟粒大小点状丘疹,压之褪色,疹面无正常皮肤,皮肤瘙痒,皮疹常先由耳后、颈部开始至全身。皮疹在48小时达最高峰,以后按出疹顺序先后消退,2~3日消失。个别可持续1个月。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表面及腺窝有黄白色渗出物,易拭去。软腭黏膜充血水肿,可见小米粒状丘疹和出血点,称腥红热黏膜内疹。猩红热的早期症状是发热、咽痛、头痛等,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点片状物附着,容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怕冷、呕吐症状,12~36小时以面部开始全身弥漫性充血基础上颈、胸、腋下及全身出现排列密集、分布均匀像针尖大小鲜红的鸡皮样米粒疹,压之褪色,有的融合成片,痒感明显,在肘弯部及大腿根部等皮肤皱褶处还可见鲜红色的帕氏线。
    5.幼儿急疹(exanthemasubitam)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第六病。是一种常见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突然退热,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
    6.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但在1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黏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黏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黏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黏膜,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健康教育干预中,社区参与的时机应是()
    A

    实施阶段

    B

    评价阶段

    C

    越早越好

    D

    项目开展过程中

    E

    规划实施结束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抽样调查中,理论上样本含量大小与()有关
    A

    样本方差

    B

    均数

    C

    样本极差

    D

    样本四分位间距

    E

    样本变异系数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配伍题
    抽样调查|普查|生态学研究
    A

    城乡肺癌患病情况

    B

    艾滋病病人常有吸毒、不健康性行为

    C

    烟草消耗量与肺癌的关系研究

    D

    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脑卒中

    E

    某单位30岁以上妇女健康体检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单选题
    描述任意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算术平均数

    D

    标准差

    E

    变异系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使用的一种心理策略,实际上是精神上的一种()
    A

    有效适应方法

    B

    减轻痛苦方式

    C

    缓解压力手段

    D

    自我保护方式

    E

    曲解现实途径


    正确答案: B
    解析: 减轻痛苦、缓解压力和曲解现实都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具体形式。心理防御形式中有些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有效适应方法是不正确的,故自我保护方式应该是最佳答案。

  • 第16题:

    单选题
    社区健康促进的目标是()
    A

    激励全社区居民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

    B

    建立保健设施

    C

    投入资金改善环境

    D

    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E

    促进慢性疾病康复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在吸毒的三级预防措施中,下列哪种不属于三级预防()
    A

    戒毒治疗

    B

    康复治疗

    C

    重返社会

    D

    高危人群的预防

    E

    善后照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个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是应用于人际水平的()
    A

    知信行模式

    B

    健康信念模式

    C

    社会认知理论

    D

    创新扩散理论

    E

    行为变化阶段模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健康教育对象自愿采纳有益健康行为的前提是()
    A

    态度的改变

    B

    认知的提高

    C

    信念的改变

    D

    行为的转变

    E

    不良习惯的改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影响测验准确性的施测因素中,不包括()
    A

    施测条件

    B

    主试者

    C

    被试者

    D

    测验的信度

    E

    是否统一指导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测验的信度、效度、常模是一个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要求,不是在施测过程中要注意的因素。

  • 第21题:

    单选题
    据"现时"各年龄组死亡率,计算一系列描述生命过程的寿命表称为()
    A

    寿命表

    B

    定群寿命表

    C

    现时寿命表

    D

    完全寿命表

    E

    是寿命表的一种指标,不能反映实际健康状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四个样本率比较,P≤α,结论应为()
    A

    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

    B

    各总体率均不相等

    C

    各样本率均不相等

    D

    各样本率不等或不全相等

    E

    各总体率相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地2008年年中人口数为20万人,年末人口数为22万人,出生率为25‰,该年总死亡人数为4400人,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

    2‰

    B

    3‰

    C

    5‰

    D

    10‰

    E

    15‰


    正确答案: B
    解析: 首先要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人口的粗出生率减去粗死亡率,人口的粗出生率为每千人口中出生的活产婴儿数,粗死亡率为每千人口中死亡的人口数;分母每千人口常用两种计算方法,一个是用年初人口数与年末人口数之和除以2,另一个是用年中人口数。

  • 第24题:

    单选题
    生命质量评价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某一时点上表现的状态,它主要强调()
    A

    生存时间的长度

    B

    疾病的严重程度

    C

    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

    D

    生理健康程度

    E

    个人对生活的感觉和体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