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甲于1998年9月10日向乙借款1万元,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1年后,甲没有还款,但表示将在一个月内还清款项,乙表示应允。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9月10日届满B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10月10日届满C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断D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延长E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止

题目
多选题
甲于1998年9月10日向乙借款1万元,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1年后,甲没有还款,但表示将在一个月内还清款项,乙表示应允。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9月10日届满

B

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10月10日届满

C

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断

D

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延长

E

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止


相似考题
更多“多选题甲于1998年9月10日向乙借款1万元,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1年后,甲没有还款,但表示将在一个月内还清款项,乙表示应允。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9月10日届满B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10月10日届满C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断D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延长E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止”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3年8月10日,甲向朋友乙借款2万元,并保证2004年12月30日前还款。到预定日期后,甲没有还款。乙出于信任甲,也没有马上找甲索要欠款。2006年4月5日,乙请求甲归还借款,但甲说现在无力归还,请求宽限3个月,并保证于2006三7月5日前还款付息。2006F7月5日,甲没有还款付息。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至( )届满。

    A.2004年12月30

    B.38574

    C.38812

    D.39634


    正确答案:D

  • 第2题:

    2007年5月,甲向乙借款10万元。同年10月,乙要求甲在2008年l0月1日前还款,甲同意。后甲未按期还款。2008年11月1日,甲请求乙将还款期延长一年,乙未同意。因甲迟迟未还款,乙拟提起诉讼。本案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是( )。

    A.39722

    B.39723

    C.39753

    D.39754


    正确答案:D

  • 第3题:

    甲向乙借款10万元,合同约定分3期偿 还,第1期还款3万元,期限为2005年5月3日,第2 期还款3万元,期限为2006年5月3日,第3期还款4 万元,期限为2006年10月8日。时至2008年9月5 日,甲要求乙还款,乙以第1期和第2期诉讼时效已过 为由拒绝归还,甲无奈,便于2008年9月10日向人民 法院起诉。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如果甲在诉讼中提出抗辩,甲可不还第1期款项
    B.如果甲在诉讼中提出抗辩,甲可不还第2期款项
    C.无论甲在诉讼中是否提出抗辩,法院可以第1 期、第2期款项已过诉讼时效为由不支持乙的相应 请求
    D.如果甲在诉讼中提出抗辩,法院应支持乙的全 部还款请求


    答案:D
    解析:
    。本题涉及分期履行的偾权请求权的诉讼时 效问题。依照《诉讼时效规定》第5条的规定,当事人 约定同一偾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 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 第4题:

    甲施工单位欠乙材料供应商材料款3万元,约定2004年5月1日还款。但到2004年6月1日,甲仍未还钱。2004年7月3日乙向甲要账,乙向甲口头表示同意延期还款。此行为的法律效果是()。

    A、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B、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
    C、引起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时效期间

    答案:A
    解析:
    2018新教材P319《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题中乙向甲表示同意延期还款,则会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 第5题:

    甲向乙借款 10万元,至约定的还款期限 2013年 5月 1日仍未偿还; 2018年 7月 1日,乙起诉要求甲还款;在诉讼中,甲仅表示其无力还款。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应判决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B.人民法院应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判决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C.人民法院应要求甲就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进行举证
    D.人民法院应要求乙就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进行举证

    答案:A
    解析:
    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应主动行使,而本题“甲仅表示其无力还款”,并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应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 第6题:

    甲建筑公司欠乙材料供应商材料款3万元,约定2014年4月1日还款。但到2014年5月1日甲仍未还钱。2014年6月3日乙向甲要账,并口头表示同意延期还款。此行为的法律效果是( )。


    A.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B.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

    C.引起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时效期问

    答案:A
    解析:
    《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故选项A正确。参见考试用书2Z208033。

  • 第7题:

    甲建设单位拖欠乙施工企业工程款,乙发函催告甲还款。乙的催告行为在提起诉讼时产生的效果是( )。2017真题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时效期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正确答案为B。

  • 第8题:

    2007年5月,甲向乙借款10万元。同年10月,乙要求甲在2008年10月1目前还款,甲同意。后甲未按期还款。2008年11月1日,甲请求乙将还款期延长一年,乙未同意。因甲迟迟未还款,乙拟提起诉讼。本案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是

    A.2008年10月1日
    B.2008年10月2日
    C.2008年11月1目
    D.2008年11月2曰

    答案:D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规定,义务人作出请求延期履行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在本题中,甲于2008年11月1日请求乙将还款期延长一年,所以这里可视为甲同意履行义务的一种表示,诉讼时效发生中断。又由于《民法通则》第154条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所以甲请求乙将还款期延长1年,诉讼时效中断。因此应当从2008年11月2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 第9题:

    关于诉讼时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过人行道时被驾车闯红灯的乙撞伤,乙事后逃逸,三年后才破案。甲对乙享有的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自甲受伤之日起起算
    • B、甲、乙离婚5年后,甲发现乙隐匿了不少夫妻共同财产,甲仍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重新分割被乙隐匿的夫妻共同财产,但该请求的诉讼时效期间为自甲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次日起两年
    • C、产品侵权,若不存在明示的质量保证期,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10年
    • D、甲向乙借款10万元,未约定还款期限,21年后,甲请求乙返还借款。甲请求乙还款的权利诉讼时效期间未经过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甲借给乙1万元人民币,约定2008年6月30日还款,但乙未按期还款。2005年12月31日甲的律师向乙发出律师函,要求乙还款。乙于2009年1月3日收到该律师函。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该律师函对诉讼时效将产生的影响是()。

    • A、诉讼时效中止
    • B、诉讼时效终止
    • C、诉讼时效中断
    • D、诉讼时效延长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多选题
    甲于1998年9月10日向乙借款1万元,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一年。一年后,甲没有还款,但表示在1个月内还清款,乙表示应允。对此,下列正确的有()
    A

    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9月10日届满

    B

    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10月10日届满

    C

    甲在1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断

    D

    甲在1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延长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向乙借款5万元,甲向乙出具借条,约定1周之内归还;乙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借条出具之日起计算

    B

    甲向银行借款100万元,乙提供价值8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银行实现对乙的抵押权后,会导致剩余的20万元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C

    甲向乙借款10万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1个月乙因车祸不幸去世,尚未确定继承人和遗产管理人,诉讼时效期间中断

    D

    甲向乙借款15万元,诉讼时效期间乙通过快递向甲寄送催款书,快递签收单上仅有甲的配偶签名,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自清偿期届满之日起算;B项,权利人对同一债权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C项,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的,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止”事由;D项,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应当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 第13题: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在诉讼时效进行中,下列事由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的是( )。

    A.甲、乙双方因合同发生纠纷,甲向法院提起诉讼

    B.甲、乙双方就欠款事宜达成还款协议

    C.甲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发生不可抗力

    D.甲债权人向乙债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正确答案:ABD
    本题旨在考查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1)权利人提起诉讼;(2)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c项属于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项。

  • 第14题:

    甲向乙借款3万元,还款期限为2005年12 月1日,时至2008年3月5日,甲未还款,乙碍于朋友 情面也未要求甲还款。2008年5月10日,乙因买房要 求甲还款,甲以诉讼时效已过拒绝返还,乙为此向人民 法院起诉。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人民法院可以拒绝受理,因为诉讼时效已过
    B.人民法院应当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判决 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C.只有甲在诉讼中以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才 能判决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D.无论甲在诉讼中是否以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 院均可判决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诉讼时效的效力问题。诉讼时效 为偾务人的抗辩权,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 的规定,判决驳回债权人的诉讼请求。因此,本题正确 选项为C

  • 第15题:

    甲施工单位欠乙材料供应商材料款3万元,约定2012年5月1日还款。但到2012年6月1日,甲仍未还钱。2012年7月3日乙向甲要账,乙向甲口头表示同意延期还款。此行为的法律效果是 ()

    A.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B.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
    C.引起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时效期间

    答案:A
    解析: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第16题:

    (2012年)甲向乙借款 10 万元,至约定的还款期限 2010 年 5 月 1 日仍未偿还; 2013 年 7 月 1 日,乙起诉要求甲还款;在诉讼中,甲仅表示其无力还款。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应判决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B.人民法院应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判决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C.人民法院应要求甲就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进行举证
    D.人民法院应要求乙就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进行举证

    答案:A
    解析: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在本题中,“甲仅表示其无力还款”,并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应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 第17题:

    (2012年)甲向乙借款10万元,至约定的还款期限2010年5月1日仍未偿还;2013年7月1日,乙起诉要求甲还款;在诉讼中,甲仅表示其无力还款。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应判决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B.人民法院应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判决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C.人民法院应要求甲就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事由进行举证
    D.人民法院应要求乙就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事由进行举证

    答案:A
    解析: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在本题中,“甲仅表示其无力还款”,并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应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 第18题:

    甲建筑公司欠乙材料供应商材料款3万元,约定2014年4月1日还款。但到2014年5月1日,甲仍未还钱。2014年6月3日乙向甲要账,并口头表示同意延期还款。此行为的法律效果是()

    A、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B、引起诉讼时效的延长
    C、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
    D、改变法定时效期间

    答案:A
    解析:
    《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 第19题:

    甲建设单位拖欠乙施工企业工程款,乙发函催告甲还款。乙的催告行为在提起诉讼时产生的效果是( )。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时效期间

    答案:B
    解析:
    教材P345
    【知识点】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正确答案为B。

  • 第20题:

    甲欠乙1万元,丙为甲的代理人,丙与乙约定,2015年5月1日偿还乙1万元借款。但到了2015年6月1日甲仍未还钱,于是乙向丙表示同意延期履行债务。此行为在法律上将产生()的法律后果。

    A:诉讼时效的中断
    B:诉讼时效的中止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放弃诉讼时效期间

    答案:A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题中,乙向丙表示同意延期履行债务,系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该要求既可以向义务人提出,也可以向保证人、义务人的代理人或财产代管人提出。

  • 第21题:

    甲于1998年9月10日向乙借款1万元,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1年后,甲没有还款,但表示将在一个月内还清款项,乙表示应允。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9月10日届满
    • B、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1年10月10日届满
    • C、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断
    • D、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延长
    • E、甲在一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时效期间的中止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甲向乙借款3万元,还款期限为2005年12月1日,时至2008年3月5日,甲未还款,乙碍于朋友情面也未要求甲还款。2008年5月10日,乙因买房要求甲还款,甲以诉讼时效已过拒绝返还,乙为此向人民法院起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可以拒绝受理,因为诉讼时效已过
    • B、人民法院应当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判决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 C、只有甲在诉讼中以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才能判决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 D、无论甲在诉讼中是否以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均可判决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向乙借款5万元,甲向乙出具借条,约定1个月之内归还,乙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借条出具之日起计算

    B

    甲向银行借款100万元,乙提供价值8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银行实现对乙的抵押权后,会导致剩余的20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C

    甲向乙借款10万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1个月乙因车祸不幸去世,尚未确定继承人和遗产管理人,该事项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D

    甲向乙借款15万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1个月乙通过快递向甲寄送催款书,快递签收单上仅有甲的配偶签名,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正确答案: A
    解析: (1)选项A: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自清偿期届满之日起算; (2)选项B:权利人对同一债权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 (3)选项C://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的,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止”事由; (4)选项D://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应当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