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电负性的一般规律是: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于2。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电负性的一般规律是: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于2。
A

B


相似考题
更多“判断题电负性的一般规律是: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于2。A 对B 错”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计算F、O、N、H的阿莱—罗周电负性,并与泡林电负性对照。


    正确答案: Z*(F)=9-(2×0.85+7×0.35)=4.85
    Z*(O)=8-(2×0.85+6×0.35)=4.2
    Z*(N)=7-(2×0.85+5×0.35)=3.55
    Z*(H)=1-0.3=0.7
    根据X=(0.395Z*/r2)+0.744
    X(F)=(0.359×4.85/0.642)+0.744=4.99
    X(O)=(0.359×4.2/0.662)+0.744=4.21
    X(N)=(0.359×3.55/0.702)+0.744=3.34
    X(H)=(0.359×0.7/0.372)+0.744=2.58
    比泡林电负性大0.5到1左右。

  • 第2题:

    电负性()的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电负性()的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通过()得失形成()。


    正确答案:较大;较小;电子;离子键

  • 第3题:

    元素电负性意义是什么?电负性数据应用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元素电负性意义:通常把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子的能力或本领叫元素电负性.元素电负性值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就得到或靠近成键电子,成为负电荷一方,反之则反.应用:
    1.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一般以电负性值2为判断标准.>2一般为非金属,越大,非金属性越强;<2一般为金属,越小,金属性越强.
    2.预估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若形成化合物的两种原子电负性相差>1.7为离子键,<1.7为共价键

  • 第4题:

    电负性可以用来衡量金属和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2,在周期表中F的电负性(),是()的非金属元素。


    正确答案:小于;大于;最大;最强

  • 第5题:

    电负性是表示原子()的能力,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同一族从上向下电负性()。两种元素电负性相差较大时,易成();电负性相差很大易形成()。


    正确答案:吸引电子;增高;降低;极性共价键;离子键

  • 第6题:

    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正确答案:Cs;F

  • 第7题:

    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原因之一是:()。

    • A、SF6气体具有电负性弱,吸引电子能力不强
    • B、SF6气体具有很强的电负性,吸引电子的能力也强
    • C、SF6气体的电负性一般 ,吸引电子的能力也一般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填空题
    电负性()的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电负性()的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通过()得失形成()。

    正确答案: 较大,较小,电子,离子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元素电负性的一般规律中,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元素电负性的一般规律中,金属元素的电负性2.0。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已知氧的电负性大于碳的电负性,但CO的偶极却是由O指向C,原因是()。

    正确答案: 其中存在有C←O配位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电负性的一般规律是: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于2。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元素电负性的一般规律中,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马立肯电负性的计算式表明电负性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立肯电负性标度为[1/2(I1+E)eV=χ],这表明电负性的大小既与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有关,又与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有关,前者是原子对自身电子的束缚力的体现,后者是原子对外来电子的接受能力有关,而键合电子通常是由这两种电子配对形成的,由此可见,马利肯形成了如下思想:电负性是原子吸引外来电子的能力(电子亲和能)和抵抗丢失电子的能力(电离能)的加和的平均化。

  • 第15题:

    关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都比2.0要大
    • B、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比2.0要小
    • C、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比2.0要大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元素电负性的一般规律中,金属元素的电负性<2.0,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2.0。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


    正确答案:电负性最大是氟;电负性最小的是铯;电负性变化的整体趋势是: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但这一趋势对于位于周期表d区后半段和p区某些元素是不符合的。这是因为在此区域尽管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却增加得很少,有效核电荷数增大。

  • 第18题:

    电负性组分


    正确答案: 即是具有亲负性离子的中性分子,或对电子具有较大亲和力易捕获电子的物质。

  • 第19题:

    对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加;对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降低。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单选题
    在外加磁场中醛基质子位于()。
    A

    屏蔽区并受氧原子的电负性影响

    B

    受氧原子的电负性影响

    C

    去屏蔽区并受氧原子的电负性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电负性可以用来衡量金属和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2,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2,在周期表中F的电负性(),是()的非金属元素。

    正确答案: 小于,大于,最大,最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N的电负性比O的电负性小,O的电负性比F的电负性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氢键是H与电负性很大的元素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同时又与另一个电负性小的元素原子间产生的吸引作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关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都比2.0要大

    B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比2.0要小

    C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比2.0要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