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古篆?”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目录学史上篆一种图书分类法是什么?分别是哪些?


    参考答案:

    六分法。分别是: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诗赋略:屈原赋;陆贾赋;荀卿赋;
    歌诗;兵书略: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术数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总计共有“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 第2题:

    什么是古篆?


    正确答案:古篆见于史书者,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泛指古代的篆书,如清人桂馥《续三十五举》中说:“宋人间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变态。”其二,是专指上古文字。如明代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舆》“论九书”说:“二曰古篆,三代之书,睍于金石款识。”“若琱戈文之类,虽不尽出于圣人之手,想当文盛之时,赏鉴家有‘蚊脚’、‘鹄头’,定为夏书是矣。”

  • 第3题:

    什么是古树?古树分几级,对应的年限是多少?


    正确答案: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

  • 第4题:

    什么是草篆?它在字体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草篆就是急速、草率写成的篆书。在书写时,有删繁趋简、笔画连绵的特点。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乙亥鼎铭》条中,认其文为“草篆,可识者,唯‘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宝尊鼎用孝享’等字,其余,不可尽识,则以其恣意减损之故耳”。清朝严可均在其《说文翼·序》中认为:“草篆源于古籀,似篆似隶,如古器文之联绵纠结者是。”
    近代学者郭沫若在其《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对草篆和其他草体书法在文字、书法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明。他认为,规整的字体,多是在郑重其事的场合下使用,统治者之间或被统治者之间,除文盲而外,在不必郑重其事的场合,一般使用着草率急就的书体。“故篆书时代有草篆,隶书时代有草隶,楷书时代有行草。隶书是草篆变成的,楷书是由草隶变成的,草率化与规整化之间,辩证地互为影响。”这正和文字的发展一样,开始起源于民间,在阶级社会中为统治者服务,开始雅化、僵化;到一定程度或阶段,又向民间吸取新的营养获得新生。如此循环,螺旋上升。中国书法艺术,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辨证发展过程而逐步臻于完善的。

  • 第5题:

    铁线篆


    正确答案: 小篆的一种。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故名。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

  • 第6题:

    吾衍在《学古篇》的《()》中提倡写篆和汉印,与赵一起首次在印学史上倡导()的思想,为文人篆刻艺术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正确答案:《三十五举》,印宗汉魏

  • 第7题:

    ()目前存有蒲松龄四枚印章,以下正确说法的是?

    • A、“蒲氏松龄”阳篆
    • B、“松龄留仙”阴篆
    • C、“留仙”阳篆
    • D、“柳泉”阳篆
    • E、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E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叫缪篆?

    正确答案: 汉代的史学家班固在他所著《汉书·艺文志序》中谈到缪篆时说:“……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说明当时太史用来试学童的六体之一就有缪篆。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也说到王莽篡政后,曾派大司空甄丰等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草篆?它在字体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草篆就是急速、草率写成的篆书。在书写时,有删繁趋简、笔画连绵的特点。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乙亥鼎铭》条中,认其文为“草篆,可识者,唯‘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宝尊鼎用孝享’等字,其余,不可尽识,则以其恣意减损之故耳”。清朝严可均在其《说文翼·序》中认为:“草篆源于古籀,似篆似隶,如古器文之联绵纠结者是。”
    近代学者郭沫若在其《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对草篆和其他草体书法在文字、书法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明。他认为,规整的字体,多是在郑重其事的场合下使用,统治者之间或被统治者之间,除文盲而外,在不必郑重其事的场合,一般使用着草率急就的书体。“故篆书时代有草篆,隶书时代有草隶,楷书时代有行草。隶书是草篆变成的,楷书是由草隶变成的,草率化与规整化之间,辩证地互为影响。”这正和文字的发展一样,开始起源于民间,在阶级社会中为统治者服务,开始雅化、僵化;到一定程度或阶段,又向民间吸取新的营养获得新生。如此循环,螺旋上升。中国书法艺术,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辨证发展过程而逐步臻于完善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摹印篆?

    正确答案: 摹印篆是秦代用于印章的一种篆书。这种书体形体略方,笔画平直,与小篆有同有异。其名称,是因为在刻印之前,须就印的大小,字的多少,笔画的繁简,位置之疏密来加以规划、安排(即规摹)。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刻在印上的字体称之谓“摹印篆”。究竟这种摹印篆是哪种篆书,其说法有二:一是南齐萧子良认为摹印篆即刻符书。另一种认为是汉朝刻官印用的那种平直方整、篆隶参用的书体。但从现存实物中所见的字体来看,秦之“摹印篆”和汉代刻官印的“缪篆”还有一定差异,不尽相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古篆?

    正确答案: 古篆见于史书者,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泛指古代的篆书,如清人桂馥《续三十五举》中说:“宋人间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变态。”其二,是专指上古文字。如明代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舆》“论九书”说:“二曰古篆,三代之书,睍于金石款识。”“若琱戈文之类,虽不尽出于圣人之手,想当文盛之时,赏鉴家有‘蚊脚’、‘鹄头’,定为夏书是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

    正确答案: 散氏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什么是倒薤篆?


    正确答案:属于篆书的一种。薤菜叶长细而头尖。这种篆字竖画都是细长,它上端方劲,末端尖锐,很像薤叶,所以称之谓倒薤篆。其典型的代表作是三国吴的《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天玺是孙皓的年号),据张勃的《吴录》说是华核撰文,皇象所书。其字体宏大雄浑,古朴方正,以篆文为体,以隶书为用,结合巧妙自然,可称独步。其横画两端都有棱角,取法于隶,直画末端尖锐,形似薤叶倒垂。唐大历年间,诗人元结有《峿台铭》,(在今湖南省祁阳县峿溪上),其字体长方,而直画末端尖锐,亦属倒薤篆一类。这种字体,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古文,其直画和横画两端都尖锐。又三国时代,魏《三体石经·尚书·左传》残文中,其古文直画两端尖锐,篆文直画末端尖锐,这些都取像于薤叶,也应属倒薤篆。

  • 第14题:

    汉篆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两汉时期的书法,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以隶书应用最普遍,是汉代主要的书体,隶书发展的高度艺术水平也代表着汉代书法的主要成就。汉代虽然不以篆书为主,但应用仍然很广泛。例如石刻碑文、碑额、砖刻文字、瓦当文字、铜器铭文、货币文字、量器文字,特别是印章文字,都应用篆书。汉代篆书直承秦代篆书,结体大多用小篆,但在笔法、字形、结字、章法上却有较多的变化,书风有明显的汉代特点。西汉时期的篆书直承秦篆的迹象较为明显,例如西安出土的十二字砖文,字形扁方,线条圆劲,结体与笔法与秦代石刻有近似之处。金文篆书《上林窖藏铜器铭文》,方整的结体近似秦诏版篆书,但笔画硬实挺劲方直的特点又很有不同于秦篆之处。这两件作品与秦代篆书相比,已有笔画方折、结体方整、用笔劲挺雄健的汉篆特点。汉代瓦当文字、货币文字、印章文字的字形随器物形体而变化,用笔取势和结字有极为巧妙的变化。线条有的细而能厚,有的劲而能秀,有的粗而能劲,都显示了汉代篆书的善变特点和多彩多姿的风采。
    东汉的《袁安碑》、《袁敞碑》,篆字呈长方型,笔画匀称如玉筋,章法整肃,直承秦代刻石风格,但字形和笔画的姿致却比秦刻石活泼。东汉《嵩山开母庙石阙铭》的篆书更有汉篆的特点。文字是小篆体,但笔划有粗有细,笔道圆融,显得厚重拙朴,上接石鼓文而有钟鼎文遗意。与李斯《泰山石刻》瘦劲匀称的笔法相比,有笔法肥厚而劲挺的特点,气度也显得厚重。特别是直笔用悬针法,与秦代篆书有明显区别。三国东吴的《禅国山碑》在结构善变,造型拙朴,笔画厚重上与《嵩山开母庙石阙铭》是一脉相承的。
    东汉碑额篆书更是奇异多姿,如《尹宙碑额》“汉故豫州从事尹君之铭”十个篆书字,写得遒劲而有流动的风韵。疏密变化别有意趣,起笔、收笔用尖,特别是下垂的笔划,用尖十分突出,实开《天发神谶碑》的风范。东汉碑刻篆书里还有兼隶法的,如《祀三公山碑》,字的结构是小篆,但笔法却是篆隶相兼,杨守敬《平碑记》评曰:“非篆非隶,盖兼两体而为之,至其纯古遒厚,更不侍言,邓完白篆书多从此出。”汉篆善变而多姿的趋势,到三国时代更得发展,如东吴《天发神谶碑》,字体是小篆,但此碑一反篆书圆笔的常法,以方笔作篆书,笔力挺劲而雄强,气概宏大。下垂的笔画用悬针法,腕力过人。结字变化巧妙而又不失端严气象,实为难得。

  • 第15题:

    花果山山门以西不远处,保存有1400年前的唐隶宋篆摩崖石刻,是国内罕见的珍宝,被称为“三绝碑”。请问,唐隶宋篆分别指什么?


    正确答案:唐隶指《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记》;宋篆指《祖无择三言诗勒》。

  • 第16题:

    什么是缪篆?


    正确答案:缪篆是汉代用于摹刻印章的一种篆书。因为“缪”字在古代有多种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释义。故历来诸家解说纷纭。但不管其怎样解释,除了作“缪误”之“误”字解,以为是“篆书之误”以外,其他的各种解释都包含有纠结、绕缠、扭绞的意思,用来形容缪篆的笔画屈曲而平直,结体能匀满的占据印面。故宋朝的米芾又称之谓“填篆”,取其笔画填满印面之意而命名。

  • 第17题:

    什么叫缪篆?


    正确答案:汉代的史学家班固在他所著《汉书·艺文志序》中谈到缪篆时说:“……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说明当时太史用来试学童的六体之一就有缪篆。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也说到王莽篡政后,曾派大司空甄丰等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 第18题:

    篆书包括()。

    • A、古篆
    • B、大篆
    • C、小篆
    • D、中篆

    正确答案:B,C

  • 第19题:

    多选题
    篆书包括()。
    A

    古篆

    B

    大篆

    C

    小篆

    D

    中篆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我国目录学史上篆一种图书分类法是什么?分别是哪些?

    正确答案: 六分法。分别是: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诗赋略:屈原赋;陆贾赋;荀卿赋;
    歌诗;兵书略: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术数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总计共有“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碧落篆?

    正确答案: 指唐朝《碧落碑》上的字体。由于这种字体在篆字、古文之间,比较怪异难辨。碑上有“碧落”等字,故称为“碧落篆”。也有人说这种字是刻在绛州龙兴宫碧落尊像之后而称之为“碧落篆”。唐朝大书法家李阳冰见到这种字体后,曾睡在碑前细品数日方依依而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是()。
    A

    甲→金→篆→草→隶→行→楷

    B

    甲→金→篆→隶→楷→草→行

    C

    甲→金→篆→隶→草→行→楷

    D

    甲→金→篆→隶→行→草→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吾衍在《学古篇》的《()》中提倡写篆和汉印,与赵一起首次在印学史上倡导()的思想,为文人篆刻艺术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正确答案: 《三十五举》,印宗汉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汉篆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两汉时期的书法,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以隶书应用最普遍,是汉代主要的书体,隶书发展的高度艺术水平也代表着汉代书法的主要成就。汉代虽然不以篆书为主,但应用仍然很广泛。例如石刻碑文、碑额、砖刻文字、瓦当文字、铜器铭文、货币文字、量器文字,特别是印章文字,都应用篆书。汉代篆书直承秦代篆书,结体大多用小篆,但在笔法、字形、结字、章法上却有较多的变化,书风有明显的汉代特点。西汉时期的篆书直承秦篆的迹象较为明显,例如西安出土的十二字砖文,字形扁方,线条圆劲,结体与笔法与秦代石刻有近似之处。金文篆书《上林窖藏铜器铭文》,方整的结体近似秦诏版篆书,但笔画硬实挺劲方直的特点又很有不同于秦篆之处。这两件作品与秦代篆书相比,已有笔画方折、结体方整、用笔劲挺雄健的汉篆特点。汉代瓦当文字、货币文字、印章文字的字形随器物形体而变化,用笔取势和结字有极为巧妙的变化。线条有的细而能厚,有的劲而能秀,有的粗而能劲,都显示了汉代篆书的善变特点和多彩多姿的风采。
    东汉的《袁安碑》、《袁敞碑》,篆字呈长方型,笔画匀称如玉筋,章法整肃,直承秦代刻石风格,但字形和笔画的姿致却比秦刻石活泼。东汉《嵩山开母庙石阙铭》的篆书更有汉篆的特点。文字是小篆体,但笔划有粗有细,笔道圆融,显得厚重拙朴,上接石鼓文而有钟鼎文遗意。与李斯《泰山石刻》瘦劲匀称的笔法相比,有笔法肥厚而劲挺的特点,气度也显得厚重。特别是直笔用悬针法,与秦代篆书有明显区别。三国东吴的《禅国山碑》在结构善变,造型拙朴,笔画厚重上与《嵩山开母庙石阙铭》是一脉相承的。
    东汉碑额篆书更是奇异多姿,如《尹宙碑额》“汉故豫州从事尹君之铭”十个篆书字,写得遒劲而有流动的风韵。疏密变化别有意趣,起笔、收笔用尖,特别是下垂的笔划,用尖十分突出,实开《天发神谶碑》的风范。东汉碑刻篆书里还有兼隶法的,如《祀三公山碑》,字的结构是小篆,但笔法却是篆隶相兼,杨守敬《平碑记》评曰:“非篆非隶,盖兼两体而为之,至其纯古遒厚,更不侍言,邓完白篆书多从此出。”汉篆善变而多姿的趋势,到三国时代更得发展,如东吴《天发神谶碑》,字体是小篆,但此碑一反篆书圆笔的常法,以方笔作篆书,笔力挺劲而雄强,气概宏大。下垂的笔画用悬针法,腕力过人。结字变化巧妙而又不失端严气象,实为难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