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十九)  【给定资料】  1.2009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号召全民读书。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深刻论述了领导干部读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据了解,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学习。国际社会还通过全民阅读力来评价各国的文化建设。可以说,谁在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不仅反映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了这个人、这个民族、

题目
问答题
(十九)  【给定资料】  1.2009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号召全民读书。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深刻论述了领导干部读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据了解,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学习。国际社会还通过全民阅读力来评价各国的文化建设。可以说,谁在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不仅反映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了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并将直接影响到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9部门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2009年4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2010年全民阅读活动计划》,希望通过推动全民阅读,在全社会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大力培养人文精神,促进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2.电子阅读已成为80后、90后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2009年广东省在重视纸质传统阅读的同时,率先创建网络读书平台——“南方书城”,开展“全民数字阅读活动”,建立网络、手机书城和3G图书馆,不断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覆盖面。2009年第三届杭州市西湖读书节期间,浙江移动手机阅读平台开设了读书节的专区,推出了“读好书写微博”活动。  当前,电子书的读者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其中上网阅读文学经典、社科名著等书籍的人并不多,主要热衷的是网络小说,而且是作者现写现挂、读者现读现回的阅读,这种阅读可以任意浏览,不讲究缜密的逻辑连贯性、深度以及来源,容易使人们滋生一种获取信息或者知识时浅尝辄止的心态。此外,读图也是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像成为他们阅读的主要内容,电影与电视成为当代青少年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同时古典艺术、精英文化也正不断以随意、轻浮的图像、图片、图形的形式展现;有人说,现在社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读图已经成为风尚,一些人用“读图”代替“读书”。有专家指出,读图多是休闲娱乐性的,没有书籍所包含的内容那么系统、广泛与深刻。如果养成只读图而不读书的习惯,会逐渐变得懒惰而思维迟钝。应提倡多读书,尤其要多读经典著作,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养。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各级党政干部为什么应当多读书、读好书。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多读书、读好书是领导干部提升个人素养的基本手段。领导干部读什么书,从侧面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读书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充实和更新知识的重要方式。领导干部应该在读书学习方面率先垂范,多读书、读好书。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多读书、读好书是领导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党和政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这就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提高领导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十九)  【给定资料】  1.2009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号召全民读书。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深刻论述了领导干部读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据了解,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学习。国际社会还通过全民阅读力来评价各国的文化建设。可以说,谁在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不仅反映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了这个人、这个民族、”相关问题
  • 第1题:

    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下,要有新的目标、新的举措和作为。全面阅读的全面推进,以构建书香社会为主要目标,促进整个社会文明风尚。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阅读网民规模的扩大,为全民阅读的推广和传播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不平衡的的现状下图书资源匮乏、公民阅读的意识不强以及政府对全民阅读在财政投入和管理等还缺乏的明确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掣肘全民阅读运动的开展和延伸。故而,全面推动全面阅读,构建美好的书香社会已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之需,将成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强大的巨大动力。

    政府的“有为之手”是前提和保障。随着图书馆建设方案的发布和推广,全国各地的建设项目和蓝图逐步开展和实施。从北京的“区街阅读共建模式”到上海市“高校和区县的联合服务网络建设”,再到广东等各省“图书馆联合建设方案”的推动和落实,全面阅读在政府的“有为之手”主导和推动之下,全面阅读服务在全国各地全面辐射。究其本质,不仅加速推动了高校和社会交流的“桥梁嫁接”,更加速了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和良性循环。唯政府主导,社会各组织辅以共同协力,才能更快补给全面阅读的建设所需,更好的创建和延伸服务体系。

    公民积极参与是内核和关键。图书作为公民获取知识、了解和反观国际、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公民整体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社会在区域二元化结构和互联网的风口之下,公民的科学阅读意识仍为薄弱,一方面正确的看待碎片化阅读和精细化阅读是科学阅读的基础,同时对公民主观阅读积极能动性的调动也成为当务之急。阅读意识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全民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涵养,更是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的“加速器”。因此,公民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是社会文化底蕴升华之源,是推动和实现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强有之力。

    总之,在政府职能转型和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重视全民阅读,以政府为主导的同时联合高校和社会各组织力量,充分调动全面阅读的积极性,是构建良好书香文化氛围的根本。以阅读为载体、以交流协作为桥梁,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实现全民阅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瑞牛题库考试软件 www.niutk.com

  • 第2题:

    读书是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是由文化素养决定的。没有对知识的追求,没有对文化的爱好,很难想能让人静下心来去读书,阅读的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小处做起,只有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才能让我们习惯于阅读,而国人的读书习惯和爱好绝非一个国家阅读日就能解决,所以,阅读,请尊重个人的选择,别以节日的名义。
    这段文字的中心议题是


    A.阅读
    B.国家阅读日
    C.读书习惯
    D.阅读要尊重个人的选择

    答案:B
    解析:
    材料围绕“国家阅读日”谈了对于读书的看法,表明作者反对设立“国家阅读日”的态度。所以“国家读书日”是材料的中心议题。

  • 第3题:

    湖南省首届三湘读书月的主题是:( )

    A.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B.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全民阅读
    C.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
    D.传播湖湘文化建设书香湖南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为4.5册,日本为40册,以色列为64册,目前很多国家都已对阅读进行立法,如美国《卓越阅读法》,韩国《读书振兴法》等。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战略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据报道,我国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阅读立法”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阅读水平。反对者则称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你支持哪一方?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阐明你支持的理由。(8分)


    正确答案: 答案支持赞成者:(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阅读立法”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的阅读水平,推动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2)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是立足全局的表现,有利于实现最优目标。
    支持反对者:(1)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才能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阅读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们对阅读立法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实施过程中也会碰到不少困难,不会一帆风顺。
    评分说明:每一要点4分,共8分。

  • 第5题:

    2016年4月15日是首个()。

    • A、世界环境日
    • B、地球日
    • C、全民读书日
    • D、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阅读事关全民素质和文化强国的问题。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为4.5册,日本为40册,以色列为64册,目前很多国家都已对阅读进行立法,如美国《卓越阅读法》,韩国《读书振兴法》等。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战略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据报道,我国全民阅读立法也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对国家有什么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开展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开展全民阅读,能够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开展全民阅读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④开展全民阅读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第7题:

    2007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宣部、文化部等17个部门发出通知,倡导全国各地各部门各团体积极开展以“共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因为()

    • A、阅读是培养个人和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 B、阅读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C、阅读对个人成长和民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D、阅读培养健全人格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以“共享全民阅读、同绘中国梦想”为主题的“2014北京书市”在朝阳公园举办,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推动全民阅读有助于() ①人们享受读书的乐趣,丰富精神世界 ②用传统纸质阅读取代网络数字化阅读 ③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活跃文化市场 ④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繁荣文化产业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阅读在个体发展、民族和国家振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人民都能沉浸在醉人书香之中,把阅读经典作为一种生存方式,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会得到大力提升。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推动全民阅读是基于() ①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②人们会主动选择接受健康有益文化的熏陶 ③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阅读文学作品是提高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报告指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

    • A、阅读社会
    • B、读书社会
    • C、书香社会
    • D、阅书社会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创立并举办的一项大型综合性群众读书文化活动是()。

    • A、深圳读书月
    • B、深圳阅读月
    • C、全民读书月
    • D、全民阅读月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问答题
    (二十)  【给定资料】  1.2009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号召全民读书。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深刻论述了领导干部读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据了解,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学习。国际社会还通过全民阅读力来评价各国的文化建设。可以说,谁在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不仅反映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了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并将直接影响到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9部门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2009年4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2010年全民阅读活动计划》,希望通过推动全民阅读,在全社会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大力培养人文精神,促进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2.电子阅读已成为80后、90后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2009年广东省在重视纸质传统阅读的同时,率先创建网络读书平台——“南方书城”,开展“全民数字阅读活动”,建立网络、手机书城和3G图书馆,不断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覆盖面。2009年第三届杭州市西湖读书节期间,浙江移动手机阅读平台开设了读书节的专区,推出了“读好书写微博”活动。  当前,电子书的读者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其中上网阅读文学经典、社科名著等书籍的人并不多,主要热衷的是网络小说,而且是作者现写现挂、读者现读现回的阅读,这种阅读可以任意浏览,不讲究缜密的逻辑连贯性、深度以及来源,容易使人们滋生一种获取信息或者知识时浅尝辄止的心态。此外,读图也是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像成为他们阅读的主要内容,电影与电视成为当代青少年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同时古典艺术、精英文化也正不断以随意、轻浮的图像、图片、图形的形式展现;有人说,现在社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读图已经成为风尚,一些人用“读图”代替“读书”。有专家指出,读图多是休闲娱乐性的,没有书籍所包含的内容那么系统、广泛与深刻。如果养成只读图而不读书的习惯,会逐渐变得懒惰而思维迟钝。应提倡多读书,尤其要多读经典著作,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养。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各级党政干部为什么应当多读书、读好书。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多读书、读好书是领导干部提升个人素养的基本手段。领导干部读什么书,从侧面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读书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充实和更新知识的重要方式。领导干部应该在读书学习方面率先垂范,多读书、读好书。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多读书、读好书是领导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党和政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这就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提高领导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时代重温读书的价值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互联网时代,信息唾手可得,搜索无往不利,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当此之时,为什么要重温读书的价值?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相比碎片化、被动型的知识获取,读书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知识、整体性思考。通过阅读,有利于让人类智慧的结晶序列式地内化于心。不管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不管书籍的介质、读书的方式如何变化,这样的价值不会衰减、意义不会褪色。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国度里,竟然出现了读书无用的言论。事实上,阅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价值理念冲击着这个时代,“开卷有益”备受争议,“快餐文化”广为流传,教育引导偏差引起的“功利性阅读”等问题凸显,成为文化建设上的拦路虎。”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实现提升自我素质与修养的价值。在今天读书变成了一种“作秀”,变成了一种“功利”。一些干部沉迷于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满身烟酒味,毫无书卷气;不少人心为物役,铁了心做“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些地方的“读书无用论”则夺下了孩子手里的课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多读书,既有敦促干部避免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的考虑,更有培养人文精神、涵养政治伦理、提升思想境界的深意。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无穷发展。通过学习,可以远离低级趣味,提升道德境界,获得高尚情操。
      
      让阅读成为一种文化底蕴,实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如今,“全民阅读”不仅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提升自己的空间,更为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凝聚了力量。社会上急功近利风气让很多人相信了“一夜成名”。从社会层面看,将人与读书世界隔离开来的,往往是浮躁之气、功利之心。这种病象,也侵袭到阅读内部。不少书店和书市,唱主角的是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术、官场秘笈,这些文化垃圾倾倒在心灵家园,非但不能长精神,还要“长疾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底蕴的积淀,也就离不开阅读。因此,应该培养良好的读书氛围,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时间都去哪儿了”,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个人时间被工作占去之外,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在陕西插队走了30里路去借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经常给干部推荐书……读书是他的习惯、是他的爱好,更是他的生活方式,因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籍就像一位“文明使者”,从远方而来,带我们了解过去,指引我们面向未来。


    答案:
    解析:

  • 第14题:

    在政府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读书指导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读书指导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答案:对
    解析:
    正确。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其特点和标志就是学生基本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大略明白所要学习的内容,但却不一定能够理解得确切、全面、透彻,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要领,并且常常会感到学习上有许多困难。同时,他们还没有掌握一套自学的方法和养成自学的习惯。因此,他们还不能独立地进行阅读和学习,需要教师一课或一章一节地指导和帮助。教学生学会阅读是读书指导法的关键和核心

  • 第15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开展()活动,激发人们的读书热情,大兴读书学习之风。

    • A、全民购书
    • B、“全民健身”
    • C、“全民阅读”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全民阅读反映出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目前中国超六成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假如你是一名政协委员,在推动阅读立法工作上应该()①积极提交支持阅读立法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②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③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支持阅读立法工作④就全民阅读工作情况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全民阅读反映出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许多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法律行为鼓励、倡导全民阅读。假如你是一名政协委员,在推动阅读立法工作上应该()。 ①积极提交支持阅读立法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②就全民阅读工作情况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③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支持阅读立法工作 ④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2011年4月23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我国政府倡导全民阅读活动进入第六年。国家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在于() ①有助于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②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④有助于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阅读是简单的休闲与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行为。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认同和关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倡导全民阅读”() ①是传承文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客观需要 ②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④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该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辨识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
    (2)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3)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 第21题:

    资料:近年来,随着读书日、读书月的深入开展,一些省(区、市)通过整合全民阅读资源,打造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全民阅读“书香”品牌,如南国书香节、苏州读书节、北京阅读季等,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成功举办首届北京阅读季的基础上,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京阅读季,以“弘扬北京精神,共享全民阅读”为主题,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作为北京阅读季形象大使向北京市民发出了倡议:“从现在开始,每天一个小时,捧起书本。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一种时尚。” “满城飘佳句,相逢说读书。”2012年以来,各地的读书主题活动火热开展起来,形式丰富、异彩纷呈。以“感恩报恩,书送关爱”为主题的广西全民读书活动、第二届广西青少年读书节暨大型公益募捐图书活动陆续开展。广东的“书香岭南”,以“让阅读成为时尚”为主题,从机关阅读、企业阅读、青少年阅读、学校阅读、社会阅读、媒体阅读和数字阅读等方面开展,坚持分级阅读、分众阅读、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快乐阅读“五大阅读”理念,让阅读成为全民的一种时尚。江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则借助网络更好地传播“书香”氛围,通过网络向读者推荐好书,在全社会倡导数字阅读的风气,颇受读者欢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区进一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文化风尚,提升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办好全国书博会的浓厚氛围。 2012年6月1日,Y市深入帮扶村张营镇吕庄村开展捐书助读送温暖活动,为他们送去了有关各类养殖、种植、培植、预防病虫害等农业技术和生活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百余本。大大缓解了吕庄村农民群众看书难和娱乐生活贫乏的问题,保障贫困地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 参考上述资料,以“全民阅读”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总字数1000~1200字。


    正确答案:深入开展全民阅读筑牢中华文化根基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和创造源泉。从文字的出现、纸张的发明、印刷技术的不断革新,到今天世界范围内各种介质并用的出版业高速发展,都可以看到阅读使人类精神文明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曾殷殷叮嘱后人:“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仅寄托着一个家族繁衍生息、兴旺发达的希望,更寄托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走向辉煌的追求。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励志、养性、立德,是对人生的磨炼和意志的考验;阅读能提升个人素质及品位;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他对社会作用的发挥;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则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国民阅读水平更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全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重要环节。中央号召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建设学习型社会,阅读是目的,也是实现途径。阅读既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风气,从一定意义上讲,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学习型社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不仅对个体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的学习热情。因此,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意识,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是至关重要的。
    全民阅读是一项基础工程、长期工程。近年来,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许许多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阅读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必须切实肩负起引导全民阅读风尚的职责,继续协调社会各方面,从而形成合力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创造一个全社会关心阅读、倡导阅读的良好文化生态;要培育和巩固一批“书香”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导向作用;要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书助读等公益活动,保障贫困地区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弟、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要创新全民阅读活动的载体形式,使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热爱读书的习惯蔚然成风。
    世慕昔贤境,书爱众香薰。文化强国,阅读是根基,阅读已经不仅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和谐与全人类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天——阅读遍华夏,书香满中国,伟大的中华民族终将迎来中国梦梦想成真的灿烂曙光!

  • 第22题:

    资料1.全民阅读是根据“世界读书日”演变而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解放军总政宣传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 2013年,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不阅读的中国人》在网络热传,并被一些报刊转载。这位印度人观察发现,中国人空闲时间爱玩iPad,却很少安静看书,不免担心“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尽管观点存在争议,但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同期韩国、美国、法国国民年人均阅读量都在8本以上。从数据上看,中国人确实落后了。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继续修改完善。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曾在两会期间联名115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签署了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建议政府通过立法促进阅读风尚的形成。邬书林认为:全民阅读首先要立法,有了法律保障,才能调动各种资源,服务于全民阅读。事实上,呼吁全民阅读立法并不是一家之言,许多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曾经反复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国家能为全民阅读立法。这是软性法律,旨在通过立法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现代出版社总编辑臧永清表示,用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特别是儿童的阅读时间,依法要求家长和学校必须参与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从儿童时期养成人们的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立法,国际社会早已有之。例如韩国早有《读书振兴法》;俄罗斯也颁布有《民族阅读大纲》;美国也有《卓越阅读法》,都是各国为推进图书、出版、阅读、公共图书设施等提供的国家保护措施。我国出台这一法令,不仅仅是追随国际大势,更是出于对普通百姓终身教育、素质提升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有不少人指出,读书求知是无需外力强制的个体自觉行为,专门就读书来立法显得多余。有网友认为,“有心读书的人总能挤出时间读书,没有心境读书,立法也没有用处”,即依靠法律来量化阅读指标的做法“不靠谱”。 全民阅读立法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应是尊重、维护和扩大个人阅读权利,而不是对个体阅读行为的干预。“全民阅读”立法并不是以法律干涉公民的个人阅读行为,事实上想干涉也干涉不了,而只是以法律保障的方式,来为全民阅读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虽然对于阅读立法一事,大家的观点不一,但是对于培养国人阅读习惯、更好地实现深度阅读,有效阅读,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对此,专家和网友都表示,在立法之外,我们要做的还很多。推动全民阅读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脚踏实地。如何将全民阅读做好、做实、做到位,让全民阅读变成全民“悦”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资料2.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中国图书出版的品种和总印数已居于世界第一,仅2012年就出版了37万种图书,读者可选择的图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科技也使阅读载体变得更加多样化,只要愿意,互联网、电子阅读器、移动阅读等阅读终端足以保障我们“无障碍”的阅读。对读书人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正如KFC、麦当劳吃多了容易营养不良一样,当阅读变得过分轻松、方便,人就会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弊端。无疑,“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调查表明,仅有19.1%的人满意个人的阅读情况。 “全民阅读不仅是一项文化教育工作,更是关乎一个国家文明富强乃至始终保持蓬勃发展活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表示,政府不仅要倡导阅读,还要服务阅读,推动阅读。“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可以从阅读做起。”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繁荣和力量,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与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说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它的阅读的力量。因为阅读可以提高公民素质、纯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 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谈到个人爱好时,他说;“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你知道,承担我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推动全民阅读,已经被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立法之外,如何让更多人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则更需思考。根据资料内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


    正确答案:期待立法推动全民阅读“华而有实”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习近平总书记将阅读的重要性总结为“三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阅读力,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竞争力。崇尚阅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更需要我们将读书的传统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博采众长中日益充盈、更加丰饶。
    然而,“国民阅读状况堪忧”再次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与此同时,全民阅读立法引起了公众的广泛争议。“阅读立法”之所以产生争议,是不理解立法的用意所致。如果将其理解为国家“强制”老百姓阅读多少书,把阅读作为一项公民“义务”,显然有所偏颇;而如果立法是为了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为人们创造好的阅读环境,保障阅读权利,那么这一立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推动全民阅读,已经被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但立法之外,如何让更多人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则更需思考。事实上,人们对公共阅读资源的需求,反映出的是人们对文化服务需求的增长和公共文化现有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人们期盼的是人人都能享受均衡、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
    大城市、市中心图书馆高端大气,小城镇难觅图书馆身影;农家书屋、留守儿童图书室难得开放,沦为摆设;社区图书室种类单一、更新慢……虽然我国公共阅读资源总量不断加大,但人均稀缺、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仍十分明显,全民阅读基础薄弱引人忧。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应当加大投入,满足城市、乡村的基本阅读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应当转变思路,从传统的管理思维转为现代的服务思维,主动积极地为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提供必要的、多元的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还应当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以行动带阅读,通过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民众阅读兴趣。
    也必须注意,“阅读”绝不能简化为“读书”本身。立法推动全民阅读,政府层面更应该完成的是“硬件”的打造与提供;具体到读书的种类、书目的选取等,应该给予从青少年到成年人充分的自由度、开放的选择度。所以,针对立法推动全民阅读,要更多利用开拓阅读、发散阅读而非“规范阅读”甚至是强制阅读的方式,鼓励每一位公民的“阅读史”真正转身为“精神发育史”,为更好培养新一代的现代公民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决定着这个人的学习、创造和发展能力,那么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则决定着这个民族在文明之峰攀登的高度。所以,我们期待着立法推动全民阅读,能更多以“华而有实”的方式推进:既能在公共投入层面,多年如一日不吝真金白银“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断投入,又能准确把握培育“为阅读而阅读”国民习惯的边界,成就一代又一代人优秀、卓越的“阅读人生”。

  • 第23题:

    单选题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要想把一个人变傻,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不停地读书。他在《论阅读和书籍》中写道:“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间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会丧失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就遭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叔本华并不反对读书,但反对只是读书

    B

    叔本华将衡量一个人傻的标准与读书联系起来

    C

    叔本华对“把自己读蠢了”的学究非常不屑

    D

    叔本华认为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阅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十九)  【给定资料】  1.2009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号召全民读书。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深刻论述了领导干部读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据了解,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和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学习。国际社会还通过全民阅读力来评价各国的文化建设。可以说,谁在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不仅反映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了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并将直接影响到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9部门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2009年4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2010年全民阅读活动计划》,希望通过推动全民阅读,在全社会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大力培养人文精神,促进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2.电子阅读已成为80后、90后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2009年广东省在重视纸质传统阅读的同时,率先创建网络读书平台——“南方书城”,开展“全民数字阅读活动”,建立网络、手机书城和3G图书馆,不断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覆盖面。2009年第三届杭州市西湖读书节期间,浙江移动手机阅读平台开设了读书节的专区,推出了“读好书写微博”活动。  当前,电子书的读者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其中上网阅读文学经典、社科名著等书籍的人并不多,主要热衷的是网络小说,而且是作者现写现挂、读者现读现回的阅读,这种阅读可以任意浏览,不讲究缜密的逻辑连贯性、深度以及来源,容易使人们滋生一种获取信息或者知识时浅尝辄止的心态。此外,读图也是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像成为他们阅读的主要内容,电影与电视成为当代青少年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同时古典艺术、精英文化也正不断以随意、轻浮的图像、图片、图形的形式展现;有人说,现在社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读图已经成为风尚,一些人用“读图”代替“读书”。有专家指出,读图多是休闲娱乐性的,没有书籍所包含的内容那么系统、广泛与深刻。如果养成只读图而不读书的习惯,会逐渐变得懒惰而思维迟钝。应提倡多读书,尤其要多读经典著作,这是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养。  【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各级党政干部为什么应当多读书、读好书。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多读书、读好书是领导干部提升个人素养的基本手段。领导干部读什么书,从侧面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读书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充实和更新知识的重要方式。领导干部应该在读书学习方面率先垂范,多读书、读好书。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多读书、读好书是领导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党和政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这就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提高领导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