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单选题用d,s,u,l,o,h组成一个单词,这属于()A 归纳问题B 排列问题C 界定不良问题D 转换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将问题分为转换问题、排列问题和归纳结构问题这三种类型是依据()

    A问题结构

    B问题表述的确定程度

    C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

    D问题特征


    A

  • 第2题:

    根据Greeno(1978)的观点,著名的密码算题是一个()

    A转换问题

    B排列问题

    C归纳结构问题

    D算子


    B

  • 第3题:

    知识库的形成是如何组成()

    • A、发现问题
    • B、分析问题
    • C、解决问题
    • D、归纳与总结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给出一个初始状态,问题解决者必须发展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使最初状态不断向目标状态转化,最终达到总目标,这种问题属于()。

    • A、具体问题
    • B、归纳结构问题
    • C、转换问题
    • D、排列问题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样例教学这一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主要适用于哪一类问题?()

    • A、界定不良问题
    • B、界定良好问题
    • C、一般领域问题
    • D、非常规问题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研究者倾向于把问题分为( )。

    • A、抽象问题
    • B、排列问题
    • C、转换问题
    • D、无结构问题
    • E、有结构问题

    正确答案:D,E

  • 第7题:

    单选题
    对于下面两个问题:(1)从5,11,13三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数相加,最多可以得出多少个和?(2)从5,11,13三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数相减,最多可以得出多少个差?可以得出(  ).
    A

    问题(1),(2)都属于排列问题

    B

    问题(1),(2)都属于组合问题

    C

    问题(1)属于排列问题,问题(2)属于组合问题

    D

    问题(1)属于组合问题,问题(2)属于排列问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与顺序有关就属于排列,与顺序无关就属于组合.

  • 第8题:

    单选题
    给出一个初始状态,问题解决者必须发展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使最初状态不断向目标状态转化,最终达到总目标,这种问题属于()。
    A

    具体问题

    B

    归纳结构问题

    C

    转换问题

    D

    排列问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按Greeno(1978)的观点,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是一个()
    A

    转换问题

    B

    排列问题

    C

    归纳结构问题

    D

    算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Greeno(1978)的观点,A对B犹如C对?,这是一个()
    A

    转换问题

    B

    排列问题

    C

    归纳结构问题

    D

    算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Greeno(1978)的观点,著名的密码算题是一个()
    A

    转换问题

    B

    排列问题

    C

    归纳结构问题

    D

    算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研究者倾向于把问题分为( )。
    A

    抽象问题

    B

    排列问题

    C

    转换问题

    D

    无结构问题

    E

    有结构问题


    正确答案: D,E
    解析: 现实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把问题分为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问题。

  • 第13题:

    按Greeno(1978)的观点,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是一个()

    A转换问题

    B排列问题

    C归纳结构问题

    D算子


    A

  • 第14题:

    根据Greeno(1978)的观点,A对B犹如C对?,这是一个()

    A转换问题

    B排列问题

    C归纳结构问题

    D算子


    C

  • 第15题:

    用d,s,u,l,o,h组成一个单词,这属于()

    • A、归纳问题
    • B、排列问题
    • C、界定不良问题
    • D、转换问题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大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中所研究的问题,多属于()。

    • A、界定模糊问题
    • B、界定清晰问题
    • C、结构良好问题
    • D、创造性问题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 A、结构良好问题
    • B、结构不良问题
    • C、界定清晰问题
    • D、非现实问题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基于问题的教学这一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主要适用于哪一类问题?()

    • A、界定不良问题
    • B、界定良好问题
    • C、一般领域问题
    • D、特殊领域问题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观察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这属于(  )。
    A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

    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

    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 C
    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意指只注意到事物的局部却忽视了整体,即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 第20题:

    单选题
    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A

    结构良好问题

    B

    结构不良问题

    C

    界定清晰问题

    D

    非现实问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过程的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统为(  )。
    A

    转换问题

    B

    常规问题

    C

    问题界定

    D

    问题空间


    正确答案: C
    解析:
    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

  • 第22题:

    单选题
    将问题分为转换问题、排列问题和归纳结构问题这三种类型是依据()
    A

    问题结构

    B

    问题表述的确定程度

    C

    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

    D

    问题特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用d,s,u,l,o,h组成一个单词,这属于()
    A

    归纳问题

    B

    排列问题

    C

    界定不良问题

    D

    转换问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问题描述是将问题表中的每一个问题依序号顺序逐一以“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其中字母S代表(  )。
    A

    计划

    B

    主观资料

    C

    客观资料

    D

    评估


    正确答案: B
    解析:
    S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Subjective Data),如病人的主诉、症状、病史等;O代表客观资料(Objective Data),如实验室检查以及病人的态度、行为等;A代表评估(Assessment),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愈后等;P代表计划(Plan),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每一问题都有一相应的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