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此种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的()A 第1周B 第2~3周C 第3~4周D 第5周E 第6周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此种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的()
A

第1周

B

第2~3周

C

第3~4周

D

第5周

E

第6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单选题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此种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的()A 第1周B 第2~3周C 第3~4周D 第5周E 第6周”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张某,拟诊伤寒入院,入院后患者做肥达反应,两次的结果分别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1:80,TO 1:80,TA、TB、TC 1:40;入院后第12天,TH、Tol:320,TA、TB、TC 1:40,则患者可以诊断为()
    A.伤寒
    B.副伤寒(甲型)
    C.副伤寒(乙型)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答案:A
    解析:
    本题为应用题,考核对肥达反应的结果解释和在诊断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中的意义。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含有O(菌体)抗原和H(鞭毛)抗原,它们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0抗原为共同抗原,H抗原分为伤寒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H抗原A、B、C.肥达反应系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0抗原和H抗原,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A、B、C与患者血清进行半定量凝集试验。根据血清中抗体的凝集滴度及动态变化。用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血清学方法。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发病后2周,其血清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一般地区人群中0凝集滴度(TO)≥1;80,H凝集滴度≥1:60;或发病后期至恢复期0、H滴度较发病初期增高至≥4倍者,有诊断价值。本例肥达反应结果支持诊断为伤寒,而副伤寒H凝集滴度(TA、TB及TC)均低,且无动态性升高,可否定副伤寒。

  • 第2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患者可能发生了哪种并发症
    A.胃穿孔
    B.胃出血
    C.肠穿孔
    D.肠出血
    E.急性阑尾炎

    答案:C
    解析:

    伤寒的主要病变在肠道,不会引起胃穿孔、胃出血和急性阑尾炎,故首先排除A、B、E。肠出血、肠穿孔是伤寒的主要并发症,肠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大量出血可出现体温下降、头晕、烦躁、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等,腹膜刺激征多不明显;而肠穿孔则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的症状,故应选C。
    肠穿孔一般发生在伤寒缓解期,病程的第3~4周。
    选项A、B是针对腹胀的排气的护理措施,应首先排除;选项C按摩腹部,会促使肠液的扩散,加重腹膜刺激症状,应排除;选项D给予止痛药,会掩盖患者的症状,延误抢救时间,应排除;出现肠穿孔后,应立即手术,以防危及生命,故应选E。

  • 第3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伤寒病人中毒性脑病可表现为()。

    • A、精神恍惚
    • B、缓脉
    • C、表情淡漠
    • D、耳鸣
    • E、听力减退

    正确答案:C,D,E

  • 第4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此时护士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用松节油热敷腹部
    • B、肛管排气
    • C、可轻轻按摩腹部
    • D、给予适当止痛药
    • E、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手术准备

    正确答案:E

  • 第5题:

    患者,男性,32岁,持续发热9天,伴腹胀,便秘,不欲饮食。查体:心率68次/分,腹软,肝肋下2cm,白细胞正常,嗜酸性粒细胞为零,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伤寒的肠道并发症多出现在病程的()。

    • A、第1周内
    • B、第2周~第3周
    • C、第4周~第5周
    • D、第6周
    • E、整个病程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伤寒的主要严重并发症有()。

    • A、中毒性心肌炎
    • B、肠出血
    • C、血栓性静脉炎
    • D、肠穿孔
    • E、支气管肺炎

    正确答案:B,D

  • 第7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伤寒
    • B、疟疾
    • C、病毒性肝炎
    • D、流行性出血热
    • E、过敏性皮炎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此种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的()

    • A、第1周
    • B、第2~3周
    • C、第3~4周
    • D、第5周
    • E、第6周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32岁,持续发热9天,伴腹胀,便秘,不欲饮食。查体:心率68次/分,腹软,肝肋下2cm,白细胞正常,嗜酸性粒细胞为零,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伤寒的肠道并发症多出现在病程的()
    A

    第1周内

    B

    第2周~第3周

    C

    第4周~第5周

    D

    第6周

    E

    整个病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0岁,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伴有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轻度腹胀。查体:T39.2℃,P80次/分,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管规示WBC2.4×109/L,中性粒细胞43%,淋巴细胞57%,肥达反应:"O"1:160,"H"1:320,诊断为伤寒。目前病人正处于病程的()
    A

    初期

    B

    极期

    C

    缓解期

    D

    反应期

    E

    恢复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伤寒

    B

    疟疾

    C

    病毒性肝炎

    D

    流行性出血热

    E

    过敏性皮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伤寒病人中毒性脑病可表现为()。
    A

    精神恍惚

    B

    缓脉

    C

    表情淡漠

    D

    耳鸣

    E

    听力减退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此种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的
    A.第1周
    B.第2~3周
    C.第3~4周
    D.第5周
    E.第6周

    答案:C
    解析:
    伤寒的主要病变在肠道,不会引起胃穿孔、胃出血和急性阑尾炎,故首先排除A、B、E。肠出血、肠穿孔是伤寒的主要并发症,肠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大量出血可出现体温下降、头晕、烦躁、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等,腹膜刺激征多不明显;而肠穿孔则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的症状,故应选C。

  • 第14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此时护士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用松节油热敷腹部
    B.肛管排气
    C.可轻轻按摩腹部
    D.给予适当止痛药
    E.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手术准备

    答案:E
    解析:

    伤寒的主要病变在肠道,不会引起胃穿孔、胃出血和急性阑尾炎,故首先排除A、B、E。肠出血、肠穿孔是伤寒的主要并发症,肠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大量出血可出现体温下降、头晕、烦躁、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等,腹膜刺激征多不明显;而肠穿孔则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的症状,故应选C。
    肠穿孔一般发生在伤寒缓解期,病程的第3~4周。
    选项A、B是针对腹胀的排气的护理措施,应首先排除;选项C按摩腹部,会促使肠液的扩散,加重腹膜刺激症状,应排除;选项D给予止痛药,会掩盖患者的症状,延误抢救时间,应排除;出现肠穿孔后,应立即手术,以防危及生命,故应选E。

  • 第15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患者可能发生了哪种并发症()

    • A、胃穿孔
    • B、胃出血
    • C、肠穿孔
    • D、肠出血
    • E、急性阑尾炎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此病人治疗应首选的抗生素是()。

    • A、磺胺类
    • B、喹诺酮类
    • C、氨基苷类
    • D、大环内酯类
    • E、β-内酰胺类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诱发伤寒病人并发肠出血的因素有()。

    • A、随意起床
    • B、过量饮食
    • C、排便用力
    • D、腹泻
    • E、治疗性灌肠

    正确答案:A,B,C,D,E

  • 第18题:

    患者,男性,20岁,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伴有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轻度腹胀。查体:T39.2℃,P80次/分,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管规示WBC2.4×109/L,中性粒细胞43%,淋巴细胞57%,肥达反应:“O”1∶160,“H”1∶320,诊断为伤寒。目前病人正处于病程的()。

    • A、初期
    • B、极期
    • C、缓解期
    • D、反应期
    • E、恢复期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对伤寒高热病人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 A、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 B、记录24h出入量
    • C、补充足够水分
    • D、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 E、用大剂量退热剂降温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患者可能发生了哪种并发症()
    A

    胃穿孔

    B

    胃出血

    C

    肠穿孔

    D

    肠出血

    E

    急性阑尾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对伤寒高热病人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B

    记录24h出入量

    C

    补充足够水分

    D

    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E

    用大剂量退热剂降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此病人治疗应首选的抗生素是()。
    A

    磺胺类

    B

    喹诺酮类

    C

    氨基苷类

    D

    大环内酯类

    E

    β-内酰胺类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此时护士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

    用松节油热敷腹部

    B

    肛管排气

    C

    可轻轻按摩腹部

    D

    给予适当止痛药

    E

    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手术准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此种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的()
    A

    第1周

    B

    第2~3周

    C

    第3~4周

    D

    第5周

    E

    第6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