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主诉:患儿,男,8月,因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入院。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

题目
问答题
主诉:患儿,男,8月,因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入院。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02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主诉:患儿,男,8月,因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入院。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相关问题
  • 第1题:

    主诉:患儿,男,8月,因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入院。
    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02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与诊断依据
    (1)诊断 幼儿急疹。
    (2)诊断依据
    ①8个月男孩,发热4天,热退后出现皮疹1天。
    ②临床特点 精神好,全身有淡玫瑰色斑丘疹,疹问皮色正常,枕后有肿大淋巴结。
    2.鉴别诊断
    ①麻疹。
    ②猩红热。
    ③风疹。
    3.进一步检查
    ①病毒分离。
    ②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4.治疗原则 无特殊治疗,高热时除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予解热镇静剂。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 第2题:

    【病例摘要】
    患儿男性,8岁。
    主诉:发热2天,皮疹1天。
    病史:患儿于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1天前始胸部、背部皮肤渐及面部出现斑状红疹,部分皮疹中央出现小水泡、发痒。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查体:体温37.2℃,脉搏90次/分,呼吸26次/分,体重26kg。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躯干部及四肢皮肤可见较多淡红色斑疹,部分皮疹中央部有似"露珠"样小水泡,部分皮疹已结痂,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9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
    (1)诊断:水痘。
    (2)诊断依据
    ①患儿,8岁,发热1天后出疹,有痒感。
    ②皮疹特点为分批出现红色斑疹及水疱样疹、有的已结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口腔黏膜皮疹出现破溃形成浅溃疡。
    2.鉴别诊断(5分)
    ①丘疹性荨麻疹。
    ②能引起疱疹性皮肤损害,如肠道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虫咬性皮疹、药物和接触性皮炎等相鉴别。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血常规。
    ②疱疹刮片查找多核巨细胞。
    4.治疗原则(3分)
    (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饮食;剪短患儿指甲、戴连指手套以防抓伤;勤换内衣,消毒水洗浴,减少继发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
    (2)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为首选,治疗越早越好。

  • 第3题:

    【病例摘要】
    患儿男性,1岁4个月。
    主诉:发热5天,出疹、咳嗽2天,呼吸困难5h。
    病史:患儿于5天前出现发热,伴流眼泪,体温高达40℃,2天前自耳后、颈部、及面部出现较多粟粒样皮疹,逐渐波及胸背及四肢,同时出现咳嗽,精神差。5h前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急来就诊。患儿堂兄10天前患麻疹,患儿与其接触密切。患儿尚未接种麻疹疫苗。
    查体:体温38.5℃,脉搏135次/分,呼吸40次/分,体重13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热病容,神志清,精神差,呼吸急促,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哭声嘶哑,耳后发际、颈部、面部及躯干部可见较多暗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双手及双足心亦见皮疹。前囟闭合,双眼畏光,结膜充血,口周发绀,咽充血,双侧颊黏膜近第二磨牙处可见散在白色小点,外周有红晕,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35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
    (1)诊断:麻疹。
    (2)诊断依据
    ①1岁2个月,春季发病,有麻疹接触史,未接受过麻疹疫苗注射,持续高热,病程第
    3天出疹,出疹顺序为自耳后、发际、颈部及面部逐渐遍及全身。
    ②全身可见较多暗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色正常,呼吸快,有吸气性喉鸣音,声嘶,眼部有改变,咽红,口腔可见麻疹黏膜斑,轻度吸气三凹征,双肺可闻及较多干啰音。
    2.鉴别诊断(5分)
    ①风疹。
    ②猩红热。
    ③幼儿急疹。
    3.进一步检查(4分)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偏少,淋巴细胞增多。
    (2)胸部X片双肺纹理增多。
    (3)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
    4.治疗原则(3分)
    无特异抗病毒疗法,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 第4题:

    主诉:患儿,男,1岁5月,因发热4天,全身皮疹伴耳后肿物2天入院。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伴喷嚏,2天前见面部、颈部至全身出现较多粟粒样皮疹,同时出现耳后花生米大小肿物,有触痛,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清开灵、羚羊角口服液"治疗,体温降至正常,但耳后肿物逐渐增大,急来就诊。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13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热病容,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颈部及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小皮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双耳后及颈部可触及2~3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可,稍有压痛,无红肿。前囟闭合,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正确答案: 分析:1.诊断与诊断依据(1)诊断风疹。(2)诊断依据①患儿先有高热,伴喷嚏,而后出疹。②皮疹出现顺序是自面部、颈部迅至全身,同时发现患儿双耳后均有花生米大小之肿物,压之疼痛,无咳嗽。③体格检查:精神尚好,面部、颈部及全身皮肤满布淡红色小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色正常,双耳后、枕后及颈部均可触及1~3枚黄豆至花生米大小之淋巴结,活动可,轻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咽充血,心肺腹未及异常。无病理反射。2.鉴别诊断①麻疹。②猩红热。③幼儿急疹。3.进一步检查①血常规。②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4.治疗原则本病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

  • 第5题:

    问答题
    主诉:患儿,男,1岁5月,因发热4天,全身皮疹伴耳后肿物2天入院。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伴喷嚏,2天前见面部、颈部至全身出现较多粟粒样皮疹,同时出现耳后花生米大小肿物,有触痛,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清开灵、羚羊角口服液"治疗,体温降至正常,但耳后肿物逐渐增大,急来就诊。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13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热病容,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颈部及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小皮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双耳后及颈部可触及2~3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可,稍有压痛,无红肿。前囟闭合,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正确答案: 分析:1.诊断与诊断依据(1)诊断风疹。(2)诊断依据①患儿先有高热,伴喷嚏,而后出疹。②皮疹出现顺序是自面部、颈部迅至全身,同时发现患儿双耳后均有花生米大小之肿物,压之疼痛,无咳嗽。③体格检查:精神尚好,面部、颈部及全身皮肤满布淡红色小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色正常,双耳后、枕后及颈部均可触及1~3枚黄豆至花生米大小之淋巴结,活动可,轻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咽充血,心肺腹未及异常。无病理反射。2.鉴别诊断①麻疹。②猩红热。③幼儿急疹。3.进一步检查①血常规。②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4.治疗原则本病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患儿男性,1岁4个月。主诉:发热5天,出疹、咳嗽2天,呼吸困难5h。病史:患儿于5天前出现发热,伴流眼泪,体温高达40℃,2天前自耳后、颈部、及面部出现较多粟粒样皮疹,逐渐波及胸背及四肢,同时出现咳嗽,精神差。5h前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急来就诊。患儿堂兄10天前患麻疹,患儿与其接触密切。患儿尚未接种麻疹疫苗。查体:体温38.5℃,脉搏135次/分,呼吸40次/分,体重13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热病容,神志清,精神差,呼吸急促,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哭声嘶哑,耳后发际、颈部、面部及躯干部可见较多暗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双手及双足心亦见皮疹。前囟闭合,双眼畏光,结膜充血,口周发绀,咽充血,双侧颊黏膜近第二磨牙处可见散在白色小点,外周有红晕,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35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1)诊断:麻疹。(2)诊断依据①1岁4个月,春季发病,有麻疹接触史,未接受过麻疹疫苗注射,持续高热,病程第3天出疹,出疹顺序为自耳后、发际、颈部及面部逐渐遍及全身。②全身可见较多暗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色正常,呼吸快,有吸气性喉鸣音,声嘶,眼部有改变,咽红,口腔可见麻疹黏膜斑,轻度吸气三凹征,双肺可闻及较多干啰音。
    2.鉴别诊断(5分)①风疹。②猩红热。③幼儿急疹。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偏少,淋巴细胞增多。②胸部X片双肺纹理增多。③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
    4.治疗原则(3分)无特异抗病毒疗法,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患儿男性,1岁4个月 。主诉:发热5天,出疹、咳嗽2天,呼吸困难5h 。病史:患儿于5天前出现发热,伴流眼泪,体温高达40℃,2天前自耳后、颈部、及面部出现较多粟粒样皮疹,逐渐波及胸背及四肢,同时出现咳嗽,精神差 。5h前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急来就诊 。患儿堂兄10天前患麻疹,患儿与其接触密切 。患儿尚未接种麻疹疫苗 。查体:体温38 .5℃,脉搏135次/分,呼吸40次/分,体重13k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热病容,神志清,精神差,呼吸急促,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哭声嘶哑,耳后发际、颈部、面部及躯干部可见较多暗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双手及双足心亦见皮疹 。前囟闭合,双眼畏光,结膜充血,口周发绀,咽充血,双侧颊黏膜近第二磨牙处可见散在白色小点,外周有红晕,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35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主诉:患儿,男,1岁4月,因发热5天,出疹、咳嗽2天,呼吸困难5h入院。病史:患儿于5天前出现发热,伴流眼泪,体温高达40℃,2天前自耳后、颈部、及面部出现较多粟粒样皮疹,逐渐波及胸背及四肢,同时出现咳嗽,精神差。5h前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急来就诊。患儿堂兄10天前患麻疹,患儿与其接触密切。患儿尚未接种麻疹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135次/分,呼吸40次/分,体重13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热病容,神志清,精神差,呼吸急促,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哭声嘶哑,耳后发际、颈部、面部及躯干部可见较多暗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双手及双足心亦见皮疹。前囟闭合,双眼畏光,结膜充血,口周发绀,咽充血,双侧颊黏膜近第二磨牙处可见散在白色小点,外周有红晕,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于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35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正确答案: 分析:1.诊断与诊断依据(1)诊断麻疹。(2)诊断依据①1岁2个月,春季发病,有麻疹接触史,未接受过麻疹疫苗注射,持续高热,病程第3天出疹,出疹顺序为自耳后、发际、颈部及面部逐渐遍及全身。②全身可见较多暗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色正常,呼吸快,有吸气性喉鸣音,声嘶,眼部有改变,咽红,口腔可见麻疹黏膜斑,轻度吸气三凹征,双肺可闻及较多干啰音。2.鉴别诊断①风疹。②猩红热。③幼儿急疹。3.进一步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偏少,淋巴细胞增多。(2)胸部X片双肺纹理增多。(3)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4.治疗原则无特异抗病毒疗法,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患儿男性,1岁5个月 。主诉:发热4天,全身皮疹伴耳后肿物2天 。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伴喷嚏,2天前见面部、颈部至全身出现较多粟粒样皮疹,同时出现耳后花生米大小肿物,有触痛,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清开灵、羚羊角口服液"治疗,体温降至正常,但耳后肿物逐渐增大,急来就诊 。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 。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查体:体温37 .2℃,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13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热病容,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颈部及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小皮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双耳后及颈部可触及2~3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可,稍有压痛,无红肿 。前囟闭合,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主诉:患儿,男,8月,因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入院。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02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正确答案: 分析:1.诊断与诊断依据(1)诊断幼儿急疹。(2)诊断依据①8个月男孩,发热4天,热退后出现皮疹1天。②临床特点精神好,全身有淡玫瑰色斑丘疹,疹问皮色正常,枕后有肿大淋巴结。2.鉴别诊断①麻疹。②猩红热。③风疹。3.进一步检查①病毒分离。②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4.治疗原则无特殊治疗,高热时除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予解热镇静剂。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患儿男性,8个月 。主诉: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 。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 。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查体:体温36 .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 。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 。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02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患儿男性,6岁 。主诉:发热2天、皮疹伴腹痛1天 。病史:患儿于2天前开始发热,体温可达39℃,伴咽痛,无咳嗽及吐泻,在家给予"罗红霉素、复方大青叶、牛磺酸颗粒"口服治疗,效果不佳,于1天前自面、颈部渐及全身皮肤出现较多小红疹,且全身皮肤发红尤以胸背部为重,伴脐周痛,呈持续性疼痛 。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患儿 。预防接种按程序进行 。查体:T 38 .6℃,P 102次/分,R 32次/分,体重20kg,神志清,热性病容,精神稍差,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颈部、面部及全身皮肤布满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触之似砂纸感,疹间皮肤充血明显,压之暂呈苍白,约数秒钟可恢复红色 。面部发红,口周皮肤明显苍白,双腋下及双肘窝、腹股沟处皮疹明显密集,呈紫红色线状,其局部有散在性针尖大小出血点,咽部充血,扁桃体局部散在小脓栓,舌黏膜充血鲜红,舌乳头红肿,散在部分灰白色舌苔,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轻压痛,麦氏点压痛(-),四肢肌张力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患儿,2岁。4天前开始发热,流涕,打喷嚏,畏光,今日体温升高,且咳嗽。出现皮疹,急来就诊,体检:体温40.5℃,口腔粘膜粗糙,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粗

    A、风疹
    B、麻疹
    C、幼儿急疹
    D、猩红热
    E、荨麻疹

    答案:B
    解析: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出现红色细小内疹。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1~2日,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 第14题:

    【病例摘要】
    患儿男性,8个月。
    主诉: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
    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
    查体: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02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
    (1)诊断:幼儿急疹。
    (2)诊断依据
    ①8个月男孩,发热4天,热退后出现皮疹1天。
    ②临床特点精神好,全身有淡玫瑰色斑丘疹,疹间皮色正常,枕后有肿大淋巴结。
    2.鉴别诊断(5分)
    ①麻疹。
    ②猩红热。
    ③风疹。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病毒分离。
    ②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4.治疗原则(3分)
    无特殊治疗,高热时除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予解热镇静剂。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 第15题:

    患儿,2岁。4天前开始发热,流涕,打喷嚏,畏光,今日体温升高,且咳嗽,出现皮疹,急来就诊,体检:体温40.5℃,口腔黏膜粗糙,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粗()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主诉:患儿,男,8岁,因发热2天,皮疹1天入院。病史:患儿于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1天前始胸部、背部皮肤渐及面部出现斑状红疹,部分皮疹中央出现小水泡、发痒。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90次/分,呼吸26次/分,体重26kg。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躯干部及四肢皮肤可见较多淡红色斑疹,部分皮疹中央部有似"露珠"样小水泡,部分皮疹已结痂,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9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正确答案: 分析:1.诊断与诊断依据(1)诊断水痘。(2)诊断依据①患儿,8岁,发热1天后出疹,有痒感。②皮疹特点为分批出现红色斑疹及水疱样疹、有的已结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口腔黏膜皮疹出现破溃形成浅溃疡。2.鉴别诊断①丘疹性荨麻疹。②能引起疱疹性皮肤损害,如肠道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虫咬性皮疹、药物和接触性皮炎等相鉴别。3.进一步检查①血常规。②疱疹刮片查找多核巨细胞。4.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饮食;剪短患儿指甲、戴连指手套以防抓伤;勤换内衣,消毒水洗浴,减少继发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2)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为首选,治疗越早越好。

    • 第17题:

      单选题
      患儿,2岁,4天前开始发热、流涕、打喷嚏、畏光,今日体温升高,且咳嗽,出现皮疹,急来就诊。查体:体温40.5℃,口腔黏膜粗糙,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粗(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患儿男性,1岁5个月。主诉:发热4天,全身皮疹伴耳后肿物2天。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伴喷嚏,2天前见面部、颈部至全身出现较多粟粒样皮疹,同时出现耳后花生米大小肿物,有触痛,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清开灵、羚羊角口服液"治疗,体温降至正常,但耳后肿物逐渐增大,急来就诊。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查体:体温37.2℃,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13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热病容,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颈部及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小皮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双耳后及颈部可触及2~3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可,稍有压痛,无红肿。前囟闭合,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1)诊断:风疹。(2)诊断依据①患儿先有高热,伴喷嚏,而后出疹。②皮疹出现顺序是自面部、颈部迅至全身,同时发现患儿双耳后均有花生米大小之肿物,压之疼痛,无咳嗽。③体格检查:精神尚好,面部、颈部及全身皮肤满布淡红色小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色正常,双耳后、枕后及颈部均可触及1~3枚黄豆至花生米大小之淋巴结,活动可,轻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咽充血,心肺腹未及异常。无病理反射。
      2.鉴别诊断(5分)①麻疹。②猩红热。③幼儿急疹。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血常规。②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
      4.治疗原则(3分)本病无特效药物,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患儿男性,8个月。主诉:发热4天,全身皮疹1天。病史:患儿于4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在外口服"阿莫西林颗粒、牛磺酸颗粒",体温不退,呈稽留热,1天前体温降至正常,且见自颈部渐至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查体:体温36.5℃,脉搏102次/分,呼吸28次/分,体重8k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可,全身可见较多淡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腰、臀部为著,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枕部及颈部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02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1)诊断:幼儿急疹。(2)诊断依据①8个月男孩,发热4天,热退后出现皮疹1天。②临床特点精神好,全身有淡玫瑰色斑丘疹,疹间皮色正常,枕后有肿大淋巴结。
      2.鉴别诊断(5分)①麻疹。②猩红热。③风疹。
      3.进一步检查(4分)①病毒分离。②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4.治疗原则(3分)无特殊治疗,高热时除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予解热镇静剂。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主诉:患儿,男,8岁,因发热2天,皮疹1天入院。病史:患儿于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1天前始胸部、背部皮肤渐及面部出现斑状红疹,部分皮疹中央出现小水泡、发痒。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90次/分,呼吸26次/分,体重26kg。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躯干部及四肢皮肤可见较多淡红色斑疹,部分皮疹中央部有似"露珠"样小水泡,部分皮疹已结痂,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9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正确答案: 分析:1.诊断与诊断依据(1)诊断水痘。(2)诊断依据①患儿,8岁,发热1天后出疹,有痒感。②皮疹特点为分批出现红色斑疹及水疱样疹、有的已结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口腔黏膜皮疹出现破溃形成浅溃疡。2.鉴别诊断①丘疹性荨麻疹。②能引起疱疹性皮肤损害,如肠道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虫咬性皮疹、药物和接触性皮炎等相鉴别。3.进一步检查①血常规。②疱疹刮片查找多核巨细胞。4.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饮食;剪短患儿指甲、戴连指手套以防抓伤;勤换内衣,消毒水洗浴,减少继发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2)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为首选,治疗越早越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患儿男性,8岁。主诉:发热2天,皮疹1天。病史:患儿于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1天前始胸部、背部皮肤渐及面部出现斑状红疹,部分皮疹中央出现小水泡、发痒。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查体:体温37.2℃,脉搏90次/分,呼吸26次/分,体重26kg。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躯干部及四肢皮肤可见较多淡红色斑疹,部分皮疹中央部有似"露珠"样小水泡,部分皮疹已结痂,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9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1)诊断:水痘。(2)诊断依据①患儿,8岁,发热1天后出疹,有痒感。②皮疹特点为分批出现红色斑疹及水疱样疹、有的已结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口腔黏膜皮疹出现破溃形成浅溃疡。
      2.鉴别诊断(5分)①丘疹性荨麻疹。②能引起疱疹性皮肤损害,如肠道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虫咬性皮疹、药物和接触性皮炎等相鉴别。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血常规。②疱疹刮片查找多核巨细胞。
      4.治疗原则(3分)①一般治疗加强护理,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的饮食;剪短患儿指甲、戴连指手套以防抓伤;勤换内衣,消毒水洗浴,减少继发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②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为首选,治疗越早越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主诉:患儿,男,6岁,因发热2天、皮疹伴腹痛1天入院。病史:患儿于2天前开始发热,体温可达39℃,伴咽痛,无咳嗽及吐泻,在家给予"罗红霉素、复方大青叶、牛磺酸颗粒"口服治疗,效果不佳,于1天前自面、颈部渐及全身皮肤出现较多小红疹,且全身皮肤发红尤以胸背部为重,伴脐周痛,呈持续性疼痛。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患儿。预防接种按程序进行。体格检查:T38.6℃,P102次/分,R32次/分,体重20kg,神志清,热性病容,精神稍差,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颈部、面部及全身皮肤布满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触之似砂纸感,疹问皮肤充血明显,压之暂呈苍白,约数秒钟可恢复红色。面部发红,口周皮肤明显苍白,双腋下及双肘窝、腹股沟处皮疹明显密集,呈紫红色线状,其局部有散在性针尖大小出血点,咽部充血,扁桃体局部散在小脓栓,舌黏膜充血鲜红,舌乳头红肿,散在部分灰白色舌苔,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轻压痛,麦氏点压痛(-),四肢肌张力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正确答案: 分析:1.诊断与诊断依据(1)诊断猩红热。(2)诊断依据①患儿发热2天,1天后自面、颈部渐及全身皮肤出现较多小红疹,且全身皮肤发红尤以胸背部为重,伴脐周痛,呈持续性疼痛。②热性病容,精神稍差,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颈部、面部及全身皮肤布满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触之似砂纸感,疹问皮肤充血明显,压之暂呈苍白,约数秒钟可恢复红色。双腋下及双肘窝、腹股沟处皮疹明显密集,呈紫红色线状,其局部有散在性针尖大小出血点,咽部充血,扁桃体局部散在小脓栓,舌乳头红肿,散在部分灰白色舌苔。2.鉴别诊断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②麻疹。③川崎病。3.进一步检查①血常规。②咽拭子或伤口细菌培养。③血清学检查可检出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一般其效价在1:400以上,并发风湿热患者的血清滴度明显增高。4.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应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2)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如有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头孢霉素等药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患儿男性,8岁 。主诉:发热2天,皮疹1天 。病史:患儿于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无咳嗽,无吐泻,1天前始胸部、背部皮肤渐及面部出现斑状红疹,部分皮疹中央出现小水泡、发痒 。当地有类似发热、出疹性疾病 。生后曾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查体:体温37 .2℃,脉搏90次/分,呼吸26次/分,体重26kg 。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面部、躯干部及四肢皮肤可见较多淡红色斑疹,部分皮疹中央部有似"露珠"样小水泡,部分皮疹已结痂,咽充血,颈软,胸廓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9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配伍题
      患儿,2岁。4天前开始发热,流涕,打喷嚏,畏光,今日体温升高,且咳嗽,出现皮疹,急来就诊,体检:体温40.5℃,口腔黏膜粗糙,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粗()|患儿,3岁。上午开始流涕,发热,体温最高38:2℃,在家服用小儿退热药及双黄连口服液,吃晚饭时发现患儿面部有皮疹,体检:精神状态良好,耳后、枕部触及黄豆及花生大小淋巴结,有触痛,面、颈及躯干有红色斑丘疹()|患儿,7个月。发热4天,体温最高为39℃,当地医院诊断为"上感",静滴三天头孢唑啉及病毒唑,今晨热退,但见面、颈及躯干皮肤有红色斑丘疹()|患儿,9岁。发热,咽痛1日就诊,体检:体温38.9℃,咽部充血,双扁桃腺肿大Ⅱ度,有脓性分泌物,舌红,乳头粗,颈部及躯干见红色鸡皮疹,压之退血,腋窝处明显,心肺正常()
      A

      风疹

      B

      麻疹

      C

      幼儿急疹

      D

      猩红热

      E

      荨麻疹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