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更多“问答题名词解释题:受贿罪”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其与受贿罪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其他关系密切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行为或影响力索取、收受请托人的财物,或者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索取、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严重情节的行为。
    (1)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特征
    ①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影响力与请托人交易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严重情节的行为。利用影响力交易财物的行为分两种:
    a.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
    b.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收受请托人财物。
    无论是哪种利用影响力交易的行为,均表现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交易财物的特点。成立犯罪要求该交易行为达到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重的情节。
    ③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其他关系密切的人;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人。
    ④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本罪与受贿罪的区别
    主体不同。受贿罪的主体是现职国家工作人员;本罪的主体是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及其他关系密切人、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及其他关系密切的人。
    客观方面不同。受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本人的职务之便索贿或收受贿赂;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与国家工作人员、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密切关系形成的影响力索贿或收受贿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多选题
    丁的行为构成(  )。[2010年真题]
    A

    受贿罪

    B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本案中,丁在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时并没有收受贿赂的故意,其是在乙的要求下为甲办理贷款的,属于一种失职行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第3题:

    判断题
    由“并非甲某既犯了贪污罪又犯了受贿罪。”可以推出甲某或者没有犯贪污罪或者没有犯受贿罪。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名词解释题:受贿罪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受贿罪的认定。

    正确答案: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职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1、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1)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该罪。
    (2)该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获取财物的目的。
    (3)该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
    (4)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2、受贿罪的界定:
    (1)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受贿罪与获取合法报酬的界限、受贿罪与接受馈赠的界限、受贿罪与一般受贿行为的界限。
    (2)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界限:犯罪的手段方式不同、犯罪的客体和对象不同。
    (3)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4)受贿罪与公司,企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受贿罪的界限:犯罪的主体不同、犯罪的客体不同。
    3、受贿罪的共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以交易,收受干股,合作开办公司,委托投资理财,赌博,挂名领取薪酬等形式,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以受贿论处。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上述行为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特定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双方共同占有的,以受贿罪的其犯论处。这里特定关系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家人,情人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受贿罪的特征及其认定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1)受贿罪的特征
    ①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实质在于以公权力交换私利。
    ②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被动的收受贿赂行为构成受贿罪必须同时具备“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和“为他人谋取利益”两个要件。此外,受贿罪在客观方面还有两种表现形式:
    a.收受回扣、手续费。《刑法》第385条第2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b.斡旋贿赂。根据《刑法》第388条之规定,斡旋贿赂,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④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认定受贿罪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罪与非罪的界限
    a.本罪与一般受贿行为的界限。关键在于查明受贿的数额大小和情节轻重
    b.注意结合实践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正确认定: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问题;收受干股问题;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问题;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收受贿赂问题;以赌博形式收受贿赂问题;以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以及由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问题;收受贿赂物品未办理权属变更问题;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问题;在职时为请托人谋利益,离职后收受财物问题。
    ②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本罪与贪污罪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本罪主体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除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
    b.犯罪目的不同。本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而贪污罪则是非法占有本人主管、经营或者经手的公共财物。
    c.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d.犯罪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在一般情况下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只有在索贿时才同时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而贪污罪则是同时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
    e.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的公私财物,而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则是公共财物。
    ③以索贿方式构成的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其主要区别在于:
    a.犯罪主体不同。本罪是特殊主体,而敲诈勒索罪是一般主体。
    b.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勒索他人的财物,是区分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关键。
    c.犯罪客体不同。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同时也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则是他人的财产权利。
    ④本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界限
    两者的区别在于:
    a.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b.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本罪的受贿行为构成犯罪并不必然要求数额较大,索取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时也不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则要求无论是以索取他人财物还是以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方式构成该罪,都要求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要件,并且索取或者收受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
    c.犯罪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的客体首先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其次才是侵犯了公司、企业人员业务行为的廉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单位受贿罪

    正确答案: 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求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受贿罪的客观要件?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受贿罪

    正确答案: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正确答案: 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二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后者是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后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3)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后者侵犯的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和公司、企业人员业务行为的廉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什么是受贿罪?

    正确答案: 受贿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的, 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多选题
    乙的行为构成(  )。[2010年真题]
    A

    受贿罪

    B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本案中,乙并不知道甲为求贷款向其妻子行贿的事实,因此其不具有受贿的故意,也不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根据刑法第168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第15题:

    问答题
    什么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如何划分本罪与受贿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指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特征:
    1、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不分侵犯了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而且也损害了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业务活动的廉洁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即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且有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的目的。
    本罪与受贿罪的界限:
    关键在于主体身份不同,本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而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指出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贿赂的,应当按受贿罪论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试述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后者是一般主体。
    (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他人有求于己时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或者以不给财物就不给其办事为要挟,迫使他人交付财物。后者在客观上则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且以实施暴力伤害,揭发隐私,毁坏财产等手段威胁,要挟他人,迫使他人支付财物。
    (3)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主要是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同时也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后者侵犯的则是他人的财产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受贿罪的构成特征。

    正确答案: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因索取他人财物而构成的受贿罪在主要侵犯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的同时,还侵犯了被迫交付财物的他人的财产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丙的行为构成(  )。[2010年真题]
    A

    受贿罪

    B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

    诈骗罪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刑法》第388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丙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乙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财物,符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另外,由于国家工作人员乙没有受贿的故意,因此丙不能与其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类型。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正确答案: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其他关系密切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行为或影响力索取、收受请托人的财物,或者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索取、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严重情节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受贿罪不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这个三段论犯了( )的逻辑错误。

    正确答案: 两否定得结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原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正确答案: 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或者在经济来往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贵个人所有数额加大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1)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而后罪侵犯的客体首先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其次才侵犯了公司、企业人员业务行为的廉洁性。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行为构成犯罪并不必然要求数额较大,索取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时也不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而后罪则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无论是以索取他人财物的方式还是以非法收受他人财物,都要求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要件,并且索取或收受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
    (3)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其范围根据《刑法》第93条确定;后罪的主体是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刑法》特别规定以受贿罪论处的两种情况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刑法》特别规定以受贿罪论处的两种情况是:
    (1)经济受贿,即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2)斡旋受贿,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务或者收受请托人财务的,以受贿论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