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二十一)  【给定资料】  1.“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

题目
问答题
(二十一)  【给定资料】  1.“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多。黄河水的利用多达307亿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来,有计划的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造,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广义的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造福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黄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  “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生态工程的建设》。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是灭顶之灾”。  2.“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但实际上这不能算作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就黄河本身而言,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而这恰是几亿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  【问题】  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二十一)  【给定资料】  1.“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根据本项目特点,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有:   (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河段,拟建水库库尾至河口的干流河段与周边支流河口段。   (2)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游500m至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段。   (3)灌溉引水主干渠沿线区域。   (4)B灌区。   (5)供水城市新区。   (6)移民安置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理由具体如下:   (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并产生阻隔影响,使下游鱼类不能通过大坝完成洄游。   (2)坝下河段的水文情势变化与减(脱)水影响。由于库区蓄水、城市供水及引水灌溉,导致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2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甚至局部河段断流,天然水文情势明显改变。   (3)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变化影响。由于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4)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   (5)灌溉回归水(即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对A河拟建水库坝下6km以下河段的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6)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7)城市新区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城市新区排水直接进入清水河,会对清水河纳污河段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的环境用水需求包括:   (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   (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存的基本用水需求等)。   (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5)A河河道外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6)坝下河段景观用水需求。(1)本工程实施后能满足B灌区农业灌溉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要求。   理由:该水库的功能是为城市提供用水和农业灌溉提供用水,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①B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为:0.7×104×500×15=0.525×108m3/a(1hm2=15亩);   ②城市新区远期供水为:300×10-3×105×365=0.1095×108m3/a;   ③合计0.6345×108m3/a,小于水库设计库容0.9×108m3/a,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   (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求。   理由: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   (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   ①确定生态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6km处接纳的农灌回归水,水质较差,会对下游河段的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②清水河接纳城市新区的排水后,河流水质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③A河水库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 第2题:

    水库水电项目
    题干
    南方某山区拟建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开发目的包括城镇进丞、农业灌溉和发电。工程包括一座库容为2.4X109m3的水库、引水工程和水电站。水库大坝高54m,水库回水长度27km.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水库需淹没耕地230hm2,移民1870人,安置方式拟釆用就地后靠,农业灌溉引水主干渠长30km,灌溉面积6X104hm2,城镇供水范围主要为下游地区的2个县城。
    库区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内有经济鱼类、土著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
    问题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那些方面?
    2.提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3.针对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那些环境影响?
    4.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


    答案:
    解析: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那些方面?
    答:调查上游陆域大坝蓄水淹没区及影响范围内涉及的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
    (1)重点调查陆域范围内有无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的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调查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与保护要求等。
    (2)植被调查可设置样方,调查植被组成、分层现象、优势种、频率、密度、生物量等指标。
    (3)动物调查,应调查动物种类、分布、食源、水源、庇护所、繁殖所及领地范围,生理生殖特性,移动迁徙等活动规律。
    (4)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
    (5)调查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点评分析】: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生态影响预测评价往往由于复杂不好进行。一般从事生态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均容易解答该问题,但往往回答不完整。陆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不外乎植物、动物及其生境调查,在具体工作中从物种、种群、生态系统、景观四个层次入手,同时考虑气候、土壤、水系等自然因素。在复习这样的题时,同时可以联想一下对于下游地区的生态应调查哪些内容?工程建设对上游和下游生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此题已考过多次,考生务必熟记背诵之。
    2.提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1)在工程运行期,由于大坝阻隔,对上下游鱼类物种交流有一定阻碍。
    (2)本项目大坝下游有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被大坝截在上游的鱼类进入索饵场和产卵场成为困难,而水库不同方式的放水对下游河道的水生生态影响明
    (3)水文情势的变化导致饵料生物变化无常,水温、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的变化对鱼类产卵也有不利的影响。
    (4)河道中鱼类的种群结构将发生变化、急流性或深水性鱼类将对下游水位变浅不适应。
    【点评分析】:水库运行期对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的鱼类均有影响,但对下游影响更明显一些。这类问题提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问大坝建设对下游鱼类的何影响?对坝上鱼类有何影响?对上游鱼类的三场有何影响?对下游鱼类的三场有何影响?基本大同小异,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及提问的形式,结合实际工作来答。
    3.针对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那些环境影响?
    答:(1)移民区遗留的环境影响:遗留的固体废物,建筑残物、生活垃圾,特别是养殖垃圾如不能得到彻底清理,对库区蓄水将造成不利影响;若原来的陡坡开垦的农田不能及时退耕还林还草,其水土流失也将影响库区水质与水位。
    (2)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影响:对安置区环境容量的影响,增加了安置区的环境与资源压力,移民安置占地及土地幵发植被变化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
    (3)移民安置不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一是有可能造成移民返迁,加剧库区生态破坏;二是陡坡开垦,使水土流失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灾害。
    (4)人体健康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点评分析】:移民安置是水电开发项目关注的重要方面,当然也是考试高频考点。这个题也可以按环境影响要素来解答,按照移民的轨迹来答更好入手。
    4.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
    答:应主要釆取以下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①合理选址选线:
    ②工程方案分析与优化;
    ③施工方案分析与合理化建议;
    ④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管理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管理目标和指标,管理方法、时间和经费等;
    ②落实机构和人员编制:职能和职责分工,必要的能力培训;
    ③建立有关环境管理制度:档案保存,查询和重大事件报告;
    ④制定生态环境监测计划:监测时段,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仪器设
    备,监测人员等。
    【点评分析】:本题不好回答,牵扯的内容很多。遇到此类提问,应首先想到技术方法内容。

  • 第3题: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 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 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 亿m3 ,坝高40m,田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时,需移民170 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 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 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 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 8 亿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 灌区供水, B 灌区灌溉面积0.7 万hm2 ,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 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 a、城市供水按300L/人 d测算。)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5.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 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给出该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答: (1 ) A 河: 库区及上游集水区, 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 河入清水河河口的河段:
    (2) B 灌区:
    (3 ) 清水河:A 河汇入的清水河上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的问段:
    ( 4 ) 灌溉引水主干区沿线区域:
    ( 5 )供水城市新区。
    2 . 指出该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晌,并说明理由。
    答: (1) 对下游泪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 河上建设大坝,造成问道生境切剖, 阻止下游鱼类通过大坝完成泪游。
    ( 2) 由于坝下形成减水段,河流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将发生变化。由于库区蓄水及引水灌溉, A 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2 km 的问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
    (3 ) 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 4 ) 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 三场" 的改变。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 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 特别是鱼类" 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 5 ) 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该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 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地方式不当,则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 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
    ( 6) 灌溉回归水(农田退水) 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 对下游河流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3 . 为确定该工程大坝下;h1河流的最小需水量, 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答: (1) 维持A 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 2 ) 维持A 河河道及清水河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水量:
    ( 3 ) A 河河道外生态需水量, 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 4 ) 维持A 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 5 ) 景观用水。
    4 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 (1 )能满足B 灌区的农灌用水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因为该水库的功能为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 而B 灌区农灌用水为: 0.7X 104hnl X 15 X500m3/ (亩?a )= 0.525 X 10^8 m3/a ,城市新区远期用水为: 100000 人X 300 L/ ( 人?a ) X 365 d÷1 000=0.1095 X 10^8 m3 , 两者合计小于水库的兴利库容,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 5% 。
    (2) 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求,因为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
    (3) 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需求。因为确定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 A 河坝下接纳的灌溉回归水,水质较差,而且汇入清水河后,会使水口下游的IV 类水体进一步恶化,而A 河水库的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号点分析】
    该案例试题是根据2012 年案例分析考试真题修改而成,其中不少考点与本书"八、水利水电类案例5 跨流域调水工程"类似,请各位考生认真分析,寻找高频考点,做到事半功倍。
    1. 给出该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判定坪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
    此考题与本书"八、水利水电类案例5 跨流域调水工程"第1 题考点完全一致,类似考点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请考生注意。
    2. 指出该工程对节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晌,并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坪价因子; (4) 确定环境要素坪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此考题与本书"八、水利水电类案例5 跨流域调水工程"第3 题考点完全一致。
    3. 为确定该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坪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坪价因子; (4) 确定环境要素坪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此考题与本书"八、水利水电类案例6 坝后式水利枢纽工程"第1题考点完全一致。
    4. 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坪价因子; (4) 确定环境要素坪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 第4题:

    拦河闸闸门的启闭运用条件是()。

    • A、遇洪水和正常灌溉时,闸门均开启
    • B、遇洪水和正常灌溉时,闸门均关闭
    • C、遇洪水闸门挡水,正常灌溉时开门放水
    • D、遇洪水开闸门放水,正常灌溉时关门挡水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北方地区拥有中国40%的人口和60%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

    • A、20%
    • B、30%
    • C、40%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从狭义上讲,水利工程管理是对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进行依法管理、(),保障工程正常运行,以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工作。

    • A、安全监测
    • B、水资源配置
    • C、养护修理
    • D、调度运行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规定:遇有下列()情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以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 A、江河干流、湖泊的水情超过保证水位或者河道安全流量的
    • B、大中型和重要小型水库水位超过设计洪水位的
    • C、小型水库水位超过校核洪水位的
    • D、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的
    • E、防洪工程设施发生较大险情的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在东北地区,对已建成的草坪,通常于秋季禾草休眠前进行一次灌溉,叫做()

    • A、封冻水
    • B、开春水
    • C、防旱水
    • D、催芽水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承担着全国12%人口、15%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任务。但就其河川径流量来说,仅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根据1919~1975年56年系列研究成果,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为()。

    • A、580亿立方米
    • B、559亿立方米
    • C、370亿立方米
    • D、210亿立方米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推求分期设计洪水的原因是()

    • A、各分期的洪水成因和洪水大小不同
    • B、水库库容的大小不同
    • C、各分期灌溉和发电用水不同
    • D、各分期气候变化无常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灌溉引水水源不包括下列()
    A

     河湖水

    B

     工业废水

    C

     蓄洪水

    D

     地下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二十)  【给定资料】  1.“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多。黄河水的利用多达307亿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来,有计划的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造,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广义的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造福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黄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  “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生态工程的建设》。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是灭顶之灾”。  2.“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但实际上这不能算作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就黄河本身而言,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而这恰是几亿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  【问题】  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正确答案:
    黄河自身规律主要体现在“三善”上。善淤是指黄河河床经常受泥沙淤积,善决是指黄河河堤经常决口,善徙是指黄河河道经常改道。“三善”是黄河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者说是它的健康生命形式,正是因为黄河经常受泥沙淤积,才容易决口,也才容易改道,因此黄河河患的根源在于泥沙淤积,单纯固堤防洪不可能从根本上使黄河得到治理。办好黄河的事情必须尊重黄河自身的规律。以治理泥沙淤积为重点,及时放淤疏沙,同时加强河堤建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


    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答:根据本项目特点,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有:


    (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河段,拟建水库库尾至河口的干流河段与周边支流河口段。


    (2)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游500m至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段。


    (3)灌溉引水主干渠沿线区域。


    (4)B灌区。


    (5)供水城市新区。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答: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理由具体如下:


    (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并产生阻隔影响,使下游鱼类不能通过大坝完成洄游。


    (2)坝下河段的水文情势变化与减(脱)水影响。由于库区蓄水、城市供水及引水灌溉,导致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2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甚至局部河段断流,天然水文情势明显改变。


    (3)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变化影响。由于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4)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


    (5)灌溉回归水(即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对A河拟建水库坝下6km以下河段的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6)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7)城市新区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城市新区排水直接进入清水河,会对清水河纳污河段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答: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的环境用水需求包括:


    (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


    (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存的基本用水需求等)。


    (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5)A河河道外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6)坝下河段景观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1)能满足B灌区农业灌溉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要求。


    理由:该水库的功能是为城市提供用水和农业灌溉提供用水.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①B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为:0.7*104*500*15=0.525*108m3/a(1hm2= 15亩);


    ②城市新区远期供水为:300*10-3*105*365=0.1095*108m3/a:


    ③合计0. 6345*108m3/a,小于水库设计库容0.9*108m3/a,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


    (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求。


    理由: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


    (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


    ①确定生态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6km处接纳的农灌回归水,水质较差,会对下游河段的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②清水河接纳城市新区的排水后,河流水质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③A河水库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 第14题:


    新建水库工程


    【素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 m,回水长度12 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 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 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 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 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 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的河段;(2)B灌区;(3)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的河段;(4)灌溉引水主干区沿线区域;(5)供水城市新区。


    2.(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阻止下游鱼类通过大坝完成洄游。(2)由于坝下形成减水段,河流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将发生变化。由于库区蓄水及引水灌溉,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 2 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3)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4)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改变。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5)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则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6)灌溉回归水(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对下游河流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3.(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水量;(4)A河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5)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6)景观用水。


    4.(1)能满足B灌区的农灌用水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因为该水库的功能为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而B灌区农灌用水为:0.7*1 04 hm2/*1 5*500 m3/(亩·a)=0.525*1 08(m3/a),城市新区远期用水为:1 00 000人*300 L/(人·a)*365d÷1 000=0.109 5*108 m3,两者合计小于水库的兴利库容,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要,因为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因为确定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接纳的灌溉回归水,水质较差,而且汇入清水河后,会使汇水口下游的Ⅳ类水体进一步恶化,而A河水库的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本题是根据20 1 2年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修改而成,其中不少考点与本书20 1 2年版“九 农林水利类 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类似,请各位考生认真分析,寻找高频考点,做到事半功倍。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九农林水利类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1. 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考点完全一致,类似考点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请考生注意。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本“九农林水利类 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考点完全一致。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九农林水利类 案例2 新建水利枢纽工程”“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考点完全一致。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 第15题:

    黄河正以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水资源,承担着本流域和下游引黄灌区占全国()的耕地面积、12%的人口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


    正确答案:2%;15%

  • 第16题:

    在东北地区,对已建成的草坪,通常于春季草坪草返青前进行一次灌溉,叫()。

    • A、封冻水
    • B、返青水
    • C、防旱水
    • D、催芽水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山东省以约占全国1%的水资源,灌溉了占全国8%的耕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一场降雨洪水的径流深,为这场洪水流径流域出口断面的水量在流域上的平均水深,常由实测的洪水资料来推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根据《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水库指()和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小型水库。

    • A、通过蓄水验收并投入运行的大中型水库
    • B、大中型水库
    • C、通过蓄水验收的大中型水库
    • D、投入运行的大中型水库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黄河是资源性缺水的河流,河川径流量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

    • A、32%
    • B、22%
    • C、12%
    • D、2%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

    • A、福建
    • B、安徽
    • C、江西
    • D、山西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问答题
    (二十一)  【给定资料】  1.“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多。黄河水的利用多达307亿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来,有计划的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造,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广义的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造福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黄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  “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生态工程的建设》。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是灭顶之灾”。  2.“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但实际上这不能算作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就黄河本身而言,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而这恰是几亿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  【问题】  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正确答案:
    黄河自身规律主要体现在“三善”上。善淤是指黄河河床经常受泥沙淤积,善决是指黄河河堤经常决口,善徙是指黄河河道经常改道。“三善”是黄河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者说是它的健康生命形式,正是因为黄河经常受泥沙淤积,才容易决口,也才容易改道,因此黄河河患的根源在于泥沙淤积,单纯固堤防洪不可能从根本上使黄河得到治理。办好黄河的事情必须尊重黄河自身的规律。以治理泥沙淤积为重点,及时放淤疏沙,同时加强河堤建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二十四)  【给定资料】  1.“母亲河”的水量并不丰沛,但却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60多年来,当代治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战胜了花园口1万至1.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万以上的3次,确保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黄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处,引黄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增长了8倍多。黄河水的利用多达307亿立方米,为全国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来,有计划的进行了三次人工改造,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险恶局面;随着河口流路的稳定,黄河三角洲由过去一片荒凉变为富庶的鱼米之乡。黄河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回报。但黄河毕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广义的说,黄河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包含着对黄河的治理。为了抵御河患、造福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黄河大堤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见证了黄河的沧桑,既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又记录了黄河以其自然破坏力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既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成就和精神,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化工和矿业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排污沟”。黄河污染触目惊心。  “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提交了《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生态工程的建设》。建议通过加大对黄土高原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力度,来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改道2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是灭顶之灾”。  2.“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被广泛宣传的一句口号。黄河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呢?通常说法有四条,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初闻此话,似觉有理,但实际上这不能算作黄河自身的健康标准。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在有了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就黄河本身而言,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否则,也就不会有25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而这恰是几亿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可谓“三年安澜”;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成绩很大,但代价也很大,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  【问题】  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正确答案:
    黄河自身规律主要体现在“三善”上。善淤是指黄河河床经常受泥沙淤积,善决是指黄河河堤经常决口,善徙是指黄河河道经常改道。“三善”是黄河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者说是它的健康生命形式,正是因为黄河经常受泥沙淤积,才容易决口,也才容易改道,因此黄河河患的根源在于泥沙淤积,单纯固堤防洪不可能从根本上使黄河得到治理。办好黄河的事情必须尊重黄河自身的规律。以治理泥沙淤积为重点,及时放淤疏沙,同时加强河堤建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北方地区拥有中国40%的人口和60%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
    A

    20%

    B

    30%

    C

    4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