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简述“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简述“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

    正确答案:
    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与17世纪的唯物主义一脉相承,但他们将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了人类认识的一切领域,克服了17世纪唯物主义在神学上的不彻底性,从而达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物质具有同一性
    百科全书派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拉美特利认为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他还认为心灵的运动可以还原为机械的运动,而大脑的功能就是身体的机械作用。
    (2)物质具有运动性
    百科全书派都认为物质是能够自己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霍尔巴赫认为运动是从物质的本质中必然产生的存在方式。他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在运动,自然的本质就是活动。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处于静止状态中的物质,它们也一定在进行一种非常细微的和不显著的运动。
    (3)物质具有感受性
    百科全书派都肯定物质本身就具有感受性即感觉能力,从而坚持意识或心灵只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或功能。狄德罗把“感受性”看作物质的一种普遍的基本性质。他把物质的感受性分为“迟钝的感受性”和“活跃的感受性”,前者是无机物普遍具有的,后者是植物尤其是动物和人所具有的。
    (4)物质具有异质性
    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肯定物质本身客观地存在着各种性质或特性,或肯定物质是“异质”的,即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客观性质。狄德罗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绝不可能是由一种完全相同的物质产生出来的,所以他提出物质异质性。他认为现象的杂多只能是物质的某种异质性所造成的结果。
    (5)宇宙万物间都处于因果联系中
    百科全书派强调宇宙间的万物都处在普遍的、必然的因果联系中。霍尔巴赫认为人完全受自然因果律的支配,“人是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越出自然,哪怕是通过思维,也不能离开自然一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两个原因。

    正确答案: 一方面,自然科学需要新自然观,这是自然观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系统自然观的产生要以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工具的产生与成熟为条件。系统自然观主要讨论下面三个问题:系统自然观的产生;系统的性质;系统的演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简述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
    1.宇宙象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
    2.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
    3.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
    4.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
    科学基础:经典力学的发展。霍布斯:机械位移是物体的唯一运动形式,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受机械运动原理的支配,人和自然没有本质区别;将牛顿关于因果联系的思想引入哲学,提出了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律。洛克:把组成物体的物质微粒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看作是决定一切物体特征的内在根据,认为自然事物的一切特殊性都由物质微粒量的机械组合决定。拉·美特利:物质是惟一的客体,是存在和认识的惟一根据;给机体和心灵活动形式作了机械论的解释,认为人与动物没有性质上的不同。霍尔巴赫:运动是纯粹的机械运动,并且把因果联系归结为机械的因果必然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正确答案: 1、浪漫主义文论把自然视为人的本性,这也是浪漫主义文论所说的“自然”的第一种含义。浪漫主义文论通过对这种意义的自然的强调,要求文学表现真实的情感,把诗的抒情视为人对自身热情和生命力的释放。浪漫主义理论对天才、感性的理解,都与这种自然观有一定的联系。
    2、浪漫主义文论所说的“自然”的另一个含义是相对于“社会”来说的。浪漫主义把自然和社会对立起来,满怀激情地歌颂自然的纯朴与美丽,批判社会世俗生活的平庸和奢靡。在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然观中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神秘感,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然题材中常常出现神话甚至宗教的意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宇宙象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2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3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4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老子的“自然无为”或自然观。

    正确答案: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自以为然,自本自根的。“道法自然”,非谓道之外更有其自然。“自然”不过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之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之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即是道以自己为法。“道法自然”实际上即是“道性自然”。
    (2)如果说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则是道的运作方式。无为不是不做为,而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敢为即不做违背自然之道的行为。
    (3)自然无为既可合而言之,亦可分而言之。合而言之:自然即无为,无为即自然,故曰自然无为。分而言之:自然是道之本性,亦可称为道体;无为是道之运作,是人之所应效法者,亦可称为道用。
    (4)老子认为自然无为的结果必无为而无不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近代以来几次科学革命的内容及其对自然观转变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第一次科学革命 
    第一次科学革命是指从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开始,以牛顿、伽利略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的科学革命。 
    哥白尼发表的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运动规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与中世纪的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开始。哥白尼的体系有其缺陷,但基本思想是正确的,解除了人们的思想禁锢,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天文学革命之后,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起来,在伽利略、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经典力学终于确立了。经典力学是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它不仅带动了当时和以后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还促使近代机械自然观的产生。伽利略证明了地上物体的运动也服从力学规律,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它为牛顿经典力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牛顿首先对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定义,然后又阐述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接着便叙述了运动三定律。牛顿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把地上和天上的物体运动规律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 
    这次科学革命,开始是自然科学为争取生存权利而反对宗教的斗争,而后在天文学、力学、数学等学科领域中实现了革命。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这次科学革命的基本内容,从而标志着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的真正诞生。
    2.第二次科学革命 
    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以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为代表,其规模迅速超过了前一次。人们曾把19世纪称为“科学的世纪”,还由于人们的自然观、宇宙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各个领域的科学成就猛烈地向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发动进攻。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周围的一切都毫无例外地服从科学定律,并把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诸如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应用到其他领域。19世纪在物理学领域中出现了两个统一的理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场理论。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化学,在19世纪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是19世纪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科学的新时代,而且对整个科学和哲学都有深远影响,它从自然界物质自身来说明生物物种发生、发展的历史,从而给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生态自然观.

    正确答案: 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近代自然观特点。

    正确答案: 近代自然观是基于作为上帝创造物的自然界与为人工制品的各类机械的比较,形成机械的自然观,把自然看成一部机械的“钟表”。
    这种观念的基本特点:
    第一,事物由基本的机械元件组成,合成事物可以还原为基本*部件,复杂运动可以还原为简单的机械运动。
    第二,物质世界的根本动因是外在的,宇宙的初始动因是外在于宇宙的神秘力量——“第一推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基础

    正确答案: 经典力学的发展。霍布斯:机械位移是物体的唯一运动形式,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受机械运动原理的支配,人和自然没有本质区别;将牛顿关于因果联系的思想引入哲学,提出了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律。洛克:把组成物体的物质微粒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组合看作是决定一切物体特征的内在根据,认为自然事物的一切特殊性都由物质微粒量的机械组合决定。拉·美特利:物质是惟一的客体,是存在和认识的惟一根据;给机体和心灵活动形式作了机械论的解释,认为人与动物没有性质上的不同。霍尔巴赫:运动是纯粹的机械运动,并且把因果联系归结为机械的因果必然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
    (1) 自然界是物质的。 
    (2) 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3) 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 
    (5) 人类和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6) 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
    自然科学基础: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自然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之间的区别?

    正确答案: 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考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参与观察法: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着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百科全书的主要特点和编排方式。

    正确答案: 主要特点:①概述性;②完备性;③权威性。
    有三种编排方式,按条头字顺编排、分类编排或分类与字顺相结合的方式(即大卷分类)编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浙西派词派的观点。

    正确答案: (1)推尊词体,提高词体的文学地位;
    (2)要求诗意雅正,格律谨严,以谨严的格律形式来表现封建士大夫思绪情趣。
    (3)宗法南宋,推崇姜夔,张炎的词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名词解释题
    百科全书派

    正确答案: 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成的派别,他们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主编是狄德罗,副主编是达兰贝尔,撰稿人有伏尔泰、爱尔维修、孟德斯鸠、霍尔巴赫、卢梭等。他们选择《百科全书》作为工具,来宣传自己的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一切知识对象上去,使得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当时,法国人不直接称启蒙运动,而称之为百科全书派运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正确答案: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哲学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集大成者。《荀子》一书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他的唯物主义自然主要包括:
    (1)“明于天人之分”
    ①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荀子首先批判了传统的“天命”决定人事、“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要区别自然界的规律与社会人事的变化。即所谓“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②天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祸福
    荀子对自然界的一些少见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认为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任何神秘性。他认为,最可怕的倒是农业生产的破坏、政治的昏暗、社会等级制度、道德关系的混乱等等这些“人妖“(人为造成的灾祸)。“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者?曰,无何者,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奢,则天不能使之富。”
    (2)“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反对人在自然界规律面前无所作为、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万物。即“大天而思之,孰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于有物之所以成?固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的这一朴素的“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在与天命论和消极无为的天道观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它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现代自然观的特点。

    正确答案: 现代自然观是基于自然演变与社会兴亡交替的对比,形成历史性的自然观,把自然界视为与人类社会具有相同演变机制的世界,形成辩证的发展观念,既所谓“自然是历史的,历史是自然的”。
    这一观点的基本特点:
    第一,万物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并且处于演变发展之中;
    第二,事物本质上是“自己运动”,其演变过程是自组织,内在信息自我生成,而非超自然力量的“注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百科全书派史学贡献。

    正确答案: 1、史观与社会政治历史和唯物主义哲学密切相关;
    2、以人为本,更看重人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狄德罗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4、百科全书派把改造社会的期望向往在杰出人物的身上,向往开明君主的出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正确答案: 1、细胞学说2、生物进化论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生态自然观核心思想。

    正确答案: 一是生态系统是整体性的有机系统,处于进化之中;
    二是坚持生态中心的价值观,即以生态的利益为最高原则。
    一方面: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其中的特征信息是生命体共有的。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公共信息才是生态系统的本质所在。人的特有性质不能成为生态系统的特征信息。任何生命物种不能把其个性强加于其它生命体之上。
    另一方面:认识主体本身参与生态过程。这种整体性与现代物理学的情况相似。整体性表现在主客体关系的客体化上。相对论力学中的信号是测量中建立起来的主客关系,同时也是认识对象的一部分。而且,这种传播关系以及认识活动,也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特征信息要求。
    生态自然观的特色,就是包含了价值观的内容,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自然哲学中是没有的。价值观是对人与社会行为目标的要求。由于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社会在内,价值观又是认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知识形态,所以,在生态自然观中,这种要求不可缺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的自然观的特点。

    正确答案: 古代自然观基于对比大宇宙与小宇宙,形成万物有灵论的神秘观念。
    这种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第一,万物皆有生命。这种观点带有神秘性,具有宗教意味;
    第二,事物运动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内部。事物是“自己”运动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类书与百科全书的区别

    正确答案: 大多数类书都不采取撰述的方式,而是直接辑录古籍,因而缺乏对当时学术发展的综述性介绍。另外,类书偏重于文史知识,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类书或是供皇帝御览,或是为应考举子采撷需要而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正确答案: 1、基本内容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3)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世界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
    6)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7)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基本特征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正确答案: 以科学实验和科学事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联系的发展的看待自然界.唯物论,辩证法,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这种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