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沿该建筑物竖向框架结构的层刚度无突变,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分布均匀。已求得首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5。1~3层柱截面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均相同。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边柱、中柱的受剪承载力分别为:边柱Vcua1=678kN,中柱Vcua2=960kN。罕遇地

题目
单选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沿该建筑物竖向框架结构的层刚度无突变,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分布均匀。已求得首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5。1~3层柱截面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均相同。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边柱、中柱的受剪承载力分别为:边柱Vcua1=678kN,中柱Vcua2=960kN。罕遇地震作用下首层弹性地震剪力标准值为36000kN。试问,下列何项主张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A

不必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B

需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且必须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C

通过调整柱实配钢筋使Vcua1和Vcua2增加5%后,可不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D

可采用弹塑性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将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乘以增大系数1.90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沿该建筑物竖向框架结构的层刚度无突变,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分布均匀。已求得首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5。1~3层柱截面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均相同。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边柱、中柱的受剪承载力分别为:边柱Vcua1=678kN,中柱Vcua2=960kN。罕遇地”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拟建工程,房屋高度为57.6m,地下2层,地上15层,首层层高为6.0m,二层层高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c=19.1N/mm2)。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



    底层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



    3.假定,该结构首层框架,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框架柱总剪力Vf=2400kN,框架柱的侧向刚度总和



    其中某边柱C1的侧向刚度DC1=17220kN/m,其反弯点高度hy=3.75m,沿柱高范围没有水平力作用。试问,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按侧向刚度计算的C1柱底弯矩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40
    B. 270
    C. 340
    D. 4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3条规定,柱底剪为:



    故柱底弯矩为:

    {图1}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题:

    某大城市郊区某28层的高层建筑,如图所示。地面以上高度为90m,平面为一外径26m的圆形。基本风压数值为0.50kN/m2,风荷载体型系数为0.8。



    已算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第8层弹性层间位移,现已知第8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由此可算得该框架结构在第8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P,8=( )。

    A. 1/250
    B. 1/220
    C. 1/200
    D. 1/150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沿该建筑物竖向框架结构的层刚度无突变,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分布均匀。已求得首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5。1~3层柱截面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均相同。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边柱、中柱的受剪承载力分别为:边柱Vcua1=678kN,中柱Vcua2=960kN。罕遇地震作用下首层弹性地震剪力标准值为36000kN。试问,下列何项主张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作答。
    (A) 不必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B) 需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且必须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C) 通过调整柱实配钢筋Vcua1和Vcua2增加5%后,可不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D) 可采用弹塑性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将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乘以增大系数1.90


    答案:D
    解析: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2条第1款,结构需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答案A错误;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3条第1款,答案(B)错误;
    通过调整首层柱实配钢筋边柱、中柱受剪承载力增加5%后:
    ξy=1.05x0.450=0.4731~3层柱截面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筋相同,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3条第1款和表5.5.4,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为1.90。答案(D)正确。

  • 第4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已知:特征周期Tg=0.35s,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折减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s,地震影响系数a1=0.0459;各层(包括屋面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总和ΣGi=110310kN,各层(层顶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Gi与该层质点计算高度Hi乘积之和ΣGiHi,=2161314kN*m,第9层(层顶质点)的G9H9=267940kN*m。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第9层(层顶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9(kN)时,试问,其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作答。
    (A)405 (B)455 (C)490 (D)535


    答案:B
    解析: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2.1条: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eq=0.85ΣGi=0.85x110310kN=93763.5kN
    FEk=a1Geq=0.0459x93763.5kN=4303.7kN
    T1=1.0s>1.4Tg=1.4x0.35s=0.49s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5.2.1: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10=0.08T1+0.07=0.08x1.0+0.07=0.15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式(5.2.1-2):
    第9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 第5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17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为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


    假定,该框架结构层侧向刚度无突变,底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45,第二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55,框架底层柱轴压比均不小于0.5。若不考虑箍筋配置的影响,试问,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底层层间位移△υe(mm)不超过下列何值时,方能满足规范对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要求?
    (A)47.5 (B)50.5 (C)53.5 (D)96.0


    答案:B
    解析:
    答案:(B)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5.5.2-1条,ξ=0.45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4.6.5条及表4.6.5,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5条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5.5.3条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4-2,△up=ηp△ue
    由ξy1=0.45>0.8ξy2=0.8×0.55=0.44

  • 第6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经估算,A栋底层中柱KZ1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5490kN,假定该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剪跨比λ=1.8,箍筋采用直径的井字复合箍(非螺旋箍)且未配置芯柱,试问,该框架柱最小截面尺寸b(mm)×h(mm)选用下列何项时,满足规范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A.550×550 B.600×600 C.650×650 D.700×700


    答案:C
    解析: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表 6.1.2,A栋高度21m,设防烈度8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跟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6.3.6及其注2,该框架柱的轴压比

  • 第7题:

    某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中柱,剪跨比λ>2,截面尺寸及计算配筋如图所示,抗震等级为四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底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1=300kN,二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2=225kN。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Z35级钢筋(Φ),as=as'=40mm,ξb=0.55。

    若图所示的柱为二层中柱,已知框架柱的反弯点在柱的层高范围内,二层柱净高Hm=3.0m,箍筋采用Φ6@90/180。试问,该柱下端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γRE=0.85,斜向箍筋参与计算时,取其在剪力设计值方向的分量。
    (A)148(B)160(C)174(D)190


    答案: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9条,

  • 第8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各层梁高均为450mm,建筑面层厚度为50mm,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基础顶面标高为-1.000m。框架某边柱截面如图所示,剪跨比λ>2。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为C35,框架梁、楼板为C30,梁、柱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

    假定,该框架边柱底层柱下端截面(基础顶面)有地震作用组合未经调整的弯矩设计值为320kN·m,底层柱上端截面有地震作用组合并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为312kN·m,柱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试问,该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c(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作答。

    A.185
    B.222
    C.266
    D.290

    答案:B
    解析:

  • 第9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各层梁高均为450mm,建筑面层厚度为50mm,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基础顶面标高为-1.000m。框架某边柱截面如图所示,剪跨比λ>2。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为C35,框架梁、楼板为C30,梁、柱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

    假定,该底层柱轴压比为0.5,试问,该底层框架柱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才能满足规程的最低要求?(  )
    提示:①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作答;
    ②扣除重叠部分箍筋的体积。


    答案:B
    解析:

  • 第10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该框架结构首层某根框架边柱轴压比不小于0.15。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该柱的同方向柱底端弯矩标准值为:恒荷载作用下MDK=190kN.m;活荷载作用下MLK=94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K=133kN.m。若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试问,抗震设计时该柱底端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A、645
    • B、690
    • C、777
    • D、965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已知:特征周期Tg=0.35s,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折减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s,地震影响系数α1=0.0459;各层(包括屋面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总和∑Gi=110310kN,各层(层顶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Gi与该层质点计算高度Hi乘积之和∑GiHi=2161314kN.m,第9层(层顶质点)的G9H9=267940kN.m。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第9层(层顶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9(kN)时,试问,其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作答。
    A

    405

    B

    455

    C

    490

    D

    53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该框架结构首层某根框架边柱轴压比不小于0.15。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该柱的同方向柱底端弯矩标准值为:恒荷载作用下MDK=190kN.m;活荷载作用下MLK=94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K=133kN.m。若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试问,抗震设计时该柱底端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

    645

    B

    690

    C

    777

    D

    96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幢8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设防烈度8度(0.2g)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如图所示。其顶层的弹性水平位移δ8=60mm,第7层的水平位移δ7=54mm。



    2.由(1)已算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第8层弹性层间位移,现已知第8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由此可算得该框架结构在第8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P,8=(  )。

    A. 1/333
    B. 1/220
    C. 1/200
    D. 1/15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5.3条第1款规定,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排架结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采用本规范第5.5.4条的简化计算法。根据第5.5.4条表5.5.4可知,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ηP=2.0(当ξy=0.4时的8层框架),有:ΔuP,8=ηPΔue,8=2.0×6=12mm;根据第5.5.5条式(5.5.5)计算,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为:

  • 第14题:

    某8层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17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属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场地,设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室内外高差为450mm。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采用HRB335钢(fy=300N/mm2),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


    已知首层框架角柱EF截面尺寸为500mm×600mm,与其相连的首层顶边跨梁截面为250mm×650mm,假定该揮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该柱顺时针方向的组合弯矩设计值为:柱上端弯矩Mtc=480kN*m,柱下端弯矩Mbc=370kN*m,采用对称配筋,该柱上下端实配钢筋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为Mtcua=Mbcua=700kN*m。试问,对柱截面进行抗震设计时,柱EF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2.Mtcua,Mbcua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2条强柱弱梁的要求。
    (A)380 (B)405 (C)415 (D)445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Hn=(4.8-0.65)m=4.15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6条,V=404.82×1.1kN=445.3kN,故选(D)。

  • 第15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该框架结构首层某根框架边柱轴压比不小于0.15。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该柱的同方向柱底端弯矩标准值为:恒荷载作用下MDk=190kN*m;活荷载作用下MLk=94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K=133kN*m。若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试问,抗震设计时该柱底端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645 (B)690 (C)725 (D)965


    答案:B
    解析: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3条,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弯矩效应
    MG=(190+0.5x94)kN*m=237kN*m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6.3条和表5.6.4,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为:
    M组合=(1.2x237+1.3x133)kN*m =457.3kN*m
    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2.2条,弯矩设计值为M=1.5x457.3kN*m=686.0kN*m

  • 第16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在该结构中某根截面为600mm x600mm的框架柱,h0=300N/m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箍筋采用HRB335级钢(fyv=300N/mm2),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mm。该柱进行抗震设计时,剪跨比λ=2.5,剪力设计值V=650kN,对应的轴力设计值N=340kN(受拉)。试问,计算所需的非加密区箍筋面积Asv(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85。

    (A)275 (B)415 (C)550 (D)665


    答案:C
    解析:
    偏心受拉时,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式(6.2.9-2):

  • 第17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
    度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已知:B 栋底层边柱KZ3截面及配筋示意如下图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压力设计值N=4120kN,该柱剪跨比λ=2.5 ,该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韵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30mm。如仅从抗震构造措施方面考虑,试问,该柱选用下列何项箍筋配置(复合箍)最为恰当?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为简化计算,扣除重叠部分箍筋。



    答案:D
    解析:
    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表 6.1.2,B 栋高27m,设防烈度8度 ,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第6.1.4条,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全高加密,故选D。

  • 第18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在该框架结构中,与截面为600mmx600mm的框架中柱相连的某截面尺寸为350mmx600mm的框架梁,纵筋采用HRB335级钢()。试问,该梁端上部和下部纵向钢筋按下列何项配置时,才能全部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的构造要求?
    提示:下列各选项纵筋配筋率均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3.2条第1、2款要求。
    (A) 上部纵筋432+228 (p上=2.38%),下部纵筋428(p下=1.26%)
    (B) 上部纵筋925 (p上=2.34%),下部纵筋425(p下=1.00%)
    (C) 上部纵筋728 (p上=2.31%),下部纵筋428(p下=1.26%)
    (D) 上列答案均不满足相关规程规定的构造要求


    答案:C
    解析:
    纵筋直径32mm>(600/20)mm=30mm,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3.3条第2款,答案(A)错误。
    下部与上部纵筋截面面积比4/9=0.44p上=2.31%0.5,
    纵筋直径28mm

  • 第19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该柱的中间楼层局部纵剖面及配筋截面见题图。已知:角柱及边柱的反弯点均在柱层高范围内:柱截面有效高度h0=550mm。

    假定该框架柱为边柱,已知该边柱箍筋为φ10@100/200,fyv=300N/mm2;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其柱端轴力设计值为3500kN。试问,该柱箍筋非加密区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最接近于(  )kN。

    A. 615
    B. 653
    C. 686
    D. 710

    答案:A
    解析:

  • 第20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各层梁高均为450mm,建筑面层厚度为50mm,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基础顶面标高为-1.000m。框架某边柱截面如图所示,剪跨比λ>2。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为C35,框架梁、楼板为C30,梁、柱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


    A.700
    B.900
    C.1100
    D.1300

    答案:D
    解析:

  • 第21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若该结构顶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其层高为3.0m。已知:第10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0=682.3kN,第11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85.3kN,第10层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ΔF10=910.7kN。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顶部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以及第10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Ek11(kN)和VEk10(kN),分别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作答。

    • A、VEk11=85,VEk10=1680
    • B、VEk11=256,VEk10=1680
    • C、VEk11=996,VEk10=1680
    • D、VEk11=256,VEk10=1850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若该结构顶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其层高为3.0m。已知:第10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0=682.3kN,第11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85.3kN,第10层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ΔF10=910.7kN。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顶部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以及第10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Ek11(kN)和VEk10(kN),分别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作答。
    A

    VEk11=85,VEk10=1680

    B

    VEk11=256,VEk10=1680

    C

    VEk11=996,VEk10=1680

    D

    VEk11=256,VEk10=18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沿该建筑物竖向框架结构的层刚度无突变,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分布均匀。已求得首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5。1~3层柱截面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均相同。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边柱、中柱的受剪承载力分别为:边柱Vcua1=678kN,中柱Vcua2=960kN。罕遇地震作用下首层弹性地震剪力标准值为36000kN。试问,下列何项主张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A

    不必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B

    需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且必须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C

    通过调整柱实配钢筋使Vcua1和Vcua2增加5%后,可不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D

    可采用弹塑性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将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乘以增大系数1.9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在该结构中某根截面为600mm×600mm的框架柱,h 0=5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箍筋采用HRB335级钢(f yv=300N/mm 2),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mm。该柱进行抗震设计时,剪跨比λ=2.5,剪力设计值V=650kN,对应的轴力设计值N=340kN(受拉)。试问,计算所需的非加密区箍筋面积A sv(mm 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①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85。
    A

    275

    B

    415

    C

    550

    D

    66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