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们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当时,() 、() 、()、()等按下了手印。A严俊昌B严宏昌C关友江D严金昌

题目
多选题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们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当时,() 、() 、()、()等按下了手印。
A

严俊昌

B

严宏昌

C

关友江

D

严金昌


相似考题
更多“多选题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们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当时,() 、() 、()、()等按下了手印。A严俊昌B严宏昌C关友江D严金昌”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回答34-35题。

    34.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 ” 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正确答案:C

  • 第2题: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 A、怀宁
    • B、庐江
    • C、凤阳

    正确答案:C

  • 第3题: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 C、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D、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正确答案:C

  • 第4题: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考察凤阳县小岗村本身是对该地1978年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 C、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以土地公有为前提
    • D、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永远不会变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安徽小岗村里,矗立着“大包干”纪念馆,记录着“包产到户”带给农民的温饱。“包产到户”能带给农民温饱,是因为“包产到户”()

    • A、保证了农村劳动力投入
    • B、保障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 C、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水平
    •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正确答案:B

  • 第8题:

    1956年后,实现农业合作化,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转变为以自然村为单位的集体经济。但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摁血手印,签“生死契约”,实行分田到户。据此可以看出,1978年与1956年比较而言,农村的变化是()

    • A、人民自发尝试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规模实践
    • C、彻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D、出现“左”倾盲动主义

    正确答案:A

  • 第9题:

    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是()

    • A、江苏华西村
    • B、河南南街村
    • C、安徽小岗村
    • D、山西大寨村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填空题
    改革开放初期,步鑫生大胆在海盐衬衫总厂进行企业改革,创品牌、闯路子,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创新企业文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改革先锋称号,称他是“城市()改革的先行者”。

    正确答案: 集体企业
    解析: 步鑫生是浙江省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党支部副书记。改革开放初期,他大胆在海盐衬衫总厂进行企业改革,创品牌、闯路子,努力搞活经营;严格内部管理,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创新企业文化,激发职工主人翁责任感。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他改革先锋称号,称他是“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

  • 第11题:

    单选题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A

    怀宁

    B

    庐江

    C

    凤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秘密“契约”,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拉开了什么的序幕?中共十四大要求稳定和完善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向什么方向逐步发展?

    正确答案: 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股份合作制逐步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最早实行农业“大包干” 、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是:
    A河南南街村
    B山西大寨村
    C安徽小岗村
    D广西和寨村


    答案:C
    解析:
    解析
    安徽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它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等美誉。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4题:

    1978年,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创造出(),其做法是生产队与每户农民约定,先把该缴给国家的.该留给集体的都固定下来,收获以后剩多剩少都是农民自己的。

    • A、包干到户
    • B、包产到户
    • C、分田单干
    • D、包产到组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36年前,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36年后,小岗村将分散的土地重新集中后对外发包,流转总面积达8400多亩,占可耕地面积的44%。按照中央部署,土地流转正逐步在全国有序进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 ①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②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巩固集体经济主体地位 ③降低农业自然风险,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④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30年前,小岗村18名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最终18户农民的想法转变成整个国家的希望。进而确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今,农村改革又面临着如何适应较高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等问题。但我们相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广大农民会继续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进行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正确答案: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第17题:

    1978年12月,安微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D、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 C、给农民生产自主权
    •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无声的会议”和“不讲话的现场会”——改革之初小岗村人的风险决策1978年冬,当“史无前例”的那场运动结束两年多,党的工作还在“两个凡是”指导思想下徘徊的时候,尽管在这一历史的转折关头由《光明日报》发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打破了思想僵化,但经济改革的行动还在坚冰冻土下缓缓涌动。这一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这个全县最穷的村子,夏收之后每个劳动力分到3.5公斤麦子。据说小岗村18户人,只有两户没讨过饭,一户是当教师的李学桐,每年大约有几个零用钱可勉强度日,一户是在县银行工作的严宝才,由于吃的是公家饭,微薄工资在那个年代完全可以养家糊口。区区3.5公斤麦子,再加上微不足道的一点秋粮何以活命?小岗村当时并不出名,但“凤阳花鼓”却是尽人皆知的。“左手锣,右手鼓,打起那锣鼓唱一路。人家的丈夫作威又作福,我家的丈夫只会打花鼓„„”这年秋天,严俊昌当上了队长。这个倔犟的汉子几经琢磨,在冬末的一个晚上硬是把18个户主集中在家里,开了个“无声的会议”。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一张条子:“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们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18岁。”就是这么一张条子,标点符号是后加上的。错别字不少,在18个人手中传来传去,不识字的就由别人在耳朵边悄悄嘀咕一番。满屋子里,除了十几个旱烟袋吧嗒吧嗒地冒烟儿,再没有别的声响。最后,严旗顺这个全村德高望重的老汉第一个在条子上摁了手印,大家随即仿效。把个白纸条上摁了红红的一片。就这样,大包干誓言在严俊昌主持下秘密诞生了。小岗村人为了保命,偷偷地将土地包产到户,这个秘密并没有维持多久。当时村里许多人为严俊昌捏着一把汗,担心这样下去会犯事;周围的村民也很快发现小岗人干活尽是一家一户,他们莫不是分田了?终于纸包不住火,小岗村一下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引得各级领导都跑来了。由于历史原因,领导们态度自然形成了四种情况:一种是不打招呼,看完了就走人;一种是也看了,也听了,临走时靠眼神说话,使足劲同严俊昌握手告别;再下来的不是公开支持便是非常恼怒,当时公社书记一气之下,把给小岗村的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也给扣下了。县`地区和省里不少领导均以不同方式支持了大包干,默认便是一种最好的支持。不过他们感到忐忑不安的是,一旦老天不帮忙,收成不及上年,大包干就会被一棍子打死,政治生命也就跟着完了。1979年秋天,县委书记陈庭元满面春风,将一份统计数据交到省委:1979年全县的粮食产量比上年增产67%,油料增产1.4倍;小岗村粮食总产6万多公斤,相当于1957年至1970年14年粮食产量总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上缴粮食12488公斤。秋末的时节,在陈庭元的积极倡导下,省委决定在凤阳召开一次“不讲话的现场会”。与会的全区四级干部不听报告、不讨论、不总结,包括小岗村在内实行大包干的几个村子,你愿看哪家就看哪家,愿找谁谈就找谁谈。结果在这次“会议”之后,分歧统一了,争议平息了,犹豫者坚定了,等待观望者“披挂上阵”了,大包干在整个安徽很快推开了。案例思考:本案例蕴含着什么道理,通过案例得到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 这个案例充分明了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创造力。以严俊昌、陈庭元等为代表的一代改革者们,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甘受苦受穷,不畏风险敢于实践,以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的大无畏精神及其胆略,以自己的实践行动恢复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以灵活的方式宣布了我国农村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这个事实再一次雄辩证明了毛主席的论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由小岗村几位农民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得到了来自县、地区、省里各级领导不同形式的支持,特别是得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支持。1980年5月31日,当邓小平同志接受了安徽省委的汇报之后,一锤定音,对小岗村的大包干进行了充分肯定。他说‚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没有必要。‛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的首肯和支持,才有小岗村经验在全国推广,才有中国农业和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这也充分说明了领导干部在一些事关全局的大问题面前所持态度的重要。
    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决策是要冒风险的,有的有经济风险,有的有政治风险。作为领导干部,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会不断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究竟举什么旗,站在什么立场上,支持什么,如何支持、如何看待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机遇,所有这些既是考验,又是机遇。本案例告诉我们,凡是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凡是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即使有风险,也要坚决地、义无反顾地予以支持。对于群众创造的新事物,这个新生事物一定要是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创新,就给予积极支持。对于那些打着为大多数人的旗号谋取某些小集团和个人利益的所谓创新,则必须坚决予以反对。尤其是那些为了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为了局部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为了小集体利益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更要坚决予以打击。

  • 第21题:

    填空题
    2008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安徽农村考察。这是胡锦涛在()村民关友江家院子里同村民们亲切交谈,共商农村改革发展大计。

    正确答案: 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期间,于2016年4月25日在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最近几年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是(  )。
    A

    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

    D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期间,于2016年4月25日在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深化农村改革,要全面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积极创新探索土地“预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等改革方式,加速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这是农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 第23题:

    填空题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们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正确答案: 大包干
    解析: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18人是:关延珠、严立付、严立华、严立坤、严金昌、严家芝、严学昌、严立学、严俊昌、严美昌、严宏昌、严付昌、严家琪、严国品、关友申、关友章、关友江、韩国云。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们是“农村改革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