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的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有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就是“负的快乐”。功利主义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它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2)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
①边沁和密尔都认为,快乐和痛苦是人类的行为的全部动机。其中,密尔认为,求得幸福是人类行为的惟一目的,所以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就是对幸福的促进程度。
②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认为趋乐避苦心理是人的本性,善就是快乐、幸福、功利(功用)。
③边沁提出了计算快乐的量的方法,即强度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确定性程度、感受的远近。
④密尔进一步指出快乐还有质的区别,肉体快乐是低级快乐,精神快乐是高级快乐,其最高道德原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认为要求得最大快乐要遵循道德规范,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需要两种力量,一是外部的力量如法律和上帝的赏罚,二是内部的力量,即人们固有的良心和社会情感。
⑤在道德评价上,主张效果论。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简述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密尔对边沁功利思想的发展。


    参考答案:密尔在继承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基础之上又有所发展,具体变现为:首先,密尔认为宽了不仅有量的差别, 而且还有质的不同, 也即不同的快乐之间存在着高低之分和优劣之别;其次,密尔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存在差异的, 主张个人利益不应该无限企求, 必要时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
    再次,密尔认为避免痛苦不仅需要外在的社会压力,如自然制裁、政治制裁、宗教制裁,而更重要的来源与内心的情感,或者说自己内心的道德律。

  • 第2题:

    比较边沁和密尔在功利主义问题上的分歧。


    参考答案: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
    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边沁的功利主义为苦乐原理、效果论和功利原则这样三个理论基点所构成。这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困境的三原理。苦乐原理由于没有进行内在的质的区分,为密尔所修正,但密尔的修正突出了苦乐原理与效果论的内在不一致;同时,密尔以自我牺牲来补充功利主义,又暴露了功利主义原则的内在矛盾。还有,密尔以平等权利来为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理辩护,恰恰表明功利原则并非是可以成为一个理论的基础性原则或终极原则。
    对边沁功利主义的修正1.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认为,求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为根本的道德原则。凡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或防止痛苦的事物的特性就叫做功利。功利原则要求无论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要增加当事人的幸福,减少当事人的痛苦。边沁认为,社会利益就是个人利益之总和,因此真正应该关系的是个人的利益,从而回避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2.密尔的功利主义,密尔同样把求乐避苦视为人的行为的唯一动机,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看作根本的道德原则,但同时密尔又对边沁的功利主义作了修正:(1)快乐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还有质的不同。(2)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差异,因此功利主义应该具有利他主义的性质,把个人私利和社会公利结合起来


  • 第3题:

    关于密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发展并修正了边沁的功利主义
    • B、他建立了以最大幸福主义为内容的功利主义理论体系
    • C、他认为评价人的行为应该看动机而不是结果
    • D、他的学说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密尔受谁的影响最大()

    • A、亚当·斯密
    • B、奥古斯汀
    • C、柏拉图
    • D、边沁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的功利主义观点。

    • A、罗尔斯
    • B、边沁
    • C、密尔
    • D、洛克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功利主义立法学的鼻祖是()

    • A、密尔
    • B、边沁
    • C、奥斯丁
    • D、马克拜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问答题
    比较边沁和密尔在功利主义问题上的分歧。

    正确答案: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
    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边沁的功利主义为苦乐原理、效果论和功利原则这样三个理论基点所构成。这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困境的三原理。苦乐原理由于没有进行内在的质的区分,为密尔所修正,但密尔的修正突出了苦乐原理与效果论的内在不一致;同时,密尔以自我牺牲来补充功利主义,又暴露了功利主义原则的内在矛盾。还有,密尔以平等权利来为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理辩护,恰恰表明功利原则并非是可以成为一个理论的基础性原则或终极原则。
    对边沁功利主义的修正1.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认为,求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为根本的道德原则。凡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或防止痛苦的事物的特性就叫做功利。功利原则要求无论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要增加当事人的幸福,减少当事人的痛苦。边沁认为,社会利益就是个人利益之总和,因此真正应该关系的是个人的利益,从而回避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2.密尔的功利主义,密尔同样把求乐避苦视为人的行为的唯一动机,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看作根本的道德原则,但同时密尔又对边沁的功利主义作了修正:(1)快乐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还有质的不同。(2)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差异,因此功利主义应该具有利他主义的性质,把个人私利和社会公利结合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边沁功利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与立法思想。

    正确答案: 功利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边沁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基本理论是:
    一、功利是法律的基础、立法的宗旨;
    二、法律制度改革是功利原则的必然要求;
    三、个人利益优先的自由主义是功利主义法律价值观的立足点。
    他认为人类的基本规律是“避苦求乐”,即功利主义原则,应把其贯穿于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个方面,法学家应为社会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着想,分析法律的内容,使法律不断改进,不断进步,以求得人类的福利。
    立法思想:功利是法律正与不正的标准,法律效力的根源就是功利。
    一、立法的本质和目的:在于“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具体看来,法律的目的在于保存生命、达到富裕、促进平等、维护安全,财产安全是法律的第一目标。
    二、立法的形式:改革不成文法、习惯法和判例法的形式,提倡制定成文法,编纂法典。完整完美的法典有助于法律的执行,也有助于普及法律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论边沁的功利主义立法原则。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边沁的幸福伦理思想坚持的是()。
    A

    道德主义原则

    B

    功利主义原则

    C

    科学主义原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功利主义立法原则(边沁)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功利主义立法学的鼻祖是()
    A

    密尔

    B

    边沁

    C

    奥斯丁

    D

    马克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


    参考答案:边沁认为“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也是个人利益的所在,决定了个人的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是要增加当事人的幸福, 减少当事人的不幸; 个人利益就在于增加其快乐的总和或减少痛苦之总和,依据这样的逻辑,只要每个人都能够追求和实现个人的最大利益,那么整个社会就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快乐与痛苦是可以计算的; 衡量一个国家的法律与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为“最大幸福原则”。

  • 第14题:

    简述边沁的功利主义。


    参考答案:

    (1)边沁的功利主义是以苦乐感情为基础的,他从人追求快乐的本性中推论出趋乐避苦是道德的本质。
    (2)功利主义的最高道德原则是获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3)功利是衡量和检验一切德行的标准。判断一切事物和一切行为好坏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能产生功利。
    (4)是对契约论的批评。


  • 第15题:

    边沁的幸福伦理思想坚持的是()。

    • A、道德主义原则
    • B、功利主义原则
    • C、科学主义原则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简述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正确答案: 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心理。善就是快乐、幸福、功利(功用)。边沁提出了计算快乐的量的方法:强度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确定性程度、感受的远近。密尔进一步指出快乐还有质的区别,肉体快乐是低级快乐,精神快乐是高级快乐。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道德原则。认为求得最大快乐要遵循道德规范,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需要两种力量:一是外部的力量如法律和上帝的赏罚,二是内部的力量,即人们固有的良心和社会情感。道德评价上主张效果论。

  • 第17题:

    简述边沁功利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与立法思想。


    正确答案:功利主义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边沁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基本理论是:
    一、功利是法律的基础、立法的宗旨;
    二、法律制度改革是功利原则的必然要求;
    三、个人利益优先的自由主义是功利主义法律价值观的立足点。
    他认为人类的基本规律是“避苦求乐”,即功利主义原则,应把其贯穿于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个方面,法学家应为社会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着想,分析法律的内容,使法律不断改进,不断进步,以求得人类的福利。
    立法思想:功利是法律正与不正的标准,法律效力的根源就是功利。
    一、立法的本质和目的:在于“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具体看来,法律的目的在于保存生命、达到富裕、促进平等、维护安全,财产安全是法律的第一目标。
    二、立法的形式:改革不成文法、习惯法和判例法的形式,提倡制定成文法,编纂法典。完整完美的法典有助于法律的执行,也有助于普及法律研究。

  • 第18题:

    对功利主义伦理思想进行了完善的是()

    • A、杰里米·边沁
    • B、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 C、康德
    • D、汤姆·L·比彻姆和詹姆士·F·查尔斯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穆勒的功利主义与边沁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穆勒认为,重要的不是边沁所考虑的快乐的数量,而且也应包括它的质量,某些类型的快乐比其他类型的更加理想和有价值。他举例说,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穆勒不仅对快乐进行区别估价,而且对于享受快乐的当事人也加以区别。
    (2)穆勒的利他主义思想更明确。他提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之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要平等地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幸福,不能对私己之利有任何偏好;真正的功利主义道德要求“待人像期待人待你一样,爱邻如己。”穆勒将那种在无外力胁迫下为了最大多数的幸福自愿作出的牺牲称为人类最高的美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边沁的功利主义。

    正确答案: (1)边沁的功利主义是以苦乐感情为基础的,他从人追求快乐的本性中推论出趋乐避苦是道德的本质。
    (2)功利主义的最高道德原则是获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3)功利是衡量和检验一切德行的标准。判断一切事物和一切行为好坏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能产生功利。
    (4)是对契约论的批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对功利主义伦理思想进行了完善的是()
    A

    杰里米·边沁

    B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C

    康德

    D

    汤姆·L·比彻姆和詹姆士·F·查尔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功利主义?边沁对经济思想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功利主义:主张从行为的效用或者有用结果上来判断人的行为。强调行为的目的性,结果的重要性。
    (2)影响:边沁——李嘉图、约翰·穆勒和杰文斯
    1、穆勒的“经济人”概念成为经济学基本假设,从而经济学逻辑基础。
    经济人:斯密——自利和理性。新古典——最大化和充分理性(边沁:最大幸福和最小痛苦,幸福和痛苦的计算)
    2、杰文斯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直接受益于边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成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的功利主义观点。
    A

    罗尔斯

    B

    边沁

    C

    密尔

    D

    洛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