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1)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温季。
(5)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海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常年受来自热带海洋的信风影响,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气候具有海洋性。气温年、日较差都小,但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赤道稍低,年较差比赤道多雨气候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更多“热带地区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它们都具哪些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及其分布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


    正确答案: 相同来源、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形态结构、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后者按功能又分为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与分泌组织等。
    (1)根据分生组织在成熟植物体中的分布将其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三类,它们具有持续或周期性的分裂能力,使植物器官伸长、增粗。 
    (2)保护组织分布于植物器官表面,分为表皮和周皮两类。
    (3)基本组织根据分布与功能的不同分为储藏组织、吸收组织、通气组织、同化组织。
    (4)输导组织分为输导水分的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管胞组成)和输导同化产物的韧皮部(主要由筛管、筛胞组成)。
    (5)分泌组织包括外分泌组织(分泌表皮、腺毛、盐腺、蜜腺、排水器、消化腺)和内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器)两类。

  • 第2题:

    昆虫有哪些主要变态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各举三种昆虫。


    正确答案: 昆虫的变态分为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两大类型。
    (1)、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期——幼期——成虫期3个发育阶段,翅在幼体的体外发育,成虫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逐渐显现出来。有翅亚纲外生翅类最主要的变态类型。又分为3类:渐变态,如蝗虫。半变态,如蜻蜓。过渐变态,如粉虱类和介壳虫雄虫。
    (2)、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期——幼期——蛹期——成虫期4个发育阶段。幼体与成虫期在形态、行为和习性、栖境等方面截然不同,翅在幼体体内发育。如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

  • 第3题:

    昆虫的生殖方式主要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有性生殖,需要经过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结合后,才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孤雌生殖,雌虫产生的卵可以不经过受精作用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某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体。

  • 第4题:

    消隐算法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消隐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对象空间方法和图象空间方法。对象空间方法是通过分析对象的三维特性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其是否可见。例如,将三维平面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比较各平面的参数来确定它们的可见性。图象空间是对象投影后所在的二维空间。图象空间方法是将对象投影后分解为象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比较象素之间的z值,从而确定其是否可见。

  • 第5题:

    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有哪些特点,它们都服从于什么政策目的?


    正确答案: 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服从于推行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其特点包括
    (1)保障城镇劳动力的全面就业,以便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条件下,防止产生过高的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妨碍国家工业化进程;
    (2)保持城镇职工的低工资水平,以便为重工业发展提供积累;
    (3)抹平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秉赋的职工之间的报酬;
    (4)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以阻止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并且将城市实物福利和社会性服务的受惠者范围加以限制。

  • 第6题:

    简述卷装形式都有哪些?它们都具有哪些的特点?


    正确答案: 圆柱形筒子
    原料多为化纤长丝。其优点是卷装容量大,但筒子形状不太理想,退绕时纱线张力波动较大。
    圆锥形筒子
    退绕条件好,容纱量较大,生产效率较高,适用各种短纤纱,如棉、毛纱、涤棉混纺纱等。
    三截头圆锥形筒子
    俗称菠萝形筒子,其退绕条件好,退绕张力波动小,适用于各种长丝,如化纤长丝、真丝等。

  • 第7题:

    群体绩效奖励计划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群体绩效奖励计划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成功分享计划以及小群体或者团队奖励计划。
    利润分享计划特点:
    传统形式:组织中的所有员工按照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公式,立即分享所创造出的利润的某一百分比。其特点是,员工可以根据组织利润立即拿到现金奖励而不必等到退休时支取,但是必须缴纳税收。这种非豁免性利润分享计划的设计和执行往往比其他浮动薪酬计划要更为容易一些,它不怎么或很少需要员工方面的参与。
    现代形式:将利润分享与退休计划联系在一起。利润分享基数被用于为某一养老金计划注入资金,经营好时注入,差时则停止注入。利润分享的组织范围也由原来的整个组织降低到承担利润和损失责任的下级经营单位。在进行利润分享之前,通常要求能够达到某一最低投资收益率(绩效水平),否则利润分享基金中不会有实实在在的货币。
    收益分享计划特点:
    ①是对某一群体或者部门的绩效进行衡量
    ②收益计划下的奖励支付通常比利润分享计划下的奖励支付周期更短同时更为频繁
    ③具有真正的自筹资金的性质
    成功分享计划特点:
    ①成功分享计划需要为参与该计划的经营单位设定操作模型,该模型要界定出相关经营
    单位的核心业务流程,定出3-5个对这一核心业务流程进行衡量的关键绩效指标,并且
    为每一个关键绩效指标都制定出所要达到的目标。
    ②要求经营单位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要全面参与
    ③要求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共同制定目标,而不是采取自上而下式的传统目标制定方式
    ④鼓励持续不断的绩效改进
    ⑤有结束的时候
    小群体奖励计划或团队奖励计划特点:

  • 第8题:

    问答题
    热带地区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它们都具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1)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温季。
    (5)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海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常年受来自热带海洋的信风影响,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气候具有海洋性。气温年、日较差都小,但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赤道稍低,年较差比赤道多雨气候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交通的分布预测主要有哪些模型?它们都具有怎样的特点?

    正确答案: 交通的分布预测主要模型:重力模型、介入机会模型、最大熵模型。
    1、重力模型的特点:
    优点:
    (1)直观上容易理解
    (2)能考虑路网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对人们的出行产生的影响
    (3)特定交通小区之间的OD交通量为零时,也能预测
    (4)能比较敏感地反映交通小区之间行驶时间变化的情况。
    缺点:
    (1)模型尽管能考虑到路网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对出行的影响,但缺乏对人的出行行为的分析,跟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2)一般,人们的出行距离分布在全*区域并非为定值,而重力模型将其视为定值。
    (3)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因交通方式和时间段的不同而异,而重力模型使用了同一时间。
    (4)求内内交通量时的行驶时间难以给出。
    (5)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小时,有夸大预测的可能性。
    (6)利用最小二乘法标定的重力模型计算出的分布交通量必须借助于其他方法进行收敛计算。
    2、介入机会摸型特点:
    优点,与重力模型相比,该模型更加现实地表现了出行者的交通行为。
    缺点,吸引概率的值只能在全*区取一个定值,缺乏考虑区域的个性特征。
    3、典型的最大熵模型有:Wilson模型,佐佐木(Sasaki)模型。Wilson模型特点:
    (1)能表现出行者的微观行动。
    (2)总交通费用是出行行为选择的结果,对其进行约束脱离现实。
    (3)各微观状态的概率相等,即各目的地的选择概率相等的假设没有考虑距离和行驶时间等因素。
    佐佐木(Sasaki)模型特点:
    L.事先给定目的地选择概率,其余同Wilson模型
    (2)能表现出行者的微观行动
    (3)总交通费用是出行行为选择的结果,事先给定脱离现实
    (4)各微观状态的概率相等,即各目的地的选择概率相等的假设没有考虑距离和行驶时间等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群体绩效奖励计划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群体绩效奖励计划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成功分享计划以及小群体或者团队奖励计划。
    利润分享计划特点:
    传统形式:组织中的所有员工按照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公式,立即分享所创造出的利润的某一百分比。其特点是,员工可以根据组织利润立即拿到现金奖励而不必等到退休时支取,但是必须缴纳税收。这种非豁免性利润分享计划的设计和执行往往比其他浮动薪酬计划要更为容易一些,它不怎么或很少需要员工方面的参与。
    现代形式:将利润分享与退休计划联系在一起。利润分享基数被用于为某一养老金计划注入资金,经营好时注入,差时则停止注入。利润分享的组织范围也由原来的整个组织降低到承担利润和损失责任的下级经营单位。在进行利润分享之前,通常要求能够达到某一最低投资收益率(绩效水平),否则利润分享基金中不会有实实在在的货币。
    收益分享计划特点:
    ①是对某一群体或者部门的绩效进行衡量
    ②收益计划下的奖励支付通常比利润分享计划下的奖励支付周期更短同时更为频繁
    ③具有真正的自筹资金的性质
    成功分享计划特点:
    ①成功分享计划需要为参与该计划的经营单位设定操作模型,该模型要界定出相关经营
    单位的核心业务流程,定出3-5个对这一核心业务流程进行衡量的关键绩效指标,并且
    为每一个关键绩效指标都制定出所要达到的目标。
    ②要求经营单位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要全面参与
    ③要求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共同制定目标,而不是采取自上而下式的传统目标制定方式
    ④鼓励持续不断的绩效改进
    ⑤有结束的时候
    小群体奖励计划或团队奖励计划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及其分布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

    正确答案: 相同来源、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形态结构、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植物组织分为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后者按功能又分为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与分泌组织等。
    (1)根据分生组织在成熟植物体中的分布将其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三类,它们具有持续或周期性的分裂能力,使植物器官伸长、增粗。 
    (2)保护组织分布于植物器官表面,分为表皮和周皮两类。
    (3)基本组织根据分布与功能的不同分为储藏组织、吸收组织、通气组织、同化组织。
    (4)输导组织分为输导水分的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管胞组成)和输导同化产物的韧皮部(主要由筛管、筛胞组成)。
    (5)分泌组织包括外分泌组织(分泌表皮、腺毛、盐腺、蜜腺、排水器、消化腺)和内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器)两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昆虫的生殖方式主要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有性生殖,需要经过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结合后,才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孤雌生殖,雌虫产生的卵可以不经过受精作用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某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温带地区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它们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温带是冷暖气流相互角逐的地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很显著。尤其是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大陆面积宽广,地形复杂,气候类型更多。
    (1)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000~3,000毫米以上。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2)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
    (3)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4)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5)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这种气候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冬季由于气旋活动影响,降水稍多;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也很大。
    (6)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美大陆东部北纬25°~35°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带,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非洲的东南沿海和澳大利亚的东岸等地区。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看,它们和东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相似的,但由于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特点近似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不同之处在于冬夏温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7)温带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这种气候在北半球占有广大面积,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这里深居内陆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影响,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交互控制下,冬寒夏热,气温年、日较差都大,降水量少,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两种气候型在气温上也有差异,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气温显著高于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冬季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此外,在南美大陆的阿根廷中南部因处于西风带的雨影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而绝热增温,加之沿海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所以全年干旱少雨,亦呈现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上述地区由于干旱程度不同,自然植被有明显差异。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植物很少,呈现荒漠景色;在干旱区外围,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地区。
    (8)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 第14题:

    合同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合同的基本类型有固定总价合同、成本补偿合同和单价合同。
    1)固定总价合同:详细定义的产品的固定总价,采购方承担的风险最小。
    2)成本补偿合同:采购方按直接和间接成本向供应方支付合同金额,这种合同采购方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3)单价合同:采购方向供应方按预定的单位价格进行支付,根据具体合同的内容,采购方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

  • 第15题:

    寒带地区的两个主要气候类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们都分布在哪里?


    正确答案: (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 第16题:

    什么是软件过程?有哪些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软件过程是指在软件工具的支持下,所进行的一系列软件开发和进化的活动。软件过程模型是对软件开发实际过程的抽象和简化,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因此又称为软件开发模型。
    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模型等。
    ⑴瀑布模型是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将软件开发活动中的各项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它简单易用,在消除非结构化软件、降低软件的复杂性、促进软件开发工程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它将一个充满回溯的软件开发过程硬性分割为几个阶段,无法解决软件需求不明确或者变动的问题。
    ⑵增量模型是一种非整体开发的模型。根据增量的方式和形式的不同,分为基于瀑布模型的渐增模型和基于原型的快速原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合于软件需求不明确、设计方案有一定风险的软件项目。
    ⑶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结合起来,并加入了风险分析。螺旋模型将开发过程分为几个螺旋周期,每个螺旋周期可分为4个工作步骤: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估。
    ⑷喷泉模型用于采用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项目。它克服了瀑布模型不支持软件重用和多项开发活动集成的局限性。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软件开发过程有4个阶段,即分析、系统设计、软件设计和实现。各阶段相互重叠,以分析为基础,资源消耗成塔形,从高层返回低层无资源消耗。强调增量开发,是对象驱动的过程,反映了对象的开发和重用过程。
    ⑸基于知识的模型也称为智能模型。通过领域的专家系统,可使需求说明更加完整、准确和无二义性。通过软件工程知识和特定应用领域的知识和规则的应用来提供开发的帮助。

  • 第17题:

    计算机的类型有哪些?简述它们的特点


    正确答案: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计算机分类是:巨型计算机、主机(大、中型机)、小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
    巨型计算机指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高性能计算机,它采用了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体系结构,CPU由数以百计、千计的处理器组成,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平均每秒1000万次以上;存贮容量在1000万位以上。巨型机的研制水平是一个国家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主机(大、中型机)大型机的运算速度一般在100万次/秒至几千万次/秒,通常用每秒运行多少万次来作为运算速度单位,字长32~64位,主存容量在几百兆字节以上,。它有比较完善的指令系统,丰富的外部设备和功能齐全的软件系统。其特点是通用,有极强的综合处理能力。中型机的规模介于大型机和小型机之间。
    小型机的机器规模小、结构简单、设计试制周期短,便于及时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软件开发成本低,易于操作维护。
    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CPU)为核心,通过系统总线(BUS)将存储器、外围控制电路、输入输出接口连接起来的系统称为微型计算机。若配有相应的外围设备(如显示器、键盘、打印机等)和系统软件,就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ComputerSystem)。
    微型计算机具有以下特点:
    ◆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
    ◆部件标准化,易于组装及维修;
    ◆高可靠性及适应性。

  • 第18题:

    堰流的类型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堰流分作薄壁堰流、实用堰流、宽顶堰流三种类型。
    薄壁堰流的特点:当水流趋向堰壁时,堰顶下泄的水流形如舌状,不受堰顶厚度的影响,水舌下缘与堰顶只有线接触,水面呈单一的降落曲线。
    实用堰流的特点:由于堰顶加厚,水舌下缘与堰顶呈面接触,水舌受到堰顶的约束和顶托,越过堰顶的水流主要还是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跌落。
    宽顶堰流的特点:堰顶厚度对水流的顶托作用已经非常明显。进入堰顶的水流,受到堰顶垂直方向的约束,过流断面逐渐减小,流速增大,在进口处形成水面跌落。此后,由于堰顶对水流的顶托作用,有一段水面与堰顶几乎平行。

  • 第19题:

    寨卡主要在()地区流行

    • A、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 B、温带气候
    • C、中国气候类型
    • D、寒带气候及亚寒带气候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温带地区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它们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温带是冷暖气流相互角逐的地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很显著。尤其是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大陆面积宽广,地形复杂,气候类型更多。
    (1)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000~3,000毫米以上。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2)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
    (3)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4)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5)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这种气候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冬季由于气旋活动影响,降水稍多;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也很大。
    (6)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美大陆东部北纬25°~35°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带,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非洲的东南沿海和澳大利亚的东岸等地区。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看,它们和东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相似的,但由于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特点近似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不同之处在于冬夏温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7)温带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这种气候在北半球占有广大面积,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这里深居内陆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影响,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交互控制下,冬寒夏热,气温年、日较差都大,降水量少,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两种气候型在气温上也有差异,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气温显著高于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冬季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此外,在南美大陆的阿根廷中南部因处于西风带的雨影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而绝热增温,加之沿海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所以全年干旱少雨,亦呈现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上述地区由于干旱程度不同,自然植被有明显差异。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植物很少,呈现荒漠景色;在干旱区外围,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地区。
    (8)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昆虫有哪些主要变态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各举三种昆虫。

    正确答案: 昆虫的变态分为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两大类型。
    (1)、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期——幼期——成虫期3个发育阶段,翅在幼体的体外发育,成虫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逐渐显现出来。有翅亚纲外生翅类最主要的变态类型。又分为3类:渐变态,如蝗虫。半变态,如蜻蜓。过渐变态,如粉虱类和介壳虫雄虫。
    (2)、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期——幼期——蛹期——成虫期4个发育阶段。幼体与成虫期在形态、行为和习性、栖境等方面截然不同,翅在幼体体内发育。如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消隐算法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消隐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对象空间方法和图象空间方法。对象空间方法是通过分析对象的三维特性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其是否可见。例如,将三维平面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比较各平面的参数来确定它们的可见性。图象空间是对象投影后所在的二维空间。图象空间方法是将对象投影后分解为象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比较象素之间的z值,从而确定其是否可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混合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的有效供给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政府提供的产品中更多的还是仅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的产品,即所谓的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主要类型及有效供给的特点:
    ① 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
    最优化配置要求产品和劳务的定价原则是:单位价格=边际成本。
    许多基础设施运行的边际成本为零,理应由政府来提供,但其排他性是可能的(收费),可有私人提供。然而收
    费将导致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垄断利润+社会福利净损失),征税与政府提供则更好。
    ② 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
    有些基础设施其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免费供应会出现拥挤和过度消费问题。私人提供,能
    解决拥挤和过度消费问题,但是要考虑定价,以不出现过度拥挤为准。
    ③ 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产品——狭义的准公共产品。
    有些产品所提供的利益部分由所有者享有,部分可有所有者以外的人享有,如教育,具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征,称为准公共产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外溢会带来效率损失,为此,政府资助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以较低的价格股利消费,达到有效率的消费量。由于某些公民可以受到直接的利益,所以也应向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