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体,是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掩体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互相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一的一张生命大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来维持的。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的。物质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持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有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
这五条都是从客观描述对象的角度来叙述的。没有直接反映主体的作用。后四条可以做为第一条的注释。
更多“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生态自然观核心思想


    正确答案: 一是生态系统是整体性的有机系统,处于进化之中;二是坚持生态中心的价值观,即以生态的利益为最高原则。⑴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⑵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⑶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⑷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
    一方面: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其中的特征信息是生命体共有的。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公共信息才是生态系统的本质所在。人的特有性质不能成为生态系统的特征信息。任何生命物种不能把其个性强加于其它生命体之上。
    另一方面:认识主体本身参与生态过程。这种整体性与现代物理学的情况相似。整体性表现在主客体关系的客体化上。相对论力学中的信号是测量中建立起来的主客关系,同时也是认识对象的一部分。而且,这种传播关系以及认识活动,也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特征信息要求。
    生态自然观的特色,就是包含了价值观的内容,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自然哲学中是没有的。价值观是对人与社会行为目标的要求。由于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社会在内,价值观又是认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知识形态,所以,在生态自然观中,这种要求不可缺少

  • 第2题:

    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方法论意义。


    正确答案: 系统自然观是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自然物质系统的辩证法原理,及其运用这一原理和方法经营事业实现无废循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辩证法、基本特征;自然界物质系统运动的源泉(或机理、基本形式);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辩证法;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生命起源的辩证法;人类起源的辩证法;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类自然观的变革;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承认自然界的本原性和存在客观辩证法。
    第二,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辩证法规律,从而第一次阐明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相互统一的深刻思想。
    第三,强调人的主体性在自然观中的地位,提出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思想,并把“人化自然观”理解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方法论意义】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第3题:

    简述生态自然观核心思想。


    正确答案:一是生态系统是整体性的有机系统,处于进化之中;
    二是坚持生态中心的价值观,即以生态的利益为最高原则。
    一方面: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其中的特征信息是生命体共有的。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公共信息才是生态系统的本质所在。人的特有性质不能成为生态系统的特征信息。任何生命物种不能把其个性强加于其它生命体之上。
    另一方面:认识主体本身参与生态过程。这种整体性与现代物理学的情况相似。整体性表现在主客体关系的客体化上。相对论力学中的信号是测量中建立起来的主客关系,同时也是认识对象的一部分。而且,这种传播关系以及认识活动,也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特征信息要求。
    生态自然观的特色,就是包含了价值观的内容,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自然哲学中是没有的。价值观是对人与社会行为目标的要求。由于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社会在内,价值观又是认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知识形态,所以,在生态自然观中,这种要求不可缺少。

  • 第4题: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和实质。


    正确答案: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现代针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1)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①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②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③生态系统是具有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④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
    ⑤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2)生态自然观进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
    ①生态自然观把人和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性和组合性。
    ②生态自然观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使科学技术变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
    ③人类和社会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人类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自然。
    ④生态自然观强调自然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 第5题: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正确答案: (1)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质。
    (2)运动不灭。
    (3)物质决定思维和意识。
    (4)时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物质固有属性。
    (5)自然事物存在对立统一性。
    (6)自然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中。
    (7)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基于自然发展之上。
    (8)人类实践产生“人化自然”。

  • 第6题:

    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 基本思想: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
    运动无论是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
    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天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基本特征:
    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
    重大意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7题:

    问答题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和实质。

    正确答案: 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现代针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1)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①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②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③生态系统是具有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④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
    ⑤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2)生态自然观进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
    ①生态自然观把人和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性和组合性。
    ②生态自然观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使科学技术变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
    ③人类和社会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人类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自然。
    ④生态自然观强调自然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体,是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掩体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互相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一的一张生命大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来维持的。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的。物质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持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有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
    这五条都是从客观描述对象的角度来叙述的。没有直接反映主体的作用。后四条可以做为第一条的注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入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当人们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不去打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正确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生态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正确答案: 1、基本内容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3)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世界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
    6)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7)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基本特征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摒弃唯心主义,又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与自然界不是绝对对立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
    (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中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理性、对自然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地方,正在于人化自然。以往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界还包括了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
    (4)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对自然既有能动性的发挥,又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受控于自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生态自然观的产生


    正确答案: 人化自然方面:生物圈是宇宙在几十亿年的历史中进化出来的有机系统,它把地球外的物质环境、地球上的无机物和生物种群协调为一个自我调节的和谐整体。每一种生命物种的适应和进化都对其他生命形式的适应和进化以及完善生物圈系统功能做出了贡献。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单独生存和发展,它们只能在共同维持系统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生存和进化。随着经济增长、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人类的各种活动给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过去,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生态系统被改变、被损害。现在,人类活动已开始影响到整个地球生物圈,出现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人工自然方面:由于人类活动使环境产生了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一方面,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引起大范围的生态退化,另一方面,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这些生命维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污染。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所发生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繁荣,而且也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直接危害。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之上。无限度的向自然索取,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 第14题: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摒弃唯心主义,又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与自然界不是绝对对立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
    (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中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理性、对自然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地方,正在于人化自然。以往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界还包括了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
    (4)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对自然既有能动性的发挥,又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受控于自然。

  • 第15题:

    简述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其组成要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2.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外,而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中,是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息息相关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不是生态系统的征服者和通知者,而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与其他生物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3.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病高于人类的利益。人类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整体的利益高于部分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只有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类这个子系统的利益才有保证。
    4.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有益于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一切皮坏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的行为都是错误的。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和繁荣,因此人类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对大自然负有到得义务和道德责任。

  • 第16题:

    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哪些科学发现导致了它的破产?


    正确答案: 基本思想:1、只承认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形式,即承认一切物体的运动是由外力推动而产生的机械的位移和它们动量的变化;2、自然界绝对不变;3、机械决定论,力学定律一切自然界运动,宇宙的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由严格的因果关系决定的、纯粹必然的过程。
    科学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 第17题:

    简要阐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正确答案: 第一,生态协系统是生命系统。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系统性。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 第18题: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正确答案: 1、基本内容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3)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世界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
    6)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7)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基本特征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 第19题:

    问答题
    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哪些科学发现导致了它的破产?

    正确答案: 基本思想:1、只承认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形式,即承认一切物体的运动是由外力推动而产生的机械的位移和它们动量的变化;2、自然界绝对不变;3、机械决定论,力学定律一切自然界运动,宇宙的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由严格的因果关系决定的、纯粹必然的过程。
    科学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 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是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天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基本特征:
    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
    重大意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生态自然观核心思想

    正确答案: 一是生态系统是整体性的有机系统,处于进化之中;二是坚持生态中心的价值观,即以生态的利益为最高原则。⑴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⑵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⑶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⑷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
    一方面: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其中的特征信息是生命体共有的。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公共信息才是生态系统的本质所在。人的特有性质不能成为生态系统的特征信息。任何生命物种不能把其个性强加于其它生命体之上。
    另一方面:认识主体本身参与生态过程。这种整体性与现代物理学的情况相似。整体性表现在主客体关系的客体化上。相对论力学中的信号是测量中建立起来的主客关系,同时也是认识对象的一部分。而且,这种传播关系以及认识活动,也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特征信息要求。
    生态自然观的特色,就是包含了价值观的内容,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自然哲学中是没有的。价值观是对人与社会行为目标的要求。由于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社会在内,价值观又是认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知识形态,所以,在生态自然观中,这种要求不可缺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体,是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掩体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互相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一的一张生命大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来维持的。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的。物质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持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有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
    这五条都是从客观描述对象的角度来叙述的。没有直接反映主体的作用。后四条可以做为第一条的注释。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