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2)拟话本的体制,它和话本的区别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题目。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B.篇首。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C.入话。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D.头回。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E.正话。故事主体。
F.篇尾。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3)拟话本体制的特点。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4)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拍》(《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更多“简述“拟话本”的基本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和作品


    正确答案: 鲁迅:《狂人日记》、《药》
    俞平伯:《花匠》
    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一生》)《隔膜》、《苦菜》、《饭》、《校长》、《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
    杨振声:《渔家》、《贞女》
    胡适:《一个问题》
    冰心:《超人》、《两个家庭》、《斯人独惟悴》、《分》、《微笑》
    王统照:《沉思》、《湖畔儿语》、《黄昏》、《刀柄》、《生与死的一行列》

  • 第2题:

    什么是“拟话本”,列举3篇作品和2部作品选集。


    正确答案: 拟话本指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的模仿话本小说的模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为“拟话本”一类。
    代表作品: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二拍》(《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第3题:

    试述清代拟话本小说与李渔的拟话本作品的特点。


    正确答案:清代拟话本小说主要特点是从前人书中取材并改制的作品相对减少,而取材现实作家自己创作的小说却愈来愈多。影响较大的有:薇园主人《清夜钟》,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等。李渔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艺术观念和艺术追求的创新。一是用戏曲创作观点进行小说创作,引人入胜;二是本着戏曲创作“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的原则,将小说情节结构编织得简洁清晰,细密严谨。

  • 第4题:

    简述六朝“志人”小说的基本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志人小说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小说。内容主要记述了人物的轶闻锁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按内容可分为三类:笑话;野史;逸闻轶事。
    代表作是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第5题:

    简述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与阿炳的关系,并列举阿炳的其他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是按照我国音乐家华彦钧(阿炳)所作的著名二胡独奏曲改编而成的。
    《二泉映月》象征着阿炳一生的命运:
    温柔、凄苦、文雅、愤恨、宁静、不安等诸多情感相互交织的宛如夜之皓月一般的乐曲。
    他的二胡代表作有《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有《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 第6题:

    列举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比较各自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埃斯库罗斯不以对人物性格的刻划见长,而以置景的浪漫、形式的光怪陆离著称。他的文风刚健雄奇,文字古朴瑰丽且形象化,表现力特强。作为最具诗人气质的剧作家,他擅长创造隐喻(包括转喻、提喻等),无需刻意思索,似乎信手拈来。
    索福克勒斯善于描写人物,塑造了形形色色、个性鲜明的形象;喜欢采用对照手法;擅长结构布局;风格质朴,简洁,有力,文字富于联想。
    欧里庇得斯着力于苦难的直观描述,被亚里斯多德称为最擅长编写悲苦场景的诗人。此外,欧里庇得斯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感觉。诗人偏爱女性题材,因为女人比较软弱,更容易受害,而且感情丰富,更具细致入微的见解,通过对女人遭遇的描述,诗人揭露神的残酷,显示人的理性观念的局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拟话本”的基本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1)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2)拟话本的体制,它和话本的区别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题目。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B.篇首。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C.入话。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D.头回。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E.正话。故事主体。
    F.篇尾。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3)拟话本体制的特点。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4)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拍》(《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江西诗派”的主要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家或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和作品

    正确答案: 鲁迅:《狂人日记》、《药》
    俞平伯:《花匠》
    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一生》)《隔膜》、《苦菜》、《饭》、《校长》、《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
    杨振声:《渔家》、《贞女》
    胡适:《一个问题》
    冰心:《超人》、《两个家庭》、《斯人独惟悴》、《分》、《微笑》
    王统照:《沉思》、《湖畔儿语》、《黄昏》、《刀柄》、《生与死的一行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汉赋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从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是“骚体赋”,作家主要追随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而在形式上与楚辞比较起来初有转变,但是不大。这时较有成就的作家是贾谊、淮南小山和枚乘等。贾谊有《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淮南小山有《招隐士》,枚乘有《七发》。
    汉赋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西汉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约二百多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作家作品最多,特别是武帝、宣帝时代,汉赋可以说是达到鼎盛。这个时期的赋作主要是散体大赋,内容大都描写汉帝国威振四邦的国势,新兴都邑的繁华,水陆物产的丰饶,宫室园囿的富丽以及皇室贵族的田猎、歌舞时的壮观场面等等。这些作品一方面对当时的国势和一时文物之盛进行夸耀,充满了自豪的感情;一方面又对统治者挥霍享乐的行为流露出某些不满,并且利用赋进行委婉的劝谏和讽刺。主要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是《子赋虚》、《上林赋》;扬雄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等。班固有《东都赋》和《西都赋》,合起来叫《两都赋》。
    东汉中叶以后,是汉赋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抒情小赋,汉赋从思想内容、体制和风格上都开始有所转变,那就是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专以铺采摛文的散体大赋开始衰微,而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张衡是这一转变开始的代表作家,其后有蔡邕、赵壹、祢衡等人。《归田赋》是张衡抒情小赋的代表作。赵壹《刺世疾邪赋》也很有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南戏”的形式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家或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最初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的浙东沿海一带,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亦称南词。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规定,曲调的宫调也没有规定。南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歌唱的形式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不似杂剧能由一人独唱到底。最高成就是高明的《琵琶语》,在元代,它是戏曲创作的殿军,对明清,它传奇的开山之祖。
    南戏体制:
    ①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用韵宽;
    ②音乐风格轻柔婉转;
    ③器乐伴奏,南戏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
    ④任何角色都可以唱,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帮腔合唱等;
    ⑤以“出”为单位,人物上下场,出而复入,叫做一出。
    南戏的内容特点是:
    ①多以妇女题材为中心,反映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妇女的痛苦与不幸,对她们的贤惠贞烈、聪明采取了歌颂的态度。
    ②对读书人一举成名后“富易交”、“贵易妻”的行径进行谴责,如《赵贞女》、《王魁》、《张协状元》等,对门弟观念、背信弃义的市侩哲学作了嘲笑与暴露。
    ③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动乱的社会中人民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代表作品:高明《琵琶记》,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印象派的基本特点并列举画家和作品。

    正确答案: 印象派的基本特点是: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印象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有马奈,其代表作品为《草地上的午餐》,莫奈代表作品为《印象・日出》,德加其代表作品为《舞台上的舞女》以及雷诺阿,其代表作品为《包厢》等。总之,印象派对于绘画形式的追求,使得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古代希腊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列举主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正确答案: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分四个时期:
    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代表作有《希腊神话》和荷马《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和叙事长诗《神谱》。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代表作有萨福的独唱琴歌,和伊索的《伊索寓言》。
    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园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代表作有柏拉图《理想国》、《裴德罗斯篇》、《伊安篇》、《会饮篇》;亚里士多德《诗学》。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代表作米南德《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 第14题:

    简述汉大赋的“劝百讽一”特征,并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

  • 第15题:

    简述“南戏”的形式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家或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最初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的浙东沿海一带,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亦称南词。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规定,曲调的宫调也没有规定。南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歌唱的形式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不似杂剧能由一人独唱到底。最高成就是高明的《琵琶语》,在元代,它是戏曲创作的殿军,对明清,它传奇的开山之祖。
    南戏体制:
    ①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用韵宽;
    ②音乐风格轻柔婉转;
    ③器乐伴奏,南戏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
    ④任何角色都可以唱,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帮腔合唱等;
    ⑤以“出”为单位,人物上下场,出而复入,叫做一出。
    南戏的内容特点是:
    ①多以妇女题材为中心,反映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妇女的痛苦与不幸,对她们的贤惠贞烈、聪明采取了歌颂的态度。
    ②对读书人一举成名后“富易交”、“贵易妻”的行径进行谴责,如《赵贞女》、《王魁》、《张协状元》等,对门弟观念、背信弃义的市侩哲学作了嘲笑与暴露。
    ③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动乱的社会中人民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代表作品:高明《琵琶记》,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 第16题:

    简述“江西诗派”的主要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家或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 第17题:

    简述印象派的基本特点并列举画家和作品。


    正确答案:印象派的基本特点是: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印象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有马奈,其代表作品为《草地上的午餐》,莫奈代表作品为《印象・日出》,德加其代表作品为《舞台上的舞女》以及雷诺阿,其代表作品为《包厢》等。总之,印象派对于绘画形式的追求,使得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

  • 第18题:

    问答题
    古代希腊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列举主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正确答案: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分四个时期:
    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代表作有《希腊神话》和荷马《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和叙事长诗《神谱》。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代表作有萨福的独唱琴歌,和伊索的《伊索寓言》。
    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园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代表作有柏拉图《理想国》、《裴德罗斯篇》、《伊安篇》、《会饮篇》;亚里士多德《诗学》。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代表作米南德《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清代拟话本小说与李渔的拟话本作品的特点。

    正确答案: 清代拟话本小说主要特点是从前人书中取材并改制的作品相对减少,而取材现实作家自己创作的小说却愈来愈多。影响较大的有:薇园主人《清夜钟》,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等。李渔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艺术观念和艺术追求的创新。一是用戏曲创作观点进行小说创作,引人入胜;二是本着戏曲创作“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的原则,将小说情节结构编织得简洁清晰,细密严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汉大赋的“劝百讽一”特征,并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列举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比较他们的创作特点。

    正确答案: 埃斯库罗斯:他的剧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建成时期的社会生活。代表作《七将攻忒拜》(中,反映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拥护民主制思想的一致性。)《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以一连串的复仇故事,反映出新观念新到的胜于旧观念旧道德、民主制优于旧传统的思想。)《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特点: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自信。索福克勒斯:他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他提倡民主精神,鼓吹英雄主义思想,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特点:悲愤、迷惘、上下求索。欧里庇得斯:他的作品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代表作《特洛伊妇女》(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美狄亚》(是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鸣不平。)特点:悲痛、憎恨和寻找出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六朝“志人”小说的基本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志人小说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小说。内容主要记述了人物的轶闻锁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按内容可分为三类:笑话;野史;逸闻轶事。
    代表作是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拟话本”,列举3篇作品和2部作品选集。

    正确答案: 拟话本指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的模仿话本小说的模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为“拟话本”一类。
    代表作品: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二拍》(《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