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言戴人用药皆峻激乃本草中下品药也岂可服哉戴人曰甚矣人之不读书本草言上药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者所以辨其性刚柔也内经言所谓君臣佐使者非本草中三品之谓也主治之为君次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佐使假如大黄能治此病则大黄为君甘遂能治此病则甘遂为君矣若专以人参黄芪治人之邪气此庸工所以常误人命也李嗣荣言京中闲人云戴人医杀二妇遂辞太医之职而去又有人云昔曾医杀颖守私遁而去麻知几初闻亦疑之乃载见戴人于颖阳观其用药百发百中论议该赡应变无穷其所治之疾则不三二十年即十年或五六年应手辄愈群医之领袖无以养生及其归也谤言满市皆曰戴人医杀仓使耿

题目

或言戴人用药皆峻激乃本草中下品药也岂可服哉戴人曰甚矣人之不读书本草言上药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者所以辨其性刚柔也内经言所谓君臣佐使者非本草中三品之谓也主治之为君次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佐使假如大黄能治此病则大黄为君甘遂能治此病则甘遂为君矣若专以人参黄芪治人之邪气此庸工所以常误人命也李嗣荣言京中闲人云戴人医杀二妇遂辞太医之职而去又有人云昔曾医杀颖守私遁而去麻知几初闻亦疑之乃载见戴人于颖阳观其用药百发百中论议该赡应变无穷其所治之疾则不三二十年即十年或五六年应手辄愈群医之领袖无以养生及其归也谤言满市皆曰戴人医杀仓使耿四而去时仓使以病卒与余未尝通姓名耿四病嗽咯血曾问戴人戴人曰公病消困不可峻攻宜以调养戴人已去后而卒矣麻先生乃肖李嗣荣所言皆诬也凡余所治之病皆众坏之证将危且死而治之死则当怨于戴人又戴人所论按经切理众误皆露以是嫉之又戴人治病多用峻激之药将愈未愈之间适戴人去群医毁之日病为戴人攻损急补之遂用相反之药如病愈则我药可久服攻疾之药可暂用我方攻疾岂欲常服哉疾去则止药若果欲养气五谷五肉五菜非上药耶亦安在枯草死木之根荄哉(张从正《儒门事亲·谤峻药》) 作者认为养气之上药是什么?


相似考题

2.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自至则壅壅:堵塞 B.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宰:牲畜 C.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意:料想 D.所自视之势过也过:错误

3.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乡之死者宜矣 B.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不足以当此大任也 C.有且先夫死者死彼且胡可以开说哉 D.为王视齐寇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

4.或言戴人用药皆峻激乃本草中下品药也岂可服哉戴人曰甚矣人之不读书本草言上药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者所以辨其性刚柔也内经言所谓君臣佐使者非本草中三品之谓也主治之为君次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佐使假如大黄能治此病则大黄为君甘遂能治此病则甘遂为君矣若专以人参黄芪治人之邪气此庸工所以常误人命也李嗣荣言京中闲人云戴人医杀二妇遂辞太医之职而去又有人云昔曾医杀颖守私遁而去麻知几初闻亦疑之乃载见戴人于颖阳观其用药百发百中论议该赡应变无穷其所治之疾则不三二十年即十年或五六年应手辄愈群医之领袖无以养生及其归也谤言满市皆曰戴人医杀仓使耿四而去时仓使以病卒与余未尝通姓名耿四病嗽咯血曾问戴人戴人曰公病消困不可峻攻宜以调养戴人已去后而卒矣麻先生乃肖李嗣荣所言皆诬也凡余所治之病皆众坏之证将危且死而治之死则当怨于戴人又戴人所论按经切理众误皆露以是嫉之又戴人治病多用峻激之药将愈未愈之间适戴人去群医毁之日病为戴人攻损急补之遂用相反之药如病愈则我药可久服攻疾之药可暂用我方攻疾岂欲常服哉疾去则止药若果欲养气五谷五肉五菜非上药耶亦安在枯草死木之根荄哉(张从正《儒门事亲·谤峻药》) 【练习】 一、简答:1.世人谤峻药的理由是什么?2.作者认为被谤的原因是什么?3.作者认为养气之上药是什么?

更多“或言戴人用药皆峻激乃本草中下品药也岂可服哉戴人曰甚矣人之不”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扦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
    “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自至则壅 壅:堵塞
    B.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 宰:牲畜
    C.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意:料想
    D.所自视之势过也 过:错误

    答案:B
    解析:
    B项中“宰”有很多义项,如县令、主宰、宰杀、宰相、官吏通称等,这里用本义,指奴隶。

  • 第2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题。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扦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
    “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


    答案:
    解析:
    (君王)不能够接受臣子的直谏就没有办法听到真实的情况,而贤人就不会来归顺(君王)。

  • 第3题:

    下列句子中沒有主谓倒装的是()。

    A有是哉,子之迂也

    B何哉,爾所谓逹者

    C大王来何操

    D甚矣,汝之不惠


    C

  • 第4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文中“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是()。

    • A、比喻,类比推理
    • B、比拟,对比推理
    • C、比拟,类比推理
    • D、比喻,对比推理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缪公用计让戎主丧失警惕而找准时机偷袭少数民族戎。戎主不听身边人的劝告,中了圈套而被生擒
    • B、宋王不分忠奸,听信佞臣的话,竟然次次处死报告实情的侦查人员。逼得一人报告假军情而获得奖赏
    • C、齐王自高自大,认为自己的才华超过尧舜
    • D、齐宣王喜爱射箭,但箭术无长进,原因是佞臣奉承他,讲假话。使其不知自己拉弓所用的真正力气大小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衰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将文中用“意动用法”翻译的词注出。


    正确答案:丑不若黄帝:丑,耻,以……为羞耻的意思。

  • 第7题:

    问答题
    翻译: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贱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

    正确答案: 宓子贱被派往亶父为官,他担心鲁国国君听信小人谗言,从而会使自己无法按自己的方法治理亶父,要动身的时候,他请求鲁国国君,派两名身旁的人一同前往。(亶父)当地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宓子贱让那两人书写记录。他们每次准备要写时,宓子贱就从旁边时不时的拽啊摇啊他们的手肘。他们写的字很难看,宓子贱就为这事生气。那两人很怕他,请求让他们回去。宓子贱说:“你们的字写得太差了,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个人回去后向鲁国国君汇报,说:“宓子贱不让他们好好写字。”鲁国国君说:“怎么呢?”回答说:“宓子贱让我们写字(记事),却总是拽摇我们的手肘,字很难看他又生气。那些官吏都说宓子贱,所以我们就要求回来了。”鲁国国君叹息道:“宓子贱用这个办法来提醒我的不是啊!我扰乱他的治理方案,就会使他无法按照他自己的办法治理了,肯定有很多次了。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有利于亶父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括号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乡(之)死者宜矣

    B

    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不足(以)当此大任也

    C

    有(且)先夫死者死。彼(且)胡可以开说哉

    D

    (为)王视齐寇。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


    正确答案: A
    解析: 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但前一个“以”表原因,译为“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译为“来”。

  • 第9题:

    单选题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对下列句子中加括号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自至则(壅)。壅:堵塞

    B

    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宰:牲畜

    C

    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意:料想

    D

    所自视之势(过)也。过:错误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中“宰”有很多义项,如县令、主宰、宰杀、宰相、官吏通称等,这里用本义,指奴隶。

  • 第10题:

    问答题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括号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

    正确答案: (君王)不能够接受臣子的直谏就没有办法听到真实的情况,而贤人就不会来归顺(君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标点并翻译下文。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於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正确答案:
    (1)标点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於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2)翻译
    燕国人反抗了,齐宣王说:“我对孟子感到很惭愧。”陈贾说:“大王不要忧心。大王认为和周公相比谁更仁义有智慧?”齐宣王说:“唉,你这是什么话?”陈贾说:“周公让管叔监管殷家,管叔却凭借殷家叛乱了。周公知道管叔会叛乱还派他去,是不仁义。不知道他会叛乱派他去,是不聪明。仁义和智慧,连周公都没有做到极致,更何况是大王呢?我请求让我去见见孟子和他辩解一番。”见到孟子后,陈贾说:“周公是什么人呢?”孟子说:“它是古代的圣人。”陈贾说:“他派管叔去监管殷家,管叔却凭借殷家叛乱了,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是的。”(陈贾说)“既然这样,那么圣人也有过错了?”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有这样的过错不也很正常吗?而且古时候的君子,有了过错就立即改正,当今的君子,有了过错反而将错就错。而且古代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百姓们都看得到。等到他改正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他。现在的君子,不仅是将错就错,还要想办法遮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标点并翻译以下古文。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能一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正确答案:
    (1)标点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能一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译文
    如今,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的果园,偷别人的桃李,众人听说了这件事就责备他。执政的人抓到了他就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别人狗、猪和鸡的人,他的罪过又比偷别人桃李的人更深。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亏欠别人的更多。假如亏欠别人越多,他就更加不仁义,罪过更大。至于进入比如他人牛马圈偷别人牛马的人,比偷别人狗猪鸡的人更加不仁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亏欠别人的更多,罪过更加深厚。至于杀掉没有罪的人,拽掉他的衣裳,拿走他的兵器,比进别人的牛马圈偷牛马更加不义,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亏欠别人的更多。假如亏欠别人越多,他就更加不仁义,罪过更大。对此,天下的君子都会知道并且责备,说那是不义。现在大肆攻打其他国家,却不知道责备。反而赞扬那样的举动,说那是仁义。这可以说他们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吗?杀一个人,说那是不义,必定会有一重死罪。按照这种解释类推,杀十个人,是十倍的不仁义,必定会有十倍死罪。杀一百个人,是一百倍不义,必定会有一百倍的罪。对此,天下的君子都很清楚而且责备,说那是不义。现在做了大不义之事,攻打其他国家,却不知道责备,反而赞扬那样的行为,说那是仁义,实际上是不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所以把称赞攻国的话记载下来遗留给后世;如果知道那是不义的,要怎么解释把不义的事写下来留传给后世呢?现在有的人,很少见到黑说是黑,多数时候见到黑说是白,那么肯定是这个人不知道黑和白的区别;很少尝到苦说是苦,多数时候尝到苦说是甜,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范了很小的错误,众人知道分辨并责备;犯了大错去攻打他国,却不知道责备,反而赞赏那样的举动,说是仁义。这难道可以说他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吗?因此可以知道,天下人分辨义与不义的标准是凌乱的。(针对这种情况,)要广泛地学习,对不明之处提出详细的问题,慎重地加以思考,对其进行正确地分辨,然后坚定地予以执行。除非不学,学不会的,依然不放弃;除非不思考,想不通的,依然不放弃;除非不分辨,分辨不清的,依然不能放弃;除非不行动,行动不能做得彻底,也绝不放弃。别人一次能做到的,自己努力百次也要做到;别人十次能做到的,自己努力千次也要做到。果真能这样做,那么即使愚蠢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扦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
    “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 乡之死者宜矣
    B.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 不足以当此大任也
    C.有且先夫死者死 彼且胡可以开说哉
    D.为王视齐寇 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

    答案:B
    解析:
    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但前一个“以”表原因,译为“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译为“来”。

  • 第14题:

    下列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是()。

    A甚矣古書之難讀也

    B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

    C《左傳》言“鳥烏”,鳥其大名,烏其小名也

    D空大木爲之曰虛,總名皆曰舟


    A

  • 第15题:

    翻译: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正确答案: 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之列。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

  • 第16题:

    翻译: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於君曰:“宓子不得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


    正确答案: 宓子贱(孔子的弟子,名不齐,字子贱)治理亶父(鲁国地名),担心鲁君听信小人而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推行,将辞别而去时,请求与鲁君平素亲近的两名官吏,跟他自己同去。到达亶父,城里的官员都来参拜。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员作记录。官员刚刚记录,宓子贱在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官员对此不安,请求辞职回去。宓子贱说:“你们记录得不好,你们赶紧回去吧!”两位官员回去,秉报鲁君说:“无法替宓子贱作书记工作。”鲁君问:“什么缘故?”官员答道:“宓子命令为臣记录,又时常牵引为臣的肘部,记录不好(他)很愤怒,官员都取笑宓子。这是导致我们二人要辞别而离开(他)的原因啊。”鲁君长长地叹息道:“宓子以此规劝我的过失啊。我扰乱宓子的工作,而令宓子不能够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必定屡次了。如果不是你们两人,我几乎犯错误。”

  • 第17题:

    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衰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解释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义。


    正确答案:问:慰问。比:比并,并列。过:过错,过失。已:停止。

  • 第18题:

    或言戴人用药皆峻激乃本草中下品药也岂可服哉戴人曰甚矣人之不读书本草言上药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者所以辨其性刚柔也内经言所谓君臣佐使者非本草中三品之谓也主治之为君次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佐使假如大黄能治此病则大黄为君甘遂能治此病则甘遂为君矣若专以人参黄芪治人之邪气此庸工所以常误人命也李嗣荣言京中闲人云戴人医杀二妇遂辞太医之职而去又有人云昔曾医杀颖守私遁而去麻知几初闻亦疑之乃载见戴人于颖阳观其用药百发百中论议该赡应变无穷其所治之疾则不三二十年即十年或五六年应手辄愈群医之领袖无以养生及其归也谤言满市皆曰戴人医杀仓使耿四而去时仓使以病卒与余未尝通姓名耿四病嗽咯血曾问戴人戴人曰公病消困不可峻攻宜以调养戴人已去后而卒矣麻先生乃肖李嗣荣所言皆诬也凡余所治之病皆众坏之证将危且死而治之死则当怨于戴人又戴人所论按经切理众误皆露以是嫉之又戴人治病多用峻激之药将愈未愈之间适戴人去群医毁之日病为戴人攻损急补之遂用相反之药如病愈则我药可久服攻疾之药可暂用我方攻疾岂欲常服哉疾去则止药若果欲养气五谷五肉五菜非上药耶亦安在枯草死木之根荄哉(张从正《儒门事亲·谤峻药》) 作者认为被谤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作者认为被谤的原因是:
    1、其所治之病都是众医治坏了的危重证。
    2、其对病症的分析遵循和切合医经之理,使众医之误治皆暴露无遗,因此受到嫉妒。
    3、由于其治病多用攻邪之药,因此当他离去时病正处在将愈未愈的阶段,群医就诋毁说病是被他攻坏了。

  • 第19题:

    问答题
    或言戴人用药皆峻激乃本草中下品药也岂可服哉戴人曰甚矣人之不读书本草言上药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者所以辨其性刚柔也内经言所谓君臣佐使者非本草中三品之谓也主治之为君次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佐使假如大黄能治此病则大黄为君甘遂能治此病则甘遂为君矣若专以人参黄芪治人之邪气此庸工所以常误人命也李嗣荣言京中闲人云戴人医杀二妇遂辞太医之职而去又有人云昔曾医杀颖守私遁而去麻知几初闻亦疑之乃载见戴人于颖阳观其用药百发百中论议该赡应变无穷其所治之疾则不三二十年即十年或五六年应手辄愈群医之领袖无以养生及其归也谤言满市皆曰戴人医杀仓使耿四而去时仓使以病卒与余未尝通姓名耿四病嗽咯血曾问戴人戴人曰公病消困不可峻攻宜以调养戴人已去后而卒矣麻先生乃肖李嗣荣所言皆诬也凡余所治之病皆众坏之证将危且死而治之死则当怨于戴人又戴人所论按经切理众误皆露以是嫉之又戴人治病多用峻激之药将愈未愈之间适戴人去群医毁之日病为戴人攻损急补之遂用相反之药如病愈则我药可久服攻疾之药可暂用我方攻疾岂欲常服哉疾去则止药若果欲养气五谷五肉五菜非上药耶亦安在枯草死木之根荄哉(张从正《儒门事亲·谤峻药》) 世人谤峻药的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世人谤峻药的理由是:“峻药乃本草中下品药也,岂可服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是()。
    A

    甚矣古書之難讀也

    B

    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

    C

    《左傳》言“鳥烏”,鳥其大名,烏其小名也

    D

    空大木爲之曰虛,總名皆曰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衰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将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写出,并注明属于哪一中前置。

    正确答案: 寡人将谁属国(疑问代词作宾语);臣奚能言(疑问代词作宾语);公谁欲相(疑问代词作宾语);视不己若者(否定句疑问代词作宾语);衰不己若者(否定句疑问代词作宾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翻译: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正确答案: 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之列。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标点题: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窃人烧舍惊坠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中辈蹑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馀不痊诸医作心病治之人参珍珠及定志丸皆无效戴人见而断之曰惊者为阳从外入也恐者阴从内出也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阳胆经属肝木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呼伺少定击之惊也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谴人画背后只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夫惊者神上越也从下击几使之下视所以收神也一二日虽闻雷也不惊德新素不喜戴人至是终身厌服如有人言戴人不知医者执戈以逐之(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惊》)

    正确答案: 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窃,人烧舍,惊坠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中辈蹑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馀不痊,诸医作心病治之。人参、珍珠及定志丸皆无效。戴人见而断之曰:“惊者为阳,从外入也;恐者阴,从内出也。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阳胆经属肝木,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呼?”伺少定,击之,惊也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谴人画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不惊。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夫惊者,神上越也,从下击几,使之下视,所以收神也。”一二日,虽闻雷也不惊。德新素不喜戴人,至是终身厌服。如有人言戴人不知医者,执戈以逐之。(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沒有主谓倒装的是()。
    A

    有是哉,子之迂也

    B

    何哉,爾所谓逹者

    C

    大王来何操

    D

    甚矣,汝之不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