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骨显像剂的骨外摄取及临床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述何谓骨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有一定的时期及规律,骨骺与骨干的愈合时间也各不相同,研究它们的出现和愈合时间同实际年龄的关系称为骨龄。在临床上骨龄可用来推断骨的发育是否正常,并可根据年龄和骨的情况判断骨发育的异常程度。如骨龄与被检查者实际年龄不符,且相差超过一定范围,可提示骨骼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过速或迟缓,对诊断影响骨骼正常发育的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或发育异常等有一定的价值。骨龄迟缓常见于克汀病、库兴氏病、佝偻病,慢性营养不良等。骨龄提前见于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生殖细胞瘤和血友病等。

  • 第2题:

    简述骨示踪剂在骨外聚集的常见原因有那些?


    正确答案:1.正常积聚的部位,肾输尿管、膀胱、乳腺、污染。
    2.异常积聚的原因有:
    ①炎症。
    ②肿瘤。
    ③梗塞和钙化。
    ④全身性疾病:淀粉变性、甲亢、脓肿、伤口等。
    ⑤泌尿性积水、梗阻、转移性钙化。
    ⑥人为因素:右旋糖酐或钙制剂注射部位,过量的铁和血,人为的体表污染。

  • 第3题:

    简述骨显像剂的质量控制有哪些?


    正确答案:1.在制备MDP时,要避免将空气混入小瓶中,因为99mTc的磷酸盐在合成过程中的氧化作用将引起差的99mTc磷酸盐标记。
    2.骨的放射性药物制备好后,注射前检查放化纯度(层析法),要求标记率95%以上。
    3.99mTc--MDP制备好后如果放置超过4~5小时后才使用可能会有游离锝产生,在骨显像同时可以见到胃和甲状腺显影。

  • 第4题:

    核素治疗骨肿瘤1个月后病灶摄取骨显像剂增加,可能提示()

    • A、病变恶化
    • B、无意义
    • C、治疗无效
    • D、成骨作用增强,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 E、需要再次进行核素治疗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下列不是代谢性骨病共同特征的是()。

    • A、全身骨骼的放射性分布对称性增浓
    • B、中轴骨显像剂摄取增高
    • C、四肢长骨显像剂摄取增高
    • D、关节放射性分布呈对称性增浓
    • E、肋骨软骨连接处有明显的显像剂摄取,呈"串珠样"改变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下颌骨的薄弱区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下颌骨的薄弱区为正中联、颏孔区、下额角和髁突颈,意义在于当其遭到外伤骨折常发生在这些部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理想的骨显像剂应符合的要求。

    正确答案: 理想的骨显像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亲骨性好。
    (2)血液清除快,组织本底低,骨/软组织(血池)比值高。
    (3)有效半衰期短,人体吸收剂量低。
    (4)放射性核素,能量适中,适合于SPECT显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有关骨显像剂在骨内的摄取机制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

    年龄越高,摄取越高

    B

    骨内钙含量高,摄取强

    C

    局部血供越多,摄取越高

    D

    溶骨性破坏越强,摄取越高

    E

    骨生长率越快,摄取越高

    F

    男性摄取高于女性


    正确答案: B,C
    解析:
    99mTc-MDP在骨内的摄取与存留取决于组织内的含钙量,骨内钙含量高,摄取强。骨显像剂的沉积与血供和骨生长率成正比,局部血供越多,摄取越高;骨生长率越快,摄取越高。

  • 第9题:

    多选题
    患者男性,76岁,曾诊断为"前列腺癌",伴全身骨痛,做去势术后,病情有所缓解,近期骨痛加剧,无外伤史,要求做全身骨显像检查。有关骨显像剂在骨内的摄取机制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骨内钙含量高,摄取强

    B

    溶骨性破坏越强,摄取越高

    C

    局部血供越多,摄取越高

    D

    年龄越高,摄取越高

    E

    骨生长率越快,摄取越高

    F

    男性摄取高于女性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99mTc--MDP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优点为:血流一次通过骨的摄取率高,软组织清除快,因此靶本底比值高。肾脏的排泄率高于PYP,同时MDP在骨骼、红骨髓和性腺的吸收量较PYP低。制备方便,无明显药物反应。
    其缺点为:注射需3小时靶和非靶组织的比值才升高,方能获取清晰图象。

  • 第11题:

    影响骨摄取显像剂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骨骼和血液供应和羟基磷灰石晶体所暴露的晶格数量是骨骼摄取骨显像的主要因素。血供增多的肢体如曾进行交感神经切除或者有炎症的肢体,该部位骨摄取增加;血供不足的肢体,显像不佳。成骨细胞活跃,新骨形成速率快的反应性骨部位,由于羟基磷灰石沉积增多,摄取显像剂的量亦增加。

  • 第12题:

    简述骨显像剂99mTc--MDP的制备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目前国内商品化提供的MDP药盒一般为亚锡亚甲基二磷酸盐冻干品(MDP),它在水或生理盐水中易溶,临用前,在无菌条件下,根据高碍(99mTc)酸钠注射液的放射性浓度,取4~6ml(740~110mBq,20~30mci)注入注射用亚锡亚甲基二磷酸盐瓶中,充分振摇,使冻干物溶解,静置5分钟,即澄清的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pH应为5.0~7.0如发生变色、沉淀、禁止使用。

  • 第13题:

    在骨显像图上,骨肉瘤病灶的典型表现是()

    • A、高度摄取骨显像剂
    • B、轻度摄取骨显像剂
    • C、摄取骨显像剂与周围正常骨组织无异
    • D、摄取骨显像剂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相比稍减低
    • E、摄取骨显像剂明显低于周围正常骨组织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注射显像剂后嘱患者饮水和排尿的目的是()。

    • A、减少膀胱的吸收剂量
    • B、减少尿液污染造成的伪影
    • C、阻断游离锝在胃内的吸收
    • D、获得超级骨显像
    • E、增加骨组织对显像剂的摄取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单选题
    在骨显像图上,骨肉瘤病灶的典型表现包括(  )。
    A

    摄取骨显像剂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相比稍减低

    B

    高度摄取骨显像剂

    C

    摄取骨显像剂与周围正常骨组织无异

    D

    1轻度摄取骨显像剂

    E

    摄取骨显像剂明显低于周围正常骨组织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骨显像图上,骨肉瘤的单发或多发病灶、肺转移灶、治疗后局部复发和骨转移病灶,皆因高度摄取骨显像剂而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区。由于骨显像可示踪骨肉瘤的成骨生物学行为,在骨肉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 第16题:

    单选题
    下列不是代谢性骨病共同特征的是()。
    A

    全身骨骼的放射性分布对称性增浓

    B

    中轴骨显像剂摄取增高

    C

    四肢长骨显像剂摄取增高

    D

    关节放射性分布呈对称性增浓

    E

    肋骨软骨连接处有明显的显像剂摄取,呈串珠样改变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骨摄取显像剂的程度反映了()。
    A

    骨的重量

    B

    骨盐的代谢状况

    C

    骨的体积

    D

    骨与肾脏的关系

    E

    骨的辐射敏感程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静态显像时,骨摄取显像剂的程度反映了骨盐的代谢状况,而在许多骨、关节疾病中,与骨盐的代谢状况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