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室间隔缺损在首次通过法核素显像时的特点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室门隔缺损(VSD)在首次通过法心血管显像上,可出现下列哪些特点()

    • A、肺部持续显影
    • B、右室持续显影
    • C、右房一过性显影
    • D、左室持续显影
    • E、左心房持续显影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关于首次通过法图像中的“脏污肺”,可出现于下列哪些疾病()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动脉导管未闭
    • D、法活四联症
    • E、肺动脉瓣狭窄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评估左、右心室的整体功能和局部功能的方法是()。

    • A、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 B、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 C、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
    • D、99mTc焦磷酸盐法心肌显像
    • E、18F标记脱氧葡萄糖心肌代谢显像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简述什么是核素心室造影首次通过法?


    正确答案:首次通过法是将注入静脉的放射性"弹丸"快速通过中央循环,以高探测效率的γ照相机在心前区进行放射性采集,测量放射性核素,依次通过上腔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肺、左房、左室、主动脉的全过程。应用感兴区产生时间--放射性曲线。此法称为首次通过法

  • 第5题:

    简述室间隔缺损的听诊特点。


    正确答案:(1)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四周广泛传导。(2)分流量大时在心尖区可闻及二尖瓣相对狭窄的较柔和的舒张中期杂音。(3)P2音增强。

  • 第6题:

    简述首次通过法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锝及锝的标记化合物:99mTcO4-、99mTc-RBC、99mTc-DTPA及99mTc-MiBi等。
    2.惰性气体:如氪、氙、铷等。
    3.短半衰期核素:191铱、198钛、195m金.

  • 第7题:

    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其中室间隔缺损显像的主要特点是右心室重复持续显影,右心房首次显影后不再重复显影。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单选题
    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采用()。
    A

    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B

    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C

    99mTc-PYP显像

    D

    18F-FDG心肌代谢显像

    E

    99mTc-tetrofosmin心肌显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评估左、右心室的整体功能和局部功能的方法是()。
    A

    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B

    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C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

    D

    99mTc焦磷酸盐法心肌显像

    E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心肌代谢显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先天性心脏病分流量的测定采用()。
    A

    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B

    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C

    99mTc-PYP显像

    D

    18F-FDG心肌代谢显像

    E

    99mTc-tetrofosmin心肌显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首次通过法核素心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经肘静脉“弹丸”式注射放射性药物后,即刻利用核素显像仪器以每秒1-2帧的速度连续采集20秒,显示放射性药物随血流首次通过中央循环的全过程。用于了解心脏及大血管的位置、形态、大小、走向及血液的流速和流量等信息,有助于揭示路径异常和定量测定分流量,也可计算出各种心室功能参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首次通过法图像中的“脏污肺”,可出现于下列哪些疾病()
    A

    房间隔缺损

    B

    室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法活四联症

    E

    肺动脉瓣狭窄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进行首次通过法心血管影像时,下列哪一种情况应当延长采集时间()

    • A、冠心病
    • B、房间隔缺损
    • C、室间隔缺损
    • D、充血性心衰
    • E、肥厚性心肌病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评估左、右心室局部功能采用()。

    • A、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 B、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 C、99mTc-PYP显像
    • D、18F-FDG心肌代谢显像
    • E、99mTc-tetrofosmin心肌显像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简述核素骨显像的特点及在脊柱肿瘤的诊断意义。


    正确答案:核素骨显像有两种异常阴影,一般说来活跃病灶、血液丰富的病变和成骨的过程都表现为聚集的显影即温结节或热结节;而一些发展缓慢或静止的病变,血运不佳和无明显成骨的过程都表现为疏松或无显影即凉结节或冷结节。这两种异常阴影在诊断脊柱肿瘤中虽无特异性,既不能肯定良、恶性肿瘤,更不能明显确为何种肿瘤,但作为检查脊柱肿瘤的一种方法,其优点为获得阳性病变阴影的时间比X线检查要早数周甚至数月,平均3-5个月;
    因此,它可以较早期发现脊柱肿瘤,并用于脊柱多发性肿瘤和转移瘤的定位。

  • 第16题:

    应用首次通过法心血管显像鉴别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主要的根据是()

    • A、右室是否扩大
    • B、肺是否持续显影
    • C、右房是否重复显影
    • D、左房是否提前显影
    • E、右室是否持续显影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中轴骨骨髓炎时,胶体骨髓显像及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的征象是()

    • A、胶体骨髓显像及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均放射性分布浓聚
    • B、胶体骨髓显像放射性分布缺损,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放射性分布浓聚
    • C、胶体骨髓显像放射性分布浓聚,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放射性分布缺损
    • D、胶体骨髓显像及核素标记白细胞显像均放射性分布缺损
    •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简述放射性核素肝脏显像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肝内网状内皮细胞及多角细胞分别对核素标记的胶体颗粒和染料有选择性摄取功能。可使正常肝组织显影,从而显示肝脏的形态,大小,位臵和肝组织的功能情况。如果任何病变(炎症、肿瘤等)破环了正常肝组织,则病变组织丧失了对示踪剂的摄取功能,显示放射性稀疏与缺损。与网状内皮细胞及多角细胞功能受损程度基本一致。

  • 第19题:

    多选题
    室门隔缺损(VSD)在首次通过法心血管显像上,可出现下列哪些特点()
    A

    肺部持续显影

    B

    右室持续显影

    C

    右房一过性显影

    D

    左室持续显影

    E

    左心房持续显影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进行首次通过法心血管影像时,下列哪一种情况应当延长采集时间()
    A

    冠心病

    B

    房间隔缺损

    C

    室间隔缺损

    D

    充血性心衰

    E

    肥厚性心肌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测定右心室功能较可靠的方法是()。
    A

    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B

    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C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

    D

    99mTc焦磷酸盐法心肌显像

    E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心肌代谢显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评估左、右心室局部功能采用()。
    A

    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B

    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C

    99mTc-PYP显像

    D

    18F-FDG心肌代谢显像

    E

    99mTc-tetrofosmin心肌显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应用首次通过法心血管显像鉴别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主要的根据是()
    A

    右室是否扩大

    B

    肺是否持续显影

    C

    右房是否重复显影

    D

    左房是否提前显影

    E

    右室是否持续显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