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82岁,体重45公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8年,患者透析处方:碳酸氢盐透析液,钙浓度1.5mmol/l,一次性透析器膜面积1.4m2。Qd500ml/分,Qb250ml/分,低分子肝素2500iu首剂量给予。血管通路: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透析4小时,超滤2公斤,在透析回血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发冷,胸闷,胸部挤压感,背部疼痛,静脉管路内血液为葡萄酒色,患者出现了何种透析并发症?如何防治及护理?试分析发生此并发症的血透相关的原因有哪些?

题目

患者女,82岁,体重45公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8年,患者透析处方:碳酸氢盐透析液,钙浓度1.5mmol/l,一次性透析器膜面积1.4m2。Qd500ml/分,Qb250ml/分,低分子肝素2500iu首剂量给予。血管通路: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透析4小时,超滤2公斤,在透析回血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发冷,胸闷,胸部挤压感,背部疼痛,静脉管路内血液为葡萄酒色,患者出现了何种透析并发症?如何防治及护理?试分析发生此并发症的血透相关的原因有哪些?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患者发生了溶血。
防治:
(1)发生溶血应立即暂停透析,丢弃管道内的血液。
(2)严格检测透析液浓度,温度。
处理:
(1)患者一旦出现溶血的反应,应立即关泵暂停透析,通知医生。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协助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采集血标本,做好输血准备工作。做好三查七对,严防输错血。
(4)注意给患者保暖,加强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
(5)进行透析前,做好工作准备工作,认真冲洗消毒管道及透析器,严密观察机器有无故障,监测透析液的浓度和温度的变化。
原因:透析液温度高于43℃;泵管转子过紧,与血泵不匹配;透析液钠浓度过低;透析用水不符合标准,活性氯、铜等离子残留过多;透析液中输入异性血。
更多“患者女,82岁,体重45公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8年,患者透析”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55岁,维持性血液透析,某日患者上机前测体重为58公斤,干体重为55公斤,遵医嘱予以血液透析超滤3公斤,下机后患者测体重为56.5公斤,与实际超滤总量不符,请问是何原因导致?


    正确答案: 透析后出现体重和实际超滤总量不符,有可能有以下原因导致:
    (1)上机前体重计算错误;
    (2)透析过程中额外丢失液体;
    (3)透析过程中予以静脉补液;
    (4)透析过程中患者饮食摄入过多;
    (5)机器出现超滤误差。

  • 第2题: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可以预防失衡综合征

    • A、减少每周血液透析频率
    • B、延长每次透析治疗时间
    • C、钠浓度曲线透析液序贯透析
    • D、不规律和不充分透析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患者李某,男性,58岁,维持性透析11年,因胸部不适于今日行冠脉造影术,造影术后遵医嘱立即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4小时。 影响这些透析原理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弥散的因素有:溶质运动的距离、浓度梯度差、弥散面积、弥散系数。
    影响对流的因素有:膜的特性、消毒剂、血液成分、液体动力学及温度

  • 第4题:

    序贯透析的应用指征有()

    • A、透析过程中低血糖
    • B、透析过程中血压不稳定
    • C、体重增长过多过快
    • D、老年急、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
    • E、心血管功能差的急性透析患者

    正确答案:B,C,D,E

  • 第5题:

    王某,女,75岁,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每周透析三次,使用低分子肝素钠3000u抗凝。今日来行透析治疗时,左侧面部淤血肿胀明显,述昨日夜间摔倒,头面部着地。 请问今日该患者透析,你选用何种抗凝方案?


    正确答案:抗凝方案:
    ①患者首先进行头颅CT检查,确定颅内有无出血灶。根据意识状况和生命体征,48h后再次行头颅CT检查,观察和追踪患者病情变化。
    ②无论有无出血灶均采用无肝素或枸橼酸血液透析治疗。
    ③有出血灶或出血面积较大者,收住入院,并采用床旁CRRT枸橼酸血液透析治疗。
    ④患者头面部瘀血肿胀或颅内血肿好转后,谨慎使用抗凝剂,预防再次出血情况发生。

  • 第6题:

    患者张某,男性,58岁,体重65Kg,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0年,本次透析方案为:碳酸氢盐透析液,电导度13.8,17L透析器,AVF引血,血泵流速250ml/min,透析时间4小时,低分子肝素3000μ,超滤4Kg。患者在透析2.5小时机器突然出现报警,护士查看报警信息显示漏血。 请问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引起机器漏血报警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漏血报警的原因有透析器破膜,空气大量进入透析液,漏血探测器有脏物沉积,探测器故障。

  • 第7题:

    患者,杨某,男,80岁,维持性透析8年,体重71kg,每次透析超滤脱水3-4kg,透析前血压130/80mmgh左右,透析后1小时血压90/60mmgh左右,一直维持到透析结束。 针对此类患者应采取哪种合理的透析方式?为什么?


    正确答案: 采取钠曲线或超滤曲线模式血液透析。因为此患者是一名老年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增长过多,透析过程中血压不稳定,根据患者情况,在治疗中的不同时段对应不同治疗模式,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达到容量清除,并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 第8题:

    患者王某,男性,51岁,维持性血液透析12年,近期因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全身瘙痒严重,现遵医嘱予以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 试举出三种可通过血液灌流清除的物质?


    正确答案: β2–微球蛋白、补体、甲状旁腺激素等可通过灌流清除。

  • 第9题:

    患者,男性,54岁,糖尿病肾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20天。在第9次血液透析半小时后,患者出现寒颤、发热,我们应如何预防与护理?


    正确答案:预防:
    1、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无菌敷料,有外向内消毒,直径﹥10cm,并清除局部血垢,妥善固定。
    2、换药过程中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早期感染迹象,若导管不完全滑脱或感染,应拔除。官腔不应暴露在空气中时间太长,避免细菌病毒的侵入。
    3、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鼻腔护理,勤换内衣,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置管护理操作室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戴口罩。
    4、工作人员规洗手。
    护理:
    1、轻微的出口感染没有合并菌血症或隧道感染时,局部定时换药,抗生素封管,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2、隧道感染时必须使用敏感抗生素2-3周,严重者需要拔管。
    3、留取外周血标本和导管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抗生素疗程至少3周。

  • 第10题: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摄入量,一般不超过干体重的多少?


    正确答案:4%~5%。

  • 第11题:

    血液透析滤过的适应症()

    • A、低血压和严重的水钠滁留
    • B、高PTH血症
    • C、高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D、所有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E、尿毒症心包炎

    正确答案:A,B,C,D,E

  • 第12题:

    单选题
    56岁,男性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余。4小时前,口服安定200片,查体:深昏迷,血压130/80mmHg,宜首选()
    A

    血液透析

    B

    腹膜透析

    C

    单纯超滤

    D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E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王某,男性,51岁,维持性血液透析12年,近期因腕管综合征住院,患者全身瘙痒严重,现遵医嘱予以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 该项治疗主要清除哪种特性的物质?


    正确答案:该治疗主要清除非水溶性、与蛋白结合的物质。

  • 第14题:

    患者王某,为农保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次/周规律血液透析。今日因在家误服了乐果而来院急诊抢救。此时若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如果患者是乙醇中毒,又该采取何种血液净化治疗方式?为什么?


    正确答案: 选择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因为凡不与蛋白质结合,在体内分布较均匀,分子量较小的药物或毒物均可通过透析清除,乙醇属于水溶性小分子物质。

  • 第15题:

    什么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


    正确答案: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贫血为一种以增生低下、正常色素、正常细胞形态为特点的贫血。

  • 第16题: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非透析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营养摄入不足和代谢性酸中毒。

  • 第17题:

    患者,男性,46岁,尿毒症病史13年,行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小时,使用低分子肝素4000IU抗凝。今日患者来行透析治疗时,诉近期全身瘙痒难耐,患者经济困难。 实施该方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护理干预措施:
    (1)规范预冲程序,确保透析器使用的安全有效,减少凝血和残血,去除透析器材中的微粒,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
    (2)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提高透析液中钠浓度以增加毛细血管再充盈率,减少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宣教患者透析间期控制水分,体重增长不能超过干体重的3%-5%。
    (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不适主诉,如肌肉酸痛、畏寒等内毒素反应。
    (4)监测透析机的静脉压和跨膜压变化,观察有无反超滤。为防止反超滤的发生,可适当提高血液流量,增加超滤量。
    (5)长期高通量透析患者,鼓励其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 第18题:

    患者,男性,46岁,尿毒症病史13年,行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小时,使用低分子肝素4000IU抗凝。今日患者来行透析治疗时,诉近期全身瘙痒难耐,患者经济困难。 请您给出合理的透析方案建议。


    正确答案: 透析方案:高通量血液透析,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超滤量根据体重增长情况,透析时间4小时,血流量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

  • 第19题:

    患者张某,男性,58岁,体重65Kg,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0年,本次透析方案为:碳酸氢盐透析液,电导度13.8,17L透析器,AVF引血,血泵流速250ml/min,透析时间4小时,低分子肝素3000μ,超滤4Kg。患者在透析2.5小时机器突然出现报警,护士查看报警信息显示漏血。 如何紧急处理?


    正确答案: 立即观察透析液颜色,必要时从透析液出口处取样测定。如破膜则停止血泵及超滤,更换透析器。如未见漏血,需观察有无空气或气泡进入透析器。如无漏血及气泡进入透析器则需要请工程师协助排查是否存在漏血探测器有脏物沉积现象,或探测器故障。

  • 第20题:

    患者,男性,46岁,尿毒症病史13年,行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小时,使用低分子肝素4000IU抗凝。今日患者来行透析治疗时,诉近期全身瘙痒难耐,患者经济困难。 导致该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原因可能有:患者体内中大分子毒素蓄积,控制饮水,皮肤干燥,尿素沉积于皮肤表面,钙磷代谢异常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高钙血症和皮肤钙化,能刺激皮肤肥大细胞不断释放组胺引起瘙痒,肥大细胞增多,尿毒症的神经病变等。

  • 第21题:

    血液透析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是预防和降低血液透析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内容包括()

    • A、了解患者病史,透析间期自觉症状及饮食情况,查看患者之前的透析记录及干体重
    • B、测量血压、脉搏、有感染、发热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者必须测体温
    • C、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遵医嘱采用抗凝方法和抗凝剂量
    • D、评估血管通路,维持有效血液流量
    • E、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心理、营养状况、居家自我照顾能力以及治疗依从性的评价,以便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A,B,C,D,E

  • 第22题:

    王某,女,75岁,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每周透析三次,使用低分子肝素钠3000u抗凝。今日来行透析治疗时,左侧面部淤血肿胀明显,述昨日夜间摔倒,头面部着地。 如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正确答案:健康教育:
    ①告知患者在低血压、高血压、贫血等病情变化时跌倒的风险加大,因此家人应当加强对患者监护。
    ②患者对自己的行动量力而行,在身体不适情况下应当寻求周围人员的帮助。
    ③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情况下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抗凝剂的使用剂量和方法。

  • 第23题:

    真实世界中,不同CKD人群的钙化风险不同,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新入透析患者>维持透析患者>非透析CKD患者
    • B、维持透析患者>新入透析患者>透析CKD患者
    • C、非透析CKD患者>新入透析患者>维持透析患者
    • D、维持透析患者=新入透析患者>非透析CKD患者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