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比较甲、乙两地新生儿的死因构成比,宜绘制]()”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450

    B.500

    C.540

    D.600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甲、乙两清洁车执行A、B两地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乙两车单独清扫分别需2小时、3小时,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6千米,A、B两地共有多少千米?

    A.2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18.B【解析】甲乙过了 小时后相遇,则A、B两地共有 千米。

  • 第3题:

    进行甲、乙两地1995年5种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比较,宜采用A.直方图B.直条图SXB

    进行甲、乙两地1995年5种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比较,宜采用

    A.直方图

    B.直条图

    C.线图

    D.圆形图

    E.散点图


    正确答案:B
    直条图:适用于按质分组或量分组资料比较大小。圆形图或百分条图:适用于按质分组或量分组资料比较各部分构成比。线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表示某现象随另一现象的变动趋势。半对数线图:用于表示事物的发展速度。直方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表示频数分布情况。散点图:表示两种事物变化的相关性和趋势。

  • 第4题: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以上都不对
    B.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C.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E.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2005年甲市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为7岁,乙市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为73岁,可以将甲、乙两地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直接进行、比较的原因是预期寿命不受人口()

    • A、总数量的影响
    • B、死亡率的影响
    • C、疾病构成的影响
    • D、性别构成的影响
    • E、年龄构成的影响

    正确答案:E

  • 第6题:

    表示某地区某年各种死因的构成比,可绘制()

    • A、直方图
    • B、线图
    • C、百分条图
    • D、条图
    • E、半对数线图

    正确答案:C

  • 第7题: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下列题。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 B、甲、乙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
    • 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
    • D、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某职业病患病萃的高低,采取标准化法的原理是()
    A

    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相同

    B

    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

    C

    假设甲、乙两厂患某职业病的工人数相同

    D

    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患病率相同

    E

    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工龄构成比虽不同,但患病率相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比较甲、乙两地新生儿的死因构成比,宜绘制]()
    A

    直条图

    B

    圆图

    C

    线图

    D

    直方图

    E

    散点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1题:直方图用于描述定量变量的频数分布。本题体质指数是定量变量,描述其频数分布宜绘制直方图,故选项D正确。2题:圆图用于描述或比较分类变量各类别所占的构成比。本题中,两地新生儿的各种死因可看成分类变量的各类别,比较其构成宜绘制圆图,故选项B正确。

  • 第10题:

    单选题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

    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

    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

    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

    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表达内部构成比,宜绘制(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比较甲、乙两地新生儿的死因构成比,宜绘制


    正确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圆图用于描述或比较分类变量各类别所占的构成比。本题中,两地新生儿的各种死因可看成分类变量的各类别,比较其构成宜绘制圆图,故选项B正确。

  • 第13题:

    比较甲、乙两地的死亡率大小,要用哪个指标( )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A.直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比较甲、乙两地新生儿的死因构成比,宜绘制]

    答案:B
    解析:

    1题:直方图用于描述定量变量的频数分布。本题体质指数是定量变量,描述其频数分布宜绘制直方图,故选项D正确。2题:圆图用于描述或比较分类变量各类别所占的构成比。本题中,两地新生儿的各种死因可看成分类变量的各类别,比较其构成宜绘制圆图,故选项B正确。

  • 第15题:


    描述该化工区男性恶性肿瘤的死因构成比,宜绘制( )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答案:B
    解析:
    1题:条图用于分析、比较独立变量的多个组或多个类别。本题中,2006年该化工区男性和女性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两组独立的数据,对其比较宜绘制条图,故选项A正确。2题:普通线图用于分析某指标随时间或其他连续型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故选项E正确。3题:圆图用于描述或比较分类变量各类别所占的构成比。本题中,该化工区男性各种恶性肿瘤,可看成是“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这个分类变量的各种类别,对其构成进行描述,宜绘制圆图,故选项B正确。

  • 第16题:

    甲、乙两地男性的年龄构成相同,如仅对两地男性人群中相应年龄组的死亡差别感兴趣,你应该比较()

    • A、粗死亡率,因为经年龄标化后的总结果相同
    • B、如观察人数多,比较直接年龄标化率
    • C、如仅对差别感兴趣,比较间接年龄标化率
    • D、如两人群观察人数多,比较年龄专率
    • E、不知两地标准人群情况,不能予以回答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比较甲、乙两地的死亡率大小,要用哪个指标().

    • A、RR
    • B、AR
    • C、OR
    • D、SMR
    • E、AR%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表示某地区某年各种死因的构成比,可绘制()

    • A、统计地图
    • B、圆图
    • C、直方图
    • D、条图
    • E、线图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表示某地区某年各种死因的构成比,可绘制()
    A

    直方图

    B

    线图

    C

    百分条图

    D

    条图

    E

    半对数线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甲、乙两尺相比较,(  )。
    A

    甲尺比乙尺准确

    B

    乙尺比甲尺准确

    C

    甲、乙两尺同样准确

    D

    甲尺比乙尺精密度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包括正确度和精密度两个概念。其中,正确度是指大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与真值或接受参照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它表示测量中系统误差的影响;而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它表示测量中各种随机误差的影响。所以在本题中,甲、乙两尺相比,乙尺比甲尺准确;甲、乙两尺随机误差一样,二者的精密度相同。

  • 第21题:

    单选题
    比较甲、乙两地的死亡率大小,可用哪个指标
    A

    RR

    B

    AR

    C

    OR

    D

    SMR

    E

    AR%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